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一般的朝廷機構,東緝事廠這種諜探機構,有着更爲隱秘和自由的組織形式。再加上王戈是東廠的創始人加唯一負責人,人事不受吏部管控,財務不受戶部挾制,只聽皇帝的直接詔命,除了皇帝外,基本上沒有人有權力對東廠的人事和結構進行調查,也沒有人知道東廠內部除了那些登記在冊的人員外,還有多少編外之人。
名義上東廠的經費是由內庫出,也就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錢,但實際上只是象徵性地撥一點而已,東廠的大部分經費,都是自己解決。
當然,東廠斂財的方式不會如現在如日中天的錦衣衛那般,直接用案子把人牽連進去,然後逼得人傾家蕩產來運作解救。這種方式實在是太過直白,太過公開,鬧得人盡皆知,名聲太臭。別看現在錦衣衛威風,沒人敢來找麻煩,但這些事情別人都看在眼裡,日後便是反噬的根源。
相對來說,東廠的行事就要隱秘得多。很多時候,都是在一些豪商、大戶受到官府迫害或是江湖勢力欺壓的時候,暗中出面周旋、調停。而所提的要求,也不是逼得人傾家蕩產、舍盡家財,而是派人蔘與進其生意之中。在賺錢的同時,也是將人手不知不覺地散播出去。而對那些豪商、大戶而言,他們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這些手段通天的人是什麼來歷。
而在對付蒙元韃靼或追查反賊的時候,也常能找到被蒙元密探脅迫或策反的官員、士紳、富豪,他們同樣也是東廠的搖錢樹之一。
有錢、有人事權,王戈控制下的東廠,有着遠比其他人看起來龐大得多的規模。
這種情況,其實朱棣也是隱約知道的,只是秉持一方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針,不好過多牽制,另一方面,王戈控制的東廠也確實立了不少功勞,而且不像錦衣衛那般弄得天怒人怨。
在王戈重傷昏迷的那段時間,西廠橫空出世,一副要與東廠搶班奪權的架勢,沒少干預東廠的人事,但因爲東廠結構的特殊性,除了那些登記在冊的東廠成員外,編外的密探到底有多少,控制的產業有哪些,也根本不知道。
不過在王戈“甦醒”,特別是去了一趟京城後,卻是主動將東廠的一部分編外人員的名單,用密奏的形式報予皇帝知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份名單到了皇帝手裡,西廠得到也是早晚的事,而這也是王戈做出的、願意讓西廠來監督的表態。
當然,實際王戈所掌握的密探數量,遠遠要比那份名單多得多。只不過那些密探,都不是以東廠的名義掌控的,他們只會對王戈效力。
離開京城後很長一段時間,王戈都沒有繼續回到北平主持對蒙元的諜探工作,完全放權給尹少亭,自己則一直以“休養”的名義,待在青州。
……
蒙元王庭。
如今的韃靼頭領鬼力赤看着手中得到的情報,黝黑的臉上滿是焦躁。
永樂帝欲要遷都北平的消息,意味着大明對蒙古的策略將會比洪武時期還要酷烈兇狠。
當初永樂帝朱棣還是燕王之時,封藩北平,雖然多次北征,朱棣都帶領一路大軍,是作戰主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燕王駐守北方的這漫長十幾二十年間,其實燕藩、寧藩等邊境藩王,與蒙元、韃靼之間,除了對抗和廝殺外,還有着各種的合作和收買。
像朱棣的麾下,其實就有不少蒙元投靠過去的騎兵、部落戰士,許多蒙元的貴族,也都會和邊境藩王控制的商人私下交易。
本來在他們看來,朱棣登基的話,應當會比兇殘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好得多,或許會給草原的部族們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但沒想到的是,永樂帝朱棣,登基後竟是準備遷都北平,而且明顯在籌備着新一次的大規模北征,在往北方調集兵馬、糧草、器械。
特別是皇子朱高煦之死,更是傳聞由蒙元韃靼在後面策動主使,使得永樂帝與韃靼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起初在靖難之役的時候,鬼力赤確實有想着兩邊下注,在北面搞事情的打算。若是燕王被滅,說不定就會趁着明朝內部空虛,北方兵力不足的情況,大舉南下,說不定能將之前的元大都、如今的北平拿下。
但在朱棣進入金陵城後,鬼力赤的想法就已改變,已經準備對大明做出臣服的姿態。
所以即便大明一直在肅清京城和北平等地的蒙元韃靼密探,甚至那位身份地位都極高的寧先生也被殺死,鬼力赤也一直沒放棄和明廷言和的想法,畢竟現在蒙元被趕到草原後,又經歷了數次內亂,現在韃靼和瓦剌已經分裂,即便有阿魯臺的支持,許多部落首領也並不服鬼力赤的統領。這時候如果大明北征,他們是沒有多少抵抗能力的。
然而朱高煦被刺殺,又是曝出蒙元密探背後指使後,與明廷言和的路便算是被徹底封死了。
鬼力赤自然是沒有下這種命令的,但他在內部一番調查後卻發現,那次的刺殺,似乎還真是在北平的一名蒙元密探自作主張推動的……
那名密探已經死了,但他在王庭的單線聯絡人、上司卻言明,這命令不是他下的。
這就讓鬼力赤有些哭笑不得了,可這時候他也無可奈何,總不能把自己的密探都綁了送去明廷請罪,說是他們自作主張,這事和他鬼力赤、和韃靼無關吧?朱棣會信他?
於是鬼力赤藉着這個機會,對王庭的漢人進行了大量的清洗,也就是那些曾經中原一帶的魔教餘孽、左使一系高手。
反正這些人,當初投靠的,是被鬼力赤給廢掉的黃金家族後裔。
但沒想到的是,那些魔教餘孽,竟然提前知曉一般,大部分都提前逃掉了,只有少部分人被清洗、殺死。
鬼力赤問計太師阿魯臺,後者給他的建議,是用反間之計。
“我們可言當初在北平的密探擅作主張聯絡高陽郡王身邊的祁左良,是爲了將‘長生秘法’獻予大明皇帝。”阿魯臺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