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九章 混沌

除此之外,則是人類有史以來,積累的文明成果。

以理論、模型、樣機與實踐手冊的方式,保存在“火種”的庫房內,這是人類爲萬一可能發生的滅絕災難,所能做到的全部。

至於劫後重生的人,會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成果,又怎樣生存,

則不是一單純的計劃所能覆蓋。

在地下建築身處,參觀這一切,信步前行的阿達民若有所思,但也沒有對周圍的白大褂們名言,他知道現在沒必要說這些,某些問題,必須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動態的去解決,太早提出來也是徒勞。

一旦今天的蓋亞淨土,遭遇不測,就算“火種”能留存下來,甚至重建人類文明,

也絕無法指望那“文明”,會和今天一模一樣。

“火種”內的一切,盡力發揮,也只能建立起舊時代那樣的人類文明,而沒辦法跨越時代、直達今天的蓋亞淨土之狀態,這是“火種”計劃最大的缺陷。

沒辦法,一個羣體,一個文明,是否能從無到有、一下子邁過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衝突的階段,跳躍性的進入人類大同的新時代,或許可以,但前提便是有一個“管理員”這樣的極端獨裁者,掌握着文明的舵盤。

只有在一個人的意志下,杜絕任何猜忌、背叛,防範任何風險,堅定不移的向既定目標前進,才能抵達命運的彼岸。

但是在“火種”發揮作用時,又有什麼存在,可以充當這樣的“管理員”,

似乎也只有“強人工智能”這一條路。

“火種”之中,需要配置強人工智能,否則便只能恢復出一箇舊時代的文明,而這文明,在歷經浩劫的蓋亞表面,還能不能再走一次人類走過的路,直到如“蓋亞淨土”這樣的新生力量出現,這誰也不敢打包票。

對“火種”的期望,並不止於延續人類文明,而是在萬一的浩劫之後重建“蓋亞淨土”,這要求就比前者高得多。

一邊是整備時間,一邊是功能實現,兩者彼此矛盾,只能取捨。

參觀過還在建設中的“火種”,第二天,阿達民驅使的“替身”出現在西大陸某地,在地下城市的寬闊街道上搭車前行。

地下城市,在今天的蓋亞淨土大概有幾千座,其中一千兩百餘座是民衆的生活定居點,其餘多爲科研機構、“全產機”所佔據,在此之外,則是爲文明2.0時代到來,而進行的各項龐大工程所在地。

譬如南大陸的“秋分”地下城,就是這樣,一切皆爲未來而準備。

但即便爲未來而建,地下城市之間,總歸還有一些重要程度上的差異,而今天,“阿達民”乘車進入的龐大地下建築,毫不誇張的講,

是蓋亞淨土最重要的一座地下城。

位於西大陸腹地,距離“東風”要塞約一百五十公里,地形是大片山脈環繞的盆地,在這裡,蓋亞淨土大區最精銳的無人化、智能化建造力量,正在大興土木,力圖在未來十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完成“淨土中樞”的建設。

“淨土中樞”,名字是方然確定,其功能用一句話就能描述,

那便是蓋亞淨土的意識模擬器所在地。

這樣講,對舊時代的人而言,大抵一頭霧水,身處文明2.0前夜的蓋亞淨土民衆,相對而言,就和白大褂們的認識相去不遠。

所有人都明白,這座承載“意識模擬器”的地下城,在全體民衆盡數完成“意識遷移”後,就等於是自己的生命,一旦出任何閃失,就等同於自己生命的終結,甚至會導致蓋亞文明的徹底滅亡。

不,這樣講還不夠;

豈止是等於,這,根本就是一個文明的靈魂。

“意識遷移”,人類擺脫血肉之軀束縛,追尋永生的偉大一步,卻無法天然的讓一個人,一個羣體,乃至一個文明獲得永生。

“永生”,區別於“不死”,兩者在傳統預警中並無區別,在新時代卻迥異。

所謂“不死”,是生命不會自己消亡,而所謂“永生”,則是確有把握的一直存在下去,兩者看似類同,實則天差地別。

前者,藉助“意識遷移”並不難做到,研發機構的進展,已經能在不妨礙意識活動的前提下,對“意識模擬器”進行維護,對一部微電子系統而言,能在線維護,基本上就等同於永續待機,進而讓棲居其中的意識,得以永存。

而後者,在一切外來威脅之下,仍能讓意識永存,難度就高得多。

很久之前,親自爲全人類規劃了一條通往永生的路,這條路上的艱難險阻,方然自認爲很有一些認識,不過,真踏足名爲“混沌”的地下城,見識無數工程機械來往奔忙,想到這裡將要承載的重大職責,他仍心頭戰慄。

將全人類的意識,彙集在此,以人類大同的方式共存共榮,這當然是一個偉大的夢想,

但是,倘若發生了萬一,卻會是蓋亞上所有人的“一鍋端”。

這種風險,不論怎樣深謀遠慮,也無法完全消弭,哪怕“混沌”的選址遠離地質斷裂帶,儘量規避火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鄰近的“東風”要塞也擴增了四門GLI10K型激光直射脈衝炮,每門的發射功率達到了一百萬兆瓦。

但來自外太空的威脅,當真是幾十門超大功率激光炮,就能一勞永逸、安享太平的嗎。

憑藉人類對宇宙的膚淺認識,這問題,阿達民根本無法回答,並且在造訪“混沌”之前,ASA還傳來研發機構的一份報告。

關於蓋亞淨土的空間防衛能力,這份報告中,特別提到“太空墜落物”的威脅,指出現有的方案,過度依賴激光攔截炮,對抗大尺度墜落物的能力仍嫌不足。

看過這份報告,口徑,與“盤古”的方案評估近乎一致,方然當即聯絡署名專家,

告知“紅軍”的戰術對策。

“鄧先生,關於報告中提到的,蓋亞淨土防衛要塞的攔截力,不足以攔截直徑超過五百米的墜落天體,這判斷,在一定概率上的確是成立的。”

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八章 無限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九七章 拋棄
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八章 無限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九七章 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