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化整爲零

ads_wz_txt;

張須陀率軍剛剛抵達曲阜,呂明星和郭明便率軍撤至防山,在防山要隘擺下防禦戰陣。

張須陀無意攻打防山,亦無意幫助段文操收復泗水縣,他在徐州義軍撤離曲阜後,便陳兵泗水南岸,以便隨時渡河北上趕赴巨平、樑父一線。

然而戰局變幻莫測,他在曲阜尚沒有喘口氣,便接到秦瓊急件,徐州賊軍已經殺到了樑父城。

徐州賊軍不是張須陀的目標,張須陀的目標是齊州賊,他需要找到齊州賊的主力,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齊州賊從博城方向突圍,這樣他就可以按照既定計策展開攻擊,實現攻擊之目的。因爲沒有博城方面的動靜,張須陀沒有動作,在泗水南岸按兵不動。

段文操馬失前蹄,打了敗仗,十分丟臉,避而不見張須陀,但出於禮貌,還有合作的需要,他讓侄子段綸代表自己去拜謝張須陀並犒勞一下齊軍。

張須陀理解段文操目前所處的尷尬境地,再說段綸畢竟是兵部尚書段文振的兒子,雖說雙方隸屬不同的政治集團,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但就張須陀目前的處境來說,在得不到以禮部尚書楊玄感爲首的河洛貴族集團的鼎力支持下,他只能“自力更生”,在戡亂剿賊這個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力爭贏得與各方勢力之間的合作。

兵部尚書段文振是齊魯貴族集團的領袖級人物,張須陀若想在齊魯建下戡亂之功,首先就要贏得段文振的支持,而齊魯局勢混亂又必然會損害到齊魯人的利益,所以這是一對尖銳矛盾,而能否成功化解這對矛盾,關鍵不在張須陀如何戡亂,而在於段文振和齊魯貴族如何平衡各方之間的利益。

張須陀盛情宴請了段綸,言辭之中頗有示好之意,同時也隱晦做出試探,探查段氏對自己的戡亂剿賊有何意見。

段氏在此事上的態度十分矛盾,從東征立場出發,段氏不希望齊魯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舉兵造反,繼而影響東征進程,所以支持剿賊,但從齊魯人的利益出發,段氏不希望看到齊人殺齊人的悲慘局面,所以又不支持剿賊。這種矛盾的態度讓段氏在戡亂剿賊一事上搖擺不定。

好在徐州賊佔據蒙山,直接威脅到了琅琊郡的安全,而琅琊郡一旦失陷,必將影響到東萊水師的渡河作戰,影響到東征大業,偏偏徐州賊又不是齊魯人,這便解決了段氏的矛盾所在,齊魯人可以以戡亂爲名剿殺徐州賊。

段氏的策略隨即擬定,集中齊魯地區的力量,齊心協力剿殺徐州賊,如此既可確保東征順利進行,又可確保諸如張須陀等齊魯官僚可以建下戡亂之功。

張須陀聽明白了,接下來不但雙方之間要合作,還要聯合更多的力量進行合作,甚至包括與徐州貴族集團之間的合作,只是如此一來,齊州賊還剿不剿?當然要剿,但張須陀若想在齊魯地區待下去,若想維持與齊魯貴族之間的合作,他就不能大開殺戒,而考慮到齊軍接下來的剿賊目標是徐州賊,齊郡的穩定至關重要,他唯一的辦法便是把齊州賊趕出齊郡。往哪裡趕?冬天到了,大河即將封凍,只要計策得當,張須陀完全有能力把齊州賊趕到河北,趕出齊魯地區。來年春暖花開,大河解凍,有大河這道天險爲阻,齊州賊再想殺回來就難了,如此張須陀便可集中力量剿殺徐州賊了。

賓主把酒言歡,盡興而散。

當夜張須陀踏踏實實睡了一覺,醒來就看到了秦瓊的急件。

徐州賊的攻擊力非常強,以摧枯拉朽之勢攻陷樑父城,而據羅士信和逃回來的歷城鄉兵所述說,他們竟不知道徐州賊是如何進城的,亦不知道城中大火是如何燃起的,總之他們稀裡糊塗的就敗了,而樑父城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徐州賊隨即直殺陽關,陽關腹背受敵。恰在這是博城急報,齊州賊主力猛攻博城,要從博城方向突圍,賈務本和楊潛據此推斷,攻打陽關是是齊州賊軍的偏師,是誘餌。秦瓊果斷下令棄守陽關,率歷城和臨邑兩個鄉團連夜趕赴博城,打算圍殲齊州賊主力。

張須陀稍加思索後,馬上給賈務本、秦瓊和楊潛寫了一封密信。考慮到齊魯局勢的急劇變化,齊軍迫切需要保存實力,而賊軍爲了求生,必然捨命相拼,博城一戰極有可能打成兩敗俱傷之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此仗即便全殲了齊州賊,齊軍亦有可能損失殆盡,齊軍一旦失去戰鬥力,接下來又拿什麼去應對急劇變化的齊魯局勢?

這封密信的字裡行間,非常清晰地透露出張須陀的一個無法宣之於口的態度,那便是“養寇自重”,而之所以“養寇自重”,不是張須陀私心作祟,而是迫於齊魯貴族集團所施加的重壓。可以預見,張須陀一旦全殲了齊州賊,必然會成爲齊魯貴族集團的“公敵”。他是建下了戡亂之功,但他在齊魯地區也待不下去了,如果以兵部尚書段文振爲首的朝堂上的山東權貴們再聯手“敲打”他一下,他的仕途也就基本到頂了,十有八九要被打發到一個落後偏僻貧瘠的小郡去打發餘生了。

張須陀的這封信於當天夜裡送達博城戰場。

楊潛守住了博城。秦瓊也抵達了博城,而賈務本也從伏擊地點殺出。在齊軍看來,王薄和長白山義軍主力已經陷入了包圍,敗亡在即。

然而,王薄早有對策,他明知博城是個陷阱,又豈會睜着眼睛跳下去?

王薄猛攻博城,其目的便是吸引官軍的注意力。在官軍堅守城池,在泰山腳下的埋伏官軍尚沒有殺出,在巨平、樑父一線的官軍尚沒有趕回來,完成對義軍的包圍之前,他把主力化整爲零,一部佯裝主力攻城,一部則由老弱婦孺組成,先行開道,直奔泰山腳下,而埋伏在泰山腳下的官軍看到是老弱婦孺,必然不會出手,而是繼續埋伏,耐心等待義軍主力出現。真正的義軍主力此刻全部化整爲零,秘密藏匿於博城和泰山南麓之間的丘陵山野之中。

只待官軍完成合圍,發現義軍主力早已逃走之後,必然認爲之前放走的“老弱婦孺”有問題,義軍主力可能混雜在老弱婦孺中間逃之夭夭了,於是調轉馬頭,銜尾追殺。

只待官軍殺回齊郡,王薄就把零散藏匿的主力部隊迅速整合起來,緊隨官軍之後殺回齊郡。

這個計策中最爲狠辣的招數便是丟車保帥,便是把追隨義軍的老弱婦孺全部放棄了,如此一來,義軍主力的生存能力和戰鬥能力將大大提高,也唯有如此,長白山義軍纔有希望殺出一條血路。

當夜,齊軍發動了攻擊,賈務本、秦瓊和楊潛三路齊出,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沒有抓到王薄,也沒能圍殲賊軍主力,雖然他們設下的這個陷阱十分高明,但賊軍比他們更高明,更狡猾,竟然奇蹟般的從陷阱裡溜走了。

三人一商量,當即認定,賊軍主力還在博城附近,還在汶水兩岸一帶潛伏,而之前從泰山腳下逃走的老弱婦孺不過是誘餌,只待官軍中計上當,銜尾追殺直奔齊郡而去,賊軍便緊隨官軍之後,大搖大擺地重新殺回齊郡。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便是賊軍主力此刻正在向陽關方向狂奔,乘着其偏師和徐州賊軍攻佔陽關之際,火速南下蒙山。

如果賊軍主力還在博城附近,他們尚可再戰,反之,若賊軍主力已南下陽關,則大事去矣,而且這一結果讓他們十分沮喪,本想設計剿殺賊軍,哪料到竟被賊軍算計了,自己跳進了自己挖的陷阱,眼睜睜的看着賊軍挺進了蒙山。

就在這時,張須陀的密信到了。張須陀在信中以非常肯定的口氣告訴他們,齊州賊肯定要重新殺回齊郡,而原因很簡單,這是段氏說的。既然段氏說齊州賊肯定要殺回齊郡,那還用得着質疑?而段氏之所以採取合作之態度,原因亦很簡單,因爲蒙山被一股徐州賊佔據了,接下來齊魯地區戡亂剿賊的目標是徐州賊。那麼,齊州賊何去何從?還剿不剿了?綜合各方勢力的立場來分析,再加上大河即將封凍,不難推測出走投無路的齊州賊將逃亡何處。

齊軍未來一段時間的任務,便是將計就計,繼續追剿齊州賊,直到把齊州賊趕過大河。

賈務本、秦瓊和楊潛當即領會了張須陀的真實意圖。秦瓊堅決不會說話,也不獻計,他是齊人,他要避嫌。賈務本是河東貴族,是關隴貴族集團成員,而楊潛的來歷身份很神秘,從齊郡兩位行政官長張須陀和賈務本都對其恭敬有加的態度來看,此人十有八九出自關隴豪門。三人中秦瓊的地位最低,當然要閉緊嘴巴了。賈務本的貴族等級也較低,與楊潛的貴族等級懸殊太大,如果不是楊潛要求嚴守他的秘密,賈務本在他面前連坐的資格都沒有,所以賈務本也不說話。

楊潛是歷城鷹揚府司馬,是齊軍目前唯一的軍方官員,張須陀不在的時候,由他決策也屬正常。

楊潛當仁不讓,當即拿出決策,將計就計,連夜追擊,殺回齊郡。

過了兩天,王薄從斥候處得到確切消息,齊軍確實殺回齊郡後,乃重整軍隊,飛速越過泰山,再回齊郡,但他的目標已經不是長白山,而是北上,向大河奔去。

張須陀到了魯郡首府瑕丘,拜會段文操,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九百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797章 戰局突變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兩百八十七章 徐州變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