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職責(三)

“我看丞相大人是忙昏了頭!”抱怨聲裡,陸秀夫重重地摔了一下門,將塵世間的喧囂隔離在驛館的門牆外。

天熱,他的頭上汗津津的。蒼白的臉色也因憤怒帶着了幾分病態的暗紅。看上去就像剛被火星兒濺到了般,已經瀕臨了爆炸的邊緣。

與他同來福建的帝師鄧光薦笑了笑,暫時放下手中的《商學》。親手倒了杯新茶,放到陸秀夫面前。

“每次庭議上,你不是對文大人百般迴護的麼?怎麼此刻反而背地裡罵起他來了!。”鄧光薦的聲音聽帶着幾分調侃。

“我,我那是爲了穩定大局!”陸秀夫沒想到鄧光薦會這樣問,臉上的血色愈濃,從腦門一直延伸到了脖子,“本以爲宋瑞他心裡還念着一分君恩,沒想到,沒想到…”

他說不下去了。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矛盾,如果有人膽敢說文天祥對朝廷心懷不軌,陸秀夫人肯定會跳起來反駁。最近半年來諸臣在太后面前議事,陸秀夫簡直就成了文天祥在行朝的代言人,無論那一件針對福建的彈劾,都會被陸秀夫義正詞嚴地駁回去。

但文天祥的所作所爲,又的確讓陸秀夫失望。行朝君臣在流求住得非常不習慣,幾度與他聯絡,希望把朝廷搬回福州,文天祥都以戰局不穩來搪塞。好不容易福建戰事穩定了,他又說府庫空虛,不肯出資給朝廷另修行宮,也不肯給百官新建住宅。只是承諾如果行朝來福建,他將把福建大都督府騰空了,供少帝和諸臣暫時安身。

這叫什麼話?皇帝和臣子住在一個院子裡,你以爲是在船上麼?在陸秀夫大人眼裡,君爲臣綱,無論何時何地,上下尊卑要分得清清楚楚。否則,大宋就不能叫大宋,而是自甘淪落爲邊陲之地那些不分長幼尊卑的蠻夷。所以,他纔不辭辛苦地親自跑到福建來,希望憑藉自己與文天祥的交情,和心中的大義來感化他,把他從岔路上拉回來,趁本性純良的宋瑞此時走得還不算遠。

結果,到了福建才知道,所謂府庫空虛不過文天祥的一個藉口。此時的大都督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富裕。特別是在打贏永安保衛戰後,新興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在幾個大城市中建立了起來。光憑每個月的工商稅,大都督府就被填得滿滿的。各級官吏和破虜軍將士薪餉一加再加,豐厚程度讓陸秀夫這個視金錢爲糞土的清高之士亦心新生羨慕。

但是文天祥有錢給士兵發雙餉,有錢給百官加俸祿,卻偏偏沒錢增加行朝的用度。甚至一邊跟陸秀夫哭窮,一邊將價格並不便宜的石灰白白向地上灑。還美其名曰:“消毒!”

今天上午見到的事情更讓陸秀夫感到義憤填膺,北方的乃顏派使者前來拜訪,說草原上戰火紛紜,沒有足夠的錢購買破虜弓和弩箭,文天祥大筆一揮,當時把弩弓的價格降了三成,還答應了使者如果沒有足夠戰馬,亦可用牛羊抵數的要求。

陸秀夫對這個決定都非常不滿,幾度以咳嗽聲相提醒。可固執的文天祥卻對陸秀夫的示意充耳不聞,一直到協議框架大致敲定完了。才抽出一些時間來,向遼東來的使者介紹陸秀夫――大宋朝的另一位宰職。

而那個精通漢語的使者則以滿臉茫然相報,彷彿根本不知道大宋朝廷還有陸秀夫這樣一個人物。

“陸兄沒想到文大人變成了一代梟雄,還是陸兄自一開始就沒看清楚文大人!”鄧光薦不急不徐,又追問了一句。

“我是恨他變成了如此剛愎之人,今天,陸某親耳聽到,他將一大船弩箭,折價賣給了乃顏的使者!”陸秀夫喝了口茶,恨恨地罵,話語裡帶着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權奸和梟雄這兩個詞,無論如何陸秀夫是不肯從自己嘴裡加到文天祥頭上的。在行朝幾次象徵性的庭議中,有人彈劾文天祥專權,陸秀夫還據理爲文天祥力辯。以至於很多言官私下裡都罵陸秀夫是文天祥放在皇帝身邊的內應,是文天祥的爪牙和幫兇。但人的思維就是這樣複雜,一直爲文天祥辯解的陸秀夫,到了福建後就再沒說過文天祥一句好話,甚至每次去大都督府旁聽回來後,都拍桌子砸板凳地宣泄心頭的怒氣。

此刻,鄧光薦的表現更讓尤其讓陸秀夫感到窩火。這位肩頭承擔着勸說文天祥以盛禮接皇帝回閩的帝王師,自從到了福建就迷上了新學。夫子廟中新建的圖書館簡直被他翻了個遍,一些從大食等地蒐羅來的,和不知道誰是作者的新奇書籍,被他逐個借了出來。每天看到興起處,連飯都顧不得吃,更甭說與陸秀夫在一道想辦法勸文天祥改邪歸正了。

“低價賣弩的事,我看文丞相做得未必錯。至於爲什麼答應遼東蒙古以牛羊代替戰馬抵帳,我看還是因爲福建糧食不足吧!”鄧光薦耐着性子聽陸秀夫發完了牢騷,應了一句,隨即把目光投向了手中的書籍。《商學》兩個字,清清楚楚映入了陸秀夫的眼睛。

“鄧大人這是何意,莫非這書中,早已寫明瞭答案麼!”陸秀夫有些不滿,強壓者心頭的火氣問道。

“這書,不過是我朝海商和各大行商關於如何經商的一些經驗總結罷了,裡邊沒有答案。但鄧某卻從這一大堆書中,領悟了些文大人治政的精要。把書中所云和眼前現實比較一下,雖然看得不是非常明白,也好過了原來如霧裡看花!”鄧光薦用書脊敲了敲擺在桌案上的一大堆書,沉思着回答。

那一瞬,他的目光突然變得非常深邃,深邃得彷彿靈魂飄離了世外,隔在遠方把一切分辨得清清楚楚。

“此話怎講!”陸秀夫被鄧光薦的目光嚇了一跳,低聲詢問。

“陸相可記得你我此行,是爲了何事?”鄧光薦笑了笑,故作高深地問。“傳達陛下旨意,希望文丞相早日迎朝廷回福州駐蹕。”陸秀夫坦率地答到,話尾,還念念不忘地補上了一句,“原來鄧大人也記得你我有責任在身,大人不提,陸某還以爲大人已經忘了!”

“文丞相不是已經答應了麼?大人爲什麼還不回朝覆命。莫非大人滯留於此,內心還另有所圖?”鄧光薦的眼神飄了一下,不理睬陸秀夫話中的刺,繼續問。

“若只是回來和大夥擠一擠,陛下又何必這麼鄭重地向文大人傳旨!”陸秀夫聳聳肩膀,苦笑着答。

少帝昺是個豁達的君主,吃住好壞,符合不符合禮儀,向來是不挑揀的。但跟隨在皇帝身邊的官員,內待卻未必都能放下這個身價。如果不把一切操辦好了,難免有人會借題發揮。行朝在流求,就是因爲這些小事與蘇家的關係越處越僵。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再度發生,楊太后等人才決定派陸秀夫和鄧光薦來跟文天祥正式溝通一下。大興土木,倒不是一味地維護皇家尊嚴。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來福建後,君臣之間處得融洽些,別生太多的誤會。

鄧光薦也苦笑了幾聲,把手中的《商學》,輕輕放在書堆上。然後,感慨地問道:“有些話,太后不能直說,所以讓陸大人轉達。陸大人想必也轉達過了。而陸大人心中,未免依然存着勸文大人回頭的心思吧!”

“唉!”陸秀夫報以一身嘆息。當日在邵武與文天祥一番深談後,他原以爲,憑藉自己的學識和能力,能慢慢把文天祥拉回正路上來。所以,他主張一切皆以大局爲重。這次再來福建,卻發現文天祥非但沒有回頭,反而在背離的路上越行越遠,遠到自己已經無法看清楚他的身影。

“宋瑞他不是奸臣,如果他想篡位,何必派人救我們離開崖山。讓大夥死在蒙古人之手,不比他自己承擔殺君的罪名好得多。諸臣皆曰‘宋瑞逢迎朝廷,不過是爲了借正統之名,行篡奪之實’。而鄧某以爲,自崖山之後,宋瑞羽翼已豐,根本不用藉助朝廷,也可以號令天下!”鄧光薦笑了笑,彷彿通過幾天翻書,已經瞭解了文天祥內心的一切。

“我又何嘗不知宋瑞他不是奸佞,可他再這樣肆意妄爲下去,恐怕他不欲做奸佞,也自成奸佞了。屆時,萬歲將置身何地,即便萬歲可容他,他自己能容得下自己麼?”陸秀夫跌坐在椅子裡,面孔上帶着幾分沮喪,幾分憂傷。

被鄧光薦把心事說破了,他乾脆對自己的想法也不再加隱瞞。除了一些別有用心,以找茬挑事爲成名手段的言官和辯士,此刻行朝大多數人心裡未嘗不明白文天祥毫無篡位之心。他的兩個兒子都已夭折,並且自空坑戰敗後又一直未娶,沒有後人可交接權力。如果權力不能傳遞給子孫,當個執掌政令的權臣,和當一個皇帝其實沒太大差別。

而以文天祥對大宋的功勞,當個權臣也是衆人能容忍的事。畢竟現在皇帝年齡還小,等皇帝長大到能親政了,再提這些爭權的事情也不遲。到那時候,文天祥年齡已近花甲,又建立了中興大宋的偉業,把權柄交回皇帝手中,是保持一世英名的最佳選擇。文天祥不是傻子,他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後,應該知道這樣做是對他自己最有利。

所以,雖然幾乎每次庭議,都有人上竄下跳,指責文天祥專權,指着文天祥對皇帝不夠忠誠,指責文天祥誤國。但在陸秀夫等人的刻意打壓下,這些言論都沒掀起什麼大的風波。

少帝趙昺也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有一次甚至對彈劾文天祥的言官李文謙戲問:“若朕予你兵馬五千,卿能爲朕光復一路之地否?”

李文謙回答說不能。少帝又問幾個平素彈劾文天祥最歡的臣子,如果把破虜軍兵權交給他們,他們是否能擋住蒙古人的再度來攻。幾個大臣都沉默不語。

所以少帝趙昺笑着總結了一句,“如果擋不住蒙古人,社稷沒了,朝廷也沒了。朕想找個權臣、奸臣做手下,恐怕也沒這個機會了吧!”

幾個彈劾文天祥的大臣都無言以對。終於認清了如果把文天祥逼得太狠,逼得破虜軍造了反,行朝將什麼都剩不下的事實。

正是因爲從皇帝到大臣都認可了文天祥的專權,福建大都督府的政令纔可以如此暢通無阻。但眼下,陸秀夫卻無法看清楚,文天祥到底要把大宋帶向何方?

他爲了與北元對抗,而新編了一套軍制,這點陸秀夫能容忍。實踐也證明,這種變革是有效的,是抗擊蒙古人的良策。

爲了與北元對抗,文天祥重新劃分了大宋軍中將領等級,在六部之外,又創造了很多自古未有的衙門。這點,太后和行朝的諸重臣也能理解。畢竟此刻文天祥是右丞相,他有任免低級官吏的權力。並且他開創的那些部門都隸屬於丞相府,可以算爲了方便而行的一時權宜之計。

但陸秀夫和行朝其他幾個重臣,無論如何理解不了文天祥爲什麼處處以小民爲根本,站在小民角度上說話。

他有錢開票號,借錢給平頭百姓做生意,卻沒錢增加皇室開支。他有錢在福建大興土木,在幾個主要城市,無論爆發瘟疫的福州、劍浦還是沒爆發瘟疫的邵武、泉州,同時開工挖自古未見過的大型地溝,卻沒錢替皇家蓋一個簡陋的,如崖山行宮一樣的臨時宮殿。

更有甚者,他居然打算把低級官吏的任免權交給百姓。自古以來,哪朝哪代准許過這種以下犯上先例?

讓那些大字不識,不懂得大義所在的老百姓自己做主,如果他們受了人蠱惑,選擇投靠大元怎麼辦?難道你文天祥也聽之,由之。換一個角度說,如果將來百姓不滿足於自己推選里正、區長了,要求推選一府,一縣之官,難得大都督府也准許他們所爲。如果他們要求丞相辭職,皇帝去位呢,大都督府難得自己拆掉自己不成!

文天祥在玩火,或者他軍務和政務忙昏了頭,所以他纔出這種昏招。在福建這幾天,藉着鼓勵百姓抗擊瘟疫的機會,陸秀夫接觸了幾個文天祥的得力手下,這些文天祥的鐵桿支持者,對曾經嘗試過一次的選舉辦法,也甚有微詞。

那些百姓既沒有名聲,學問,也沒有軍功,憑什麼就可以爲官?他們把有限的官位佔滿了,將來沒仗可打時,那些爲國出了力的破虜軍弟兄向哪裡安排?

陸秀夫愁,他不但愁行朝安危,還愁文天祥自己的安危。他怕,怕文天祥等瘟疫結束後,繼續倒行逆施,自毀基業,拉整個大都督府和大宋爲他個人的一時衝動去殉葬。

“此刻文丞相心神俱被瘟疫所拖,無暇狂悖之事。若一日瘟疫去了,恐怕以文大人所居之位,所握之權及所負之民望,縱倒行逆施,天下亦無人能止之。所以,鄧大人若有所悟,望不吝賜教。陸某將代天下百姓拜謝鄧大人點撥之德!”說完了自己所擔心的事,陸秀夫站起來,對着鄧光薦一揖到地。

“陸相折殺鄧某了!”鄧光薦趕緊站起來,用雙手將陸秀夫攙扶住。他是個做學問的人,雖然身上難免有文人身上常見的,喜愛故弄虛玄的毛病,但爲人卻很謙和,不是個偶有所得便覺得天下唯我獨醒的酸丁。

此刻見陸秀夫問得坦誠,心中一陣感動。攙扶着這位年齡四十出頭,面相卻老得有六十開外的大宋丞相到座位上坐好,然後鄭重地答道:“鄧某但有所知,言無不盡!”

“陸相可曾聽人說過,文丞相有今天的成就,全賴在百丈嶺上得了三卷天書?”待二人都坐定後,鄧光薦一臉鄭重地問。

“此事人盡皆知。那火炮、鋼弩、手雷、戰艦還有金絲明光鎧,無一不是天書所載之物!”陸秀夫想了想,非常認真地回答。

“那這些物事能否稱得上克敵利器呢?”鄧光薦又問。

“自然,若無此物,何以對抗蒙古鐵騎!”陸秀夫毫不猶豫地答。

“若陸相得此天書,或對治國之策突然有所醒悟,是藏私於家,獨傳子孫呢。還是要他大利天下?”

“大利天下,正是我輩畢生之願!”陸秀夫的回答十分流暢。內心深處,他不止一次想過,如果上天眷顧的那個幸運兒不是文天祥而是自己,自己將怎樣把天書的威力發揮到最大。怎樣以此來讓大宋興旺。

“假如陸相得了天書,除了用它來治國,平天下外。還會做什麼?”鄧光薦頓了頓,把手按於書堆上,追問。

“若神明允許,當將天書所載,刊刻流傳。讓我華夏百姓,世代受此書之益!”陸秀夫騰地一下,從椅子上跳下來,指着鄧光薦,嘴巴中“呃!”“呃!”有聲。半晌,才合攏了已經痠疼的嘴巴,低聲嘆道:“原來,你搜尋這些書籍,是在搜尋天書真意!原來,在你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依鄧某愚見,若陸相欲勸文大人回頭,當以其矛,攻其盾。不可再以自己之前所學,來勸諫文大人。此一刻,你莫當他是之前的大宋狀元,莫當他還是宋瑞!”鄧光薦把堆放在一起的書攤放於桌面,大聲說道。

第2章 職責(三)第1章 進攻(一)第1章 弄潮(二)第4章 驚雷(九)廟算一下拔劍六下輕車三上破賊伍選擇四國戰六下第2章 職責(三)第4章 初(一)第3章 天下(十)華夏一下第2章 職責(七)第3章 天下(五)第3章 天下(六)華夏四下華夏三上第1章 進攻(六)風暴七華夏七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黃昏(一)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弄潮(一)第2章 破局(四)輕車二下國戰六下第1章 黃昏(一)第2章 國戰(一)黃昏四第4章 初(二)第2章 輕車(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1章 劫(三)第3章 雲動(二)第1章 劫(四)弄潮七第2章 國戰(一)第1章 輪迴(一)第4章 拔劍(一)風暴八上第3章 雲動(四)迷局五第1章 進攻(四)國戰六下第5章 風暴(一)第2章 職責(一)弄潮二下輪迴四迷局四上第1章 狩(五)合圍五下華夏八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第2章 職責(六)國戰十第1章 對峙(三)第4章 初(九)第4章 初(八)第2章 蝶變(六)華夏二第3章 天下(五)強盜貴族終第1章 弄潮(二)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天下(十)華夏一下第2章 破局(二)國戰十一中迷局四上第4章 斷腕(三)拔劍四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天下(七)天變五合圍一下第3章 天下(三)迷局五第5章 風暴(一)天變三上輕車四上天變四第3章 死生(五)華夏一下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對峙(一)第2章 職責(三)第3章 選擇(二)第3章 天下(七)第1章 弄潮(一)迷局四上第3章 天下(三)第1章 劫(二)第3章 破賊(一)風暴七第4章 初(一)國戰六
第2章 職責(三)第1章 進攻(一)第1章 弄潮(二)第4章 驚雷(九)廟算一下拔劍六下輕車三上破賊伍選擇四國戰六下第2章 職責(三)第4章 初(一)第3章 天下(十)華夏一下第2章 職責(七)第3章 天下(五)第3章 天下(六)華夏四下華夏三上第1章 進攻(六)風暴七華夏七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黃昏(一)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弄潮(一)第2章 破局(四)輕車二下國戰六下第1章 黃昏(一)第2章 國戰(一)黃昏四第4章 初(二)第2章 輕車(一)草莽英雄魔幻短篇第1章 劫(三)第3章 雲動(二)第1章 劫(四)弄潮七第2章 國戰(一)第1章 輪迴(一)第4章 拔劍(一)風暴八上第3章 雲動(四)迷局五第1章 進攻(四)國戰六下第5章 風暴(一)第2章 職責(一)弄潮二下輪迴四迷局四上第1章 狩(五)合圍五下華夏八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第2章 職責(六)國戰十第1章 對峙(三)第4章 初(九)第4章 初(八)第2章 蝶變(六)華夏二第3章 天下(五)強盜貴族終第1章 弄潮(二)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天下(十)華夏一下第2章 破局(二)國戰十一中迷局四上第4章 斷腕(三)拔劍四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天下(七)天變五合圍一下第3章 天下(三)迷局五第5章 風暴(一)天變三上輕車四上天變四第3章 死生(五)華夏一下第4章 驚雷(八)第1章 對峙(一)第2章 職責(三)第3章 選擇(二)第3章 天下(七)第1章 弄潮(一)迷局四上第3章 天下(三)第1章 劫(二)第3章 破賊(一)風暴七第4章 初(一)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