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七章 老去

一座承載全人類意識的地下城,安全等級,如何提升都不爲過。

佔地面積十二平方公里,總體規劃,則超過三十五平方公里,“混沌”的龐大體量,在地下城市裡並不是獨一無二,但工程量卻比尋常定居點多出上百倍。

這其中,達到“IV級”防護標準,大約讓工程量暴增十倍,此外就是整體性的防護設計,十二平方公里的地下城在結構上是一個整體,與地殼隔離,設計標準爲抵抗烈度八級地震而毫髮無損。

即便遭遇十級強震,核心區域,也容不得有一點閃失。

“混沌”地下城的防衛工程,方然參觀過多次,在最頂層、側壁都有累計三層、厚度超過二十米的複合防護層。

設計標準,以承受當量五十萬噸核彈直接爆轟,殘存結構仍保持氣密爲準。

第一階段的工程部署,“意識模擬器”的裝機容量,大約在一百二十萬,與之配套的“意識遷移”系統線數,則接近十萬;對照兩千六百萬的人口數,和每一天都在增長的平均壽命,這數目仍嫌不夠。

按預計,讓兩千六百萬民衆,在幾十年時間裡盡數遷入“意識模擬器”,平均每一個人的遷移週期在十八個月。

不管怎樣估計,總之,四十五萬線的配置總歸是得有。

按“盤古”的通盤考量,繼續追加投入,預計到西曆1529年才能達到這一規模。

至於第一期工程的十萬線接入量,則優先調配給蓋亞淨土的“I類人員”,也就是因年邁、病患等原因,亟需遷移的人士。

至於阿達民自己,什麼時候遷移,當然還是自己說了算。

屈指算來,從西曆1453年算起(且不知這數據是否準確,無從查考),在“混沌”地下城的一期竣工儀式後,感覺很疲倦,方然才清楚的意識到,

自己,已經是一個七十三歲的老人。

七十三歲,放在舊時代的任何國家,都是十足的耄耋老者,甚而可以說十分長壽。

即便在這時代,一個蓋亞淨土的普通民衆,到七十三歲的年紀,也已經老態盡顯,雖然在無微不至的監控體系下,並無性命之憂,目前卻沒辦法徹底抵消衰老的影響,日常生活也逐漸變得不方便。

人,一旦年老,不論動用多少機械,都無法回到從前。

這一點,用不着考察今天的蓋亞淨土,且看過去,舊時代的列強,哪一家都面臨日益沉重的老齡化壓力,哪一家也都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即便富強如聯邦,技術,資金,產能,一概不缺,現代化大工業提供的智能機器,可以將老年人的生活伺候妥當,然而沒有利潤,一切免談,即便耄耋老者消費得起,年邁引發的諸多麻煩,也沒辦法輕易消弭。

說白了,在舊時代的聯邦,普通民衆階層的老者,不論兜裡的鈔票是多、還是少,總歸都只是在疾馳的時間列車上,

安靜的等待下車,僅此而已。

不過,如果舊時代的情形,果真只是如此,

那未免也太簡單了。

人,一旦老去,自知時日無多,在社會的犄角旮旯安靜等死,其實還是很自律的做法。

在聯邦,時常發生的情形,則不是如此,倚老賣老、無所顧忌的老者隨處可見,讓本就污濁不堪的社會氛圍,變得更加惡劣。

說白了,一旦確認自己很快下車,車廂裡的情形,

對自己就沒有任何意義。

在觀念傳統的舊時代,很多人,尚且會因被灌輸的“傳宗接代、後繼有人”之意識,多少顧忌自己的行爲,而在時代飛速變遷的舊時代末期,這一切則土崩瓦解,沒有任何顧忌、乃至忌憚的老者,

簡直已成爲社會的一大公害。

當然,說這種話,並不是阿達民對老者有何惡意。

人,總有一死,因此而註定陷入囚徒困境,這是任誰也無從迴避的殘酷現實。

至於今天,蓋亞淨土的全體民衆,則無需再面臨這種恐怖情形,在永生的大框架下,一切眼前的事務,都可協調妥當。

從西曆1527年開始,試運行通過的“混沌”中樞,進入實用階段,在“盤古”的統一安排下,第一批次十萬名蓋亞淨土的老者、病患,接入遷移系統,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啓動意識遷移流程。

系統啓動的那一天,照例驅使“替身”到場,向陸續進入“混沌”的民衆揮手致意,方然一時間百感交集。

眼前的民衆,已動身踏上永生之路,那麼自己呢,

又將會在何時啓程。

意識遷移,到今天,已經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技術,安全性並無須擔心。

對阿達民而言,流程,和蓋亞淨土民衆經歷的一模一樣,基於模擬式系統,原則上的可靠性都是100%。

但是真正的風險,顯然不在於“意識遷移”,而在於在這一過程中,是否能保持對“盤古”、“紅軍”,乃至整個蓋亞淨土的絕對控制,這就決定了自己的意識遷移,並無法在“混沌”中進行。

保持控制,對今天的方然而言,已經沒有一點出於私利的成分。

而是,在人類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征途上,管理員責無旁貸,必須站好這最後一班崗。

待到全民永生,蓋亞淨土的各項工程,也大致落成,以“混沌”與“盤古”爲核心的架構,走上正軌,當這一體系有自我維持、自我完善,乃至自我迭代的發展能力,自己,就可以正式卸任。

從管理員,到文明2.0時代的普通一員,這是方然樂見的轉變。

不過,即便再怎樣安全、保險的流程,實踐中的可靠性也不可能達到100%,總歸會有一點項目失敗的風險。

這種隱患,對民衆,阿達民知無不言、和盤托出,坦承這是一種現階段無法避免,而且或將永遠無法避免的風險,但相對於“死亡”的確鑿無疑,這種風險,是隻要挑戰死亡,就必須要承受的無可迴避。

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八十章 生意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十四章 適者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七十章 遷徙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四五八章 霍肯
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八十章 生意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十四章 適者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七十章 遷徙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四五八章 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