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章 奇點

討論宇宙的命運,交談中,自然會涉及到相關的概念。

方然所說的“宇宙大爆炸”,是關於宇宙起源的一種近似猜測的理論,認爲現今的宇宙,發源於密度無窮大奇點的爆發;稱其爲“猜測”,並不是說這理論很脆弱,而是人類目前還沒有辦法確切的知道,宇宙的起源究竟如何。

爲什麼沒辦法知道,按一般共識,是因爲人類認識手段的限制。

宇宙的起源……要討論它,必須得接受一個前提假設,就是“宇宙並非自有永有,而是有確切的開端”,這本身就是一個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僞的假設,如果不在這上面糾纏不清,直接討論宇宙起源,那麼,按大爆炸理論的說法,甚至連時間、空間這樣的客觀存在,也緣起於大爆炸。

那麼可想而知,倘若在宇宙開端之前,甚至連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人類的認識手段也就到此爲止,而無法再追溯向前。

窺測宇宙的手段,在人類,根本上只有物理這柄利劍。

然而物理本身就是建立在時間、空間,或曰時空一體概念上的體系;

倘若在某階段,甚至時間和空間都不再有意義,脫離了人類能摹想的概念,那麼,不管那階段是否真的客觀存在,都不是人類能探知、甚至加以研究的。

宇宙誕生之前的凡此種種,站在追尋永生的立場,方然並不感興趣。

但討論宇宙的命運,從大爆炸理論開始,卻是一個還算不錯的出發點,在這方面,理查德*費曼顯然也認可主流的觀點,畢竟如果認爲宇宙起源於大爆發,那麼,今天人類對宇宙的觀察,很多現象,就可以有比較自洽的解釋。

由此出發,涉及宇宙命運的一個關鍵現象,就是宇宙的膨脹。

和莫須有的“宇宙大爆炸”不同,宇宙在膨脹,膨脹速度還是難以想象的快,這是科學觀測已經確認的事實。

所謂“宇宙大爆炸”,終究還只是一種猜測、而非確證了的事實,爲什麼呢,且不說大爆炸之前的認知虛空,即便在大爆炸理論中,從爆炸0時、到爆炸後10^-33秒的過程,也完全超脫了人類的既有認知。

大爆炸的極端條件下,任何現有的物理定律完全失效,即便時空已經存在,對人類而言,關於那短暫的10^-33秒之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仍然是一無所知。

但是“宇宙膨脹”,觀測和分析就簡單得多,從光譜紅移就能發現一些端倪,結合大爆炸理論來稍加分析,就不難猜到宇宙正在膨脹,而且這種膨脹,並非通常理解的“天體互相遠離”,而是宇宙空間本身的膨脹,是時空在不可知存在中的持續擴張,天體的互相遠離,正如膨脹氣球上的一個個點,只是這種擴張的外在表現。

但即便宇宙在膨脹,這和熱力學、和宇宙的命運,又有什麼關聯呢。

這方面,費曼教授先簡單評論了一下現有的宇宙演化假說,讓方然暗自鬆了口氣。

坐在物理系的某間辦公室裡,他的擔心,首先來自於和大爆炸理論對應的“大擠壓”,按照這種猜想,宇宙的膨脹只是暫時的,或遲或早,總有一天這膨脹會被引力所終止,繼而,開始反演,從浩瀚無垠的存在一步步收縮,最終迴歸大爆炸初始的奇點狀態。

大擠壓理論,毋庸置疑,在方然眼中是極其恐怖的存在。

想一想也知道,倘若這種理論真的被證實,那麼,不論經過多麼漫長的時間,宇宙終將步入收縮,直到奇點,一個人的力量,是斷然無法從在這一過程中倖存下來,任何永不下車的執念也就成了妄想。

當列車被毀滅,甚至,連列車疾馳的時空都被壓縮爲奇點;

永生,又怎可能實現呢。

不過還好,在思維被大擠壓的恐怖摹想壓垮之前,查閱資料,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方然梳理了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對“大擠壓”的認識也更加明晰,意識到這僅僅只是一個不甚完善的設想,目前還沒有像大爆炸那樣,在實踐層面得到充分的支持。

所謂“有初必有終”,很符合人類的一貫思維,但是套用在宇宙上,就未必準確。

不管怎樣,經由自學而暫時擺脫“大擠壓”的陰影,方然從理查德*費曼口中確認了一件事,目前的宏觀物理觀測,的確找不到多少證據,能證明宇宙膨脹終將被引力扭轉方向,在遙遠的未來轉變爲全局性的收縮。

當然,受限於人類的基礎科學水平,尤其是科學觀測的水平,這一切都還未有定論。

宇宙的膨脹,根本上講,唯一與之對抗的東西正是無處不在的萬有引力,但如果要定量分析,明確宇宙總體的引力強度,是否足以成爲宇宙膨脹的剎車器,這就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按費曼教授的介紹,直到今天,人類仍“非常不確定”宇宙中究竟有多少物質,能提供多大的引力: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質量?

不同研究機構提出的數字,彼此的差距非常大,一般認爲宇宙中物質的總質量,上、下限可以差三到四個數量級;

很顯然,這種精度的數據,根本無法用來預測宇宙膨脹是否會終結。”

無法預測,也就是還有的商量,方然很專注的豎起耳朵,他的確很想知道答案。

“既然無法從原理上探究,至少暫時還不能,那麼,我們就只能求助於天文學的觀測結果,發現了什麼呢,宇宙膨脹的速度超乎想象,直到今天,也一直在向未可知的外界擴張,即便這種擴張在減緩,但,尚未有任何減速至零的跡象。”

也就是宇宙一直在膨脹,未來,大概率也會繼續膨脹嗎;

方然暗自歸納到。

宇宙膨脹,在大學物理的課堂上只概略提及,細節一概欠奉,有關的數據卻容易跟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方然的記憶裡,可觀測的宇宙,事實上對人類而言也就是“宇宙的全部”,直徑達到驚人的九百二十億光年;相比之下,宇宙的預測年齡才“不過”一百四十億年,這就產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矛盾,或者說佯謬。

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二七二章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九十章 對策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二十章 分裂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一章 列車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十二章 壽限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八九五章 稀缺
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二七二章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九十章 對策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二十章 分裂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一章 列車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十二章 壽限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八九五章 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