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 秋明

在紙上書寫一行行字跡,梳理思路,方然的動作有些生疏。

書寫,在當今時代,已成爲了一種瀕臨淘汰的技能,不僅對無須與任何人面對面打交道的阿達民,即便平民,要交流、記錄,也有更便捷得多的手段。

但在紙上書寫,心態,卻不一樣,伏案做效率低下、卻重溫舊時的事,筆尖劃過直面,沙沙作響,自己的心態都隨之有了一絲微妙的變化,便彷彿,並非所有這一切的親歷者,而是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審視這世界。

此時此刻,自己正在書寫的,是一個世界,一個文明的未來。

這種事,在舊時代的聯邦民衆眼中,是隻有“上帝”纔有力量、有資格去做,其實大謬不然。

身爲歷史的書寫者,方然知道,只有緊握科學這柄利劍,凝聚全人類的力量,纔有可能穿透無盡陰霾,抵達光明的彼岸。

至於說,指出光明的道路,與親身經歷這一切,究竟哪個更難;

時間自會給出答案。

……

西曆1501年,蓋亞大戰,進入爆發之後的第三個年頭。

這一年的深秋時節,凜冽寒風開始在中大陸肆虐,大地冰封,飛雪漫天,塗着五芒星的機器大軍,已如潮水一般,直抵巍峨的烏拉爾山脈。

5月末發動進攻,歷時三個月的時間裡,“盤古”指揮之下的一千一百萬“紅軍”,攻城略地,勢如破竹,以3,900,000的損失,累計消滅逾12,000,000敵方作戰單位,基本蕩平了烏拉爾大區的機動兵力。

在最近一次戰役中,統攬全局的“盤古”,更大手筆的執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立體作戰。

戰役前夕,“紅軍”動用大量運輸機、旋翼機,向烏拉爾大區的中樞——新西伯利亞,投送大量兵力,一舉將其攻佔,並將大區管理員消滅。

一旦消滅管理員、佔領其控制中樞,便意味着戰略上的勝利,羣龍無首的“烏拉爾軍”立即被分割在各地。

相互之間既無法策應,也無法相互支援,殘餘的幾百萬敵軍,被各個擊破。

也正是在這一階段的戰鬥中,“紅軍”與“烏拉爾軍”的交換比,從1:2上升到1:3,驗證了“強人工智能”的巨大作用。

1501年10月,旋風般掃掠烏拉爾大區,進佔中央大平原,GPL、蓋亞淨土控制的土地面積已超過一千五百萬平方公里,相對應的,治下民衆的數量也從20,000,000攀升到24,500,000,新增了幾百萬烏拉爾大區的平民。

在劃時代的強人工智能出現之前,管理員的策略,幾乎完全一致,烏拉爾大區也是如此這般,只是民衆的數量較少。

一路西進,橫掃實力遜色的烏拉爾大區,“盤古”的表現十分出色。

不過,掌控了一大片新陸地,因此而得以詳盡調查中大陸的自然地理形態,工程機器人收集的情報,經由研發機構分析彙總,結果驗證了此前的預測,蓋亞表面的植被破壞與地質災害情況都十分嚴重。

相形之下,反而是濱海邊疆大區境內,針葉林的面積還很大。

廣袤無垠的中央大平原,早在理聯時代,便經歷過一次大規模開墾,待到後來,又在時代的大潮中被成片拋荒,繼而被叢生的野草、灌木所填充。

幾乎沒有利用價值,這樣的土地,似乎應該被人類忘卻,事實卻並非如此。

資源,新時代一切競爭的基礎,在大區管理員眼中,這一詞彙並不僅僅指埋藏地下的礦石、燃料與建材,也包括自然植被,甚至同類,作爲有機物的廉價來源,甚至,在氣候嚴寒的極地,有時直接作爲燃料,野生植物也成片被收割。

甚至NEP大區,大片地帶也只因一片荒漠,接近寒帶的土地,又毗鄰邊境,而暫時免於遭受這樣的命運。

植物被收割,或燃燒,或降解,是一種大規模的生態災難。

相比之下,因資源與能源的無盡需求,而大肆採掘,甚至不惜破壞地殼構造,則是更嚴重的地質災難。

此前閱讀報告時,方然便疑惑,蓋亞大氣中的CO2含量爲何飆升,換算下來,並無法與O2含量的下降相吻合,專家們則猜測,這應該是某種大規模的地質活動,讓禁錮在地殼中的化合態C釋放所致。

CO2升高的具體原因,一切只是猜測,方然並無時間精力去調查清楚。

但,不管怎樣,包括CO2、CH4等溫室氣體的含量飆升,則是確鑿無疑,不確定的則是這一現象,會給蓋亞帶來怎樣的長期效應。

任憑科學家如何努力,氣候變化,是錯綜複雜的,一切預測都只是假設。

與其擔憂氣候,倒不如盡一切努力,儘早成爲“那個人”,然後纔有可能採取斷然措施,扭轉蓋亞生物圈所面臨的困境。

如果還有這一必要的話。

西曆1501年7月末,烏拉爾山東麓,“紅軍”機動部隊在攻取鄂木斯克後,繼續向西北方向,在一番短促激戰後,擊潰喪失中樞指揮、一觸即潰的烏拉爾軍,將戰線推進到距離洲界僅三百多公里的地方。

這一天,對烏拉爾大區的武裝而言,是遭遇失敗的尋常日子。

但是對秋明定居點的人,意義則大不一樣。

烏拉爾大區的戰爭,消息,難免走漏,即便在高牆環繞的定居點內,貧民也逐漸知道一點訊息,繼而對自身命運深感憂慮,惴惴不安。

即便身處這時代,定居點內,也並非每一個人都憂心忡忡,少數看透、或者自以爲看透局勢的烏拉爾大區之貧民,自知沒有成爲研究者、離開定居點享受好生活的希望,便每日混吃等死,不理明天。

身處這光怪陸離的時代,類似的想法,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到1501年夏天,烏拉爾大區的崩潰就在頃刻,定居點內的機器警衛減少了很多,環境也愈加惡化,很多人還是發覺情況不妙。

威脅,正在迫近,一旦戰火波及到此地,統治烏拉爾大區的管理員、乃至其麾下的機器警衛,會做什麼,在定居點內生活多年,但凡還有頭腦者都不難猜到一二。

繼而,在恐慌與憤懣中,想盡一切辦法去應對。

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九章 保障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十六章 概率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二九章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九章 保障第二章 消失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十四章 適者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六八章 指責
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九章 保障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十六章 概率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二九章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九章 保障第二章 消失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十四章 適者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六八章 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