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三家

ps:過幾天要去邊境做田野調查,培訓了一天好累,只有一更了,明天兩更……

……

趙無恤端坐在廳堂內,看着窗外雨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距離知氏敗亡的那場圍殲戰已經過去了兩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冬雨爲戰場的收尾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丘陵、河谷、城邑都籠罩在雨絲織成的濃霧中,避雨唯恐不及,繼續趕路成了奢望。

在全滅知氏突圍之兵後,趙無恤將大營移到了端氏,端氏城是沁水河谷的一座千戶城邑,東以巍山爲依,西有榼山爲屏,從北至南是千年流淌的沁河水。趙韓兩家分別佔據端氏城一角,因爲前路便要深入上黨山地了,山谷高深,道路險窄,只能等這場雨過後才能繼續行軍。

所幸他們的後勤壓力不大,知氏在端氏囤積了大量糧草,足夠大軍吃上半個月。

“鄢陵之戰後,晉軍在楚軍大營裡吃了整整三天飽飯,如今吾等的待遇遠朝當初。”

大勝之後,又能飽食,衆人心情都很不錯,趙無恤正與手下將吏說着笑,卻聽外面有侍衛來報。

“韓軍將到!”

明快的腳步踏破雨點聲抵達門前,韓虎也不客氣,推門便入。兩人私交甚厚,甚至已經結成了兒女親家,爲兩個尚在襁褓的新生命定下婚約,就不必講究那麼多虛禮了。

趙氏的將吏們見禮後便知趣地退下,將略顯狹窄的廳堂留給兩位家主商量軍政大事。

將滴水的大氅交給豎人後,韓虎和趙無恤在案几兩側對坐,他拭去白皙額頭上的一點雨滴,看着外面下個整整一天的雨,心有餘悸地說道:“幸好在這場雨前結束了大戰,否則還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一不小心就得明年開春再戰了。”

趙無恤讓豎人將溫暖的銅燎爐往韓虎那邊移了移,又親自倒了一碗溫湯遞給他,笑道:“十月初冬就是這樣,雨水雖然不大,卻下個不停,正所謂一陣冬雨一陣寒嘛。大戰後的疲憊最容易讓惡疾乘虛而入,三軍士卒病倒的不在少數,都被我留在泫氏邑隔離,子寅也要注意身體。”

韓虎接過溫湯後略一猶豫,聞了聞,有一股藥味,但入口卻沒那麼苦,他只能嚐出來有生薑,砸了咂嘴道:“不好喝。”

“這是靈鵲醫者製作的預防藥湯,飲者身暖。”

韓虎不疑有他,一飲而盡,將碗輕輕放在案几上,開始直奔主題:”雖說是爲了讓士卒麼稍事休憩,也是爲了避雨,但吾等還是不宜在此久留,要知道戰事拖的越久,就越容易生變。此戰之後,範氏殘部盡滅,公室和知軍也殘了大半,知瑤一死,知氏便沒了能戰的將領,雖然在新絳、河西、上黨和知邑還剩着近萬殘部,但已不足爲慮,正是大舉西進的時機啊!”

“哈哈,我這個人偏偏是逢大戰勇,遇小戰怯,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時候萬萬大意不得。”

趙無恤知道韓虎在急什麼,讓他稍安勿躁,叫侍衛攤開地圖,伸手指着端氏城以西說道:“上黨位於端氏河谷西面,此地因爲地勢極高,與天爲黨,故曰上黨,雨天爬坡路可不好走啊。不過我已遣柳下跖和韓氏一師之衆提前過去,此時已經掃清外圍殘敵,逼近上黨孤城了,只等這場冬雨停歇,大軍便能拔營西進,爲子寅奪回被知氏佔據兩年半的領地!”

……

“如此便好。”

韓虎鬆了口氣,兩年多前的上黨之敗他記憶猶新,自己引以爲豪的韓卒被知瑤打得潰不成軍,上黨那有利於防守的地利也沒讓他們多堅持幾日。若非伍井勇敢斷後,只怕自己要麼被殺于軍中,要麼已成新絳的一介囚徒了。

誰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在與趙軍合力後,終於擊敗知瑤,韓虎狠狠出了一口惡氣,在圍困知瑤期間有點急不可耐,甚至有點期待趙無恤所說的“斬其首製成酒器”。

但趙無恤卻收回了前言,他厚葬了知瑤的屍首,一如他在破臺谷後善待伍井屍身一樣。對待普通知兵,趙氏也沒有大肆殺戮,甚至沒有築京觀釘活人,與在對齊戰爭裡的殘酷報復大相徑庭。

此舉贏得一片讚譽之聲,衆人皆言趙氏君子深蘊寬恕之道,丹水長平一戰裡被俘虜後,被拘押在光狼、泫氏兩城的萬餘知、範、公室將吏兵卒俘虜頓時放下心來,相信自己不會被殘忍屠殺,安心地做起了俘虜,只等戰後的贖還或勞役。

在被問起爲何要這樣做時,趙無恤道:”六卿雖然仇怨頗深,但我畢竟也是晉人,何苦對鄉黨如此做,當年楚莊王擊敗晉國後,都沒有這般過,我舉的是清君側的義旗,豈能連南蠻都不如?“

這一切韓虎都默默看在眼中,心裡五味雜陳,他的謀士段規湊過來在耳邊說道:“君子要當心,趙將軍開始收買人心,爲戰後的分地得民做準備了。”

“他這樣做有這樣做的道理,也並未遮遮掩掩,比那些背地裡捅刀子的小人好多了,此話不可再提!”當時韓虎訓斥了段規,但他卻沒有阻止段規與魏氏之臣令狐博密會,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推波助瀾,和魏駒通了一次信件。

兩年家主生涯,韓虎早就不是那個溫潤如玉心中單純也如玉的少年君子了,一旦陷入政治的漩渦裡,就再難恢復天真,因爲天真的人都死絕了,比如剛剛被下葬的知瑤……

魏氏的話韓虎當然信不過,但韓氏現在很脆弱,經不起任何意外。過去兩年間背靠趙氏存活,韓氏爲此付出了太多,甚至連軹關都已經通過“換地”交給趙無恤,太行隘口從此盡屬趙氏。

所以韓虎很難不另生想法,他只希望事後是自己多心,也好過毫無戒備。再說了,在韓虎看來,自己沒有對不起趙氏的地方,只是提防,不是敵對。

“上黨是子寅的舊邑,裡面的百姓守卒曾爲韓氏之臣,不知可否能助吾等破城?”

被趙無恤問起,韓虎這才從思索中回過神來,笑道:“子泰放心,上黨的知將若聽聞知氏全滅,數萬大軍西進,必然嚇破了膽,上黨人也定會踊躍反抗,迎接吾等入城。”

趙無恤點了點頭,上黨在攻略全晉的戰略中十分重要,爲千年以來攻守重地,春秋的時候尚不明顯,到了戰國時期,上黨和安邑、太原一起,被稱爲趙魏韓三國的“柱石”。強秦佔據此地,便控制了天下之半,制齊、楚、三晉之命。

現如今,上黨也是河東地區的藩蔽,無上黨,是無河東也!

“如此便好,上黨和汾水,是擋在吾等和新絳之間的最後兩道防線。”趙無恤執筆,在兩處花了兩道黑線,知氏殘部的抵抗只是徒勞,要爭取半月之內攻破過去,兵臨新絳城下!

他在晉國都城下,畫上了一個紅圈!晉陽、端氏,所有箭頭都指向那裡。

就在這時,外面又有侍衛大聲傳報道:“魏氏世子到!”

……

“魏駒來了……”趙無恤和韓虎對視一眼,魏軍沒有和趙韓呆在一塊,魏駒藉口端氏城擠不下那麼多人,便在沁水另一邊又尋了一處紮營,和兩軍隔開,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勢。今日趙無恤邀請他來宴飲合議,等了多時,本以爲魏駒無膽前來,誰料還是來了。

魏駒人未至,笑聲先聞,他只帶了呂行一人,臉上也並無懼意,入堂之後很坦然地與趙無恤和韓虎見禮。

“雨水太大來晚一步,還望子泰子寅勿怪。”

趙無恤起身歡迎道:“遲到無妨,子騰待會自己罰酒一壺便是。”

魏駒欣然接受:“鏖戰多日,未嘗飲酒,酒癮早就犯了,罰便罰吧,今日便與二位不醉不歸,好好敘敘舊。”

“不知子騰是要敘什麼時候的事,是泮宮中,還是桃園內?”

韓虎看着趙魏二人執手談笑,看似嫺熟親切的寒暄背後,是冷冰冰的生疏和提防,他自己則一該溫潤的常態,反脣相譏。

魏駒也不在意,一笑而過。

趙無恤已經讓豎人在堂中佈下了筵席,因爲有資格入座的只有他們三人,所以只有三席,上面是趙無恤的主席,他乃主人,又是勢力最大者,理應如此。

兩邊是客席,韓虎剛纔坐在右邊的客席上,乃上席。魏駒進來後,他雖然不情願地跟着趙無恤起身相迎,但卻沒有讓出這個位子的打算。

在中國,無論是上古還是後世,排位次是很嚴肅的一件事,誰先誰後,誰上,誰下,都有講究。在知瑤敗亡後,趙魏韓三家的地位如何來分,很大程度上便在這場筵席上體現。

“二位都身居卿位,唯獨我還是區區大夫,我居下席,理當如此。”魏駒眼見韓虎絲毫沒有想讓的打算,並冷冷地看着自己,只能乾笑兩聲後,在左邊的下席就坐。

不過趙無恤聽出來了,這句話裡別有深意啊……魏駒沒有將自己視爲家族代表,而是降到了世子的身份上,他接受今日的席位,卻不承認戰後趙韓魏的排序。這意思便是:魏氏,依然是他父親說的算,筵席之上,朝堂之中,一碼歸一碼!

韓虎冷哼一聲,偏過頭去也不回答,自從魏氏在丹水長平一戰反正後,他對魏駒便是這番態度。

趙無恤曉有興致地看着韓虎與魏駒的冷戰,兩人這番席位之爭看似爭鋒相對,若不是自己已經得到情報,說是韓氏的智囊段規和魏氏謀臣令狐博這幾日裡數次相會,極爲頻繁的話,他或許也會以爲,韓魏兩人勢如水火呢……

……

三人端坐席上,各懷心思,大敵剛去,便開始了同牀異夢。

如今晉國大局已定,不管知伯如何折騰都翻不了盤,趙無恤想要得到的地方也已經握在手裡,缺的就是一個進行統治和立足諸侯的名正言順。所以接下來要做的,不是一城一地的錙銖必較,而是要防止韓魏兩家暗中串通一氣來制衡自己。

兩家雖然尚未聯合,但一強兩弱局面下,這是必然的事情。歷史上三晉間的相愛相殺便是教訓,趙無恤需要將這種趨勢扼殺於萌芽之中。

在趙無恤看來,韓虎還是可以爭取過來的。兩家之間的矛盾其實也不小,更何況沒有矛盾,那便製造矛盾,至於如何操縱,就看他手段了!

說來也讓人嗟嘆不已,四年前趙無恤大喜之日,與魏駒韓虎二人相會於溫縣桃園,在那裡結爲異氏兄弟,如今他們之間,真誠早已被時間滌盪殆盡,只剩下滿滿的套路了。

其實回頭想想,從溫縣桃園起,亦或是從新絳泮宮相識起,他們三人便從未真正相互真誠過。真情實誼與政治爭鬥是天生矛盾的,歷史上,多少師徒朋友因爲政治而翻臉結仇,在滿是爾虞我詐的卿族關係間尋找朋友,只是一個奢望而已……

所以趙無恤有時候才覺得啊,比起兩人,自己的對手知瑤倒更真誠可愛些。

筵席將要開始,趙無恤一揮手,讓人將地上的地圖撤下,卻被魏駒制止了。

魏駒眯着眼,踱步過去,盯着地圖看了又看,尤其是上黨、汾水被重重畫出的黑線,以及新絳處的那個醒目紅圈。他不由笑道:”看來子泰子寅已經商量好進軍方向了,我可否補充幾句?“

無恤面沉如水:“但說無妨。”

“其實吾等的敵人,僅在汾水以東,只需要突破上黨即可。”

“噢?”

趙無恤手指輕敲案几,出於對局勢的猜測,他已料到魏駒會這麼說。如此說來,這就是魏氏重分晉國大蛋糕時,不想位列末席的底氣了?這也是他們主動與韓氏接洽,想要玩兩弱制一強的依仗?

趙魏韓,三家的棋子皆已拋出,也不知道自己那匹劍走偏鋒的馬兒,能否卡在九宮象眼上,讓魏氏這頭暗藏殺機的“相”動彈不得……

見韓虎沉默不言,他也裝着故作不知,一臉茫然地問道:“此言何意?”

魏駒起身,朝趙無恤和韓虎又行了一禮,面含微笑道:“我今日前來沒帶禮物,只帶了一條喜訊,此時此刻,新絳應該已經易主,脫離知氏掌控了!”(~^~)

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65章 大業第316章 公輸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396章 鴛鴦陣!第62章 公族之學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55章 冬至(四)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61章 姍姍來遲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91章 子產之政第一謀臣第997章 心蕩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番外7 羋月傳(上)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561章 大將軍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91章 子產之政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137章 三箭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020章 分娩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242章 成人禮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678章 三線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886章 少樑砲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602章 知瑤第447章 交鋒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134章 東胡第835章 無私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925章 《用間篇》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956章 合縱(上)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768章 當歸 上第306章 孔仲尼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306章 孔仲尼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599章 夙願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88章 癘瘍之懼
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65章 大業第316章 公輸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396章 鴛鴦陣!第62章 公族之學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55章 冬至(四)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61章 姍姍來遲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91章 子產之政第一謀臣第997章 心蕩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番外7 羋月傳(上)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561章 大將軍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91章 子產之政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1137章 三箭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020章 分娩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242章 成人禮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678章 三線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886章 少樑砲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602章 知瑤第447章 交鋒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134章 東胡第835章 無私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925章 《用間篇》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956章 合縱(上)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23章食不厭精第768章 當歸 上第306章 孔仲尼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306章 孔仲尼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599章 夙願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88章 癘瘍之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