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股市

理想聯盟的屍體,如此龐大,西方國家的經濟藉此又續了長達三十年。

然而再怎樣龐大如山的遺產,遲早也會敗光,抽水機隆隆運轉,將理想聯盟與同時變色國家多少年來積累的資源、財富、勞動力與年輕女子榨取一空,當西方經濟體制之外的能量逐步消耗殆盡,世界便再度滑向危機的深淵。

當坐吃山空的地主傻兒子敗光了一切家產,完蛋的,不止是傻兒子,還有那些販賣奢侈品給他的奸商。

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十年一次,差不多成爲了一種規律,撇開這表層的週期震盪,方然看得清大趨勢,總危機的爆發越來越近,而且,很可能就是這一次。

那這場危機又會怎樣結束呢。

應對經濟危機,財政手段不能治本,刺激政策也只能換來一時的活蹦亂跳,挪用未來的錢填眼前的窟窿,必然造成未來更大規模的危機,且不說,即便聯邦政府想這樣做,也還有一個信心的問題,當大多數人都不認爲“未來”是一個靠譜的東西時,寅吃卯糧的戲法就無法再進行下去。

那麼就只有戰爭了嗎,如羅伯特*布朗所擔憂的那樣,當核武器的震懾不復存在,蓋亞,就會再度變爲一個流淌血與火的世界麼。

也許是,也許不是,但,目前聯邦與其他列強的反導技術,還沒有成熟,掙脫恐怖平衡的桎梏,打作一團,那恐怕也將是十年,二十年之後的情形。

一劑二十年後才能生效的藥,當然是笑話,根本不能應付眼前的危機。

戰爭的陰雲出現在天邊,但,萬幸還離得遠。

時間,一天天流逝,伯克利校園裡的一切運轉如常,危機卻在牆外的世界愈演愈烈。

在經濟危機的滔天巨浪中,無數人損失慘重,甚至因爲資產價格的暴跌而破產,街頭巷尾的流浪漢在增加,市場蕭條,治安惡化,央行的應對措施卻姍姍來遲,國會老爺們在會場上爭執不休,甚至上演一出出全武行。

對策,其實總歸是有的,凱恩斯的灌水療法不費力氣,什麼時候都可以發動。

不過在危機肇始之時,就果斷灌水,這種做法卻舉世罕有,事實上但凡可以拖延,任何國家的中央銀行總會在危機全面爆發,債務鏈條斷裂的差不多時,纔開閘放水,加上危機爆發時的迅猛加息,將洪水逐漸控制住。

至於那些不幸淹溺,漂浮在水面上的債權人、債務人,蒸發的股票市值和湮滅的債權,正好作爲經濟危機的犧牲品。

單純的放水,等同於擴大信貸,事實上就是在挪用未來的金錢,並不能治療經濟危機。

否則,風平浪靜時始終在偷偷摻水的聯邦,又怎會步入經濟危機呢,所以危機中,真正起作用、能拯救經濟的,並不是放水,而是在此之前已經破產、資產暴跌甚至清零,肉體則往往隨自戕而一併被消滅的可憐蟲。

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無法償還的債務,那麼,只有消滅債務,才能走出陰霾。

至於如何消滅,全聯邦範圍內註定無法償還的天量債務,註定無法變現的泡沫資產,哪些應該被保留,哪些應該被勾銷,伍爾街的寡頭們心知肚明。

誰有暴力撐腰,誰的資產和債權就高枕無憂,反之,哪些在股市、債市隨大流的普通民衆,則註定會輸的一乾二淨,即便再有堅強的決心,也會在窘迫的生活面前,忍痛賤賣、平倉。

危機中,聯邦股市狂瀉,資產價格隨之暴跌,許多人傾家蕩產,甚至債務纏身。

對這樣的厄運,普通人除了大吼大叫、抱頭痛哭,大概還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資深一些的股民,投資者,和揣着明白裝糊塗的金融專家,則將其歸罪於民衆的貪婪與非理性。

這些白癡在高位買進,期望大賺特賺,一旦遭遇兇猛的下跌,又出於恐懼和焦慮而盲目斬倉,纔會遭遇沉重的損失。

持這種觀點的人,在方然眼中,不是壞,就是蠢。

投身股市的普通民衆,表面看來,損失的確來源於逆市操作,高進低出,而倘若意志堅定、絕對理性的操盤,也的確可以反手獲得一定的收益。

但這種損益,事實上來自於零和博弈,如果將交易成本也考慮進去,甚至是總體上必虧的負和博弈。

股市全體參與者的損失,根本上講,是在新股入市、認購的那一刻,就已經事實發生了。

從現金到股票,認購,很容易完成,然而從股票到現金,除非在股市完成交易,指望發行機構贖回,實在是一件極不靠譜的事。

股票認購,真金白銀換來一紙憑證,損失既成事實,接下來的一切博弈,無非是在惡浪滔天的股市裡,爲短線收益而爾虞我詐,不斷進行負和博弈而已,真正的獲益者,早已將上市融資所得揣在囊中,一邊利用上市募集的資金指點江山,一邊坐看貪婪的投資者在股市裡自相殘殺。

上市,就是圈錢,用莫須有的未來兜售股權,願者上鉤。

認購新股,等於白白扔錢,多少遊蕩在股市裡的投資者不以爲然,方然就和這樣的人打過交道,雖然是在網絡上交流,他也能感覺到,那些持有價格翻倍、甚至翻十倍股票的人,會怎樣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然而考慮到另外一點,股票的價格,不管再怎樣高昂,卻只能在賣出後才能落袋爲安、真正轉換爲金錢,就可以理解上面的論斷。

衆所周知,股票價格的上揚,分紅只是微不足道的因素,根本原因還是公司未來的期望,然而再想一想,不論公司的未來如何輝煌,普通民衆手中的股票,除非有買家收購,否則也永遠無法真正兌現其市價。

面對持股的大機構,也永遠無法真正發揮股東的作用,只能跟在公司和大機構身後奔跑,撿拾一點所謂“分紅”的殘羹剩飯。

當然,市場中的每一個持股者,在股價高漲時,可以選擇清倉、落袋爲安。

然而從總體上觀察,這種想法,卻只是一個白日夢。

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四二四章 遷徙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六章 渺茫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九章 保障
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四二四章 遷徙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六章 渺茫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九章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