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陪葬

從生命科學的角度,死亡,是一個生物的新陳代謝終止,無法逆轉的過程。

但是從語言表達的角度,這往往又是說,一個人的意識活動從此消逝,墮入虛無,身體的代謝終止,只是原因,而不是“死亡”這個詞的本意。

換句話說,意識,本身無所謂生與死,即便精神病院裡的病患,也很難說他、或她的意識已經死亡,意識的消逝,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動的,無奈的,是因爲藉以棲身的身體走向衰亡,而隨之降臨的陪葬宿命。

然而身體又爲什麼要衰亡呢。

醫學提供的答案,簡單,直白,方然並不喜歡,即便那是客觀的現實;他更願意思考、探究的是,五十萬億個細胞構成的整體,爲什麼會在絕大多數組成單元都仍然活着,仍然在新陳代謝的時候,就彷彿接到了一個解散的口令,繁複的生化過程瞬間崩潰,精妙的身體構造,也一下子就喪失了原本駕輕就熟的功能。

撇開“組織、器官衰竭”的浮沫,更深一層的原因,是身體機能的損耗,修復無當。

這方面的因素,中學時方然就知道,只能歸因於DNA自身的侷限性,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個體壽命的拷問並不怎樣殘酷,DNA之間的競爭,更多依賴的是繁衍,而不是活得長,那麼,從自然選擇的角度,最終勝出的物種必然無法擁有無限長的生命,而註定只是遺傳密碼暫時的容器。

但這就是全部的真相了嗎。

實驗室裡,坐在電腦前的方然,雙眼看向屏幕上的監控畫面,那些在培養皿裡一動不動,根本看不出任何生命跡象的肉塊,或者,植物,乃至真菌的組織樣本;褪去物種的外殼,在龐大的培養機器裡,培養皿中的生命展現出高度的同一性,無非都是細胞的成團聚集,以及,多少互相協調的新陳代謝活動。

這一切的掌控者,深藏在細胞核內的遺傳密碼,按方然的理解,就是“宿主”。

同樣的細胞,近似同樣的生存條件,培養機器提供的環境與生物體內高度相似,照理說,一個個細胞凝聚起來的肉塊,是沒有意識的,根本不可能明白自己置身於何處,但是,就在這樣的前提下,這些肉塊的壽命卻往往會突破物種意義上的極限,某些樣本的存續時間,甚至比蓋亞里那些生生死死的生物本身更長。

是因爲環境的變化嗎,檢索、對照數據,方然並不認爲肉塊能感受到這微小的差別。

同樣的DNA,同樣的細胞和組織,甚至環境條件都近乎相同,壽命卻不一樣,尋常人,哪怕某些生命科學的行內人,也只會認爲這是個體與整體的規模效應,或者,將生物的死亡,借喻爲國家的消亡,每一個單獨的人或許還活着,但作爲整體的國家卻土崩瓦解:

這種事,歷史上司空見慣,又有什麼好奇怪呢。

但方然的想法不同,細胞與生物的壽命差距,讓他嗅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息。

蓋亞里的生物,命不久長,培養皿裡的肉塊則彷彿戰勝了時間,哪怕只是樣本中的一小部分,這還是很詭異。

表面上,生物的衰老,死亡,以認爲是其遭遇的環境殺傷了身體,意外,感染,有毒物質的積累,凡此種種,終於超越了DNA持有的修復能力,於是新陳代謝崩潰,最終迎來死亡的宿命。

這種理解,比醫學視角進了一步,方然卻覺得挺膚淺,並未觸及實質。

身體的死亡,和細胞層面的端粒磨損殆盡、直至凋亡,性質完全不一樣,更像是某種維護機構的長期怠工,一系列損傷和失誤的積累所致。

這種積累,原本並不是必然的,一具年輕的身體和年邁的身體,差別究竟在哪裡呢:

外表並無關緊要,本質上,無非是染色體端粒的磨損程度,但,端粒酶的修復過程,方然爛熟於心,如此簡潔而高效的生化過程,蓋亞的生命形態早在幾十億年前就已掌握,然而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DNA,卻未將其演練嫺熟,僅僅是吝嗇的將其應用在生殖細胞等極少數的場合中。

這一“決策”,毫無疑問是無意識的,透露的本質,卻讓方然戰慄。

他漸漸的意識到,人,身體的衰亡,並不是DNA力有不逮的無可奈何,而是自導自演的悲喜劇;

一場謀殺。

DNA,染色體,掌控身體的遺傳密碼,究竟有沒有能力維持一個人的永生不死,讓身體永遠維持下去呢。

這種問題,恰如詢問一臺電腦,硬件能否支持一個永不宕機的操作系統,答案,顯然是“能”,這是基於邏輯的推斷,即便到目前爲止,人類根本就沒編寫出永不宕機的操作系統,但原則上,倘若忽略硬件引發的故障,這樣的系統,是可以存在的,不管其結構是如何複雜而精妙,都不會超出計算機外存儲器的限制,原則上的確可以有。

永不下車,這種事,哪怕人類目前的DNA無動於衷,蓋亞的原始生命,那些曾永生不死的存在,也早就證明了這一點:

它並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就沒打算做。

遺傳密碼的最終動機,是在演化中勝出,一切的一切,都爲之服務;

這至高的指導原則,不僅具現於一個個小小的細胞,推廣到五十萬億個細胞的身體,也仍然適用,出於某種“考慮”,完全在自然選擇的壓力之下,DNA會怎麼做,不僅維持龐大身體的新陳代謝,還會感知到時間的流逝,逐漸怠工,直至放棄陷入混亂的宿主,把繁衍的任務,交給植入了拷貝的新一代容器。

但是爲什麼呢。

爲什麼,蓋亞里一切的生命形態,都被這樣的DNA所把持,所控制,一旦大限將至,不管碰到什麼情況,這無辜的身體都會被無情拋棄,掉進死亡的深淵。

維持身體,持續的繁衍,製造更多容器,難道就不可以嗎,這種生存策略的問題在哪裡;

爲什麼時候一到,DNA,就要容器去死呢。

他完全想不通。

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五章 希望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五二八章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三章 衰老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十二章 壽限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八章 無限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六十章 凱恩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七四〇章 醫療
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五章 希望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五二八章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三章 衰老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十二章 壽限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八章 無限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六十章 凱恩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七四〇章 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