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

張四維給王世貞看的文明委工作計劃草稿,是根據朱翊鈞的指示,着力打造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意識。

主要從民族英雄入手。

以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多次劫難,神州陸沉、百姓歷經磨難爲背景,講述這些民族英雄挺身而出,挽大廈於將傾之際,使得我們民族和文明,浴火重生!

以此鼓舞激勵人心。

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教材。

中行說、張賓、石敬瑭、韓德讓、劉豫、秦檜、張弘範,這些人痛斥爲背祖棄宗、出賣民族和國家的千古罪人。

正是這些反面教材裡的幾句話,讓王世貞如同大禍臨頭,大驚失態,求張四維救命。

張四維不急不慢地扶起王世貞。

“鳳洲公,這是何意?”

王世貞後背全溼了,張開嘴,驚恐地說不出半個字。

被張四維攙扶到座位上坐下,許久才流着淚說:“鳳磐公,草民知錯了,還請活命啊!”

張四維得意地淡淡一笑,捋着鬍鬚問:“鳳洲公,你哪裡錯了?”

“草民不該亂議朝政.”

張四維馬上打斷他的話,“鳳洲公,你說錯了。議論朝政,輿論監督,這是朝廷允許的。你的錯不在此.

鳳洲公啊,看來你還是沒有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啊。”

王世貞慌忙答:“鳳磐公,草民知道錯了。剛纔一時糊塗,慌不擇言。是草民不該肆意妄想,弔唁追憶暴元!”

張四維欣慰地說:“鳳洲公看來確實明白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他坐直身子,目光穆然,神情冷峻,滿是肅殺之氣,讓王世貞和王世懋兄弟爲之一凜,忐忑不安。

“‘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亦。’

此妄言,乃國朝洪武年浙江處州名士葉子奇所寫。

‘元貞大德乾元象,宏文開,寰世廣唐虞之世慶元貞.元貞大德秀華夷’,這等將暴元與唐虞舜堯並列的妄言,是洪武年間淄川賈仲明所寫。

‘生乎閥閱之門,奮乎熙洽之辰’

這是國朝洪武年浙江金華蘇伯衡所言。

‘元有國,自至元承平之後,人尚彌文而器能多不足於用。’這是國朝洪武年浙江金華人胡翰所言。

‘元不戍邊,賦稅輕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

這是嘉靖八年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的山東章丘李開先所言。”

王世貞和王世懋聽得心驚膽戰。

這些名士葉子奇、賈仲明、蘇伯衡、胡翰都有聽說過,李開先更是老前輩。

兩兄弟學問很深,也知道國朝初年的這段公案。

無非是這些浙西文士,孚望海內,自負文名,不屑與“義軍逆賊”起家的太祖爲伍。

而且太祖性格剛毅,招募他們時手段強硬,傷了這些名士們的自尊。於是寫這些話,有負氣之意。

至於李開先,寫此文時,根本沒有經歷過前元,只是秉承文人的通病,前古舊故總是好的,今人要看到不足,發憤圖強,追上古人。

大致這個意思,然後隨意寫下。

想不到而今闖下大禍。

張四維看着王世貞、王世懋兩兄弟,聲音森然。

“這些文人,把暴元寫得這麼好,爲何暴元未及百年就海內沸騰,各地義軍風起雲涌。

胡虜無百年之運。

我太祖皇帝提劍振臂,會集四方英豪,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怎麼,在他們眼裡都成了倒行逆施?”

王世貞腿又軟了,雙手努力扶住桌子,這才勉力不至於從椅子上滑落到地上。

“皇上一語中的,一針見血地揭露了這些人醜陋的心態。暴元視百姓爲牛馬,只是讓這些世家文人做了牛虻馬蠅,幫暴元包收賦稅之時,還能趴在百姓們身上吸食血食。

只要自家得了好處,管什麼民族大義,家國情懷,都是個屁。

這些人的行徑,完全是屁股坐歪,誰給好處就認做主人,爲誰歌功頌德。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簡直就是禽獸行爲!

而今文明委奉聖意,大力弘揚民族英雄,塑造中華民族意識,團結八方百姓,齊心協力,繼續創造華夏文明新的輝煌。

有正面弘揚,當然也有反面批判。這些人,將會列爲賣國賊、民族敗類,載入史冊。”

說到這裡,張四維探過身子,笑眯眯地看着王世貞,一字一頓地說。

“這些人會遺臭萬年,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王世貞驚恐地覺得自己窒息了。

我就知道,皇上不僅會像太祖皇帝那樣愛殺人,一家滿門地殺,更是青出藍而勝於藍,擅長殺人誅心。

遺臭萬年,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如果王家榜上有名,與石敬瑭、劉豫、秦檜等賣國賊、民族敗類同列,下場比前首輔徐階的松江徐家還要慘一萬倍。

徐家再過三五十年,世人忘記徐階這個名字,也就逐漸忘記一切。

可王家卻會世世代代被反覆提及,恥辱罵名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都是玩筆桿子,寫文字的,王世貞知道這一招的狠毒之處。

王世貞忍不住又跪倒在地。

“鳳磐公,還請救我王家滿門上下。”這次張四維沒有扶他,而是悠悠地問。

“聽說鳳洲公妙筆生花,寫了本《皇明奇事錄》。想不到在鳳洲公眼裡,我大明如今曠古千年的鼎盛之世,沒有傳世盛事可記,只有怪誕奇事可錄。

鳳洲公,屁股不要坐歪啊!

坐歪了,一不小心就會被釘上歷史恥辱柱。”

王世貞臉色慘白,連連擺手:“我王家上下,堅決緊跟皇上,緊跟時代,跟偉大的中華民族站在一起!”

張四維雙眼如毒蛇,繼續盯着王世貞,突然問了一句。

“‘前元取民最輕!’這句話,鳳洲公知道是誰說的嗎?”

彷彿一個巨大的焦雷在王世貞頭上炸響,炸得幾乎沒有了思維。

張四維這是要他交人啊!

可以不交,那王家自己填進去。

王世貞遲疑之際,張四維繼續說:“文人寫文字,無可厚非。可以寫你的開心,寫你的得意,寫你的失意,寫你的憤怒,肆意揮灑。

但是每個人都要對你的文字負責,因爲你的文字可能會流傳後世,被歷史評判。現在我們就要評判以往的人、事蹟和文字,站在歷史,以及整個民族的高度去評判。”

王世貞心肝更是在打顫,沒有堅持多久,跪在地上的他低垂着頭,認命地說:“鳳磐公,王某滿門,願爲新時代文化,以及整個中華民族文明的進步,貢獻一分微薄之力。

王某一定會跟那些逆悖時代,背棄民族的言論堅決做鬥爭!

尤其是要跟說‘前元取民最輕!’這樣無知的人做鬥爭!”

張四維滿意地點頭,上前扶起王世貞。

“對,這些人沒有經歷過神州陸沉的血腥年代,不去認真鑽研那時的歷史,只是把民族的苦難當作兒戲。

肆意賣弄文字,打着別出心裁的旗號胡言妄論。以爲衆人皆醉他獨醒,實際上只是譁世取寵,惹人注目而已。”

此時的朱翊鈞來到了滬州上海市。

第一站是巡視上海織造局集團第一紡織廠。

它坐落在上海城以北,吳淞港以南的江灣鎮。

滬州知州林澤友指着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介紹。

“皇上,這位是上海織造局集團副總經理,兼第一紡織廠廠長樑巍。他是上海紡織講習所第一批學員。”

“紡織講習所,現在是東南大學紡織工學院?”

“是的皇上。今天就由樑巍爲皇上做導遊。”

“好,我們開始。”

“皇上,我們第一棉紡廠佔地面積二十五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十一萬平方米。分有棉紡一二三四車間,織布一二三車間。

共有棉紡錠二十萬錠,織布機四千二百臺,擁有員工一萬一千人,其中女工九千七百人,是大明目前最大的棉紡織廠。

我們棉紡廠一年可產棉紗一百五十萬件,棉布十五億米,比其它所有棉紡廠的總和還要多。”

朱翊鈞轉頭問:“這會不會過於集中?”

樑巍自信滿滿地答:“皇上,產業過於集中,也是因時制宜。由於紡織廠目前採取的動力是蒸汽機以及相應的傳動齒輪箱,體積龐大,耗能巨大。

分散建廠反倒是浪費,只有這樣集中建廠反而效益最高,這一點,在我們上海織造局集團第二、三、四棉紡廠上得到驗證。”

朱翊鈞點點頭:“嗯,動力確實是個大問題。現在第六研究局正在完善電動機,以及內燃機。相信不久的將來,紡織廠的動力會得到提升,棉紡廠可以不用這樣集中建設,可以各省開花.”

進入到第一車間,樑巍介紹道:“皇上,這是自動卷緯機,這是並條機,這是梳棉機,這是粗紗機和細紗機.

這些機器主要是灤州製造局永平紡織機器廠生產製造的,部分機器是江南製造局上海機器廠製造的”

一眼看去,密密麻麻的紡機,看不到頭。

紡機中間站着數以百計的女工。

她們穿着工裝,圍着白圍裙,戴着白色包頭軟布圓帽,熱烈地鼓掌。

朱翊鈞隨意走到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工面前,親切地問:“大姐,怎麼稱呼?”

女工緊張地答:“皇上,我叫黃大妮,今年三十二歲,家住滬州奉賢縣”

“你是什麼工種?”

“細沙擋車工。”

“你一個人可以擋多少錠?”

黃大妮挺直腰桿說:“皇上,別人能擋一百二十錠,我可以當兩百錠。”

旁邊的樑巍連忙補充道:“皇上,黃大妮連續五年獲得我廠優秀工人稱號,是我們廠乃至織造局集團都有名的先進分子。”

“好。”朱翊鈞主動伸出手,握着黃大妮的手,緊緊地握了握,大聲道:“謝謝黃大姐,謝謝諸位女工,你們給大明億萬百姓,送去了溫暖。”

車間裡掌聲雷動。

離開棉紡一廠,朱翊鈞破天荒地提筆留字。

“婦女能頂半邊天!”

朱翊鈞回到上海迎賓館行在,南宮冶匆匆趕來。

“皇上,剛收到南海都司的無線電報,那邊剛收到一個消息。”

南宮冶把電報紙呈了上去。

朱翊鈞接過來一看,眉頭不由一皺。

第940章 一羣“義士”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10章 妥協和交換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92章 理藩院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27.第27章 父與子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4章 世子的反擊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966章 番外二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43章 拙劣的楊選
第940章 一羣“義士”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10章 妥協和交換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92章 理藩院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27.第27章 父與子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4章 世子的反擊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966章 番外二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43章 拙劣的楊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