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三章 眼界

西曆1484年的聯邦,生產過程的無人化,自動化已進行到這樣一種程度,“自產機”遍地開花,取代的傳統產業領域越來越多,規模更宏大的“全產機”也在加緊研發之中,預計未來幾年就會浮出水面。

這一過程中,當今時代的人類科學技術,尚足以提供完全的支撐。

身在從“自產機”到“全產機”的變革之中,職位今非昔比,不知不覺在“國際商用機器”供職了近十年的托馬斯*安生,憑藉足夠的資歷和經驗介入FFRI-IT之規劃事務,在公司內,也作爲“終身服務者”而被管理層所器重。

這一切,除了帶來更高的薪水,也讓方然的秘密行動更加便利。

自從頂替托馬斯*安生的身份,或者,更早一些,從金伯利中學的時光算起,在信息技術領域深耕多年,方然的IT技術水平已經十分超卓,不僅如此,在時代變遷的大形勢下,面對的計算機越來越多,人則越來越少,讓他的行動平添了幾分從容。

人,不管怎樣,總歸是一種有自我意識的複雜對象,捫心自問,方然並不擅長與其打交道。

取而代之的,則是“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龐大AI系統,這一套名爲“走鵑”、RoadRunner的巨大體系,對外公開的地址是語焉不詳的“新墨西哥”,方然也沒辦法查出具體的地點,但他懷疑,這套系統應該位於新墨西哥州的小城——洛斯阿拉莫斯。

和IBM的諸多研發、生產部門一樣,在當今時代,產業巨頭的機構佈局越來越青睞小城市、城郊甚至荒郊野外,好處是多方面的。

自從成爲“終身服務者”,工作內容不變、職務則有調整,托馬斯*安生得以接觸IBM的核心計劃與執行部門,進而參與一些原本只有赫伯特*西蒙、肯*湯普森纔有資格過問的項目,具體而言,爲完成基礎研發組的工作,他的ID被獲准接入“走鵑”,繼而,也有權調用其龐大的計算資源。

走鵑的真面目,AI,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系架構,現在他還不知道。

這部分的研發工作,可想而知,“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不可能從其他IT企業採購人工智能體系,而要自己開發,夏洛特研發中心就應該接到過一些模塊化任務,但就方然所知,夏洛特的AIG各組並未參與過這類工程。

那麼“走鵑”系統,就很可能是軟件研發部門的成果,保密等級想必也極高。

這一點,在方然的意料之中,僅僅作爲系統的衆多使用者之一,他也沒奢望能憑ID去滲透“走鵑”,而是繼續投身到人畜無害的工作中,藉助生產體系的觀察、分析與預測,去把握聯邦乃至世界的走向。

身處的地位和層面不同,人的所見所想,也不一樣。

分佈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內網,以及FFRI-IT的海量數據和資料,在此之前,憑藉混跡互聯網絡的多年經驗,方然調取起來也遊刃有餘,除極少數嚴密看守的核心文件外,他幾乎都能一覽無餘。

但面對網絡上動輒PBytes(千萬億字節)、甚至EByes(百億億字節)的數據量,哪怕有ASA輔助,他也只能窺見其中的一些微末。

而公司和聯邦政府的彙總、統計與分析數據,可信度,又要打一些問號。

在浩蕩的信息時代,表面上,只要有權限和帶寬,彷彿全世界的任何信息都能不費吹灰之力的爲己所用,然而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終歸有限,大腦的記憶和分析能力也不可能無窮無盡,那麼對方然而言,事實上從很久之前,他就處於某種信息過量的溢出狀態。

存儲在互聯網絡、公司內網與聯邦政府專用網絡裡的數據,他知道,一切都有價值,都有綜合分析的必要,卻沒有能力去做。

現在,托馬斯*安生成爲了IBM的核心職員,一切進行起來就順利得多。

西曆1484年秋,工作地點依然在夏洛特研發中心,方然率領的基礎研發組深入到控制層面,爲IBM的全產機核心控制系統提供解決方案。

在不同公司的眼中,“全產機”的概念,必然多少會有些差異,IBM公司在聯邦政府的宏大規劃中擔任雙重角色,不僅要設計並製造出“全產機”的某些模塊,其自身也在嘗試進行APOS化,以便在將來內嵌到“全產機”的框架之內。

趨勢是明擺着的,一旦“全產機”被製造出來,聯邦的絕大多數企業都將被其取代,只有融合其中的才能生存。

至於到那時,仍然遊離在“全產機”體系之外的公司,企業,就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這些公司、企業對應的資產,並不是不想融入到“全產機”的體系之中,而是在聯邦若干資產巨頭的把持下,沒有機會參與這一宏大的工程。

繼而,方然也完全可以想象,已經顯現頹勢的聯邦金融產業,則會進一步消亡。

金融,通俗的講就是“錢生錢”,在現代社會,居於統治地位的金融資本,需要這麼一個爲其效勞、壓榨蒜苗的行業,藉助從業者的手,纔好把以工資名義施捨出去的貨幣回籠,進而通過擴大再生產的方式實現資本增殖。

而在1480年代的今天,隨着社會逐漸轉向了簡單再生產,金融行業便迅速衰敗。

金融業的萎靡,並不是說資本也隨之消亡,控制聯邦社會的大資本仍然存在,被一腳踢開的,只是金融行業的中小資本和無數服務者。

今天的聯邦,統計數據之間的關聯度,早已不復以往,不能再用滯後的觀點去看待。

在信息技術的滲透之下,機器,持續的取代了人,大量民衆因崗位被頂替、甚至消失而失業,在傳統的資產主義經濟模型中,這是一種十分不利的情形。

隨之民衆收入的降低,消費能力隨之萎縮,經濟危機就會如灰犀牛般漸漸接近,繼而暴起發難。

和這樣的理論分析相對應,聯邦的經濟數據,在1480年代後也一直不太好看。

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章 消失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十二章 壽限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九章 保障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八六〇章 明白
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章 消失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三九二章 備份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十二章 壽限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九章 保障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一六四章 複製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八六〇章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