第十六章 概率

細胞與DNA的關係,一望可知,卻讓方然十分困惑。

DNA的複製,演化,需要藉助細胞的分裂,空有DNA、或RNA的病毒無法憑空自我複製,也就是說,DNA依賴着細胞。

可是另一方面,DNA賴以存在、複製,無限延續下去的場所:細胞,一切的生命活動又受到DNA的控制,細胞的生命構件,都需要DNA的藍圖才能被合成出來,換句話說,細胞又依賴着DNA。

A依賴着B,B又依賴着A,按進化論,真相就只能有一個:

A和B,DNA和細胞,是同時演化出來的。

但這怎麼可能呢。

面對屏幕,閱讀着晦澀難懂的文獻,十二歲孩童的理解能力畢竟有限,但方然的學識遠遠超越了同齡人,他明白,哪怕只是一個最簡單的原始細胞,其從無到有的過程,從概率上講也是一種無法想象的奇蹟。

方然的判斷,來自於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辛西婭。

讀音來自“人造兒”,辛西婭是“人類長壽有限公司”的一項生命科學研究成果,這家成立於西曆1461年的公司在業界的名聲十分微妙。

創始者克雷格*文特爾,被認爲是一個生命科學的天才,同時也被科學界打上“追逐利潤更甚科學”、“自負而傲慢”的標籤。

公司創始人的名聲,方然並不關心,他感興趣的是“辛西婭”。

作爲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單細胞生物,辛西婭,和蓋亞現存的任何生命都不一樣,原則上講,辛西婭的DNA完全來自人工編輯,和其他所有生命體的共同祖先——原始生命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由於是人工編輯,沒有演化中遺留的負擔,辛西婭的DNA長度出乎意料的短,“辛西婭3.0”只有473個基因,DNA鏈的總長度爲53.1萬鹼基對。

531,000個核酸鹼基對,相比之下,人類DNA的核酸鹼基對則超過3,000,000,000。

五十三萬,三十億,差距之大令人印象深刻。

但即便“辛西婭”這樣最簡潔的單細胞生物,要憑空從有機物的“濃湯”,原始海洋中產生,仍然是一種看上去根本不可能的事。

按“人類長壽有限公司”的文檔,辛西婭的DNA,其中有確切作用、必不可少的部分至少佔69%,也就是說,DNA裡至少三十七萬個鹼基對的排列,不能出現差錯,否則無法支持一個最簡單細胞的生命活動。

一大堆雜亂無章的鹼基對,拼湊成特定編碼的三十七萬長鏈,還要分毫不差:

2的370,000次方,會是多大的一個數字,方然不禁搖頭,按科學界公認的看法,宇宙誕生至今不過一百四十億年,蓋亞存在至今才四十六億年,即便這四十六億年裡的每一分,每一秒,蓋亞上都在進行恆河沙數的DNA拼湊試驗,直到今天,拼湊出單細胞生命DNA的概率,仍然無限接近於零。

呵,“恆河沙數”用在這裡,也太渺小,恆河的河牀上能有多少沙粒呢,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總數還沒有2的80次方。

至於2的370,000次方……

一邊思考,一邊回顧“辛西婭”的公開文獻,方然眉頭緊鎖,他想起了曾在《生物》課上產生的困惑。

生命,哪怕一個細胞,當真能無中生有,依達爾文的理論而在蓋亞中憑空出現嗎。

方然的困惑,雖然他現在還不清楚,正是嚴肅的反對者用來質疑達爾文進化論的最犀利武器之一。

生命的從無到有,概率如此渺茫,並非是一句“奇蹟”所能敷衍。

從原始海洋中遍佈的有機物分子,到第一個生命,這無中生有的神秘過程,似乎缺少一個關鍵的環節;最初的生命,有機化合物的堆砌,要麼是“死”,要麼是“活”,半死不活的中間態何其荒謬,但這也就意味着,從非生命到最初生命的近乎無限遠的距離,演化,是在一步之內跨越的。

一步跨越近乎無限遠的距離,怎麼想,都覺得完全沒可能。

方然的腦海裡,飄過一個慣用的比喻,概率極小的事件大概是怎樣呢,好比颱風過後,散落一地的零件被拼成波音747客機,當然,這根本不可能,然而套用在生命演化的從無到有上,不可思議的奇蹟,卻又實實在在的曾經發生過。

又或者,是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有問題。

坐在計算機前,手指在鼠標上來回摩挲,有那麼一瞬間,方然的確感覺到,自己對進化論的信仰出現了一絲動搖,查爾斯*達爾文的理論,會不會只能解釋蓋亞的生命演化,而不能解釋原始生命的出現呢。

生命的從無到有,和人的必然衰老,乍看去,兩者間似乎連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方然卻不這樣認爲,直覺的想,既然生命的本質是DNA,那麼,弄清楚生命最初是如何出現的,就至關重要。

……分裂就是死亡。

……生命中最初沾染的特質,是繁衍。

冥想,思維的火花在跳躍,方然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無數念頭。

倏忽間,就在思維的海洋裡,他似乎察覺到有什麼關鍵的線索一閃而過,待反應過來,想要去捕捉時,卻又連一點隱約的殘跡都摸不到。

到底是什麼呢,回過神來,理性再度主宰的頭腦裡,什麼也沒有。

方然懊惱的關閉瀏覽器,長嘆一聲。

……

一月,冬季的金伯利,被靜謐安詳的積雪覆蓋。

也是錘鍊思維的幽靜之處。

從飄雨的沉思之後,一連好幾天,方然的生活節奏依然很有序,只不過,每天一小時的生命科學研究時間,他始終在琢磨阿爾貝*雅卡爾說過的那些話。

對抗衰老,永不下車,雅卡爾的指點,讓方然窺見了一絲門徑。

要明白生命衰老的實質,或者,至少是其表象,詳細解讀生命的誕生似乎十分必要,但他委實沒想到,生命最初的奧秘,“無中生有”,竟然會如此不合常理。

翻看任何一本生物學教材,原始生命的出現,都是四個步驟:

從無機物出發,第一步到有機小分子,又到有機聚合物,再到有機結構體,前面的三步,都已得到了驗證。

唯獨最後一步……

有機結構體,到真正的生命體,到底是一番怎樣的神乎其技;

到今天,也沒人能說清楚。

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八章 無限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五八五章 抗爭
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八章 無限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五八五章 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