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〇章 五湖

事實,的確如“盤古”所料:

“伊甸軍”正利用原MIS大區的領土,作爲跳板,向盤踞南方的PCS發動進攻。

這一現實情形,起初,並未被方然所預料到,但經由偵查確認後,代入思考,他卻能理解AMA大區管理員的思路。

站在AMA的立場上,與NEP、或者LNA不同,阿巴拉契亞大區唯一的戰略突破口,還真就只有實力相對較弱的PCS——這裡的“實力相對較弱”,是以吞併MIS後的大區相比較,NEP固然難啃,北方的LNA也並非容易捏的軟柿子。

但是對NEP,情況,恐怕就會完全相反了。

一旦洞悉AMA大區管理員的意圖,接下來,“天堂軍”立即組織兵力,在當年十月對五湖北大區發動全面進攻。

進攻五湖北大區的決策,與進攻PSK不同,是一次十足的戰略冒險。

但,並非出於魯莽,而是洞悉大區各項情況的“盤古”,審時度勢給出的最優化策略。

這一點,埋頭工作的強人工智能,並不會像人類那樣刻意說明、邀功請賞,計算機的思維模式自然與人類迥異,但身在地下世界,緊張觀察強AI決策部署的阿達民,卻不難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看清其總體思路。

一言以蔽之,在爲NEP前途運籌帷幄時,強人工智能之思維的全局性、縝密性,是人類所萬萬不能及的。

西曆1500年10月初,經過一個多月的全面備戰,“天堂軍”陸續集結起來的二百多萬作戰平臺,在“盤古”的直接指揮下,在原聯邦北部邊境地帶出發,兵分多路,在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齊頭並進。

進攻LNA大區的主力,是編制1,150,000的所謂“寒帶集羣”。

名字,只對方然有意義,自己是隨便給這麼一支大軍冠名,便於查看報告,這支活躍在北部戰線的機器大軍,其中越有百分之六十的兵力,是從NEP大區佔據的西伯利亞東部抽調過來,其餘五十五萬則來自NEP自有的寒帶武裝力量。

進攻LNA,之所以做出這一決策,“盤古”顯然是出於對NEP兵力特質的考量。

在進攻併吞並PSK大區之一部、基本完成產業整合後,東北太平洋大區的暴力機器,已經具備很強大的寒帶作戰實力。

阿拉斯卡一線的作戰力量自不必說,被佔據的原PSK之領土上,也有完善的軍工體系,最近一年來,也已基本改造爲與NEP自有體系兼容,產能則因與PSK交戰的現實需要而不斷攀升,目前作戰平臺的月產能已接近100,000。

這一特質,在對抗LNA大區的戰鬥中,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

甚至於來勢洶洶的“伊甸軍”,總體上,顯然是北大陸各割據勢力的頭號敵人,卻(暫時)還不具備強大的寒帶作戰能力。

或許正因如此,AMA纔會選擇進攻PCS,而暫時終止NEP方向的軍事行動。

對這一態勢看得清楚,“盤古”默默無聞,方然卻知道,“伊甸軍”對東北太平洋大區的猛攻,應該是某種試探,完全是藉助強人工智能的力量迎擊,“天堂軍”才能頂住對手,沒有按戰前的最壞打算去後撤幾百公里。

但這至多也就是說,憑藉強AI,“天堂軍”與“伊甸軍”的戰力在伯仲之間。

當作戰效率、單位戰力相若時,誰的武裝力量規模更大,能夠動用的資源更多,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是新時代戰爭的簡單法則。

這樣想着,觀望前線戰況,方然很欣慰的發現,LNA大區“意料之中的”不是對手。

強人工智能,迄今爲止,“盤古”的表現着實出乎意料,憑藉空前強大的算力與連續擴充的決策核心,在戰略博弈方面,幾乎對當面的LNA軍形成壓倒性優勢。

十月初興兵,戰火,燃遍北大陸的西北一隅。

到西曆1500年末,迅速推進的“天堂軍”已越過邊境線上千公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控制線與南起密西西比河源頭,北至哈德孫灣南岬的經線基本重合。

與此同時,猛烈的攻城略地,也導致“天堂軍”與“伊甸軍”控制區的邊境線被拉長,這其間,雙方爆發過幾次規模不一的衝突,“伊甸軍”以蠶食策略,步步爲營的陸續進佔了十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對這一動向,不論身爲阿達民的方然怎麼看,“盤古”都渾不在意。

至少在戰略決策上,面對“伊甸軍”,強人工智能的對策一概是消極防禦,相反,在LNA與PSK大區的交火線上,卻是傾盡全力。

這種做法,說真的方然會稍覺不安,他難免會認爲,對實力強橫的阿巴拉契亞大區示弱,可能引發雙方的全面衝突,但“盤古”的報告中卻明示,如果分析沒錯(但願如此),AMA大區的主力都在向南突擊。

說白了,在AMA管理員眼裡,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並非剷除NEP,而是吞併PCS。

泛加勒比海大區,在這一片狹長陸地的南邊,是廣袤、多雨的南方大陸,具體情形,身在NEP的方然所知十分有限,舊時代的地理資料顯示,南方大陸上有若干體量大小不一的發展中國家,國力都很有限。

在第三次蓋亞大戰、尤其全面核戰後,南方大陸想必也會誕生一些割據勢力。

不過,這些勢力在資源、技術、武力等方面,恐怕都會相對貧瘠,如果說在這十年中,會陸續被PCS大區擊潰、吞併,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管怎樣,北大陸的和平態勢,提示泛加勒比大區的實力相對有限,這大概總歸靠得住。

故,對AMA大區與PCS大區的戰爭之結局,方然並不難想象,也認爲“盤古”的戰略決策相當明智,爭取在AMA吞併南方大陸、實力暴漲之前,拿下LNA、PSK的大片領土,一方面削減其威脅,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自身的實力。

在這一策略的指引下,西曆1500年末,東北太平洋大區的領土面積,已接近10,000,000平方公里。

相比於NEP成立時的1490年,數字,幾乎擴張了一倍。

土地的擴張,總歸只是一個數字;

相比之下,大區能調動的資源、能源、算力與暴力,纔是更實打實的戰略指標。

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四二九章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章 生命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五八章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十九章 起源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三十章 痕跡第六二六章 遮斷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十三章 沾染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三六八章 大腦
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四二九章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章 生命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五八章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十九章 起源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三十章 痕跡第六二六章 遮斷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十三章 沾染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三六八章 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