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環境

不論人類種羣的基因型如何變遷,原則上,都不見得會影響到科研人才的代際更替。

這種想法,用不着遮遮掩掩,利用仿真人替身,方然在NEP_760的報告會上直言不諱的告知衆人:

“科研機構裡埋頭工作的人,基因型如何,表現型又怎樣,是美是醜,甚至,是青面獠牙還是三頭六臂,都無所謂,一切以能否從事創造性的科學研究爲準繩;

而這一點,以本人的微末學識,也知道其與遺傳基因並無直接關聯。

所以,對於‘人類種羣的基因漂移’,作爲研究課題,是可以的,但無需煞有介事的提出解決方案,NEP大區目前的資源,十分寶貴,沉重的軍事壓力,我不說在座各位也都清楚。

所以,奉勸各位還是埋頭研究,先忘記基因型規劃的宏偉計劃吧;

如此繁瑣工程,本人一點都不關注,更不會撥經費。”

人類的基因型分佈,會如何變遷,委實只是一個空中樓閣般的虛議題。

隨着文明的消亡,就連“人類”這一概念都快要消失不見,糾結於人之身體的基因型分佈,這難道不是很可笑嗎。

想法大抵如此,但,在報告會臨近結束時,方然還是聽取了一部分科學家的建議。

繼而,姑且撥出資源,建立、完善“人類基因基礎數據庫”。

基因數據庫,作爲一系列機構的統稱,並不新鮮,舊時代的聯邦就有很多官方、或民間的此類機構,以各自不同的動機,通過各種手段來保存從配子到毛髮的各種DNA、基因、細胞層面樣本,並且嘗試開發應用這些數據的技術。

待到西曆1489年,聯邦在全面核戰中土崩瓦解,這一領域也迅速荒廢、遭遇破壞,直到今天也沒被完全恢復。

人類的基因組,或者,不同種羣的基因分佈數據,究竟有什麼用處,民間解讀呈現從“百無一用”到“基因武器”的懸殊分裂,方然的觀點則很實用,在一系列的潛在價值之下,但凡有能力,他便會傾向於保存這些一旦流失、便幾乎無法再現的數據。

換句話說,“人類一旦滅亡”,他認爲,這已不再是一種杞人憂天的笑談。

一旦人類在蓋亞消亡,即便“那個人”仍倖存,從生物學的角度,還不能說“人”這一物種已經滅絕,基因分型的缺失卻會導致該種羣的無以爲繼。

對未來還沒有很清晰的預判,對缺失會導致的後果,方然並不想賭。

即便如此,這也並非一項能輕易完成的工程。

出於以防萬一的考慮,出資恢復“人類基因基礎數據庫”,以JOE計的資源很好投入,但是樣本容量、多樣性卻很難保證。

NEP大區的民衆,從上到下,總數不過一千萬,即便以舊時代的聯邦之人口成分,作爲移民國家的聯邦幾乎匯聚了蓋亞所有種羣的“樣本”,但經過若干代雜居、雜交之後,基因追溯也幾乎成爲一種不可能。

更不用說,眼前殘存的這一千萬民衆,也很難視爲從聯邦民衆中隨機抽取的樣本,而是帶有強烈的地域特性。

而其他大區的民衆,在今天,顯然是不出動武力、便無法獲得的東西。

建立在區區一千萬特定羣體之上的數據庫,基因的多樣性,自然無法保證,但以眼前的條件也只能做到這種程度,具體細節,方然沒工夫去管,就交給治下研究機構的職員們去處理,自己只看結果。

人類的基因分佈,這種事,怎麼說也是一個長遠的問題,眼前並無須關注。

相比之下,反而是NEP大區的環境污染,似乎迫在眉睫。

在規劃科學研究路線圖時,方然的考慮,完全基於自身的根本利益,對於“環境保護”這種天然正義、卻着實與自己關係不大的分支,興趣寥寥。

出於安全考慮,自己會一直生活在人爲營造出的地下世界裡,從空氣、飲水到起居環境的所有要素,完全由維生系統來提供,外界的核輻射等污染根本找不到自己頭上,因而也無須考慮什麼環保問題。

至於治下的民衆,尤其是,身處定居點內的約一千萬普通人,沒條件享有絕對安全的空氣,水,食物與生活環境,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反正定居點的環境如何,大部分依賴於周邊一小片區域內的情形,只要保證其周邊地區環境尚可,出動施工機器人,將核沾染、重金屬污染與危險化合物等危害因素清除,憑藉定居點的基礎設施,也能保證這些民衆有還算湊合的生存環境。

至於說,除地下世界、研究機構與定居點之外的廣袤大地,環境壓力如何,方然就只能從務實的角度出發,一概不予關注。

否則,總不能自縛手腳,讓“全產機”平添環保方面的消耗,繼而在競爭中一敗塗地。

環境保護,在舊時代的聯邦,乃至全世界,曾經是一個全民重視、且越來越重視的話題,無數組織與個人都曾利用這話題大做文章,用來攻擊競爭對手、政敵乃至敵國,且屢試不爽,被攻擊者很難有效回擊。

這樣做,之所以有天然的正義性,無非是因爲“蓋亞只有一個”的箴言。

事實的確如此,人類,哪怕掌握了今天這樣發達的科學技術,其根本的棲息地卻還是隻有蓋亞這一個。

脫離蓋亞,人類根本無處可去,倘若整個蓋亞表面變成了一個大垃圾堆,污水橫流,煙塵蔽日,蓋亞本身倒無所謂,幾十億年演化中什麼樣的場面沒經歷過,倒是人類自己,會被自己製造出來的污染物淹沒,這可不是在危言聳聽。

舊時代的人與環境之矛盾,一度十分尖銳,卻沒曾想在新時代裡,卻以一種十分怪異的方式而不復存在。

人類的產業體系,在今天,仍然存在,科技水平沒有飛躍性的提升,產業體系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不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改善,歸而總之,ASA的評估報告,指出“全產機”體系對環境的破壞效率,與舊時代的類似體系相近,並沒有多大的改善。

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七十章 遷徙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二三章 菌羣
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七十章 遷徙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二三章 菌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