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下(三)

此刻,黎貴達已經完全沉浸在帶領一支仿照破虜軍方式打造起來的軍隊,與文天祥爭雄於沙場,以雪其輕視自己之恥的幻想中,壓根沒有注意到忽必烈與呼圖特穆爾的臉色已經越變越陰沉,陰沉得像草原上四月的天空。

“……,以火器挫其鋒櫻,以鐵騎斬其兩翼。敵必敗,我軍則以輕車綴其尾,穩步圖之,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領軍五千,亦可對敵數萬!”講完了火炮規格與火力搭配,又講了一下步、炮、騎、車四兵種配合要領,黎貴達非常自信地總結道。

“黎將軍,若陛下給你工匠兩千,精銅、精鐵各十萬斤,不知道用多長時間,你能將說過火炮一一造出來?”呼圖特穆爾實在無法忍受黎貴達突然間表現出來的輕狂,低聲問道。

“這?”黎貴達的回話有幾分猶豫。在破虜軍中,掌握任何新式火器的性能、戰場配製方式、作戰準則,是每個高級武將必須的本領。一種新武器配備後,相關使用說明的使用建議會很快印裝成冊,頒發到將軍們手裡。所以,黎貴達談起火炮規格與火力搭配來才能頭頭是道,但真的讓他去督造火炮,恐怕連最簡單的虎蹲炮也造不出半尊。

“恐怕又是嘴巴上說得明白,動起手來甚也不是!”忽必烈於心中低低嘆了口氣,儒生們眼高手低的缺點他太瞭解了,所以,他對儒家的治國方略和做事能力一直抱有懷疑態度。在他的心目中,這些人最大的用途是裝點門面,順帶着寫點天命、五德的文章混淆視聽。真的辦實事,反而是色目人更順手。雖然色目人不像儒者那樣看上去一身正氣,還有貪財好色的壞毛病。

這樣一想,對黎貴達的重視立刻降低了幾分。笑了笑,說道:“黎將軍能將火炮規格和製造要領傾囊相授,與國已經是大功。至於如何造,還是將記錄下來的文字着快馬發回百工坊,讓阿合馬、董文用、董德馨他們幾個頭疼去罷!”

“是!臣尊旨!”書記官躬身聽命,收起文案,倒退着走出了大帳。

黎貴達突然間覺得有些窘迫,好像走江湖的騙子突然被觀衆看穿了底細般,臉上涌現一片潮紅。

正當他猶豫是否該鼓起勇氣,把改造火炮的任務接下,于軍前造幾門最簡單的小炮來證明自己的時候,又聽見忽必烈寬容大度地安慰道:“黎將軍是領兵大將,而不是軍中匠人,對這些雕蟲小技能關注到如此地步,已屬不易。咱今天不提這個,朕對文丞相在南方的新政很感興趣,不知道黎將軍能否給朕說說?”

“新政?”話題突然從火器跳到施政,讓黎貴達有些不適應。看看忽必烈鼓勵中夾着期待眼神,再看看呼圖特穆爾的臉色,想了一下,極其不情願地說道:“這件事說來話長,文賊試行新政已經兩年多了,不知道陛下想了解哪一點?”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可最近文天祥的招數,朕卻如霧裡看花。你在福建待的時間長,應該能瞭解一二!”忽必烈說着,順手將盜版報紙拿起來,丟進黎貴達懷裡。

這可難壞的黎貴達,由於內心的牴觸情緒作怪,黎貴達對新政的態度一直是懷疑大於接受,有時甚至不願去了解,偏偏忽必烈問的問題又如此含混。抓起報紙看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說道:“依臣之見,那文賊,恐怕是,恐怕是中了平等的毒,行事悖亂,捨本逐末了!”

“中了平等的毒?”忽必烈楞了一下,這個說法非常新鮮,是他平生第一次聽到。沒等細問,旁邊左相呼圖特穆爾已經自作聰明地搶先問道:“平等?可是儒家所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麼?”

“恐怕,非但這幾個字般簡單,文賊認爲,天下人生來無高低貴賤之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別人不欲,亦不可施於人!”黎貴達緩緩地說道,心思又回到了在福建時與同僚的恩恩怨怨中。

在福建時,他對新政及文天祥本人最大的不滿意之處,就在平等這兩個字上。自幼所學,所堅持的,就是天、地、君、親、師,這種等級順序。與這個時代大部分儒者一樣,黎貴達認爲,只有下位者對上位者絕對的服從,才能維持國家的穩定,才能使國家能集中起全部力量應付外敵。

救亡之道,不是玩什麼平等、契約。而是依靠軍力快速建立起一個絕對的儒家順序。以理學的嚴整應對北元的混亂。

爲此,他與文天祥等人的距離越來越遠。以至於後來對福建大都督府徹底絕望,所以纔在戰敗之後,選擇了徹底離棄破虜軍。

但到了北方,離得遠了,他對‘平等’二字的理解反而更加清晰了。在這裡,蒙古系、色目系大臣對漢臣的輕視與欺壓,縱使做了將軍,也能深刻地體會到。雖然,忽必烈一再強調,不把他們這些漢人中的精英當作漢人看待,可黎貴達明白,那是因爲自己此刻對大元朝廷有用。而將來,一旦自己沒有用途時,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孫後代們,將永遠匍匐於蒙古人及其後代腳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人不欲,亦不可施加於人!”忽必烈反覆咀嚼着黎貴達的話,就像唸佛經般,數遍不停。

“所以,他才試行選舉,讓百姓有資格監督施政者,防止他們濫用權力。而軍中,儒林和朝廷很多人對此不滿,紛紛出來與他做對。依臣之見,這約法會,恐怕是文賊不得已而爲之。對於我朝,倒是一個好的用兵機會!”黎貴達繼續分析道。

文天祥的性格堅忍不拔,但並非固執己見之人。除了在軍務方面,他有時候會力排衆意,獨斷獨行。其他的事情,通常都會找人商量後再做。大夥商量時,可以各抒己見,但得出結論後,卻不得拖延牴觸。新政試行這兩年多來,大都督府內部從來就不只是一種腔調在說話,但由於文天祥能接受大夥的建議,並倡導‘從衆’與‘妥協’,所以,大夥嚷嚷過後,總是能找到一條彼此都能接受的辦法來。

恐怕,所謂的約法會,亦是如此。文天祥看到自己的辦法別人接受不了,就把各方力量集中到一處,商討個折中策略。

“這樣做,未免錯過了北伐兩浙,恢復舊都的大好時機!”一瞬間,黎貴達又忘記了自己此刻屬於哪一方,惋惜地想。

“也許這樣做了之後,內部將來有爭端,卻不需要用武力來解決。妙計,放在盛世中的確是個妙計。但用在此刻,卻是一招臭棋!”忽必烈從沉思中回過神,撫掌嘆道。

他終於明白了文天祥欲做什麼!漢人向來可同患難不可共富貴,自己大軍壓境,所有人當然唯文天祥這個馬首是瞻。但此刻自己把兵馬都抽調到了北方,文天祥輕鬆得了福建和兩廣,地方大了,危機不在眼前了,各方勢力的心思恐怕又活泛了起來。

加上文天祥這個大都督府名義上本來就隸屬於殘宋朝廷,而殘宋朝廷的威望和能力對派力量根本無法壓制和平衡。這樣,殘宋幾個月來看上去軍事上順風順水,實際上各派力量已經面臨了對決的邊緣。

文天祥動用武力去壓,恐怕會動搖其地位和忠臣形象。於是只好先進一步,拋出個選舉,再退一步,玩一招約法。一進一退之間,與各方力量討價還價,最後通過約法來把各方力量整合於自己之手,徹底將殘宋朝廷和士大夫們架空。同時利用約法,束縛住軍中的實權派將領,讓他們不得居功自傲。

這一手,漂亮固然漂亮,卻過於婆婆媽媽,失去了英雄本色。按忽必烈的想法,如果換了文天祥爲自己,面對這種危機,何不快刀斬亂麻地直接動手砍。雖然過程血腥些,大敵當前,早一日在內部豎立起絕對權威,早一日可以整頓兵馬全新迎戰外敵。

“文賊見識有限,自然不如陛下般高瞻遠矚!但在福建,其地位的確已經無人可動搖。經此約法後,恐怕更沒有人相信他是個竊國權奸。今後無論想幹什麼,都有無數人前仆後繼爲其開道了!”黎貴達不着痕跡地送了忽必烈一記馬屁。內心深處,卻不認同忽必烈的理解。

對於文天祥,黎貴達的感覺一向很複雜。一方面,他佩服文天祥的人格和能力,以及他身上那種爲了國家不顧生死榮辱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卻恨文天祥不符合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恨其不採納自己的建議,甚至不重用自己。或者說,他最恨爲什麼自己不是文天祥,或者天書的好事爲什麼沒讓自己遇到。這種敬畏與惱怒交織的感覺讓他的表現一直很矛盾,幾乎無時無刻,都想與文天祥背道而馳,指摘其錯誤。但當別人說起文天祥的錯誤時,黎貴達內心深處,又會想到,文天祥也許是對的,只是世間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瞭解他的作爲。

自己是文天祥的知己,是其勁敵。除了自己,沒人能瞭解他,毀滅他。同時,也沒人配了解他,毀滅他,甚至忽必烈也不能。自己與他就像周公謹與諸葛孔明,整個時代必然被自己與他所照亮,其他所有人,不過是摺子戲裡的龍套和陪襯。黎貴達想着,想着,目光中露出了幾分癡迷與瘋狂。

“朕也不一定是見識就高於他,而是我們蒙古草原上有個規矩,叫追隨強者。做強者的奴僕並不丟人,因爲強者是世界的主宰,只有強者才能給大夥指引正確的方向,帶領大夥開闢領土,應對劫難。所以,當年以木華黎、者別這樣的英雄,都匍匐在成吉思汗腳下,甘爲大汗的鷹犬。而你們南人呢,雖然有天地君親師的順序,卻個個都以爲自己是天下第一人,除了自己,別人都是傻瓜笨蛋,所以有力量也不能向一處使。文天祥的辦法,可能是不得不爲的辦法。”忽必烈不理會黎貴達的馬屁,自顧自剖析起來。

看到大汗終於解開了心中疑問,呼圖特穆爾也很高興。雖然他覺得南方的事情未必就如此簡單,但今晚得知的火炮規格和配製,又能推算出文天祥短時間沒有力量給帝國的南方製造更大的混亂,已經基本上達到了召見黎貴達的目的。

追隨強者,可怎樣才能判斷誰是最強呢?追隨錯了怎麼辦?黎貴達在心中反駁道,望着忽必烈明澈而自信的眼神,腦海裡,突然清晰地想起文天祥的幾句話。

當年破虜軍剛剛打下福州,文天祥在福建北三府試行選舉,以應對士人不肯出門做官的尷尬局面。黎貴達曾經質疑文天祥的做法,認爲其過於異想天開。

當時,文天祥曾經說道:“縱使不能抓住機會,讓這個時代進行一場哪怕是簡化的普選,至少,也要慢慢訂立一個契約,把平等訴求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寫進律法,讓後世追求平等的人,從此有一個法律依據。”

當時,文天祥的目光,與此刻忽必烈的目光一樣堅定。

那一刻,文天祥還說道:“新政一時有缺陷不要緊,大夥可以慢慢改,慢慢修補,甚至根據現實做出退讓。怕的是以缺陷爲藉口推脫,明知這樣做有好處也不去嘗試。這樣無限循環下去,整個民族會永遠沉淪,永遠拘泥於古,不再向前!”

黎貴達發現,自己終於明白了文天祥的真實意圖,但他不想說出來。說出來,估計忽必烈也聽不懂。

拔劍八下風起六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虎嘯(四)合圍一下第3章 破賊(一)破賊三合圍三上第2章 職責(五)第5章 龍吟(一)迷局六下華夏六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第4章 斷腕(五)風暴十下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4章 驚雷(六)第4章 虎嘯(三)選擇一下輪迴四第4章 初(三)強盜貴族三第4章 初(七)廟算三上國戰二國戰十第4章 驚雷(六)第3章 天下(三)第3章 天下(二)第5章 風暴(十)風起五第1章 輪迴(一)第1章 劫(二)第2章 職責(五)國戰十一下第4章 斷腕(二)迷局四中第2章 百鍊(一)拔劍一下第5章 龍吟(四)國戰九第3章 雲動(三)光明之城四下輕車二上弄潮六第4章 斷腕(二)第5章 風暴(九)選擇五光明之城二下第3章 死生(五)第4章 初(十)第2章 蝶變(六)第5章 風暴(九)合圍五下第3章 選擇(一)第1章 狩(六)輪迴三第4章 驚雷(八)第3章 雲動(四)合圍五上第4章 初(九)第5章 風暴(一)第1章 黃昏(一)第3章 選擇(三)第4章 驚雷(十一)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弄潮三第1章 狩(四)第2章 破局(五)弄潮八上華夏三上第2章 迷局(一)風暴七國戰十一中合圍三上第4章 斷腕(一)第5章 龍吟(六)第5章 風暴(六)第3章 天下(六)強盜貴族終第1章 進攻(一)選擇一下國戰十一上迷局一下第4章 初(六)第4章 初(五)光明之城二下國戰四第4章 驚雷(九)第2章 職責(七)國戰三弄潮八下拔劍二破賊伍第2章 職責(三)第4章 初(五)拔劍七破賊伍拔劍三
拔劍八下風起六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虎嘯(四)合圍一下第3章 破賊(一)破賊三合圍三上第2章 職責(五)第5章 龍吟(一)迷局六下華夏六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第4章 斷腕(五)風暴十下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4章 驚雷(六)第4章 虎嘯(三)選擇一下輪迴四第4章 初(三)強盜貴族三第4章 初(七)廟算三上國戰二國戰十第4章 驚雷(六)第3章 天下(三)第3章 天下(二)第5章 風暴(十)風起五第1章 輪迴(一)第1章 劫(二)第2章 職責(五)國戰十一下第4章 斷腕(二)迷局四中第2章 百鍊(一)拔劍一下第5章 龍吟(四)國戰九第3章 雲動(三)光明之城四下輕車二上弄潮六第4章 斷腕(二)第5章 風暴(九)選擇五光明之城二下第3章 死生(五)第4章 初(十)第2章 蝶變(六)第5章 風暴(九)合圍五下第3章 選擇(一)第1章 狩(六)輪迴三第4章 驚雷(八)第3章 雲動(四)合圍五上第4章 初(九)第5章 風暴(一)第1章 黃昏(一)第3章 選擇(三)第4章 驚雷(十一)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弄潮三第1章 狩(四)第2章 破局(五)弄潮八上華夏三上第2章 迷局(一)風暴七國戰十一中合圍三上第4章 斷腕(一)第5章 龍吟(六)第5章 風暴(六)第3章 天下(六)強盜貴族終第1章 進攻(一)選擇一下國戰十一上迷局一下第4章 初(六)第4章 初(五)光明之城二下國戰四第4章 驚雷(九)第2章 職責(七)國戰三弄潮八下拔劍二破賊伍第2章 職責(三)第4章 初(五)拔劍七破賊伍拔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