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暗鬥

有產者與勞動者,或曰,統治階層與IT從業羣體,是決定聯邦社會走勢的一對矛盾體。

身爲IT領域的從業者之一,對於這兩大羣體在體系控制權上的爭奪,明爭暗鬥,方然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

不論“終身服務協議”,還是日常監控措施,看起來,聯邦的頂層、有產者們,並不是一羣智力低下的蠢材,對新時代的奴隸制,即便沒有全局高度的見識與把握,也會從日常的經濟活動中逐漸察覺,自己僱傭的大量IT工作者是自身掌控一切的重大威脅。

然而即便意識到了這一點,對有產者而言,也沒辦法完全杜絕這樣的風險。

對策,多少總歸是有,老祖宗傳下來的統治之術一點也不深奧,無非就是“威逼利誘”與“互相牽制”之類的手段。

面對掌握先進生產力的IT大軍,頂層的心態,無疑是十分矛盾的。

一方面大勢滔滔,信息技術的變革終將橫掃一切,身爲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不管出於什樣的考慮,都必須順應這時代的潮流,閉關自守、剛愎自用,只會導致可恥的失敗,被其他競爭者無情吞噬。

可另一方面,不論數量、還是資格都寥寥的頂層,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技術體系,又根本沒辦法弄清楚,聯邦的幾百萬IT從業者們,究竟在打造一套什麼樣的體系架構,其中的成百上千萬網絡節點,數以ZBytes(十萬億億字節)計的數據,又會不會隱藏着一些足以顛覆世界的秘密。

ωwш⊙tt kan⊙C〇

一邊渴望,一邊忌憚,有產者的行爲,也因此而充斥着二元的精神分裂。

西曆1484年冬,在夏洛特研發中心工作的年輕人,正經歷着這一切。

托馬斯*安生的日常生活,隱私幾乎全然不保,不僅如此,在臨近新年的一次FFRI-IT活動中,外出辦事的他還被要求將女友留在研發中心。

對這一安排,Emily不太開心,方然也沒說明緣由,免得她嘴不牢靠而平添麻煩。

威逼利誘,身爲腦滿腸肥的有產者,能想到、並接受的手段,大概也就是這一些個老生常談,利誘很好理解,每年施捨給托馬斯的近八十萬聯邦馬克,並不會摻假,即便在馬克幣值時有波動的今天,也算得上一筆鉅款。

雖然對方然而言,在科羅拉多避難所完工後,除例行囤積物資外,他也沒什麼渠道去動用這一筆錢,馬克們只有躺在賬戶上睡大覺。

理財,資產增殖,這些概念在若干年前的聯邦,還曾十分流行。

但現在呢,伴隨聯邦社會的劇變,金融領域的規則也天翻地覆,對資產增殖失去興趣、進而也對融資失去興趣,聯邦的大資本普遍拋棄了金融市場,中小資本則苟延殘喘,在今天的聯邦,根本找不到所謂的“投資渠道”,去讓馬克利滾利的增殖。

原因很簡單,要想貸出馬克、獲得利息,必要條件是得有人願意借入馬克、到期付息。

可是在今天的聯邦,又有誰會借錢呢。

兜囊窘迫的失業民衆倒是很想借,但可想而知,他們是沒可能借得到,誰也不會把馬克送到分明一文不名、顯然有去無回的人手上,利率再高也免談。

而橫行聯邦的少數有產者,根本就不缺錢,更不缺物質上的享受,自然不會閒着沒事去借入馬克。

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借入的馬克便無法增殖,最後也不過是白白支付利息而已,這種虧本的事,狡詐的頂層是絕不會做。

所以結論就是,馬克再多,對每天忙於工作的托馬斯*安生而言,也只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

經濟上的利誘手段,不一定很管用,對“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僱傭的高級人才來說,就更是如此,這就還需要些威逼的手段。

簽署“終身服務協議”時,裡面的條款,方然很早就仔細讀過,針對員工不當行爲的約束條款,懲罰措施也十分嚴厲,不僅如此,在不會被任何設備保存、記錄的場合,IBM的高層人士也含蓄的表達過威脅:

針對嚴重破壞公司利益之人,制裁、懲罰措施,將包括但——不——限——於法律的範疇。

而且這種威脅,可想而知,一定會擴展到家人和親友的身上。

事實上,正是對這一點洞若觀火,方然纔會冒險佈局,讓Emily出現在托馬斯*安生的人生軌跡裡,進而營造出“循規蹈矩、人畜無害”的個人形象。

如果不是這樣,自己也未必有機會簽署協議,介入IBM的核心業務。

威逼利誘,是一種很古老的手段,於此同時頂層也很重視“互相牽制”的統治策略。

具體到信息技術領域,系統的研發,製造,部署與運行維護,乃至於龐大體系的每一層次,每一節點,都會以系統工程的名義,分割成邏輯上相互獨立的模塊,有產者們各自把持其一部分,並驅使其僱傭的勞動者完成具體工作。

不僅如此,對體系中的關鍵模塊,還要求有一定的備份、並行處理,避免一家獨大。

所有這些手段,原理一點也不新穎,無非是沿襲自舊時代之“權力分割,彼此制衡”的慣用套路,不過應用在信息技術領域,也的確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否則,按方然的推測,奴隸的篡奪行爲會來的更早,甚至已經會開始了。

但這一切對策,能不能徹底鉗制勞動者,始終維持新時代奴隸制的穩定呢;

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對IT從業者的叛變風險,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自然是有所預見,否則也不會一直想盡各種辦法,想要解決這莫大的風險。

然而“權限不可轉讓”之定律,卻宣告了這些努力都會是徒勞。

西曆1485年初,按公司下達的命令,托馬斯*安生接手了新的任務,負責率領部下們,配合聯邦政府對“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北大陸APOS次級節點工程的安全性評估與審查。

在這一過程中,不出所料,他很快覺察到了頂層與奴隸之間,那圍繞控制權的驚險暗鬥。

原來,這樣的鬥爭,早已在不知不覺間開始了。

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二十章 分裂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二章 消失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二十章 分裂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八三七章 快樂
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二十章 分裂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二章 消失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二十章 分裂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八三七章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