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

正月十四,凌晨,聯盟大總管府。

李子雄等聯盟高層焦慮不安,夜不能寐,都在等待李風雲的消息,結果出乎他們的預料,李風雲與裴世矩的談判很快結束,李風雲很快就回來了。

大家心裡冰涼,情緒低沉。談判時間如此之短,肯定沒有任何成果,甚至雙方都有談崩的可能。

李風雲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大家等到了最壞結果,也就無心刨根問底了,於是在李子雄的示意下,紛紛散去。

李子雄、袁安、蕭逸三位聯盟核心層成員留了下來。

“聞喜公是一口否決,還是留有餘地?”李子雄問道。

李風雲搖搖頭,嘆道,“他沒有否決。”

李子雄眉頭緊皺,稍作遲疑後,問道,“李平原?”

袁安、蕭逸互相看看,神情凝重。他們當然知道李平原是誰,也知道李子雄此刻說出“李平原“三個字的含義,而聯盟高層實際上對談判發展方向也曾做出過這一預測,只是因爲李風雲對此早有決斷,而談判如果向這一方向發展,牽連會更廣,變數會更大,所以在談判沒有陷入僵局、局勢不到萬分緊急的情況下,聯盟也不想把李平原和自治權密切關聯。

李風雲點點頭,亦是愁眉不展,“李平原。”

李子雄看看袁安和蕭逸,三人面面相覷,相視無言。

良久,李子雄嘆道,“早在聖主詔令李平原出任安東都尉那一刻起,聖主和中樞就已經爲招撫安東預設了方向,只是當時安州剛剛攻克,北征勝負未卜,我們都無暇關注,忽略了隱藏在這道詔令背後的玄機,或者說,我們都不願被自己的軟肋所桎梏,不想看到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所控制,於是有意識去逃避。然而,實力決定一切,胳膊擰不過大腿,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現在裴世矩來了,提出以李平原換取安東軍權,直接把我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如之奈何?”

“風口浪尖?”蕭逸苦嘆,“建昌公,依我們的分析和推演,如果聖主和中樞決心以李平原換取安東軍權,那麼對某些人來說,未來就不是站在風口浪尖上,而是墜入無底深淵啊。”

“是啊,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袁安亦是嘆道,“李平原的背後本來就有龐大勢力,如今李平原據安東而稱霸,坐擁十餘萬漢虜大軍,實力更是強悍,不但直接改變到了南北大勢的走向,亦對中土命運產生了影響,這種局面下聖主和中樞若想降服甚至誅殺這頭猛虎,唯有乘其羽翼未豐之際,先行剷除其朋黨,削弱其力量,將其威脅降到最低,否則日後必受其害。”

“某早有決斷,亦在談判前明確告訴你們,李平原已死,活着的只有李風雲,以確保你們不會被對手所算計,但如今看來某過於自大了,不但嚴重低估了聖主和中樞的殘酷無情,更膽大妄爲到了與虎謀皮的地步,結果不但沒有算計到裴世矩,反而被裴世矩抓住了要害,以致於今日騎虎難下,進退兩難。”

聽到這話,袁安和蕭逸暗自吃驚,頓時有不祥之感。而李子雄卻是波瀾不驚,之前他在估猜到李風雲要把裴世矩“拉”進安東充做擋箭牌的時候,他就預感到李風雲在“玩火”。裴世矩是什麼人?自己都忌憚萬分的政治大佬,年輕的李風雲哪是對手?

“聞喜公此來,是直接告知,還是設計脅迫?”李子雄問道。

“應該是告知吧。”李風雲目露冷芒,鬱憤難當,“之前他不知道某的真正意圖,等他確定了某的目標是南北戰爭後,便果斷出手,以李平原換取安東軍權,爭取利益最大化,但他吸取了當年榆林風暴的教訓,不再信任某,決心捆住某的手腳,竭盡所能控制局勢的發展。”

“換做某,某也不信任你,某也要想方設法捆住你的手腳。”李子雄搖搖頭,撫須說道,“很久之前你就失控了,如今看看你的所作所爲,你已經不是失控,而是瘋狂暴走,不要說聖主和中樞倍感威脅,就是裴世矩也害怕重蹈覆轍。”

“不說了,這無助於解決當前危機。”李風雲搖搖手,看看李子雄、袁安和蕭逸,鄭重說道,“以某對裴世矩的瞭解,既然他來到安東,決心解決安東所有問題,必然會強勢介入,完全控制局勢發展。換句話說,既然他做出了決策,決定以李平原換取安東軍權,他就不會妥協,更不會拖延,必定以最快速度上奏聖主和中樞。而詔令一下,既成事實了,我們就不是被動,而是毫無辦法,大勢所趨只能屈服,任由裴世矩擺佈,結果可想而知,首先我們自己就亂了,我們之前的佈局就被打破,我們不得不各自爲戰,最終被各個擊破。”

說到這裡,四個人的表情都很嚴峻,心情都很沉重,氣氛很壓抑。

“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今日戰果,北上出塞作戰之所以創造奇蹟,關鍵不是我們決策正確,不是我們將士作戰勇猛,也不是我們運氣特別好,而是我們得到了齊王、冀北和幽燕豪門世家的鼎力支持,完全受益於三方的結盟合作。”李風雲繼續說道,“按照約定,我們三方應該共享戰果,但現實情況是,如果任由形勢在聖主和中樞的控制下發展下去,最大戰果就給聖主和中樞搶去了,剩下一小部分戰果會被冀北和幽燕豪門世家所瓜分,而我們除了換來一點生存空間和勉強度日的錢糧外,一無所獲,至於齊王,不但享受不到此次戰果,反而被我們出賣,被聖主和中樞算計,成爲最大的犧牲品。”

說到這裡,李風雲愈發生氣,聲色俱厲,“齊王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如果他能信守當初約定,在我們攻佔安州後,立即聯合飛狐留守軍奪取燕北控制權,然後與我們形成三方夾擊之勢,直接威脅長城安全,嚴重危機北疆鎮戍,則必能脅迫聖主和中樞妥協讓步,甚至能夠阻止聖主和中樞發動第三次東征,給中土爭取到至少一年的戰爭準備時間,如此我們三方不但可以共享這一戰果,迅速發展壯大,還能幫助中土在南北戰爭中贏得更多勝算。但關鍵時刻齊王竟然害怕了,退縮了,豈有此理!韋福嗣、李善衡、李百藥也是私心作祟,關鍵時刻不是綁架齊王奪路狂奔,而是像齊王一樣對聖主抱有一絲幻想,愚蠢之致。”

李子雄面無表情,看得出來他很憤怒,對齊王非常失望,怒其不爭,哀其不幸。袁安和蕭逸則是膽戰心驚,李風雲不發火則已,一發火就殺氣騰騰,讓人害怕,但現在的問題發火解決不了,必須馬上拿出反制之策,否則形勢就給裴世矩控制了,勝利果實就給聖主和中樞搶走了,大家辛苦一場不但一無所獲,反而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宰割了,太憋屈太窩囊。

良久,李子雄嘆了口氣,黯然說道,“以某看,事已至此,靠你個人力量已無力迴天。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前有漢王楊諒謀反,後有楊玄感兵變,血淋淋的教訓啊,聖主和中樞豈能允許自己重蹈覆轍?如今第三次東征勢在必行,南北戰爭又近在眼前,兩京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地方叛亂亦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這種惡劣局面下,齊王隨時都有可能變成第二個漢王,而李渾和某也隨時都有可能成爲第二個楊玄感,所以無論是爲了國祚皇統的安全,還是爲了西疆關隴的安全,齊王、李渾和某這等事實存在的威脅都必須迅速、徹底地剷除乾淨,否則不要說第三次東征可能功虧一簣,南北戰爭更是毫無勝算。”

李風雲、袁安和蕭逸神情冷肅,一言不發。

“裴世矩的決策代表了聖主和中樞的意志,不可更改。”李子雄繼續說道,“以李平原換取安東軍權,而聖主和中樞答應的前提是,裴世矩和崔弘升等與安東利益關聯者必須做出擔保,擔保李平原在執掌安東軍權後,立即剷除白髮賊、某和韓世諤等不可饒恕之叛逆,同時還要擔保安東與以齊王、李渾爲首的勢力立即劃清界限,以確保聖主順利解決齊王和李渾這兩個重大隱患。李平原如果陽奉陰違或者拖延推諉,受害者就是裴世矩,就是以崔弘升爲首的山東權貴,而這些都是李平原的支持力量,聖主打擊他們就等於削弱李平原,最終結果可想而知,李平原沒有選擇,只能俯首聽命,否則他就完了,不但之前所有努力都統統白費,甚至還要連累十幾萬軍民爲其陪葬。”

李風雲冷笑,“聯盟內訌,四分五裂,聖主不費吹灰之力就剷除了禍患,拿下了安東,這就是你願意看到的結果?這就是你掙扎活到現在的目的?”

李子雄笑了,“難道你要螳臂當車?”

“未來並不確定。”李風雲說道,“未來充滿變數,諸多變數疊加到一起必然會改變前進方向,就如北上出塞,當初我們可曾預想到有今日戰果?所以哪怕聖主和中樞神機妙算,算無遺策,也無法保證計策一定會成功,或一定會達到預期目的。”

“你有反制之策?”李子雄問道。

“沒有。”李風雲回道,“但某有信心擊敗對手。”

李子雄沉吟少許,嘆道,“你若想擊敗對手,就必須捨棄齊王。齊王已不是變數,而是最大阻礙。”

“那就捨棄齊王。”李風雲毫不猶豫地說道,“但我們一定要保住李渾,保住李渾就能保住隴西成紀李氏,而保住了隴西成紀李氏,也就確保了南北大戰期間兩京會暫時擱置鬥爭一致對外,否則南北大戰必敗無疑,後果不堪設想。”

“你錯了。”李子雄搖頭苦笑,“對聖主和中樞來說,威脅最大的不是齊王,而是李渾,是隴西成紀李氏,是西京。”

“所以我們一定要保住李渾。”李風雲說道,“實際上就目前局勢而言,李渾對聖主的威脅要遠遠小於齊王,因爲李渾遠在安東,距離隴西數千裡之遙,而他的根基在隴西,他的力量在西疆,所以李渾即便想做第二個楊玄感,亦是有心無力、鞭長莫及,這給我們保住李渾提供了便利,當然,前提是李渾意識到自己的危險,願意與我們結盟合作。”

李子雄想了一下,問道,“是否連夜約見李渾?”

“善!”李風雲一口答應,“越快越好。”

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801章 錯亂第799章 連夜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
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二十章 李安期的期待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四十章 難下的決斷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801章 錯亂第799章 連夜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