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耗散

隨着現代文明的一路狂飆,蓋亞的自然資源,遲早會耗盡。

這,不僅是阿達民,也是GPL大區之研究者的判斷,這判斷,着眼於未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後,蓋亞表面會發生的情形,而非只關注眼前。

如果只看眼前,身爲GPL大區的管理員,方然對治下大地的資源狀況還是有相當把握,絕大部分自然資源,在未來幾十年、幾百年內,並沒有斷絕之憂,哪怕消耗量驚人的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也是如此。

但是,基於前面的分析,任何一種無法自然再生的資源,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自然資源,在人類的認知體系中,分爲“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兩大類。

其實從性質出發,“不可再生”,並不是指這種資源在蓋亞表面,只有一次生成的機會,而是站在人的立場上,這種資源一旦消耗,便無法再補充。

可再生資源,則是指在人類習慣的時間尺度上,認爲其無窮無盡,只要不去阻斷資源的循環再生,也不進行掠奪性、毀滅性的開發,那麼,可再生資源並不會成爲一個羣體、一個文明生存發展的嚴重瓶頸。

譬如淡水,在蓋亞表面的自然氣候下,便是一種時刻循環、再生的資源。

但是,很遺憾的,對人類文明有價值的大多數資源,在現代文明的短暫時段內,都幾乎無法再生,消耗一點就少一點,最終必然枯竭。

這方面,其實並無須列舉艱深晦澀的案例,事實上現代社會依賴的每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其“不可再生”的性質,都很顯明,從石油、天然氣,到鐵礦石、鋁土礦,再到鈾礦石與磷肥礦,人類的做法,通常都是將富集物採掘出來,加以利用,其間,可能還有若干次回收再利用的勉強掙扎,但到最後,

無一例外的結局,卻都是讓這些曾富集的物質,近乎均勻、或者不那麼均勻的,分佈在整個蓋亞表面。

煤炭燃燒,鈾235裂變,從化學、或者物理的角度,確乎是一種消耗。

這種滅失的消耗,是實打實的,普通人都能明白。

但即便沒有這種滅失,譬如,黃金的開採與使用,關於黃金的幾乎全部用途(如果不是100%的話),都沒有讓Au這種物質憑空消失,從這種角度,似乎黃金也變作了一種總量守恆、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實卻大謬不然。

黃金在地殼中的富集,需要特定的地質變遷,與漫長的時間。

開採出的黃金,不論加工成首飾,還是用於現代電子工業,在一圈圈的循環利用當中,始終在不可逆的耗散到環境中。

本身化學性質十分穩定,細微的Au顆粒,從首飾、金手指上磨損掉落,也幾乎不會與環境中的其他化學物質發生反應,而始終維持單質形態。

這些細微的Au顆粒,極大概率,將永遠在蓋亞表面遊蕩。

黃金的從礦牀到大地之旅,對蓋亞表面的絕大多數自然資源,都一樣適用,除海量存在的碳、氫、氧等輕核物質外,大多數構成自然資源的化學元素,都沒有能力參與循環,一旦化爲微粒播散到蓋亞表面,回收的概率便近乎於零。

鋼鐵,是如此,鋁合金,是如此,遍佈蓋亞的塑料,同樣是如此。

極端情況下,站在一介管理員的立場上,遙望近乎無窮遠的未來,蓋亞表面,遲早會因規模、烈度趨於無限的人類活動(或者說“那個人”的活動),而變爲各種物質均勻、或者不那麼均勻分佈,彼此無間混同一體的,

垃圾荒漠。

一旦考慮到久遠的未來,再考慮到,從含量極低的環境中,富集某種物質,這樣做的費效比會是多麼的低,根本不具有現實可行性。

何況,即便“那個人”想這樣做,回收過程本身,一樣要消耗能源、資源,

回收的資源數量,恐怕,還不如消耗的多。

紛繁蕪雜的資源消耗之大趨勢,根本上講,並無須探究細節,一切都在熵定律的籠罩之下。

漫長地質過程中富集起來的資源,被人類活動開纔出來,繼而,在使用過程中被分散、稀釋到環境中,是不可逆的過程。

相反,要讓這些分散在蓋亞表面的物質,重新富集,

則需要大規模的地質運動,且不說眼前根本不可能,即便真的發生,也將會是遠比《2012》更劇烈的浩劫。

一旦深刻意識到這點,阿達民心中的緊迫感,便再度加劇。

今天的蓋亞,經歷過十餘年的割據時代,管理員驅策的“全產機”體系極其活躍,且不論資源開發、還是地貌改造,幾乎完全不計後果,因此而帶來空前嚴重的環境污染與資源破壞,其程度,着實令方然始料不及。

畢竟,在掌控NEP、乃至GPL的十幾年時間裡,在生產過程的組織方面,他幾乎一概干預,甚至不加過問。

而APOS、“全產機”體系,以總產出與效率最大化爲目標,在制定策略時,近乎將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完全拋諸腦後,掠奪性、破壞性甚至毀滅性的工程項目,層出不窮,迅速將蓋亞變爲污染遍地、垃圾成山的狼藉模樣。

這方面,粗略瀏覽一下報告,方然就被GPL大區的“全產機”所震驚。

提煉黃金,用於電子與機械工業,爲獲得這樣一種稀缺的材料,成本低廉、但對環境破壞嚴重的混汞碾,在礦區隨處可見;

坑口電站,焚燒地層中的煤炭發電,爲“在未來十至二十年間獲得最佳收益”,APOS的工程根本未抵達煤層深處,而是淺嘗輒止的點燃淺表煤層,用效率低下的燃氣輪直推法去驅動發電機組;

至於說,人類在蓋亞表面活動,所需要的一切基礎,從農田、森林到湖泊,再到浩瀚海洋的凡此種種,但凡毗鄰APOS,也全都充斥着成分複雜的污染物。

GPL,面積兩千七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域,如今已低於3%。

而諷刺的是,就是這樣的低於3%,也只是因爲戰爭,交戰雙方的“全產機”體系無從建設,而“遺留”在犬牙交錯戰線周邊的土地。

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五二八章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七四章 領域
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五二八章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七四章 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