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六部直房中的侃侃而談

管北京皇城只是初成,但高高宮牆卻難掩其恢宏壯由於太子在南京監國,朱棣的風痹症時有作,行在各官員的早朝也往往斷斷續續,再加上如此寒冷的天氣,露天早朝實在是一件讓人叫苦不迭的差事。因此,聽說天子御謹身殿聽政,久未上朝的大臣們各有各的思量,這一日免不了一個個早早起牀。

於是,儘管天色仍舊昏暗,東西長安街上卻是車馬不絕,相熟的官員少不得彼此打招呼說話,一時之間盡是嘈雜的人聲。等人都到了東西長安門前,這時候便能看出文武官員的差異來,東長安門各軍都督府的勳貴們往往都是身披輕裘,鶴氅披風等禦寒之衣極盡華麗,而西長安門的文官們則多半是在官袍之外罩着家常的大祅,甚至還有人的舊衣裳上頭打着補丁,那種寒酸勁就別提了。在這一片灰暗中,穿着金彩提花絨大氅的楊榮便顯得鶴立雞羣。

一羣文官雲集左長安門正等着宮,忽然有眼尖的瞧見正陽門大街上彷彿有大隊人馬行來,一時間少不得議論紛紛。

待到近前,衆人方纔看清那是穿着大明官服的番邦使節,頓時恍然大悟。看着那些穿着好衣服偏偏還笨手笨腳,站在宮門前左顧右盼滿臉奇的使節們,好些官員都生出了一絲屬於天朝上國的驕矜來。

“咦,那邊又有人來了!”

隨着這個聲音,官員少不得又極目望去。這一次來的人卻是比先頭更多,而且個個服色鮮亮,在宮門前熊熊燃燒的火炬前顯得錦竹輝煌。有得到風聲的人不免就指~戳戳地對同僚說:“瞧見沒有,就算是文官,人家勳貴之家出身的就是和咱們不同。那身上從頭到腳都是御賜的東西……嘖嘖,就不知道他佩的那把天子劍究竟是真是假!”

金幼孜看着身旁的禮部書呂震,微微皺眉嘆息了一聲:“皇上一向乾綱獨斷,爲了之前遷都地事情就曾經遷怒於多人,之前雪片一般的彈劾勸諫飛入通政司,只怕皇上是惱了,所以這回才如此大張旗鼓。不過呂尚書也瞧見了,即便不算錦衣衛護送,不算紫貂皮大氅和話。

“皇上之前曾經召閣臣和我們幾個尚書說過寧波地事情。那

向皇上說過。但你年紀輕輕有銳氣是好地。只是雷厲太過苛嚴了。單純以德服人固然是紙上談兵。但也不能一味以威服人。更不能一味投皇上所好。”

儘管已經一把年紀,但夏原吉仍然是脊背挺得筆直,說話鏗鏘有力:“開海禁成效如何暫且不提,但你能夠想着開源,這份心思值得嘉許。今日朝會上你繳還聖命之後,我擬向皇上請示調你入戶部,所以和你說一聲。”

自從朱棣設了文淵閣,從翰林學士當中挑選了一批人蔘贊機務,六部尚書地地位便漸漸不如洪武,但義和夏原吉仍是朱棣登基後最爲信賴的人,於是一個掌吏部,一個掌戶部,其餘尚書幾乎都是唯其馬是瞻。此時夏原吉在大庭廣衆之下不閃不避地說了這麼一番話,屋子裡的尚書侍郎和各司郎中不禁人人側目,就連義也有些訝異。

禮部尚書呂震精幹油滑,骨子裡卻是個挑剔人,先前在西長安門前頭看到一衆錦衣衛簇擁着張越過來,他便有三分不喜,所以才附和了一番金幼孜。然而,剛剛見張越進門之後團團行禮,也並不自恃寵眷和出身傲視他人,他這才覺皇帝寵信這個年輕人不是沒來由的。於是,此時聽到夏原吉這番話,他便有意乾咳了一聲,又走上前去。

“自從劉總兵望海大捷之後,這次又狠狠打疼了那幫倭寇,你功勞可算是不小!要知道,日本之前上書臣服,又受了朝廷冊封,可如今這位新任國王卻悍然斷了奉表入貢,皇上心裡早就極其不滿了。這次沿海捕倭之後,肅清了航道倒是其次,東南沿海從此之後就可以安寧一陣子,諸國入貢再無後顧之憂,這纔是最要緊的。”

張越此次在鬆府寧波府轉了一圈,既有汪大榮這個掌管市舶司多年地太監解說,又和熟悉東洋事務的楊家人打了一番交道,對如今地日本更多了幾分瞭解。由有成吉思汗東征日本幾乎全軍覆沒的前例,儘管日本在洪地時候多次拒絕臣服,洪武帝朱元璋雖然憤怒,但也按捺着沒有出兵。直到永樂二年鄭和率領水師親臨,日本方纔接受了明廷冊封,同時接受了十年一貢的聖。自然,日本看重商路,這之前地朝貢使何止十年一次。

然而,大明冊封的那位日國王名曰源道義,那竟然不是日本天皇,而是幕府太上將軍足利義滿!如今足利義滿已死,其子足利義持真正把握了將軍大權,中斷奉表入貢的理由更是滑稽得很,竟然借神意說日本自古不向人稱臣!

那從前向唐派出無數遣唐使的國家是誰?先頭接受大明冊封的又是誰?

腦海中轉着這些念頭,他便笑答:“呂尚書所言極是,震懾外邦需恩威並濟,更何況彼等倭寇即便在日本也是罪人。據我所知,日本彈丸小國,如今中斷奉表入貢一來是狂妄自大,二來卻也有別樣原因。別看那位新任國王說得冠冕堂皇,其實他不過是稱國王,而且之前那位國王的奉表入貢也是別有用心。不說別的,如今的日本各藩割據,真正的國王受制於幕府,幕府又不能完全控制各地的封疆大吏,而即便是下層的武士也敢冒犯上。按照他們的話來說,這叫做下克上。”

堂堂大明禮部尚書,即便也負責四夷往來,但這些蕃國的情況自然有四夷館和會文館去管,他一個日理萬機的尚書並不知道小小日本究竟是怎樣的情況。此時他聽張越說到下克上這三個字,頓時臉色大變,到最後不禁怒哼了一聲。

“小國可惡,竟然此目無君父不遵禮法!”

儘管屋裡那些官員大多數都不喜越少年得志,但此時聽到他侃侃而談說了這麼一番話,大多數人都留上了心。而就在這時候,張越又皺着眉頭說出了一席話。

“據市舶司與日本朝貢使打過交道的一些書吏說,當初那位日本國王接受我國冊封,國內的不少大臣羣起而攻之,還說什麼‘日本雖小國,皇統相繼,獨立而爲天下皇帝。人皇百會,代爲夷國,不受王號。而今源道義代爲武臣如斯,似彰日本恥辱於異朝乎’。如此可見,若是給他們機會,舉國以下克上也未必可知。”

聽到這一口一個異朝,屋子中頓時一片安靜。即便是最初不過隨口一問的呂震,此時也鐵青了臉。

張越情知自己這番話已經說到了點子上,也就不再撩撥。在他看來,堂堂大明派使節幾次三番到達日本,那個足利義持竟然敢拒之不見不準進京,難道真以爲日本彈丸小國很了不得?一舉打過去固然不符合中原仁義道德的法子,但某些動作卻可以試一試。

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198章 風波迭起第922章 歲歲太平年年盛世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408章 趁機第824章 家事關乎將來第403章 混賬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322章 英國公的嫡子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167章 不殺雞也能儆猴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421章 不是姊妹勝姊妹,只羨鴛鴦不羨仙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第313章 父子之間的信賴第919章 恍然回首,昔日垂髫已長成第36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19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192章 螞蟻撼大樹第748章 舊事已成新事遂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732章 鴻門宴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408章 趁機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64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834章 事有緩急,先斬後奏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92章 朋友之約第404章 小五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750章 驚堂一響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403章 混賬第256章 衣錦還鄉和相互提攜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85章 一個名字第389章 事泄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317章 見獵心喜,金蟬脫殼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98章 雙重危機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486章 信得過!第769章 入交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580章 金童玉女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444章 死不悔改
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198章 風波迭起第922章 歲歲太平年年盛世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408章 趁機第824章 家事關乎將來第403章 混賬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322章 英國公的嫡子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167章 不殺雞也能儆猴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421章 不是姊妹勝姊妹,只羨鴛鴦不羨仙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第313章 父子之間的信賴第919章 恍然回首,昔日垂髫已長成第36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19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192章 螞蟻撼大樹第748章 舊事已成新事遂第612章 畏之如虎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732章 鴻門宴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408章 趁機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64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834章 事有緩急,先斬後奏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92章 朋友之約第404章 小五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750章 驚堂一響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403章 混賬第256章 衣錦還鄉和相互提攜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85章 一個名字第389章 事泄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317章 見獵心喜,金蟬脫殼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98章 雙重危機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486章 信得過!第769章 入交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580章 金童玉女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444章 死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