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

於大富答道:“回皇上的話,那是兩間雜屋,一間大致是用來放農具、柴火、蜂窩煤。我們農場有蜂窩煤廠,每年分幾次從河南或者灤州運幾火車皮的煤回來,然後在蜂窩煤廠用機器壓製成蜂窩煤,賣得比濟南城要便宜,會沿着固定路線,定期送到各家各戶。

一般都是放在外面那間雜物房裡。

裡面那間雜物房,一般放玉米土豆紅薯等雜糧。我們白雲湖農場一帶,未開墾的荒地還有一部分,場部鼓勵職工利用農閒時間去開墾,種植雜糧。

按照司農寺和戶部的部令,這些土地無條件歸開墾農戶經營五十年,全免賦稅五年.”

參觀完這戶人家,又去了不遠處另外一家,那戶人家有一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身體硬朗,其中一位還架着樓梯,去院子雜物房頂曬玉米。

看到於大富帶着朱翊鈞一行人來參觀還十分高興,聽到是萬曆聖天子御駕親臨他們家,激動興奮,跪倒在地上要磕頭,朱翊鈞連忙叫人扶起他們。

“萬曆新朝新規矩,不必磕頭了。而且你們年過七旬,國朝從太祖皇帝就傳下規矩,古稀老人不必行禮。”

朱翊鈞在老漢的引領下,在家裡參觀了一圈,然後在院子裡擺上長條凳、馬紮,圍坐了一圈。

朱軒妮帶着弟弟妹妹,跑到後面的一片樹林裡玩耍去了,自有隨從侍衛去保護他們。

“老漢你貴姓?”

“回皇上的話,草民姓孟。”

孟老漢年紀很大,但是頭腦很清楚,聽力也不錯,沒有已讀亂回。

“你高壽。”

“草民七十有九。”

“你是有福之人啊。難得啊。”

孟老漢咧開嘴笑,牙齒缺了大半,難怪剛纔說話漏風。

“你有幾兒幾女?”

“回皇上的話,草民跟婆娘生了四男三女,活到成年的只有兩男一女。現在他們也都當了爺爺輩,兒子們都分家了。”

“那你現在跟誰住?”

“跟老大一家住。他有兩兒一女,也都成家,現在幫忙帶着二兒子的兒女,也是草民的第三個重孫和第二個重孫女。”

“好啊,四世同堂,何其難得。孟老漢,萬曆新時代,只要他們孝順,生兒生女都一樣。”

孟老漢連連點頭:“皇上的話肯定沒錯,只要孝順,生兒生女都一樣。前兩年,我家婆娘突然生病,住進了農場衛生院,多虧了閨女忙前忙後。”

“你兒女都在農場?”

“都在。我跟大兒子在第六隊,老二在第一隊,女兒女婿在第十隊。都不遠,就是老二家要搖着船穿過這片湖。”

“那就好,孟老漢,你原籍哪裡?”

“回皇上的話,草民原籍兗州寧陽縣,說是孟聖人的後裔,可惜隔得太遠,連宗族譜都上不了。

草民三代都是曲阜孔府的佃戶,到了老漢這一輩,終於在這白雲湖有了自己的地。草民一家老小,天天給皇上你燒高香,祝你萬壽無疆啊!”

剛纔在他家堂屋也看到了,神龕上方也是一張朱翊鈞的彩色畫像,上着有香。

朱翊鈞笑着擺了擺手:“世人那有活一萬年的,不過朕謝謝你們了。”

繼續又問:“你們一般種什麼莊稼?”

“回皇上的話,我們農場水源充足,一半的田地種得都是水稻,另一半靠得遠的,種的是小麥。

水稻田可以搶種一茬油菜,現在大家在地裡忙着種油菜。其餘犄角旮旯,以及新開荒的田地,種玉米、土豆和紅薯。

這些都是皇上你從海外給咱們找回來的好寶貝啊,種下去不用怎麼管,抗旱抗寒,收成還不不少。尤其是土豆紅薯,一鋤頭下去,我的乖乖,滿地都是。

要不然大家都說我們這幾輩人是撞到大運,遇到了聖天子,過上好日子了。”

“那你們還養豬、雞鴨和魚嗎?”

“養。

以前各家各戶單獨養,但是太辛苦了。

萬曆七年,第三隊出了個能人,統一在隊裡養,各家各戶平攤錢糧。

選好的豬種,蓋磚瓦豬棚,再選精細人當飼養員,還時常去濟南農科所找養豬的技術員,來給指導。

一年下來,第三隊養了四百多頭豬,頭頭體肥膘壯。每家每戶分了一頭過個肥年不說,其餘的都賣給供銷社,每家每戶還分了一大筆錢。

其它隊一看,這是好事,都學着模樣,於是各隊都有自己的養豬場。”

孟老漢很健談,巴拉巴拉說個不停。

“養雞場是農場辦的,一年好像能出兩三千隻雞,據說德州扒雞,用的就是俺們白雲湖養雞場的雞。

每天還出幾千雞蛋,專門賣到濟南城。

鴨子就只有第十、十一和十二生產隊養,養得不多,只有幾百只。專門用來吃稻田裡的害蟲,前年鬧蝗蟲,這些鴨子立下大功,後來農場每年都要養上幾百只.”

孟老漢不愧是白雲湖農場第一批職工,各種情況張口就來,彷彿裝在他的肚子裡。

又攀談了半個小時,朱翊鈞叫人留下六匹上海牡丹牌花布,起身告辭,繼續巡視。

十一點左右,有農婦先回家做午飯,朱翊鈞隨即選了幾家,“突擊”檢查,驗證了一番,發現雖有安排,但情況大致都屬實。

站在一處路口草坪上,朱翊鈞環視一圈,轉頭對於大富等農場、農墾局人員說。“你們白雲湖農場去年盈利十八萬七千六百七十圓,按照定製,百分之二十上繳農墾局,百分之三十留作農場運作,餘下百分之五十分發給每家每戶。

你們白雲湖農場共計一千六百七十六戶,每家每戶平均分得盈利五十六圓。

灤州滬州和天津廠礦企業,熟練工人一年薪水在九十到一百二十圓,足以養活一家,等於是一家的收入。

如果是雙職工,一年薪水可達一百二十圓到兩百圓,也等於是一家的收入。

遠遠高出白雲湖農場每家只有五十六圓的年收入,但是白雲湖農場職工自己種地,集體養豬,有稻米小麥糧食吃,有菜籽油吃,有青菜蘿蔔和豬肉吃。

廠礦工人卻什麼都要買,不過農產品由廠子和製造局集團集體採購,價格相對市面上要便宜,但是每天人吃馬嚼,耗費不少,其實生活壓力不比你們小。

他們唯一的優勢,可能是買工業品有內部價,比你們要優惠”

於大富、副場長和王學誠等農場人員,以及農墾局人員聽得目瞪口呆。

他們早就耳聞過皇上最精明不過,現在終於見到了。

你見過哪朝哪代的皇帝,跟你把百姓們家家戶戶收入、生活支出的帳算得清清楚楚。

可是他們心裡又忍不住涌出一種感動,只有把社稷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纔會把這些繁瑣的數據和信息記在心裡,然後脫口而出。

天子聖明,纔有羣臣賢良。

君聖臣賢,纔有這萬曆朝遠超歷朝歷代的煌煌盛世。

朱翊鈞扳着手指把帳算完,這纔對於大富等人說:“帳算清楚,朕對你們的工作很滿意。百姓糧倉是滿的,面無飢色,體無裸露,老有所養,幼有所撫,你們,還有你們.”

朱翊鈞不客氣地指着於大富、副場長、農墾局局長、副局長,還有王宗載和陳大科,

“你們這些地方官,算是稱職。”

衆人連忙站起來,拱手齊聲道:“臣等惶恐,有負聖恩。”

“好了,白雲湖,你們都算合格了。”

衆臣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在心裡長舒一口氣。

中午十三點多回到場部食堂,大家吃了一頓農家樂。

米是去年收的,豬是昨天殺的,菜是早上摘的,廚子是現調的,一套魯菜做出來,每桌六菜一湯。

朱翊鈞和四位皇子皇女一桌,其餘的六人一桌,咔咔猛幹飯。

大家東顛西跑,累了一上午,都餓了。

精力旺盛的朱軒妮早就換了一身衣服,大口嚼着米飯說:“父皇,白雲湖的米飯,別有滋味,跟吉林黑水的大米有幾分像,也跟蘇北的米像。

還有這豬肉,滋滋香,還有這青菜,吃起來有甜味”

朱翊鈞擡起頭回答了一句:“趕緊吃,要不然你想吃的肉片,全被老二和老四吃完了。”

朱軒妮看了一眼在埋頭苦幹的朱常浩、朱常瀚,叫了一聲:“失策!吃完了再說。”

吃完飯,朱翊鈞叫上王學誠、於大富、副場長、農墾局局長、副局長,還有王宗載、陳大科,以及徐貞明、張四維、潘應龍三人,召開了一個小範圍座談會,其餘的去場部招待所暫時休息。

“說一說,你們去年十八萬七千六百七十圓的盈利是怎麼來的?”朱翊鈞指着於大富說。

“臣遵旨。皇上,我們白雲湖兩大特產,一是稻米,二是魚。

稻米在山東中原吃的人不多,賣的商家也不多,但是濟南城、濟寧、德州、臨清等要津大城,還是有不少人愛吃大米。

我們白雲湖的稻米,得天獨厚,賣得很好。

每年秋收還沒到,濟南、德州等地的糧商就在場部門口等着。

我們白雲湖農場有兩萬四千五百畝上好水田。

此前種的是江蘇農科所培育的蘇北四號稻種。只是該稻種在徐州、淮安一帶畝產五百斤左右,到了我們白雲湖農場,只有四百五十斤左右。

萬曆七年,我們引入了北京農科總院研製的渤海六號稻種,畝產一舉突破五百二十斤。萬曆八年更是達到了五百九十斤,但是這兩年一直穩定在五百五十斤左右。”

於大富有條不紊地彙報着,“我們農場去年稻米產量在十三萬二千石,按新制算是六千六百噸。

上繳公糧六百六十噸,其餘留存百姓家裡,平均每戶三點五四噸,我們哪可能吃得了這麼多稻米。”

朱翊鈞笑着答:“沒錯,你們吃的是小麥。”

“是的皇上,我們白雲湖農場還有兩萬三千七百畝半旱地,種植北京農科總院的穗花四號小麥種,畝產可達一百七十斤,去年收小麥兩千零一十噸。

上繳公糧一百五十二噸,其餘留存百姓家,平均每家一點一噸小麥。

我們農場每家每戶,少則五人,多則七人。就算七口人,平均一年有三百斤麥子吃,有老有小,完全足夠吃了。”

於大富早就被交代過,皇上最喜歡用數字說話,他早早做好了準備,把相關數據連夜背了一遍。

剛纔田頭路口,朱翊鈞的那番話,各種數據張口就來,把於大富嚇了一跳,趁着吃飯的時候,躲到角落又背了一遍。

徐貞明、王宗載和陳大科卻被於大富報出的數字嚇了一大跳。

王宗載和陳大科面面相覷,濟南一帶的百姓,尤其是附近縣的農民,都說白雲湖農場的人,過得都是神仙日子。

今天聽了這個數字,換做神仙都不做啊!

徐貞明雙眼噙着淚光,捋着鬍鬚,強按着心裡的激動。

天子聖明,行此良法,百姓大幸啊!

朱翊鈞哈哈一笑,接着問於大富:“那你們怎麼處置?”

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74章 世子的反擊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15章 敲打徐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21章 高拱的反擊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907章 就憑這個!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70章 去皮見骨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287.第287章 孤宣佈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
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74章 世子的反擊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15章 敲打徐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21章 高拱的反擊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907章 就憑這個!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70章 去皮見骨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287.第287章 孤宣佈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