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七章 週期

一切人文科學領域的成果中,最可怕的結論,在方然看來正是“歷史的週期律”。

週期,意味着周而復始,人類文明從古到今的軌跡就是如此,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讓文明之火越燃越旺,卻始終無法照亮一切黑暗,驅除所有陰霾,更無法讓文明掙脫這周而復始的興衰輪迴。

週期律究竟是什麼呢。

這一概念,在社會科學領域存在的時間並不長。

不過,但凡對人類歷史稍有認識的人,稍稍回顧一下過去,也不難從漫長曆史記載中的政權更迭、朝代更替之中,覺察到這顛撲不破般的鐵律。

這鐵律的表現,就隱藏在浸透了血與淚的字裡行間,從久遠的過去,一直到今天,人類文明的無數組成單元,從原始部落到現代國家的凡此種種,似乎都被某種怪病所困擾,不論怎樣掙扎,都命不久長。

歷史上的任何組織,建立初期,尚能以其中一切成員,至少是大多數成員的利益爲重,但隨着時間推移,卻必定會滑向墮落、腐朽、潰散乃至消亡的深淵。

腐朽反動到了極點,壓迫,必然引發反抗。

一切曾經壯麗宏偉的大廈,都會轟然崩塌,被受壓迫者的滔天怒火化爲灰燼。

曾經的受壓迫者,消滅了舊勢力,自然要着手創造一個新的時代,建立一種全新的制度。

然而事實卻無數次證明,他們的努力,終將偏離最初的方向,他們的成就,也終將被歷史的週期律無情埋沒,新的制度,新的組織,彷彿同樣被莫名的怪病所感染,用不了多久,一切,又將進入同樣的軌道,曾經被切齒痛恨的墮落,腐朽,又將如陰魂般捲土重來。

然後就是潰散,消亡,又一批深受壓迫者揭竿而起,繼而,重走這由盛而衰的宿命。

週期律,就是這樣的牢不可破,即便未能有預測具體時刻之力,卻精闢的從宏觀層面,歸納了人類文明延續至今的運動規律。

這規律,稍加闡釋便不難理解,卻始終牢牢束縛着人類世界的一切。

面對這樣的規律,人,區別於其他生命的特質,便是能藉由過去而展望未來,對週期律所預示着的,任何組織、羣體、國家乃至文明的興衰大勢,自然會十分恐懼。

因爲這便意味着,生而爲人,不論置身於歷史上哪一個時代,等待着自己的,都將是置身其中之組織的漫長而痛苦衰亡,不僅如此,這漫長而痛苦的過程,還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努力與決心爲轉移。

不僅如此,倘若思考更進一步,即便有天縱偉人力挽狂瀾,甚或埋葬舊時代、開啓新時代,又能如何;

歷史上無數雄才大略的偉人,都曾經想辦到這一點,

但他們,即便都胸懷天下、想要打破這週期律的魔咒,卻始終都未曾辦得到。

歷史的週期律,就是這樣的堅若磐石,甚至超越了人類的力量,超越了一切人類的堅強意志而始終屹立。

但爲什麼,歷史的週期律,會是這樣的堅不可摧。

身爲IT領域的行家裡手,對社會,乃至於社會科學,方然並無多大的造詣,他也不擅長於觀察、分析人類社會那些光怪陸離的複雜現象。

但倘若觀察本質,週期律,其原因也並不難看得出:

一言以蔽之,無非是在人類對抗客觀世界、努力延續自身存在的過程中,自身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矛盾。

一個羣體中的個體,倘若都脫離這羣體而獨立生存,顯然就不會遭遇週期律。

但這時,連社會都不復存在,人類的概念,也將隨之而成爲無源之水,繼而徹底消亡。

生而爲人,要想在喜怒無常的大自然中生存下來,成羣結隊、彼此合作,是必須要有的條件,當一部分人覺悟到這點、並組成羣體後,遊蕩在羣體之外的其他人,即便主觀上並不想過羣體生活,也必須加入,否則就會被羣體的強大生產力所淘汰。

但是在這樣的羣體中,個人的利益,始終與羣體的利益相矛盾。

這種矛盾,並不是說這一個人生活在羣體裡,其利益甚至不如單打獨鬥、自己去面對客觀世界。

而是說在羣體中的他、或者她,要想獲得利益,除積極參與羣體生產活動並獲得一份收益外,還多了另外一個本質上極其反動、卻常常是條捷徑的渠道:

花言巧語,巧取豪奪,自己不做人和貢獻,卻去奪取羣體中其他人的利益。

人,總歸是有意識、有頭腦的,所思所爲無非都是爲了利益。

而縱觀人類歷史,成千上萬年來的一條文明長河裡,人類始終沒有找到完全之策,能夠徹底杜絕羣體中的某些人,經由付出與所得的權衡,而捨棄辛勤勞動、轉而成爲壓榨、掠奪他人勞動成果的叛徒。

恰恰相反,羣體的反制手段,是如此無力而蒼白,甚至往往在一個羣體建立之初,確立的就是一部分人不事生產,而依靠體制、暴力甚至謊言去掠奪其他人的荒謬制度。

不管是自始至終,還是半途淪陷,羣體,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遲早都將充斥着壓榨和掠奪,一部分人用盡手段聚斂起驚人的財富,繼而,更憑藉這驚人的財富鞏固地位、變本加厲,被貪婪與恐懼驅使着,去將這壓榨與掠奪的惡事做盡。

貪婪,這很好理解,倘若這些人竟能不受其蠱惑,一開始就不會犯下這樣的罪。

而恐懼的根源,則來自於財富來路不正的原罪,這些有產者,對自己的地位、財富、權力是怎樣得來心知肚明,即便動用從教義到鼓吹的種種手段去矇蔽民衆,仍極其擔心他們有朝一日覺醒,而將自己送上絞刑架、斷頭臺。

這種恐懼,如同跗骨之蛆,將伴隨有產者的一生。

但又要怎樣解決,散盡萬貫家財、終結這種制度可以麼,怎麼可能。

什麼叫做“肉食者鄙”,倘若這些傢伙,竟能有如此之高的眼界與覺悟,又怎會在一開始心生邪念、踏上壓榨與掠奪他人的不歸路。

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終歸也只是一種幻想。

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六十章 凱恩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十八章 社工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七三六章 地位
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六十章 凱恩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五九五章 籌碼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十八章 社工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七三六章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