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五章 歷史已經改變

五月十一,大定河戰場,休息一天的安東大軍爲配合李風雲攻打平壤,主動向敵軍發動了攻擊。

乙支文德目標明確,拖,你攻我守,你攻得越猛,距離敗亡就越近。

但就在這天下午,從平壤傳來急報,中土數萬馬軍神兵天降,包圍了平壤,形勢驟然險惡,丞相高建武爲此懇請乙支文德,不惜代價,在最短時間內擊敗敵軍主力,唯有如此,才能力挽狂瀾拯救高句麗。

乙支文德焦慮不安,面對危局,面對強大對手,他亦是一籌莫展,唯一辦法就是在大定河戰場上擊敗敵軍,而若想實現這一目標,只有施展拖字訣,切切不可冒險決戰,所以不能急,越是危急關頭越要冷靜,必須沉住氣,按照既定策略穩步推進,確保萬無一失。

五月十二,安東大軍的攻勢更爲猛烈,李子雄坐鎮前線指揮,韓世諤、羅藝諸將身先士卒,齊王亦是親臨前線督戰。

乙支文德暗自竊喜,判斷敵軍是最後的瘋狂,很快便要因糧草不繼而深陷絕境。

五月十三,雙方繼續鏖戰,戰鬥愈發激烈,雙方將帥的心理亦隨着血腥戰鬥逐漸改變。

乙支文德愈發自信,期待着轉折一刻,而齊王、李子雄等人卻是心憂如焚,糧草武器即將斷絕,若李風雲不能迅速攻陷平壤,以繳獲所得補充軍需,則必敗無疑。

五月十四,凌晨,李子雄、韓世諤接到李風雲急報,選鋒軍在高句麗投降權貴的配合下,已於五月十二夜攻陷平壤,並以最快速度向大定河戰場上主力大軍運送糧草武器。至此,大局已定,高句麗已敗,中土第三次東征順利實現了預期目標。

接着,李風雲告訴李子雄,安東軍的下一個目標便是乙支文德和青川敵軍,而乙支文德可能比李子雄更早接到平壤失陷的消息,乙支文德眼看大勢已去,必然負隅頑抗,垂死掙扎,因此李風雲要求李子雄,不要與乙支文德決戰,想方設法拖住他,只待選鋒馬軍殺到青川,置乙支文德於腹背受敵之絕境後,便可四面圍殺,如此當可報薩水大敗之仇,爲死去的十幾萬中土將士報仇雪恨。

乙支文德的確比李子雄更早接到平壤失陷的消息。平壤失陷,乙支文德有所預料,畢竟高句麗與中土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高句麗能堅持三年已經是奇蹟了,失敗亦在情理之中,只是不能接受的是,平壤不是被敵人攻克的,而是被自家叛徒拱手相送的,高句麗不是被中土打敗的,而是被自家叛徒出賣的,這讓他出離憤怒,絕望心死。

五月十四,凌晨,乙支文德召集似以不韙、蓋寶聞等統軍將領,宣佈平壤失陷。

這一仗終究還是打輸了,接下來高句麗面臨兩個命運,一個是最慘結果,亡國滅種,一個是最好結果,王國存留,種族保全。

乙支文德當然要爭取最好結果,而平壤投降權貴主動獻城,爲王國存留、種族保全創造了最好條件,乙支文德所要做的便是“錦上添花”,便是最大程度保留高句麗的軍隊。只要高句麗軍隊在,高句麗尚有一絲元氣,高句麗就有東山再起之希望,反之,若高句麗沒有軍隊了,元氣斷絕,王國轉眼即滅,種族亦在不遠的將來灰飛煙滅。

“投降吧,投降得越快,中土人血腥殺戮的機會就越少,高句麗保留的元氣就越多。”乙支文德平靜說道,“中土人對我恨之入骨,勢必殺之而後快,所以你們投降的時候,呈上我的頭顱,以解中土之恨,如此可大大增加我高句麗的生存機會。”

五月十四,上午,高句麗軍隊全線後撤,似先不韙和蓋寶聞率先撤到大定河南岸。

五月十五,李風雲率選鋒馬軍主力西渡薩水,兵臨青川,與齊王、李子雄所率的步軍團主力一起,對乙支文德和青川敵軍形成了夾擊之勢。

正當李風雲殺氣騰騰,準備圍殺乙支文德時,似先不韙卻帶着乙支文德的頭顱向齊王投降了。

當日晚上,李風雲向安東諸軍下達命令,擄掠平壤,洗劫高句麗財富,搶在宇文述和東征主力大軍抵達平壤前,完成此次遠征的預期目標。

五月十六,鴨綠水,高句麗大將軍姜以微派出使者趕赴西岸,向中土軍隊投降。

右候衛大將軍郭榮、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和左武衛大將軍崔弘升接到這一消息,均是一聲冷笑,嗤之以鼻。從戰爭爆發開始,三年了,高句麗一次次投降,一次次出爾反爾,中土這邊早就不相信了,尤其現在安東大軍殺進了高句麗腹地,正在青川一線發力猛攻,平壤岌岌可危,這種局面下高句麗遣使投降,目的無非就是實施拖延之術,中土又豈能上當?

不過高句麗投降使者既然來了,見見也無妨,或許還能打探到一些平壤現狀。

郭榮、薛世雄和崔弘升懶得出面,於是請武賁郎將裴仁基做代表敷衍一下。三位大將軍對此事均不上心,注意力都放在安東大軍身上,且都焦慮不安,因爲安東大軍已經給第三次東征創造了最好戰機,但宇文述卻堅決執行聖主和中樞之決策,寧願放棄戰機,也不願立即渡河支援安東大軍,如此一來,安東大軍孤軍深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能與高句麗人打個兩敗俱傷。只是,李風雲有這麼愚蠢?如果李風雲有這麼愚蠢,還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異軍突起?李風雲必有後招,然而,三位大將軍每日沙盤推演,均是看不到逆轉之可能,這讓三位大將軍憂心如焚。

就在三位大將軍沙盤推演之時,裴仁基風風火火闖了進來。

“安東軍攻陷了平壤。”

三位大將軍互相看看,不約而同地笑了。

WWW¤ ttκá n¤ C○

“琅琊公,高句麗人的謊言,你也相信?”薛世雄揶揄道,“叫你不要上當,你不聽,非要當耳邊風。”

“姜以微就在對岸津口。”裴仁基躬身說道,“只要三位大將軍許可,姜以微立即渡河投降。”

三位大將軍笑容頓斂,面面相覷,接着同時望向沙盤。這怎麼可能?從沙盤推演看,安東軍不要說攻打平壤了,就連攻陷青川,切斷平壤和鴨綠水的通道都難以完成,怎麼一轉眼安東軍就攻陷了平壤?

“平壤何時失陷?”郭榮問道。

“五月十二深夜。”裴仁基說道。

“安東軍何時包圍平壤?”崔弘升急切追問。

“五月初十。”裴仁基回道。

“好快的速度。”薛世雄拍手讚道,“我們得到的消息是,齊王和李子雄於五月初七率軍抵達大定河戰場,也就是說,安東主力於同日東渡薩水攻打平壤,五日後便攻陷了平壤,太快了。”接着他望向裴仁基,問道,“那位高句麗使者可知平壤失陷的具體經過?”

“據說是高陵舉兵叛亂,打開了城門。”

“高陵?”郭榮搖搖頭,與薛世雄、崔弘升互相看看,三位大將軍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裴世矩,想到了裴世矩的秘兵隊伍,想到了李平原爲何兵行險着,不惜代價也要孤軍深入,千里迢迢奔襲平壤了,原來平壤城內有內應,原來只要把乙支文德誘出平壤城,安東就有絕對把握攻陷平壤,之前的所有疑惑都在這一瞬間有了答案。

平壤失陷,青川戰場上的乙支文德,鴨綠水戰場上的姜以微,都失去了後援,失去了糧草武器的支持,再也無力迴天,於是只有投降,而投降得越早,高句麗軍隊就保存得越多,高句麗的元氣就保留得越多,高句麗的未來也就更有希望。

第三次東征打贏了,以最快的速度打贏了,聖主和中樞順利實現了預期目標,而安東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藉助第三次東征迅速發展壯大了。

這是聖主和中樞沒有想到的,雖然他們藉助東征的最終勝利逆轉了改革派在政治上的頹勢,但接下來的政治局勢對他們十分不利,因爲李平原和安東實力的急驟擴張,因爲南北戰爭的呼嘯而來,以裴世矩爲首的政治勢力將在最高決策層贏得更多話語權,以五大超級豪門爲首的山東政治集團亦將在與關隴、江左政治集團的鬥爭中贏得寶貴優勢,如此一來,以聖主爲首的改革派就陷入了更大孤立,對朝政的控制就愈發艱難,因爲不論是關隴政治集團的保守力量,還是山東政治集團和以裴世矩爲首的中間力量,都必將藉助李平原和安東崛起對中土政治格局所造成的巨大沖擊不遺餘力地搶奪政治利益,可以預見,從平壤失陷、東征勝利結束這一刻開始,中土的政治鬥爭將進入新一輪高潮。

郭榮、薛世雄、崔弘升從本心來說,都極度盼望東征勝利這個結果,但等到這個結果當真出現了,他們卻高興不起來了。李平原和安東的迅速崛起,對中土的未來肯定是個巨大危害,尤其在南北戰爭即將爆發的關鍵時刻,更是個可以預見的可怕的甚至是足以摧毀中土統一大業的禍患,怎麼辦?

聖主和中樞肯定要打擊、削弱和消滅它們,但第三次東征就是個例子,聖主和中樞的借刀殺人計失敗了,由此類推,聖主和中樞藉助南北戰爭來消滅它們的目的能否實現?答案是否定的,李平原和安東勢力必然還是將計就計,藉助南北戰爭來發展壯大,於是不難看到,南北戰爭結束後,內戰必然爆發,聖主和中樞必然要背信棄義攻打安東,而李平原和安東大軍也必然展開猛烈反擊,但他們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中土激烈的政治矛盾必然不爆發,各大政治集團必然藉機而起大打出手,於是統一大業必然崩潰。

就當前局面來說,遏制安東發展的最好辦法就是迅速渡河,迅速控制平壤,最大程度阻礙李風雲和安東大軍擄掠高句麗財富,但宇文述已經下了命令,沒有他的命令,不能渡過鴨綠水。同樣的,宇文述也受制於聖主,沒有聖主和中樞的命令,宇文述也不敢擅自下令東渡鴨綠水。然而,等到宇文述報奏聖主,等到聖主下旨渡河,時間已大大延遲,而等到宇文述走進平壤,平壤估計已是一座廢墟。聖主、中樞和數十萬衛府大軍耗盡國力奮戰三年,最終便宜了李平原,白白爲安東做了嫁衣。

郭榮、薛世雄越想越是鬱憤,而之前一直主張儘快渡河作戰的崔弘升卻突然消極了,一言不發,根本不提渡河的事。

六月初一,宇文述、郭榮率軍渡河鴨綠水,向平壤急速推進。

同日,早已進入高句麗戰場,並攻克高句麗西北重鎮畢奢城的水師,也在來護兒的統率下,由水路趕赴平壤。

六月初六,宇文述、郭榮抵達薩水,不得不停下腳步,因爲十萬安東大軍就在對岸陳兵以待,雙方隔河對峙,氣氛十分緊張。

當日,齊王府長史韋福嗣、安東副都護李渾、突厥步利可汗阿史那咄爾,分別代表齊王、安東大都護府和安東諸虜諸部,迎接宇文述、郭榮和東征統帥部,至於安東副大都護李平原、安東軍大將李子雄、韓世諤等人均是一個未見。

齊王不露面情有可原,李平原避而不見就不對了,所以宇文述很不高興,質問李渾,李平原何在?

“李副大都護擔心安東安危,已提前返回安東。”

此言一出,宇文述頓有不詳之感。李渾公開撒謊,安東主力大軍都在這裡,李平原豈會丟下大軍獨自返回安東?很明顯李平原擔心遭到宇文述的迫害,擔心安東大軍遭到宇文述的攻擊,於是故佈疑陣,躲在暗處,只要宇文述和他的部下有任何異動,李平原必然搶先下手,即便反目成仇亦是在所不惜。

宇文述沉吟不語,李渾卻是哈哈一笑,請宇文述、郭榮和東征統帥部立即進駐平壤城。

韋福嗣亦是盛情相邀,說齊王正在城下翹首以待。

宇文述果斷決策,不進平壤城,東征統帥部就設於薩水西岸的青川城。

七月十七,聖主率行宮抵達懷遠鎮。

同日,東征統帥宇文述抵達懷遠鎮,當面向聖主和中樞呈奏遼東軍政。

東征塵埃已定。高句麗割地賠款,爲保留王國和種族,高句麗把浿水以東所有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賠給中土,所留不足原來五分之一。大王高元及支持他的貴族皆被誅殺。平壤城及其周邊地區因爲被李平原的安東大軍和諸虜部隊擄掠一空,導致戰利品繳獲甚少。

“許公,安東現在還剩下多少軍隊?”虞世基突然打斷了宇文述的奏稟,急切問道。

宇文述猶豫了一下,問道,“你是指安東大都護府轄下軍隊,還是泛指整個安東所擁有的兵力?”

虞世基不假思索地說道,“某是指李平原可以絕對控制的軍隊還剩下多少?”

宇文述看了一眼高踞上座神情冷峻的聖主,又看看坐在自己對面的趙才、蕭瑀、裴蘊等中樞重臣,遲疑少許,緩緩說道,“至少十五萬。”

衆皆變色。

聖主十分吃驚,厲聲喝問,“安東十萬大軍,千里奔襲,連番大戰,竟然越打越多,是何道理?”

宇文述嘆了口氣,“在某大軍抵達薩水之前,五萬餘高句麗軍隊的俘虜,還有五萬餘薩水大戰中被俘的我軍將士,皆被李平原裹挾而走。”

聖主勃然大怒,“爲何不予阻止?”

宇文述垂首不語。阻止?拿什麼阻止?安東大萬大軍陳兵薩水對岸,李平原甚至已經做好了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準備,宇文述如何阻止?

君臣鬱憤難當,相顧無語。

形勢嚴峻了,本來是要借刀殺人,藉助第三次東征削弱安東,結果適得其反,李平原將計就計,不但掠奪了高句麗財富,還搶走了十餘萬壯勇,安東急驟擴展,短短半年之後,李平原已崛起爲一方霸主,尾大不掉了。

“計將何出?”聖主環視衆臣,問道。

“北伐。”虞世基斷然說道,“牙帳已發出集結令,北虜諸部正陸續南下磧口,南北大戰一觸即發,既然這一仗已不可避免,倒不如先發制人,乘着東征勝利之際,授予李平原開疆大權,命令其率軍北伐,橫掃北虜,封狼居胥。”

聖主稍作權衡,再看衆臣,問道,“諸卿以爲如何?”

這是公開的借刀殺人計,李平原除非造反,否則只能北伐,而就南北戰爭來說,先發制人亦可幫助中土打贏這一仗,所以從兵事來說,李風雲亦不能拒絕,中樞衆臣亦沒有理由反對。

八月初四,聖主下旨,東征結束,班師回朝。

同日,聖主離開懷遠鎮,返回東都。

同日,安東大都護府接到聖旨,中樞決策,北伐大漠。

裴世矩立即返回東都,輔佐聖主進行北伐籌備事宜。

李平原出任北伐軍最高統帥,總揆北伐軍事,兼領安東大都護,並立即開始北伐準備。年底前必須完成北伐準備,明年初春,只待聖主下旨,即可開始北上攻擊。

此刻李風雲已率馬軍返回安東,李風雲就在安東大都護府,接到聖旨後,李風雲笑了,對裴世矩說道,“某如願以償,但某能否北伐成功,能否橫掃大漠,尚需得到明公的鼎力支持。”

裴世矩撫須而笑,“你從高句麗搶來十萬大軍,利用東征擄掠到巨量財富,給中土創造了先發制人的條件,事實上已讓中土在這場戰爭中搶佔了先機,建立了優勢,接下來北伐不論成功與否,大漠都將陷入混亂,北虜都將遭遇重創,中土都將贏得這場戰爭。”

李風雲點點頭,“某已改變歷史,接下來,某將創造歷史,或許,某能封狼居胥,流芳千古。”

裴世矩略作遲疑,問道,“你決心北伐?”

李風雲鄭重點頭,“這場戰爭不可避免,打贏了,中土尚有希望力挽狂瀾,尚有可能保全統一大業,反之,中土必然分崩離析,必然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戰亂,無數生靈必將灰飛煙滅。現在,某沒有能力力挽狂瀾,但某有能力給即將崩潰的中土創造一線生機,所以,某沒有選擇。”

裴世矩沉吟良久,嘆道,“中土國力已給東征耗盡,根本不能支撐北伐。”

李風雲微笑點頭,“北伐在聖主、中樞,甚至在明公眼裡,都是必敗之局,由此推及,在始畢可汗和牙帳眼裡,某也是有去無回,所以,北虜大軍必定傾巢而出,而這,恰好就是某的生機所在。”

裴世矩立即想到了剛剛取得勝利的東征,置之死地而後生,行險一搏,這是李風雲的特長,或許,李風雲就能把奇蹟延續下去。

“某相信你。”裴世矩笑道,“某在長城等你勝利歸來。”

全書終。

歷史上,這場南北戰爭以中土失敗而告終,而失敗後的隋煬帝政權隨即垮臺。現在歷史已經被李風雲改變,安東大軍北伐大漠,中土先發制人,那麼可以預見,北伐即便打敗了,也能阻止或者延遲突厥人南下入侵的步伐,而這就能給隋煬帝政權穩定國內局勢、給中土恢復因三年東征耗盡的元氣,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一旦南北戰爭延緩兩三年爆發,結果必然不同,歷史必將改變。

所以,這本書也就結束了。

感謝書友們長久以來的支持,感激不盡。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801章 錯亂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801章 錯亂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七章 自曝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
第801章 錯亂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五百六十一章 某還有一個使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801章 錯亂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七章 自曝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