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魏武卒

“五人一年要吃粟九十石,算上從朝歌運到前線的損耗,就算一百石。魏提供二十萬,韓提供十萬,三十萬石糧食,夠一萬五千人吃一年……”

魏曼多算完這筆賬後,冷笑道:“如此一來,趙氏此次一半的兵力,相當於魏韓供養了。不過能讓魏氏休養整整一年,爲伐秦之役做準備,吾等也不算虧,繼續囤積糧食,好好訓練士卒,足食足兵纔是該做的事。”

魏氏家主此時正坐在安邑城中,一邊拿一個鑲珍珠的角杯喝酒,一邊欣賞兒子魏駒新排演出來的“魏氏武卒”。

雖然魏駒訓練他們已經有好幾年了,但之前一直只作爲親衛,數量較少。在倒戈戰勝知氏,獲得了不少戰利品和銅錫儲備後,方能進行擴編,爲這支職業募兵打造一身精良的單兵裝備。

只見一列列武士魚貫而入,均爲重裝步兵,個個披重甲,持戈配劍、背弓弩、跨矢囊,殺氣騰騰。

“喝!”他們齊聲呼喝,列了方陣,是相互掩護的五個小陣,可合爲一個大陣,這也是他們與“趙武卒”的不同之處,魏氏沿用了傳統的魏獻子方陣,好減少需要訓練的時間。更何況魏駒覺得,這種“五陣”可以在狹窄地形上直接由行軍隊形展開爲作戰隊形,減少了冗長的佈陣時間,某種程度上比趙氏的密集大方陣更加優越。

魏駒在旁介紹道:“這些新徵募的武卒選拔極其嚴格,人人都必須衣三屬之甲,操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只攜帶三日之糧,太陽高照時出發,必須兩天來回一百里。選拔合格就將名籍列入軍中,免除他家人的賦稅,還給他們田地住宅的實惠……”

在他看來,通過更新裝備,又山寨了趙氏選拔練兵的法子,魏武卒很快就能成爲舉世罕見的精銳,在明年的伐秦之戰裡建立功勳。

“一共選拔了多少人?”

“已有三千!”

“不夠,遠遠不夠,明年之前,你要練出五千,不……要練出七千來!”

“七千……”魏駒臉色微變,以趙氏之強,人口數百萬之衆,也只能維持三個軍的武卒,差不多一百萬人,方能養活一萬脫產的精銳募兵,而且他不知道的是,趙武卒已經在邊境上廣泛屯田,實現自給自足了。

他犯難地說道:“如果那樣,縱然現在魏氏擁有四分之三的河東,人口數十萬,也會因爲對武卒家裡免稅,賜田而導致稅賦勞役減少啊……”

魏曼多那雙棕黑色的眼瞳看着兒子,冷酷得令他打顫。此子還是太過年輕了,在銅鞮被趙無恤幾句豪言壯語就激得熱血沸騰,忘了魏氏艱難的處境和造成這種處境的人正是趙無恤,誰知道三家一起向外拓土的”大業“裡,又包含什麼陰謀呢?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就算知道趙無恤投過來的香餌有毒,魏氏也會毫不猶豫地吞下去。魏氏太渴望解決身側的敵人了,這種****夜夜被人死盯着的感覺太糟。

“那就增加絳、曲沃等地的賦稅,再加大鹽稅的比例,魏氏擁有鹽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養活武卒的錢帛,可以從這裡獲取。”

如今在晉國,主要產鹽區共有兩個,一個是安邑鹽池,另一個就是晉陽的大滷澤。但因爲晉陽僻居北境,交通週轉不便,大滷採鹽的人手少,產量也不高,所以安邑鹽其實在供應着整個河東、韓氏,還有趙氏的河內地區用鹽,每年可以獲利百萬!

見兒子仍有遲疑,魏曼多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大河對岸就是不滅魏氏不甘心的知氏,秦也是一個兩千乘之國,不可小覷。雖然三家約定了盟約,但到了戰場上,趙韓不足以依靠,必須靠魏氏自己攻堅,所以務必在攻秦之前,讓魏氏擁有足夠的戰力,你明白了麼?至於各位大夫和百姓……他們會理解的。大河以西都是黃土淤積的上田,膏壤沃野百里,而民衆好稼穡,殖五穀,又有北面戎狄畜牧之利,這幾年的付出,打下河西后,自然都能得到補償……”

等魏駒領命下去後,魏曼多將酒一飲而盡,臉上毫無表情,側身對令狐博問道:“齊國陳氏那邊,有消息了麼?”

……

“正要告知伯父,陳子已經回信……”令狐博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陳氏父子在五年前聯合鮑氏發動政變,驅逐國、高、晏氏後,陳乞做了上卿,包攬大權,在內政上,他與鮑氏瓜分國、高的領地,達成了和睦相處。他脩功行賞,親於百姓,於是在汶水之戰和政變裡遭到重創的齊國又漸漸又開始安定下來。

在外交上,因爲趙氏打贏了晉國內戰,陳氏懼怕趙無恤聯合魏、韓及宋、魯等諸侯共伐齊國。在向趙氏乞和的同時,乃南與楚國、吳國通使,西與鄭國、秦國交好結盟,並暗中聯繫韓、魏、中山、北燕,準備再度編織一個對趙包圍網,雖不求反攻趙氏,但好歹要讓趙氏抽不出空來攻擊齊國。

然而不等這個包圍網成型,韓魏就被趙無恤許諾的“大業”吸引住了,比起陪着空口無憑的齊國對抗強大的趙氏,顯然跟着趙氏打秦、鄭奪取土地更有利些。

話雖如此,但老謀深算的魏曼多卻沒有切斷與陳氏的聯絡,雙方都清楚對方與自己相隔甚遠,而且都面臨趙氏的威脅,某些事情上利益一致,所以時不時會交換消息,互通有無。

於是趙無恤準備在春耕後進攻齊國河間地的計劃,就被魏氏悄悄透露了過去,齊國陳氏大驚之餘,也必然會做好準備,不會被打個猝不及防。

“趙氏此番攻河間,短則旬月,多則兩月,必能班師西歸,說不定就會將主意打到其他方面。但若吾等給陳氏透個底,讓他們稍事抵抗,說不定能將戰事拖到秋天,讓趙氏疲憊,無暇他顧……”

魏曼多的算盤打得滿滿的,在表面合作之餘,他不介意暗中給趙氏下一點絆子。

然而他的得意,很快就戞然而止了。

一月中旬時,有兩個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先是韓氏不知道抽什麼風,在不知會魏氏的情況下,單方面提出願意出兵助趙攻齊,還很積極地調兵到野王、州縣,爲東征做準備。這突然其來的變化讓魏氏一陣手忙腳亂,疑神疑鬼地猜測,韓氏是不是又和趙氏達成什麼針對魏氏的密約了,己方是不是也要出兵表示表示?

第二個消息就更讓魏氏措手不及了,一月份,晉齊各地尚在春耕農忙之際,理論上,這個月應該是“毋聚大衆,毋置城郭“,要規避各種大規模徵召的事情的,尤其不可以出兵作戰,先動刀兵的邦國必遭到天殃!

這種農耕民族信之不疑的“天道”,一般而言是沒人公然會違背的,畢竟耽誤了農時,到了秋天時吃虧的還是自己。

然而坐擁三萬職業募兵的趙無恤卻不按套路出牌,他剛剛還在鄴城郊外握着鋤頭,趕着牛“親耕”,在洗乾淨手後,卻突然披甲持劍,嚴肅地向臣民們宣佈了一件事。

“剛剛得到消息,趙軍前日在西河(黃河西支流)邊上的鉅鹿之野演習,突聞對岸來鼓聲,當即收隊點名,發現缺少一兵,疑擊鼓者系齊國的大河舟師,我軍失蹤的兵卒也被其擄走。趙軍的師帥當即要求上船檢查,卻被齊人言辭拒絕,不僅如此,齊軍還射箭殺傷我士卒數十人……”

“故我趙氏東陽駐軍,不得已渡過西河出擊,如今已經打到了東武城下。”

衆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諸侯不忙着提防趙氏去打他們就不錯了,竟然還有人敢主動向這邊挑釁?也不等他們消化完這個消息,趙無恤便頗爲沉重地宣佈道:“齊人猖獗,萬萬不能容忍!二三子,戰爭,已經開始了!”(~^~)

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770章 死於此!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47章 交鋒第47章 心懷愧疚第793章 四君子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242章 成人禮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011章 國殤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37章 神蝗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18章 趙氏公議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59章 季嬴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39章 和氏璧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204章 君與臣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705章 試探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098章 濟南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37章 我的成邑第47 2章 學校第515章 勝負手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785章 家人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657章 大風(14)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912章 沸鼎(下)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394章 圈套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133章 中山已滅
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770章 死於此!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47章 交鋒第47章 心懷愧疚第793章 四君子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242章 成人禮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1011章 國殤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37章 神蝗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18章 趙氏公議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59章 季嬴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39章 和氏璧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204章 君與臣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705章 試探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098章 濟南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37章 我的成邑第47 2章 學校第515章 勝負手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785章 家人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657章 大風(14)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912章 沸鼎(下)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394章 圈套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133章 中山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