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

永康侯徐喬松的馬車內飾非常豪華。

廂壁蒙的全是江寧織造局絲綢總公司出產的天鵝絨,“莫愁湖”牌,江南名牌,尋常人家得到一匹能稀罕成傳家寶。

而徐喬松的馬車內壁,起碼用了兩到三匹。各處還鑲嵌着金銀絲繡織的花紋,車廂四角各掛着一盞油燈,金光閃閃。

座椅是定製的真皮沙發,一摸就知道是察哈爾草原的羔羊皮。再加上灤州鋼鐵廠精心打造的鋼製彈簧,坐着十分舒適。

徐喬松一身飛魚服,看着對面並坐的鎮遠侯顧寰和陽武侯薛翰。

兩人穿着蟒服,神情肅然。

徐喬松開口道:“國丈公、顧公,胡公突然病倒,戎政府就羣龍無首。”

顧寰捋着鬍鬚答道:“羣龍無首倒不至於,下面還有五軍都督府。這戎政府就跟內閣一樣,五軍都督府就跟六部一樣。胡公就是掌個纛,具體的事還是五軍都督府在做。”

你個老狐狸,明明知道我意指什麼,偏偏在這裡跟我打馬虎眼。

徐喬松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顧公,不管如何,總得有人掌纛。戎政府一天多少軍機大事,豈容耽擱。”

薛翰突然問了一句,“老徐,你想執掌戎政府?好,有志氣,我老薛支持你!”

徐喬松差點被口水嗆到。

我的國丈公,你可真敢說!

不過薛翰一句話,卻逼得徐喬松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意思,不敢再兜圈子了。

“有顧公在,我怎麼敢有此妄想!”

顧寰搖了搖頭,“老朽老了,有心無力!”

徐喬松連忙說道:“顧公謙虛了。顧公乃三朝元老,鎮守過南京,整飭過漕運,出撫過兩廣,剿過倭寇,管過京營。

出掌戎政府,顧公是衆望所歸啊。”

薛翰斜了一眼顧寰,這個老徐說得沒錯,老顧跟其他混吃等死的勳貴不同,他是勳貴裡的能臣干將。

記得他年輕時當過紅盔將軍侍衛。

襲爵後被世宗皇帝欽點出鎮爲南京守備,審定獄案,平反甚多。

嘉靖十七年(1538年),臨危受命,移督漕運,請減免受災處漕運,又建議漕政七事,雖然沒有如王一鶚那般頗有建樹,但是漕運這個破事,能維持正常運作,就是大功啊。

嘉靖二十九年又奉詔出鎮兩廣,與提督周延決議,令莫宏瀷襲任安南都統使,暫定安南內亂。

嘉靖三十三年被詔回京師,總督京營戎政。北虜多次寇邊,老顧左支右絀,竭力維持京營防務,使得庚戌之變沒有重演。

對了,世人對他評價是“寰歷事三朝,忠勤頗著。”

相當得高,有朝陽門樓那麼高。

只是徐喬松此時把老顧推出來,支持他爲總戎政使,肯定沒有憋着好屁!

且看他怎麼應對。

顧寰雙眼閃着精光,呵呵一笑。

徐喬松這點小伎倆,在他眼裡就是透明似的。

“永康侯此言差異。老夫遍歷戎政,確實沒錯,只是年事已高,難任繁事,只想頤養天年。

倒是陽武侯說得沒錯,永康侯志存高遠,當可以一爭此位,老朽定當支持。”

不管徐喬松如何巧舌如簧,顧寰就是不鬆口。

到了長安東大街,薛翰藉口有事,叫馬車停在一邊,拉着顧寰下了馬車。

透過車窗看着薛翰拉着顧寰上了薛府馬車,徐喬松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薛府馬車啓動,薛翰忍不住罵了一句,“永康侯這個混球,想拉你我下水,好渾水摸魚啊!”

顧寰呵呵一笑,“老薛,你心裡有數就好。老夫倒是好說,你這個國丈爺,可要穩住啊。”

薛翰一臉苦笑,自己當然要穩住,西苑裡自己的女婿可不是善茬。

“唉,老夫自己知道要穩。現在我們勳貴裡,自顧不暇,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去摻和什麼戎政府!”

“是啊,自顧不暇。魏國公病逝後,皇上到現在也沒透出口風,到底叫誰襲爵?”

“當年皇上派海青天、王一鶚、張居正查辦淮鹽,興起大案,首惡劉世延被殺,誠意伯等於除爵。

涉案從犯隆平侯張桐、忻城伯趙祖徵、成山伯王諒等七位被滿門抄斬,這七家被除爵。南京其餘勳貴悉數被勒令遷居京師。

魏國公庶長子徐邦瑞,庶次子徐邦寧都是首惡,現在徐鵬舉病死,魏國公爵位懸在那裡,徐家人眼珠子都要瞪出血來,可惜,他們都是白日做夢。”

顧寰一驚,“老薛,皇上要把魏國公也除爵了?”

薛翰苦笑幾聲:“我這女婿,有什麼不敢做的。老顧,黔國公府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顧寰長嘆一口氣,我當然知道。

黔國公沐朝弼是第五代黔國公沐紹勳之子,第六代黔國公沐朝輔之弟。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沐朝輔卒,他四歲的兒子沐融嗣黔國公。沐融年幼,沐朝弼被世宗皇帝任命爲都督僉事,代侄鎮守雲南。

嘉靖二十八年六月沐融暴卒,年僅六歲,其弟沐鞏繼承黔國公爵位。一連串的變故,讓沐紹勳之妻李氏害怕了。

上疏請朝廷召沐鞏和其母陳氏到北京居住,詔書還沒到雲南,沐鞏又暴病夭折。此事當時在朝中議論紛紛,尤其在勳貴集團中,引起不小的震動

顧寰與好友們也議論過此事,覺得沐朝弼狼子野心,膽大妄爲。

要是勳貴公侯伯府都如他這般胡作爲非,不僅會亂了勳貴世襲制度,還會讓皇帝和文官集團有機可趁。

皇帝、勳貴集團、文官集團三者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啊。

但是沐府鎮守的雲南,天高皇帝遠,文官集團也沒興趣染指那裡,於是嘉靖三十三年三月,世宗皇帝下詔,讓沐朝弼襲黔國公爵。

沐朝弼狼子野心、膽大妄爲,但確實也能幹。

嘉靖三十年,元江府土官那鑑叛明。時任都督僉事的沐朝弼與都御史石簡討伐,分五軍攻城。

途中諸軍瘴氣發作,石簡先跑爲敬,沐朝弼無奈,只好罷兵。回去後一紙奏章把石簡參倒,自己帶着兵馬再次征討,逼得那鑑走投無路,服毒自盡。

嘉靖四十四年,沐朝弼討擒叛明的景東府無量山土司阿方和謀士李向陽。

隆慶初年又平定武定府土司鳳繼祖作亂。

五月中,王一鶚攻克播州土司城,六百年播州土司楊氏覆滅的捷報傳到京師才兩天,御史臺都察院連連上疏彈劾黔國公沐朝弼驕縱不法,事母李氏不如禮,姦污嫂嫂陳氏,奪兄田宅,藏匿罪人蔣旭,用調兵火符遣人到京師刺探朝廷情況.

種種罪行,令人髮指,懇請皇上將其嚴懲。

大家都不是傻子!

這些彈劾從嘉靖四十年開始就年年有,還有沐融、沐鞏兄弟的暴斃,都與沐朝弼脫不了干係。

都察院曾經鬧騰過,世宗皇帝爲了雲南穩定,置之不理。

御史們看到上頭不動如山,又收了沐朝弼的封口費,也陸續偃旗息鼓。

隆慶元年又鬧過一回,還是不了了之。

現在這些彈劾突然被從故紙堆裡翻出來,劍指沐朝弼,無非是王一鶚和殷正茂聯手,把川黔土司最大的刺頭播州楊氏拔掉了。

其他水西安氏、敘永奢氏都成了土雞瓦狗,朝廷的手能直接伸進雲南,不需要沐朝弼這隻夜壺了!

萬曆天子的脾性,有心人都知道,他絕不允許大明境內有宗室、勳貴和外戚盤踞地方,作威作福!

西苑收到彈劾,立即下嚴旨斥責,叫戎政府八百里加急廷寄雲南黔國公府,以及雲南都司、各衛、各軍民府,明詔召沐朝弼進京!

局勢很明顯,沐朝弼奉詔進京,免不了一頓削;但是你不奉詔試試!

保證叫你試試就逝世!

顧寰在心裡都已經給沐朝弼盤算好了,攜帶大量金銀珠寶進京,路上先叫心腹親信帶着錢財進京,四下鑽營,幫忙在皇上面前說好話,減輕罪責。

自己慢慢在路上晃悠,等關係疏通得七七八八了,再到京師領罪。

奉詔進京還有生機,敢不奉詔絕對是死路一條。

滿天下,還沒人敢在萬曆天子面前耍橫炸刺。

顧寰捋着鬍鬚,搖着頭說道:“胡公以宣城縣公出任資政大學士,執掌戎政府,分秉軍國事,這些人就以爲皇上要恢復太祖成祖舊制,文武制衡。

他們怎麼就沒有想明白,就算文武制衡,武勳執掌戎政府,也輪不到我們這些勳貴啊。”

薛翰眼睛眨了眨,“沒錯,人家譚公封東寧侯,也是因軍功封爵,世襲罔替,跟胡公一樣,也是勳貴,只不過人家是.”

薛翰和顧寰異口同聲道:“新勳貴!”

顧寰哈哈大笑,“不自量力啊,這些傢伙不自量力啊!”

笑着笑着,忍不住擦拭着眼睛流出來的淚水。

“老了,一笑都把眼淚水笑出來了。”

薛翰看着他,慢慢收起了笑容。

馬車從從新簾子衚衕和舊簾子衚衕走過。這裡家家歇着小班,就是那種專門到大戶人家唱堂會,私人演出的戲班子,有時候還提供附加服務,屬於不是很正經的戲班。

馬車繼續前行,走到椿樹衚衕,這裡居住的有大班,就是在戲園子裡公開演出,完全憑手藝吃飯的正經戲班子。

衚衕口有塊齊院牆高的大木牌,上面掛着一條條小木牌,上寫崑曲某班、徽劇某班、海鹽某班、月調某某班林林總總有五十多塊木牌,全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戲班。

有戲子在各班的院子裡唱戲練嗓子,靠着大街的院子裡飄出來慷慨悲涼的唱詞:“.想當年長阪坡你有名上將,一杆槍戰曹兵無人阻擋。如今你年紀邁發如霜降,怎比那姜伯約血氣方剛.”

顧寰右手在腿上打着拍子,輕聲附唱着,等到一曲唱完,大聲道:“好,唱得好!這曲河南月調《收姜維》,唱得好,唱得妙啊!”

薛翰附和了一句:“確實唱得妙。”

盯着顧寰又說道:“老顧,我們身在其位,想避是避不開的。”

顧寰問道:“國丈爺,你也有想法了。”

“永康侯突然冒出來,是心有不甘啊。老顧,你心甘嗎?”

“國丈爺,不心甘又如何?就算你心比天高,但你敢跟天鬥嗎?”

薛翰長嘆一口氣,“我們各家能扛大鼎的,不是跟着戚萊陽西征去了,就是在南海打土人,都去掙軍功,光大門楣。剩下的全是二世祖,不濟事啊。”

薛家有薛麟、薛易,顧寰也有堂侄顧鳶,宋世恩的西寧侯一脈除了有宋公亮,還有他的侄兒宋克病。

成國公朱希忠有族侄朱遷,恭順侯吳繼爵有庶子吳汝芳,武安侯鄭昆有侄兒鄭亮,安遠侯柳震有庶子柳嗣義.

分別在西征戚繼光軍中,或者南海俞大猷、張元勳等人軍中,充任軍校,殺敵立功。

都是族裡子侄,或者庶子,爲家中富貴再上一道保險。

嫡子纔不會去冒險。

他們有世襲罔替的好處,躺着都能掉富貴下來,何必去拼命呢?

吃喝玩樂它不香嗎?

“不過他們在京中也沒大用,資歷太淺,軍功太薄,不足以服衆啊!”顧寰搖了搖頭,看着薛翰,突然眉頭一展,“國丈爺,此事我們確實脫不了干係。就算我們不下水,這大風大浪,水也會濺到我們身上。

必須想個法子,明哲保身。”

“怎麼個明哲保身?”

“那就需要你想想辦法啊,國丈爺!”

顧寰特意把最後三個字咬得十分重。

看到薛翰臉上的神情,知道他聽懂了自己的話,只是有些猶豫。

“老夥計,我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家的前途富貴,就全指望你了。”

薛翰一臉苦笑,“老顧,你突然給我這麼重的擔子,我怕挑不起。不瞞你說,我這個老丈人,見到自家女婿,還忍不住雙腿打顫呢!”

顧寰恨鐵不成鋼,在車廂地板狠狠跺了一腳,“老薛,你愚鈍啊!你不知道換個法子,換條路啊!”

聽到跺地板聲,車前方的馬車伕連忙拉住了馬匹,在路邊停下,車後面坐着的隨從跳下來在車門問道:“侯爺,什麼事?”

“沒事。鎮遠侯腳麻,跺了兩腳,繼續走,回府。”

“是!”

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69章 高山衛事件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902章 《西國志略》577.十月總結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966章 番外二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1章 祖孫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
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69章 高山衛事件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902章 《西國志略》577.十月總結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966章 番外二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1章 祖孫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