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

韋雲起一擊致命,正打在樊子蓋的“要害”上。其實樊子蓋最害怕的就是這個,他相信周仲、來淵和裴爽等江左人不會叛變投敵,但問題是周仲等人所在的團隊崩潰了,兵敗如山倒,就像決堤洪水,當無可擋。依此類推,假如在堅守東都的過程中,城裡的貴族官僚和衛戍軍也崩潰了,紛紛獻城投降,東都怎麼守?

這就成了死局,即執行受楊恭仁的決策,放棄南郭,把費曜和四千餘衛戍軍將士調進皇城,加強了皇城的防守力量,但是否就能因此守住皇城?答案還是否定的。

樊子蓋束手無策,忍不住反駁韋雲起,“依你之言,我們根本守不住東都,守不住皇城,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現在就放棄東都,於脆渡河避難而去?”

韋雲起冷笑,針鋒相對,“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對策,我們的確守不住東都,守不住皇城,只是,某想問你,你現在有行之有效的對策嗎?你爲了守住整個東都,把有限的衛戍力量部署在洛水兩岸,結果導致洛水兩岸的防守力量嚴重不足。某實在看不懂你的用意,你到底要想堅守東都?還是有意把東都拱手相送?”

此言一出,氣氛驟然緊張。樊子蓋是“推定”韋雲起居心叵測,而韋雲起則更爲“彪悍”,公開直接質疑樊子蓋有投敵之嫌。這是針尖對麥芒,正面對陣了。

樊子蓋怒極而笑,“如此說來,你是運籌幃幄,胸有成竹了?既然如此,拿出你的錦囊妙計,某洗耳恭聽。”

韋雲起也笑了,笑容很“燦爛”,但眼中殺機畢露,讓人驚懼不安。

沒有人不怕,就連樊子蓋都霍然醒悟,懊悔不迭。韋雲起不但性情剛直,謀略出衆,其“膽識”更是空前絕後。開皇年間他曾當着兵部尚書柳述的面,向先帝彈劾柳述驕橫跋扈。大業元年,契丹人和高句麗人聯手進犯遼東,當時聖主剛剛平息漢王楊諒之亂,國內政局動盪不安,難以兼顧外事,遂臨危授命於韋雲起。韋雲起孤身一人北上大漠,先向突厥人借兩萬大軍。當時突厥牙帳是啓明可汗,南北關係處於“蜜月期”,所以一口應承了。然後韋雲起帶着這兩萬突厥騎軍成功偷襲了契丹人,斬獲四萬餘人,大獲全勝。契丹人慘遭重創,元氣大傷,至今尚未恢復。韋雲起一戰成名,其殺戮手段之血腥,震懾了北方諸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非常緊張的遼東局勢。

此後韋雲起就進了御史臺,出任御史臺的副長官,而他凌厲的行事風格和保守的政治立場,讓其與御史大夫裴蘊之間衝突不斷,與中樞改革派也是矛盾重重。三年前齊王楊喃“失德”一案的背後就是保守和改革兩派激烈衝突的一次大爆發,好在韋氏勢力龐大,韋雲起、韋德裕等人對御史臺又有相當的掌控力,危急關頭“壯士斷臂”才擋住了改革派的致命一擊,否則雖不至於慘白但難免重創。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今天這場風暴正是韋氏洗雪前恥、報仇雪恨的大好時機,韋雲起焉能錯過?

“若想守住東都,首先就要齊心協力,但在一盤散沙的情況下,已經不可能凝聚人心,唯有以血腥手段強行鎮懾,所以……”韋雲起猛地一揮手,厲聲說道,“殺一儆百,殺雞儆猴,殺了裴弘策,便能鎮懾百官,威壓軍民,讓瞻前顧後者股戰而慄,讓居心叵測者肝膽俱裂,唯有如此,才能上下齊心共守東都。”

大堂上寂靜無聲,個個色變,人人自危。

樊子蓋大汗淋漓。他已經預料到自己掉進了韋雲起的“坑”裡,但沒想到這個“坑”如此之深,深得讓他根本爬不出來,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三年前齊王楊喃“失德”一案的發起者和推動者的確是御史臺,是御史大夫裴蘊,而目標正是齊王背後的最大支持力量關中韋氏,但僅靠裴蘊背後的江左人肯定不夠,畢竟支持裴蘊的江左人有限,以裴蘊爲核心的政治勢力還不足以抗衡關中韋氏,而其他江左勢力考慮到自身利益,在形勢尚不明朗之前不會輕易表明立場,最多給裴蘊一些暗中支持,以免與關中韋氏發生正面衝突,所以裴蘊敢於與關中韋氏正面廝殺的原因只有一個,河東裴氏給了他堅決支持,以整個河東裴氏的力量對抗關中韋氏,正好旗鼓相當,結果裴氏贏了,以最小的代價換回來最大利益。

韋氏“吃虧”了,連齊王心愛的女人和孩子都未能保住,那可都是韋氏血脈,是赤。裸裸的打臉,打得鼻青臉腫,韋氏豈能善罷甘休?果然機會一到,韋氏果斷出手,劍鋒直指裴弘策,可謂一擊致命。

裴弘策在今日河東裴氏中的地位非常高,除了中樞的黃門侍郎裴世矩和御史大夫裴蘊外,就是他和司隸大夫裴操之了。韋氏如果藉助這次機會,把裴弘策殺了,不但可以狠狠打擊一下河東裴氏,更重要的是扳回了“臉面”。對豪門來說,“臉面”比利益更重要,“臉面”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權勢,“臉面”沒了,權勢必然受損,而權勢岌岌可危了,利益還能保得住?

然而,形勢雖然惡劣,韋雲起雖然咄咄逼人,甚至有以東都安危來脅迫“大佬”們的暗示,但禮法律法擺在那,即便在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也不能輕易誅殺一個從三品的中樞大員,再加上這裡面還裹挾着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的矛盾,籠罩着皇統之爭的陰霾,夾雜着關中韋氏和河東裴氏之間的恩怨,再加上當前局勢下東都各大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博弈,指望在坐的所有“大佬”們一致決策以斬殺裴弘策來鎮懾東都貴族官僚,難度實在是太大。

韋氏勢在必得。韋雲起佔據了“大義”的制高點,擁有以御史臺的名義行使最高監察權的優勢,在今日東都高層決策中佔據了重要份量,所以韋雲起在提議誅殺裴弘策之後,“乘勝追擊”,又提出誅殺國子祭酒楊汪。

楊汪出自弘農楊氏,是老越國公楊素的弟子,是小越國公楊玄感的莫逆之交,現爲中土最高學府國子監的“掌門人”。受楊玄感所累,楊汪也被拘捕了,但他身份地位太高,弘農楊氏的大儒,從三品的中央大員,也不是說抓就能抓的,只能稍作變通,將其“禁足”在家,不允許他出門,也算監禁拘捕了。

楊汪是楊玄感一案中被連累到的級別最高的官員,在今日這個危急關頭,將其斬殺,對東都貴族官僚同樣能起到鎮懾作用。韋雲起這個提議沒有錯誤,存亡之刻,借你的人頭一用,管你有沒有罪,關鍵是你這顆腦袋有用,那就行了,至於什麼是非黑白,什麼禮信仁義,在生死麪前狗屁都不是。再說了,韋雲起既然決心殺人,做爲御史臺的最高留守長官,擁有糾劾之權的監察官,他有無數種辦法坐實楊汪叛逆之罪名,他要楊汪死,楊汪就不得不死。

樊子蓋本來還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拯救裴弘策,因爲韋雲起的提議並不具備法律效力,須經在坐的“大佬”們一致同意,願意一起承擔由此帶來的所有責任,越王楊侗纔會正式下令,所以樊子蓋還是有一線機會,但聽到韋雲起提議斬殺國子祭酒楊汪後,樊子蓋當即徹底絕望。韋雲起太狠了,把拯救裴弘策的最後一線機會都毫不留情地剝奪了。

越王楊侗害怕了。他認識裴弘策,對裴弘策的觀感很不錯;與楊汪更爲親近,雖然楊汪不是他的授業恩師,但多少也聆聽過楊汪的教誨。突然間,眼前這幫人竟然要殺裴弘策和楊汪,而這幫人不但與裴弘策和楊汪是同殿之臣,有些彼此關係還相當不錯。這一幕太匪夷所思,太恐怖了,給了越王楊侗以強烈衝擊,讓他無法接受。

楊恭仁也不能接受,雖然他知道政治博弈血腥殘忍,知道韋雲起的計策有助於堅守東都,但這違背了他的道德和良知,而更重要的是,以殺裴弘策來打擊河東裴氏並不是韋雲起的目的,而是保守派打擊改革派,關中韋氏報復聖主的手段而已。裴弘策的人頭一旦落地,關中韋氏和河東裴氏、改革派和保守派固然是大打出手,但越王楊侗亦受池魚之災,楊恭仁和宗室也受連累,當真是有苦說不出,有冤無處訴。

然而,當韋雲起把目標對準楊汪之後,楊恭仁就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必須拯救楊汪。弘農楊氏在這場風暴中肯定慘遭重創,這對宗室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爲此楊恭仁不惜代價,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只求把弘農楊氏的損失限定在楊素、楊玄感這一房,只求清算風暴不會累及到其他諸房諸支。弘農楊氏必須保住元氣,否則宗室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楊氏國祚就斷了根基,後果可想而知。

韋雲起這是攻楊恭仁之必救,迫使楊恭仁不得不妥協,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同意誅殺裴弘策來保住楊汪的性命。楊恭仁只能妥協,但他心中的痛有增無減。從眼前這一幕便可看到,各大貴族集團已經對弘農楊氏舉起了屠刀,雖然他和越王楊侗可以保護東都的弘農楊氏血脈,但西京的楊氏血脈怎麼辦?誰去保護他們?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799章 連夜雨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766章 “脅迫”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兩百五十三章 又見忽悠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799章 連夜雨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766章 “脅迫”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