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六章 復原

曾幾何時,在逝去的舊時代,“保護蓋亞物種多樣性”是一個多麼時興的標籤。

但人們又曾爲這一事業,實打實的做過些什麼呢;

實在寥寥。

默默無聞的業內人士除外,普羅大衆,至多也只是對這一風行辭彙感到新奇,面對宣傳片與網頁嘖嘖稱奇,繼而,或許還通過捐款、推-特動態與閒聊時的談資,獲得參與這一偉大事業的成就感。

就在做這些事的同時,民衆,照樣食用過度捕撈的海鮮,自駕遊穿過整片大陸,漠視遙遠國度的生態災難,甚至爲莫須有的巫醫之療效,獵殺犀牛,穿山甲等珍稀動物。

在這些愚蠢、無知、殘忍乃至貪婪的醜行之下,環境保護、物種保護者所做的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無力,那樣蒼白。

物種消失的速度,也一直在75種/天,或者說每年兩萬五千種以上。

25,000種/年,這樣的物種消失之速率,是極其恐怖的,奈何對人類文明的絕大多數個體而言,再快的物種滅絕速度,也根本無從察覺。

甚至於,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還用“物種滅絕始終在發生”,乃至“人類行爲也是選擇壓力的一部分”之類的昏話來自我安慰,甚而更自欺欺人,嘗試說服無知的民衆漠視這一重大風險。

雖然他們自己也根本不明白,物種的迅速消失,意味着什麼。

方然一時也說不清楚,但也無妨,對於這些領域,他傾向於相信科學家們的判斷。

物種滅絕,自古以來一直在持續的發生着,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

問題在於,人類活動導致的物種滅絕速度,比大自然通過選擇壓力而滅絕物種的(本底)速度,快了不知多少倍。

根據許多年前的研究,人類活動導致的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環境的1,000倍。

當然這一數字,現在已經被認爲是過時的,真正的速度還無法準確測出,但,必定會比1,000高許多,甚至會超出一到兩個數量級。

這樣的速度,如果一直持續下去,蓋亞生物圈顯然堅持不了太久。

諷刺的是,到生物圈崩潰前夕,由於倖存物種數的極大減少,物種滅絕的速度反而會一路下滑,但,那隻不過是物種滅絕殆盡、已經到了“滅無可滅”的地步,接下來的,必然會是生物圈的徹底滅亡。

一旦事態發展到那種程度……

不,那種情形,現在並無須想象,以當今時代的人類文明之現狀,恐怕也維持不了太久。

早在人類活動將蓋亞生物圈徹底摧毀前,人類,就會被客觀規律所消滅。

前景,如此驚悚,已經無法用“可怕”之類的詞形容。

相比之下,眼前的一點細枝末節之瑣事,從“熱帶植物”到“蝸牛”,根本算不得什麼,但方然還是下達了若干指示。

其中就包括一點,在客觀條件、或現有資源無能爲力,無法繼續維持某物種的種羣時,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手段,至少將目標物種的基因保存下來,與此同時,儘可能保存其活體冷凍樣本,以及能獲得的一切相關材料。

要保護一個物種,或者,至少保存一個“復活”的希望,基因是必須要有。

但迄今爲止,人類仍未掌握從基因復原出個體、繼而復原出物種種羣的技術,正因如此,一切相關材料的獲取才至關重要。

基因,原則上講,包含物種中個體的一切訊息,這是流行已久的觀點。

卻並不正確,甚至是謬誤。

蓋亞表面的一切生命,除極少數例外,皆有DNA、基因,方方面面的研究也無數次證明,基因是生命活動的主宰,這方面的認識方然很早就有,無須贅述。

但另一方面,稍加思考,也不難發現“基因是生物個體、乃至物種的全部”有何謬誤。

基因主宰生命的一切活動,這斷言並沒有錯,但,觀察生命基本單元——細胞的活動,便不難發現,所謂“基因主宰一切生命活動”的斷言,無非是再說,基因主宰着細胞本身的一切行爲,包括分裂,卻並不包括“製造自身”。

細胞分裂,幾乎一切生命的繁衍手段,並未“製造”細胞本身,而只是根據已有的物質複製出備份、而後一刀兩段。

倘若沒有“已有的細胞”,空有基因,根本就無法完成這一步驟。

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

細胞的一切生命活動,都由基因主宰,然而細胞本身卻並非基因所能製造。

基因所能做的,無非是“拷貝”已有的細胞,這自然就引出一個問題,那個最初的、最原始的“起源細胞”究竟是怎麼來的。

不知道,原則上也無法知道,但有一點則確鑿無疑,那必定無法由基因製造出來。

思考到這裡,方然並不是要再度探尋生命的起源,應付現在的狀況,這一探尋似無必要,現代生命科學也早有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要“復活”滅絕的物種,可以嘗試將基因植入類似物種的細胞之中。

假以時日,一旦這類技術成熟,的確可以迴避基因與細胞的“雞與蛋”之難題。

但另一方面,他也很自然的想起,決定生物形狀、進而決定物種性狀的因素,也絕非僅僅只有基因和細胞那樣簡單。

生物個體的發育,除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之外,一概有從配子、或孢子到成體的複雜曲折路徑,這一過程,毋庸置疑受到基因的調控,物質基礎則來自最初的細胞,但,外界環境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方面,無需列舉從大西洋銀邊魚、到尤洛浦鱸魚的諸多品種,孵化溫度可以決定幼苗性別的諸多實例。

單論人類的胚胎,發育過程中,也會受到從母體營養狀況、到UTERUS內環境的影響。

生命科學的早期研究者,往往將這種情形與遺傳混爲一談,實質卻完全不同:

環境,只會影響身在其中的每一個體,而不改變其基因。

當母體營養匱乏、蛋白質攝入不足時,會導致後代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增高,這便是一個與基因遺傳無關,而與後天發育過程相關的例證。

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十四章 適者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十三章 沾染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四九六章 學數
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十四章 適者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十三章 沾染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四九六章 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