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落後

關於如何調查“匿名者”,追尋永生的同類們,想法、思路大概都一樣。

那麼,作爲永生之路上的後來者,能力又不太可能勝過所有的競爭者,找不到線索也很正常。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形,無非是因爲,在網絡上調查一個ID的身份和行跡,黑客的手段都差不多,人類的思維模式也多少會有相似之處;他方然能想到的辦法,先行者差不多都會早一步想到、並採取行動。

但是AI的行動策略,某種程度上,就和人的思維不太一樣。

對人工智能的研發認識有限,方然對AI應用於具體事務的原理也不甚了了,不過,既然AIASG能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逐漸模仿人的軟件開發活動,那麼原則上講,使用類似的系統來模仿自己的搜索活動,應該也是可以的。

至於說,AI能夠在這樣的任務中發揮到什麼程度,AIASG的表現可以作爲對照:

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在經歷過一次大規模升級後,就在不久之前,開發團隊在AIASG工作流程的一次梳理中,發現其具備了“有限意義”的創造性開發能力:在開發某服務器駐留程序時,面對某具體需求,系統自主完成了一段算法、並將其內嵌到軟件中,而且這段算法,在AIASG的數據庫中,是找不到的。

對給定的問題,提供算法,人工智能的這一進展是突破性的。

某種程度上,如果按某些研究者的觀點,這甚至可以作爲AI具有某種“意識”的證據,雖然系統實現的算法,在數據庫中有若干相近的算法作爲基礎,但對這些算法進行組合、協調,用來解決全新的問題,這在以前完全是人類算法設計師才具有的能力,也是人類智慧獨一無二的標誌。

現在,哪怕只是解決簡單的問題,AI自己也能做到。

對人工智能的這一進展,方然看在眼裡,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眼下他沒時間去探究這意味深長的突破,而是設法從“國際商用機器”的內部網絡裡,尋找AIASG開發過程中的項目資料,繼而得到該項目的部分早期代碼。

一邊看代碼,一邊查開發文檔,方然很快發現該項目的複雜度超乎想象,核心的人工智能模塊沒什麼新意,倒是負責分析軟件需求的部分,十分龐大而精密,這部分的代碼也是最零散而不成系統的,好在對自己的設想而言,這部分用處並不大,於是他將意圖組織、掩飾,然後發佈到黑客論壇上。

自己開發可用的系統,耗費時間太長,方然索性將其發佈爲商業項目。

在AI大行其道,哪怕外行都能看出大趨勢的今天,網絡上人工智能相關的開發項目浩如煙海,混雜在大量類似的開發計劃裡,“自動搜索分析”的項目描述並不起眼。

在人工智能的應用難度上,搜索、分析數據,是相當基礎的操作,最後還是要提交給自己來判斷,這樣的項目,規模並不太大,方然用新註冊的ID扮演承包商,向參與項目的兼職者支付報酬,大概在西曆1472年初秋,得到了第一個可用版本。

初步測試軟件,利用“自動搜索分析器”抓取信息,方然對AI的能力進行了評估。

將命名爲ASA的軟件上線到第三方服務器後,每天抽一點時間查看日誌,一週後,方然驗證了自己的預測。

人工智能自動抓取數據分析的能力,沒有想象中那麼強,排除服務器計算資源的限制後,總體上還是要比他自己來做慢得多,收集到的訊息雜亂無章,即便經過篩選,也很難彙總成有條理的報告供人閱讀。

但這只是系統第一次上線的表現。

在這之後,隨着機器學習的進行,盤踞在代碼中的神經網絡架構逐漸熟悉了操作流程,搜索的準確率和速度都在提升,不僅如此,此前在AIASG運行中觀察到的現象,也出現在了ASA的行爲模式裡。

這也正是方然所需要的。

在網絡上搜索、分析資料,做法,無非是截取數據並進行處理,這一點無論是人、還是程序來做,都只有速度和廣泛度的區別。

但問題在於,面對互聯網絡上數以億計的信息節點,數以萬億計的數據文件,乃至數以ZB(十萬億億字節)計的數據,如此龐大的數據量,沒可能不加選擇的進行分析處理,究竟要如何取捨,就十分棘手。

面對這種規模的問題,人和計算機的思路,並不一致。

面對數據量超出分析能力的情形,人的解決辦法,往往是藉助自身的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線索,進行通過率極低的初步篩查,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信息來源都排除在外,接下來,在實施數據截取、系統侵入時,又會進行類似的篩選,把有限的時間精力集中到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

這樣做,說好聽點是更有針對性,說實話則是面對海量數據的妥協。

譬如方然自己,之前調查“匿名者”的時候,雖然儘可能的多方面收集訊息,但,再怎樣拓寬口徑,也不會去侵入漢堡王的結賬系統,或者窺探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庫存數據,因爲這些與“匿名者”行蹤八竿子打不着的數據,沒有任何搜查的必要。

但人工智能卻不這麼認爲:

憑藉遠超人類的處理能力,AI更傾向於採用“廣種薄收”的策略。

每天查看ASA系統的分析報告,經過幾個月的訓練,方然認爲這一系統已具備了實戰能力,考慮再三,他又花費時間將核心代碼內嵌到伯克利大學自然科學部的服務器裡,以“學術數據蒐集與分析系統”的名義來運作。

項目部署完畢,在秋天的伯克利,方然每天的日程就多了一項內容,基本上,不論在實驗室還是在寢室裡,他都會打開監視器,用旁觀者的視角去審視ASA的行爲,一來是扮演嗅探者的角色,評估這一系統、乃至隱藏於幕後的自己被發現的風險,二來也可以更客觀的觀察人工智能的數據蒐集策略。

上線不久,“自動搜索與分析”系統的表現,就出乎了方然的意料。

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二十章 分裂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四十章 機會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十九章 起源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四一九章 安息
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二十章 分裂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四十章 機會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十九章 起源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二九九章 請教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四一九章 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