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可有破燕之策?”
這聲音聽起來如冬日暖陽、夏日清風一般讓人舒適,所以雖然是從未聽過的陌生聲音,李景隆也並未被嚇到,而是詫異擡頭,看到了一個身材高大、手長腳長、慈眉善目的老道士。
李景隆第一時間掃了眼在應該守在他邊上伺候的僕從和門口的守衛,卻發現他們都癱倒在地,沒有了動靜。而那名本應守在暗處,護衛他安全的超一流高手,則不見了蹤影。
心中一凌,李景隆看向老道士:“是燕王派你來的?”這時候他倒是沒有用“燕逆”、“反王”這樣的稱呼,不想刺激這個疑似“刺客”的老道士。
老道士自然就是“太平樓樓主”谷欣陽了,在他的刻意控制之下,可以給人一重親近、願意相信的感覺,笑眯眯地說道:“大將軍誤會了,老道並不是燕王的人,相反,老道是來相助大將軍的。”
“相助我?”李景隆眉頭微皺,有些不明白,一個老道士能對這種規模的兩軍交戰產生什麼影響?難道是能呼風喚雨,召個雷劈了燕軍帥帳?又或是仗着武功高強,潛入燕軍營中,刺殺朱棣?
不過老道士並沒有馬上說如何相助,轉而敘起了舊:“其實當初太祖起兵之時,老道和岐陽王便相識了,那時曾與岐陽王一起殺了蒙元高手寶力道,沒想到一晃已是幾十年過去,岐陽王已故,老道卻是又與他的兒子相遇,又要再‘並肩作戰’……”
聽到老道士說的話,李景隆卻是一下睜大了眼,表情吃驚:“道長,你……您說您與先父一起殺了寶力道?”
谷欣陽口中的“岐陽王”,就是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了,他是太祖朱元璋的外甥,在太祖起兵後,投奔於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大明建立後,曾主持大都督府,兼管國子監,死後被追封“岐陽王”。
李景隆小時候聽父親說過這件事,知道當時他差點被蒙元高手寶力道襲殺,是一位高手突然出現擋了下來,並且直接反殺了寶力道。那高手是他父親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厲害的人,武功堪稱出神入化、登峰造極。
父親並沒有跟他說過這人的名號,似乎這人的身份極爲隱秘,而且也在太祖打江山的過程中立有大功,不論是之前驅逐蒙元,還是後來平滅陳友諒,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當初太祖麾下,其實有許多江湖門派和高手相助,最有名的,便是當時的拜火神教、也就是後來的魔教了。不過絕大多數江湖人,都是爲了求功名利祿,在大明建立之後,他們都各有封賞,有的進入了軍中,有的則成了地方豪紳,但那曾經救過李景隆父親的高手,卻是毫無所求,飄然而走。
所以在李文忠看來,那名高手,纔是真正的高人甚至是仙人風範。
在確定了谷欣陽的身份後,李景隆激動地握住了他的手:“請道長助我!”
谷欣陽微笑着反手握住他,點頭說道:“此正是老道此行的目的。”
當谷欣陽將他的想法告知李景隆後,後者沉吟了一會後,立刻決定全力支持,在他看來,谷欣陽的計劃完全符合他的戰略意圖——一戰而決勝負。
谷欣陽說他已經召集了四位宗師高手,兩位超一流高手,和幾十位一流高手,若李景隆能在戰場之上,製造出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直接近距離突進到燕王朱棣近處的話,他們就有很大的把握,直接將其擊殺。
李景隆也算半個武人,騎射和馬戰都還可以,雖然功夫而論,基本不入流。但他也大概知道,一流高手、超一流高手和宗師高手意味着什麼。
宗師高手,那可是武者的最高境界,是真正的千人敵、萬人敵。
以李景隆父親跟皇帝的關係,他小時候也沒少進皇宮,知道朱元璋的身邊,就有這種層次的高手。他早年曾經聽說過,有一位大宗師想要刺殺太祖,然後被宮內的宗師高手所阻,相互之間的交手,竟然毀掉了三座宮殿。除了宗師高手外,其他一流、超一流的大內高手,根本近不了身,插不了手。
在襲爵曹國公後,他也曾想過,請一名宗師高手來護衛身邊,保家宅平安。但是深入瞭解後才知道,別說他一個國公了,就是藩王,都沒有那個本事,沒有那個能力。整個大明,也就只有皇位上的那位九五之尊,能夠有宗師高手當護衛了。而宗師高手的地位,也遠不是一般的大內高手所能相提並論。
如今,太祖已是龍馭歸天,那些原本護衛他的人,應該已經轉而護衛朱允炆了。
李景隆知道,皇城中的宗師高手應該不止一位,但肯定也不會有四位之多。
如今這老道竟然就召集了四位宗師高手,在燕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於戰陣之上突然襲殺,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燕王自恃武勇,戰陣之上經常親身帶護衛精銳臨壓前線,在戰陣上要接近到,倒是比在軍營之中、城池之內要相對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在戰陣之若是若是殺死了燕王朱棣,那燕軍便會崩潰,可以直接藉此機會,轉化爲一場決定性的大勝,甚至可能直接徹底奠定北地戰局,平亂這場亂事。
而且谷欣陽也告訴他,在戰陣之上,宗師高手們可以藏於軍中,混雜於人羣之內,不容易被燕王邊上的高手感知到氣息——一名宗師高手或許還有辦法隱藏氣息,但四名宗師高手在一起,先天之氣互相勾連,很難瞞過同樣先天之境的高手。而從之前得到的情報來看,燕王身確實有一名強大的宗師高手護衛,建文帝曾經派了一名宗師高手往北平,協助謝貴、張昺抓拿燕王,應該就是被燕王身邊一直潛藏着的那名宗師所阻。
在說服了李景隆,得到了他配合行事的承諾後,谷欣陽便回到德州城內一間事先安置好的宅院內,去見隨他而來的王恨水、妙虛子和薛良等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