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王之憤懣

韋福嗣看到齊王臉色陰沉,眼神冷森,知道他憤怒了,動殺機,情緒有失控之可能,當即出言“挽救”,“既然如此,大王北上巡邊之安全,就託付於破六韓鎮將了。”

你敢“陰”我,我豈能忍氣吞聲?我當然要以其人知道還治其人之身,也順勢“陰”你一把。

陰世師明明知道武賁郎將趙十住對齊王立足燕北十分重要,卻依舊將其調走,而且還以最快速度調走,此舉太過份,太不厚道,表明陰世師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任何局面下都要忠實執行聖主的意圖,抓住一切機會遏制齊王,即便在雙方合作的時候都敢於背後下黑手,是可忍孰不可忍,齊王當然憤怒。

武賁郎將趙十住因爲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對段達心生怨隙,對陰世師也十分排斥,一怒之下暗中與李子雄合作,而這一合作不但有助於聯盟出塞作戰,對齊王立足燕北也同樣有利

。至於趙十住選擇合作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聯盟和齊王剛剛進入燕北這個陌生之地,兩眼一抹黑,急需有人幫助的緊要關頭,趙十住能夠出手相助,這就是雪中送炭。

現在齊王迫切需要趙十住的“雪中送炭”,相比陰世師這位聖主的忠實支持者和破六韓摩訶這位燕北的地頭蛇,齊王更願意相信趙十住,因爲燕北利益實際上就是陰世師和破六韓摩訶的切身利益,而被邊緣化的趙十住卻與齊王一樣,若想攫取燕北之利,就必須打破現有的燕北利益分配格局,因此雙方就有了短暫的共同利益訴求,有了合作的基礎。

陰世師洞若觀火,看得很清楚,如果任由齊王和趙十住合作,燕北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必然被打破,而破六韓摩訶及其爲首的燕北本土勢力爲求自保,爲維護既得利益,關鍵時刻必然妥協,最終損失慘重的就是燕北的官方利益,就是涿郡留守府喪失對燕北的控制,所以陰世師毫不猶豫,當即以最快速度“趕走”趙十住,以斷絕齊王迅速控制燕北的妄念。

齊王憤怒了,韋福嗣也很生氣。他嚴重低估了陰世師,沒想到陰世師在戰場上是一員悍將,轉到政界到了官場上同樣遊刃有餘,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其手段之狠辣,爲人之厚黑,讓自詡爲權謀高手的韋福嗣亦大爲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面對這些殺氣騰騰、咄咄逼人,甚至對齊王都敢背後下黑手的少壯派,情不自禁便有了廉頗老矣,力不從心之感。【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齊王動了殺機,但韋福嗣知道破六韓摩訶不能殺,不是說強龍鬥不過地頭蛇,也不是說齊王立足燕北就必須贏得燕北本土勢力的支持,而是破六韓摩訶和燕北本土勢力的背後站着龐大的幽燕豪門世家,而幽燕豪門世家與河北豪門世家又是息息相關、利益相聯的共同體,他們共同構成了山東貴族集團的核心力量,所以殺一個破六韓摩訶看上去無足輕重,但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山東貴族集團籍此判斷齊王鎮戍北疆對他們產生了嚴重威脅,決心置齊王於死地,避免重蹈覆轍再一次陷進皇統大戰的漩渦之中,則齊王就完了,所有謀劃都失敗了。

李風雲的謀劃是建立在南北戰爭的基礎上,而南北戰爭意味着戰績,意味着功勳,意味着齊王和所有參與者都有從中獲利,而對未來利益的期許正是各方勢力積極合作的動力所在。大家的目標都是南北戰爭,都對中土贏得南北戰爭充滿了信心,這種局面下大家都希望合作,合作才能共贏,由此不難看到,任何破壞合作的舉動都會影響到大家對未來利益的期許,必成衆矢之的。齊王一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驕縱任性爲所欲爲,成爲衆矢之的,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南北戰爭爆發之前,齊王“高調”沒有意義,過早暴露爭奪皇統的野心更是自尋死路,當務之急是發展壯大,是膨脹實力,爲此就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首要合作對象就是燕北本土勢力,尤其在武賁郎將趙十住離開燕北已既成事實的不利局面下,齊王更需要贏得破六韓摩訶的合作。而從破六韓摩訶和燕北?土勢力來說,他們肯定不願意與齊王爆發正面衝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與齊王兩敗俱傷,最高興的就是涿郡留守府,但是因爲擔心自己被捲進皇統大戰,他們又不敢與齊王合作,於是陷入兩難窘境。如何化解燕北人的窘境?關鍵就在齊王,只要齊王處置得當,不危及到燕北人的生存,不損害到燕北人的既得利益,那麼雙方必然可以合作。

齊王如果激憤之下殺了破六韓摩訶,則正中陰世師之下懷,反之,如果將計就計,齊王未嘗不能打消燕北人的顧慮,贏得破六韓摩訶的合作,如此首先就能在燕北維持一個三方勢力鼎足而立之格局,齊王就能迅速立足燕北,並打破燕北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

於是韋福嗣果斷“出手”,既然你陰世師命令破六韓摩訶爲齊王北上巡邊“保駕護航”,把一個唾手可得的功勞拱手相送,那麼我就順水推舟,乾脆把齊王的人身安全託付給破六韓摩訶,先給破六韓摩訶套上一個“絞索”,接下來齊王如果要出塞巡邊,甚至以剿賊的名義主動攻擊突厥人,破六韓摩訶只能扈從左右,只能捨命相陪,否則齊王出了意外,甚至是死了,不要說燕北人要陪葬,就是幽燕豪門世家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所以最終破六韓摩訶只能向齊王“屈服”,攜手合作,畢竟兩敗俱傷的利益損失太大了。至於合作之後,燕北局勢的走向,就由不得燕北人了,尤其當李風雲收復安州,橫掃弱洛水兩岸,雄霸東北地區,對幽燕乃至整個北疆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齊王在北疆鎮戍中的地位“突飛猛進”之後,陰世師和涿郡留守府還有什麼手段遏制齊王的蓬勃發展?

齊王一聽心領神會,當即陰沉着臉,衝着破六韓摩訶冷聲說道,“孤之生死,盡在武牙指掌之間。”

此言一出,殺機畢露,破六韓摩訶駭然變色,當即跪伏於地,指天爲誓,捨命護主。

陰世師急忙爲破六韓摩訶“託底”,留守府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證齊王巡邊期間的安全。

陰世師這番話說得很好聽,很熱切,笑容滿面,誠意十足,只是眼神冷漠,心裡更是嗤之以鼻。他的目的達到了,只要齊王不能以雷霆之勢控制燕北,不能以最快速度發展壯大,他就算成功狙擊了齊王,完成了遏制齊王的目標,至於接下來燕北局勢是三方勢力鼎足而立,還是齊王殺了破六韓摩訶,與燕北本土勢力大打出手,對他而言都是利大於弊,他肯定是這場博弈中的贏家。當然,這都要“感謝”李子雄給他的“迎頭一棒”,迫使他不得不放低姿態,以守代攻,處處妥協,結果反而贏得了更大的迴旋餘地,此刻陰世師看上去“鼻青臉腫,顏面盡失,權威喪盡”,在燕北的激烈博弈中似乎被邊緣化了,但實際上正好避敵鋒芒,以手中的“糧草輜重”爲武器,站在一邊冷眼旁觀,隔岸觀火,從容施展各種手段以火中取栗。

三分勢力各懷心思,各謀其利,話不投機半句多。齊王最爲不耐煩,陰世師那張虛僞的笑臉讓他覺得噁心,既然廣寧城這邊大局已定,“鼻青臉腫”的陰世師即便狼狽不堪,但憑藉手中的糧草武器還是“笑”到了最後,這讓齊王十分憋屈,倍感恥辱,再無周旋之心思,當即決定馬不停蹄,火速趕赴雞鳴津,連夜渡河北上,日夜兼程趕赴長城。

陰世師“滿載”而歸,如願以償,但心情並不好,不是因爲得罪了齊王,而是因爲他對燕北局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對齊王和二李北上邊陲發展的野心嚴重低估,以致於目的是達到了,卻付出了更大代價,得不償失。如果他絕對相信段達,遵從段達的指令,到了燕北後就“默契”配合李子雄,尤其在糧草武器方面滿足李子雄的要求,他就不會被李子雄打得“鼻青臉腫”,不會付出丟掉廣寧城的慘重代價,更不會把扈從齊王巡邊的重任交給破六韓摩訶,以此來換取燕北本土勢力對他的支持,由此導致涿郡留守府不但失去了對燕北局勢的全面掌控,還眼睜睜地看着齊王打破燕北現有利益分配格局而無力阻止。

韋福嗣送走陰世師後,看到齊王心情惡劣,好言安慰,“大王不必憤懣,最多一個月後,只待白髮攻陷了安州,縱橫於弱洛水兩岸,則幽燕局勢必然大變,涿郡留守府必然陷入被動,到那時大王掌握主動,不但可以迅速控制燕北,還能與白髮內外聯手東西呼應,操控幽燕於股掌之間。”

齊王點點頭,認同韋福嗣所言,“白髮出塞在即,你和文城公(李善衡)立即帶六百騎士,日夜兼程趕赴懷荒,與白髮做具體商談,確保一個月後我們能夠實現既定目標。”

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
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