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

皇甫檀起身,對着海瑞長揖。

方致遠也恭敬地對着海瑞高叉手行禮。

舒友良神情複雜地看着海瑞,順手把放在桌子上的奏章拿了起來。

“我來看看,老爺到底寫了什麼東西。要是真的不對,我得提前準備好逃難的行李和傢伙什。”

舒友良翻開,剛掃兩眼,臉色就變了。

海瑞在他的上疏裡,對蘇州會審的一系列大案做了總結,認爲江南世家多不法,縉紳不淨,士林不實的根本原因,就是國朝對他們過於優渥,使得他們有恃無恐,膽大妄爲。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海瑞提出四個解決辦法,一是官員致仕不還鄉。

從二品以上官員,致仕居住在南北兩京,從四品以上官員致仕居住在省會,從七品官員致仕居住在府城,正從八品官員致仕居住在縣城。

正從九品官員致仕?

幾乎沒有,一般官吏熬資歷熬年月也能熬到從八品退休,正從九品就致仕,肯定是犯錯誤被開除的。

海瑞提出的第二個建議就是官紳一體納糧,廢除優免。

國朝沒有免除官紳的賦稅,只是優免了他們雜役和部分徭役,這一部分正在被張居正用一條鞭法逐漸貨幣化,當成人頭稅的一部分。

很多官紳沒有足額納糧,是勾結官府書吏,隱匿大量田地,把應繳納的田賦分攤到其他自耕農和中小地主頭上。

高拱和張居正相繼力推的田地清丈和人口普查,就是要清釐出隱匿的田地來。

只是這一招在其它省還行,在江南之地就遭到層層阻力。

張居正費盡力氣,請旨調動了錦衣衛在南直隸的力量,還請了少府監的商業調查科,手段用盡,纔在南直隸清釐出二百三十三萬畝田地,其中三分之二還是在安徽等地清釐出來的。

應天府和江蘇省,尤其是富庶的三吳之地,就是一毛不拔。

既然如此不識擡舉,就不要怪皇上跟你們掀桌子。

南闈舞弊案、禁書案以及大小作奸犯科案,把江南世家豪右的臉面按在地上來回地摩擦,再一起復興社謀逆案,直接把隱匿田地最多的那些世家豪右,以及爲他們搖旗吶喊的官吏、名士大儒們,一波流全部帶走。

場子清乾淨了,海瑞上疏,在江蘇和應天府再來一次田地清查。

清查隱匿,重新登記的同時,再把此前的優免全部免除,然後鄭重宣佈,以後大明官民一體納糧,一體繳稅。

海瑞在上疏裡還提出了第三條,攤丁入畝。

張居正正在推行一條鞭法,推行後,國朝的丁銀與裡甲、均徭等合爲四種差銀,一起由地方官員徵用。

按照祖制,這筆銀子並不上繳明中央政府,用於地方各種攤派,實際上多落入官吏的私囊。

海瑞在上疏裡提議,把覈算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按畝數徵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爲對象徵收丁稅。

這只是一種說法,其本質就是萬民全稅。

只要你有田地,必須納賦;只要你有交易,就得繳稅。

同時所有的賦稅全部上繳戶部國庫,省、府、縣負責徵收、轉運和入庫。戶部負責覈算、驗收和複查。

需要返還地方的補貼,徵收完結再返還;律法該減免稅賦的,也是先徵收再減免返回。

並以此建立起完善的賦稅和預決算財政制度。

接着,海瑞提出第四個建議,放鬆對戶籍的控制,普通百姓,學生、文人、農民和手工業者可以自由遷徙,到工廠商號公司應工。

當然了,海瑞也提議刑部與戶部協商,建立起一套人口出生、居住、遷移等登記制度。

舒友良看完後,不由地連連倒吸涼氣。

“老爺,我去送這份奏章吧,順便回京中家裡,請老太太、夫人和哥兒、姐兒們,把行李準備好,隨時流浪天涯。”

海瑞坐下來,捋一捋衣袖,“友良,不用如此危言聳聽。”

“老爺,不是我危言聳聽。伱這上疏遞上去,張相是解脫了,你卻套進去了。你這四法,尤其是前三條,這是在刨他們的根啊。”

舒友良扳着手指頭跟海瑞在算。

“致仕不準回鄉,高官只准居住在兩京、省會,待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這麼多致仕高官全聚在一起,他就不稀罕了。

以前他們回到鄉里,三品侍郎的牌子一掛,整個縣只聽到他的聲音。就算是四五品的致仕知府,回到鄉里,也是跺一腳地面要抖三抖的人物。

投獻、兼併和隱匿田地一條龍,壟斷縣裡鄉里的買賣,再好善樂施,開辦書院,諸生秀才舉人一條龍培養出來。”

舒友良搖着頭,感嘆着。

“只要培養出一兩位進士,這富貴又能延續一兩代,成爲真正的世家。

還有官紳一體納糧,廢除優免和攤丁入畝.老爺,張相的考成法還只是揚着鞭子拿官員們當牛馬,你這三法卻是把官紳的根全給拔了。”

說到這裡,舒友良一臉的無奈,“老爺,你好不容易纔當上巡撫,成爲一員方伯,要且行且珍惜啊。你真要是把這上疏呈上去,我們又得卷着包袱走人,到處流浪了。”

海瑞只是笑了笑,“你的館閣小字寫得比我漂亮。浩舉校過,你幫我抄一遍,用印拜發吧。”

“唉——!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啊.”舒友良嘆着氣,去另一間船艙裡謄抄去了。

入夜,船隻停在千墩鎮碼頭。

海瑞站在船樓上,背抄着手,仰頭看着星空。

夜空清朗,深邃寂靜,彷彿很近,你稍微爬高一點,伸手就能摘到閃爍的星星。但是又很遠,當你凝視星空漢河時,發現它正在飛快地遠離你。

舒友良拿着一件外套走了上來,披在海瑞的身上。

“老爺,晚上河風涼,多穿一件。”

“謝謝了友良,老夫,還有這個家,真的離不開你啊。”

舒友良咧開嘴笑了,“老爺知道我在這個家裡有大用處了吧,那還不給我漲工錢。”

“呵呵,不漲工錢。”

舒友良黑了臉,“你這個吝嗇老爺,一談工錢就翻臉。”

“家人需要什麼工錢?家裡的錢都不是你管着嗎?你即不會卷着錢跑路,更不會你吃飽了,老小還餓着。

一口鍋裡吃飯,要什麼工錢?沒工錢,漲什麼工錢?”

舒友良看着海瑞,笑了,“老爺這句家人,把我栓了二三十年了。”

海瑞笑了笑,不過笑得有些勉強,又背抄着手,繼續看夜空。

看在眼裡的舒友良問道:“老爺,案子審完了還心煩?”

“就是審完了才心煩。”

“是不是因爲案子裡有構陷的嫌疑?”

海瑞轉過頭來,似笑非笑地看着舒友良。

“構陷?你知道什麼是構陷?”

“好,那不是構陷,那只是借題發揮。”

舒友良嘴巴巴拉巴拉地說起來。

“徐琨這等紈絝子弟,說是去秦淮河嫖妓不給錢,跟茶壺老鴇打起來,我信。你說他們要準備傢伙什造反,我是一萬個不信。

他們那些檄文反文,還有那所謂的弒君計劃,就是圖個嘴快心裡暢快。這些公子哥,以前過得太順了,反正有家裡兜底,什麼事都敢做,什麼話都敢說。

老爺,他們也就是敢說而已,做,肯定是不敢做的。”

海瑞沒有出聲,只是繼續看着清朗的夜空。

“還有天界院那些兵甲,就是筆糊塗賬。尤其是火槍,簡直就是敗筆。蘇峰辦事有點糙啊。略知軍中之情的人都知道,朝廷對火槍控制得多嚴厲啊。天界院那幫禿驢居然能搞到一百支火槍,佛祖送的?

而且還沒有扳機彈簧這最要緊的部件,天界院禿驢拿着幹什麼?

估計中圓和尚看到目錄清單,也是懵逼的,我什麼時候這麼牛逼了?居然連火槍都能搞到手了。

可是沒有扳機彈簧,打不響的火槍拿來幹什麼?當燒火棍嗎?”

舒友良巴拉巴拉說了一通,話鋒一轉。

“老爺,那又如何?

謀逆弒君這種事,不要說去做,就是想都不能想!徐琨這些世家子弟,居然敢籌劃謀逆弒君之事,即使有被引誘唆使的嫌疑,可他們心裡沒有這個念頭,怎麼會被勾起來。

所以說,判徐琨等人謀逆,不冤。還有被牽連的這些世家文人們,也不冤。皇上苦口婆心給他們說,給百姓一條活路,鬆口氣。

可他們怎麼做的?老爺你又不是沒看到。”

海瑞的眼睛閃着光,“是啊,東南這些大善人不除乾淨,這裡的良善百姓如何得安寧。徐府一家哭,六百多家哭,好過東南滿地哭。數千人哭,好過數十萬百姓哭!

士林罵我也罷,毀我也罷,反正我就是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

舒友良眉開眼笑:“老爺,這就對了,只要把這些惡虎兇狼砍死了,你管它是用菜刀還是柴刀?順手的話,石頭砸也行。

說到石頭,老爺啊,不要看不起茅坑的石頭,不管什麼達官貴人,只要他在蹲坑時,往坑裡砸一塊石頭,你看他會不會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海瑞捋着鬍鬚哈哈大笑,爽朗笑聲就像夜空落下的繁星,在寂靜如鏡的河面上跳躍,在夜色中飛散,飛入空中,化回燦爛繁星,在恬靜的東南山河上空,搖曳閃爍。

京師通州碼頭。

楊金水帶着人恭送南下的李贄等人。

“卓吾先生以禮部尚書銜,出掌南京國子監祭酒,今日啓程,萬衆矚目,百生期待。皇上派咱家,到此相送,願卓吾先生,南下之路,順風順水。”

還是那麼削痩,但精氣神已有開宗立派大宗師氣質的李贄,笑着拱手道:“臣謝過皇上聖恩。”

楊金水從王樑手裡接過一本書,遞給李贄。

“卓吾先生,這本書是皇上一些小小的想法,送給先生,還請指正。”

李贄連忙雙手恭敬地接過此書,“皇上的聖錄,臣不敢妄言指正。”

他看着書封面上的字,一字一頓地念道:“《辯證法與唯物主義》。”

站在對面的楊金水說道:“皇上天縱英才,總是說些微言大義的話。咱家出來時,皇上再三交代,他期待着你對此書的寶貴意見。”

李贄神情嚴肅地答道:“請轉稟皇上,臣一定會認真拜讀,每天寫一份讀後感,寫出臣讀此書的領悟,呈交給皇上。”

等李贄一行人的官船遠離碼頭,楊金水帶着王樑上了馬車,回京師城裡。

噠噠的馬蹄聲,以及嘩嘩的車輪聲中,王樑小心地說道。

“乾爹,蘇州八百里急報,海公把南邊的天捅了個大窟窿。”

楊金水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緩緩地說道:“皇上曾經問過張相,問過趙老先生,問過我。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王樑眼睛一眨不眨,聚精會神地聽着,生怕漏掉一個字。

這是乾爹在傳授秘訣啊。

“咱家一直不明白皇上的問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大致明白了。”

王樑連忙捧了一句哏,“兒子還是稀裡糊塗的,還請乾爹教誨。”

“樑兒啊,記住了,現在啊,吏是我們的朋友,諸生秀才是我們的朋友,他們需要榮華富貴,按照時新的說法,叫做努力追求進步。

而這些,皇上和我們能夠爲他們提供。

一拍即合!”

王樑又連忙捧問了一句:“乾爹,那誰是我們的敵人呢?”

“某些官員、舉人、進士以及名士大儒等官紳世家,是我們的敵人。他們守着原有的權勢和利益不肯放手,那我們就利用我們的新朋友,那些吏,那些諸生秀才們,去打倒他們,從他們手裡拿走那些權勢和利益。

然後三七分,皇上拿七,剩下的三成,我們悄悄地分成七成,再把剩下的三成打扮的花枝招展,然後敲鑼打鼓地給到我們的新朋友。

皆大歡喜!”

王樑眼睛越來越亮,連連點頭附和:“乾爹說得沒錯,確實是皆大歡喜。”

楊金水問道:“車子是直奔西苑的嗎?”

“是的乾爹。上車前兒子就交代過車伕和護衛。”

“好,咱家還要趕着去西苑上課。皇上給張相、趙老先生、胡老先生和咱家上的課。”

“皇上上的課?乾爹可真有面子。兒子斗膽問一句,請問皇上上的什麼課?”

楊金水矜持地從懷裡掏出一本薄薄的書,右手得意在封面上撫摸着。

王樑看得真真的,封面上寫着一行字,《政治經濟學》。

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第3章 朕的銀子!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352章 終於來了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751章 他們來了!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2章 皇太孫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第831章 固節驛站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933章 白雲湖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
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第3章 朕的銀子!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352章 終於來了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751章 他們來了!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2章 皇太孫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第831章 固節驛站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933章 白雲湖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