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然和二水不知道山洞裡是什麼情形,不敢冒然跟着進入。
之前聽了鄉長的話,知道他們想讓那姑娘生孩子,所以不讓她死去。
只要能活着,就不用着急。
墨小然和二水躲在不遠處的樹上。
那兩個鄉民進了洞,沒呆多久,就從洞裡出來,鎖上門走了。
墨小然和二水跳下樹,悄悄地靠近山洞。
二水是殺手,一個好的殺手,爲了殺人,要學很多東西,包括開鎖。
她拿出一根細銅絲,伸進鎖孔,只是輕輕扭了兩扭就把鎖打開。
她們怕有人來發現門被打開,生出事端,二水留在了門口守門,墨小然獨自進洞查看。
那個山洞不深,只轉了兩道彎就到了底。
石壁上點了盞油燈,幽幽暗暗,好在墨小然一路摸黑進來,已經習慣了黑暗,這裡有光,也就能看清洞中情形。
洞裡有一張小牀,姑娘被綁在牀上,他們怕她尋死,也怕她叫喊,嘴上綁着的粗布條沒有解開。
墨小然走到牀邊,姑娘感覺到有人,睜開眼睛,看見墨小然,眼裡流露出恐懼之色。
她剛剛被兩個男人糟蹋過,自然是怕人的。
墨小然輕道:“別怕,我不是石門鄉的人,我會想辦法救你出去。”
姑娘眼裡的恐懼漸漸褪去,換成迷惑,眼前的姑娘看上去比她的年紀還小。
石門鄉生不出女兒,所以墨小然說她不是石門鄉的人,她相信。
她以爲墨小然也像她一樣被抓來的。
墨小然又道:“如果你不叫,不衝動,不尋死,我就解開你。如果你要叫喊吵鬧,我就殺了你,因爲我不能因爲你把命送在這裡。”
姑娘忙點了點頭,如果被兩個男人糟蹋,如果只是她一個人,她真的想死,但她還有妹妹在那些人手裡,她的妹妹明天就要被拿去送給山神。
她得救妹妹。
墨小然解開她綁着她的繩子。
姑娘吃力地坐起身,自己解開綁着嘴的布條,向墨小然跪了下去,“求姑娘救救我的妹妹。”
“那你先告訴我,你們是哪裡人,爲什麼會被他們抓來。”
“我們是釐子鄉的人,我爹孃死的早,就留下我和妹妹。我妹妹很小的時候生了場病,把腦子燒壞了,人有些癡癡呆呆。不過我們釐子鄉的人很團結,我們雖然沒有爹孃,但有鄉里的人照應着,也活了下來。石門鄉人生不出女兒,會四處買姑娘回去做媳婦。一個姑娘要同時嫁好幾個男人不說,還時常被其他沒有娶親的男人糟蹋。我們附近的村子,不是沒有活不下去的,都不肯把姑娘賣去石門鄉。我們釐子鄉的人,就從來不肯把姑娘賣給他們。”
這些墨小然已經聽說過了,“然後呢?”
“幾個月前,聽說石門鄉鬧鬼,後來把一個纔買去的姑娘帶走了,然後就太平了一個月,可是一月後又開始鬧鬼。石門鄉的鄉長被鬧的沒了辦法,想到上次被鬼帶走的姑娘,於是四處去買了個姑娘,結果那姑娘果然被帶走了,同樣只太平了一個月。於是就傳出了山神娶新娘的事。他們平時買姑娘當媳婦就不容易,現在還要一個月送一個黃花閨女給山神,也就難上加難了。頭兩個月,他們也只是想方設法買新娘,但送進山的新娘從來沒有活着回來過,於是更沒有人願意去了。漸漸就開始聽說有姑娘失蹤,大家懷疑這些姑娘的失蹤和石門鄉有關。於是鄉長便組織鄉里男子每天輪着守夜,保護我們鄉里的女人。”
“那你們姐妹怎麼會落到他們手上?”
“前兩天我們鄉里來了兩個買綿花的人,當時恰好我妹妹在附近玩,他們給我妹妹兩顆糖,還和我妹妹說了好一會兒的話,逗她開心。他們向我們買了好些綿花,我們也沒有多想。他們走了以後,我妹妹說糖是山裡果子長出來的。妹妹本來就癡傻,我也沒在意。可是第二天,我從地裡回來,卻不見了妹妹。當時已經快天黑了,我本想去找鄉長,可是這時我們鄉里一個孩子豆豆來找我,說看見我妹妹掉到山崖下去了,還吊在樹枝上,讓我快去救她。那山崖下有狼,如果去晚了樹枝斷了,她就會掉下去被狼吃掉。我想到妹妹說的話,她以爲糖是山裡果子長出來的,肯定是去山裡找糖吃去了。我擔心妹妹,顧不上去叫人,便跟着那孩子進了山,可是沒看見妹妹,卻看見支出山崖的樹枝上吊着一顆糖,接着就看見買綿花的那兩個人,接着就被他們抓到這裡來了。”
“那孩子多大?”
“五歲。”
“那孩子現在人呢?”
“被他們丟下山崖餵了狼。”
墨小然明白了。
是石門鄉的人以買綿花爲幌子,用糖誘惑傻丫頭和另一個孩子,騙他們說糖裡那山裡長出來的,傻丫頭和那孩子信了,於是就跑進了山,看見被事先綁在樹上的糖。
豆豆只有五歲,上樹拿糖的事,自然落在年長些的傻丫頭身上,於是傻丫頭被困在了樹枝上。
他們再利用豆豆回去向姑娘報信,順利的騙了姑娘進山。
小的自然送進山給山神,大的也就自己留下了。
而死去的孩子,就算屍骨被找到,也會以爲他是自己不小心摔下山崖,被狼吃掉。
石門鄉的人爲了自己活,真是喪盡天良。
這些人的心腸已經黑透了,留在世上只會是禍害。
墨小然眸子微眯,難得地動了殺機。
姑娘說完,強忍着不哭出聲,道:“我妹妹還小,求姑娘救救她吧。”
“自然是要救的,不過現在石門鄉戒備森嚴,你現在這樣子走不出去,要想活命,就得聽我的。”
“我什麼都聽姑娘的。”
“他們想你給他們生孩子,做媳婦,只要你不反抗,他們不會爲難你。而且明晚送新娘進山,所以在明晚以前,你和你妹妹都是安全的。你現在開始,什麼也別做,好好休息,養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