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無間道(上)

趙無恤和鄆城大夫叔孫志一前一後抵達魯城時剛好是十月初一,天氣已經轉涼,道旁的慄樹、楊樹開始茂葉落盡。:../

這一天,魯侯已經在三桓和公族們的簇擁下,按照一昭一穆的順序祭祀了魯國先公的們的廟宇。

其中最爲隆重的,自然是祭祀周公旦的大禮,這是魯國一直引以爲豪的榮耀,因爲周公曾一度攝王位的緣故,周成王允許魯國“世世代代祀周公以天子的禮樂”,這也是魯國人認爲自己是諸侯之中享有獨特地位的緣由。

宋國的公爵又如何?齊晉的侯伯之位又如何?要論起禮儀之盛,還得看我魯國!

驕傲的血液裡帶着自卑,抱着古舊的歷史不放,魯國人的心態倒是和後世天朝剛剛被海上外敵攻破國門的那一百年差不多。

真正掌握實權的陽虎一黨依然在履行家臣的職責,冷眼旁觀這隆重卻空虛的一幕,他們中或許有人覺得,這大概是最好一次“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的經歷了,到了明年,主臣的位置大概會完全調換過來!

對於無恤和叔孫志這兩個西鄙最大的勢力先後抵達,陽虎一早就得到了消息,這將近兩千人充實了他在魯城曲阜的力量,也意味着他可以放心動手了。

爲了這些日子的政變,陽虎可謂是殫精竭慮,他招來黨羽,面容欣喜地對他們說道:“如今子泰與叔孫志已經抵達魯城外郭西門,共有兵卒近兩千;我陽氏所轄兩千私屬,季、叔孫投靠吾等的兩千人,集中在城南;費宰公山不狃則擁兵兩千埋伏在東門之外,共計八千之衆!”

“而孟氏,僅有兩千之卒,位於北門附近,吾等後日邀請季氏在蒲圃飲宴,筵席上將他與叔孫州仇一同擊殺,然後發兵攻孟氏。逼迫國君承認吾等爲卿的既定事實,則大事可成也!”

季寤、陽越、叔孫輒三人欣然,而公鉏極則若有所思。

“陽子,我覺得趙大夫恐怕不能算入戰力。”

陽虎臉色微變:“此話何意?”

“趙大夫雖然故意與陽子交惡。明面上偏向三桓,平日也沒少向吾等遞送消息,這一次更是公然與鄆城大夫同行,等於公開了與陽子的關係,孟氏此時此刻想必絕望至極。但下臣總覺得事有蹊蹺。這報效來得太過輕易了些,他畢竟是剛剛入魯兩個月的外人,不可不防。”

陽虎這一個月來,類似的話也聽了不止一次了,但卻不以爲然:“有何可懷疑的,他一心想要立功歸晉,三桓怯懦,從他們那邊得不到機會,所以不得不投靠我!”

季寤看了公鉏極一眼,也勸說道:“趙無恤其人。原本是趙氏庶孽子弟,一直聲名不顯,但近一年來卻突然響亮了起來,引起了五卿的忌憚,一致借範氏嫡子之死驅逐他出國。隨後是護樂祁靈柩歸宋贏得了仁孝之名,在宋國、曹國長袖善舞,率領一支孤軍冒險進入濮上,又以匪夷所思的想法藉助晉齊相攻之勢入魯爲大夫。”

“我同樣身爲季氏庶孽子,知道要做到這種程度十分困難。這樣的人物,魯國從未出過。其他諸侯也百年纔有一二人,不可小覷,也不可大意……”

陽虎面色不豫:“我用人一向是疑人不樹,樹人不疑。纔有了今天的地位。何況吾等在事成後還得倚重子泰,讓他幫忙和盟主晉國趙卿說項,承認吾等的禮法地位。如今汝等卻要我提防他,若是做得太過明顯引起了他的厭惡,那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叔孫輒卻乘機進言。將從堂弟叔孫志那邊得來的消息一一彙報給了陽虎。得知趙無恤自言帶的兵卒不多恐怕不足以立功,還追加了後續部隊,如今已經到了鄆城,而且他與叔孫志一路上十分和睦後,陽虎剛剛產生的那點懷疑也煙消雲散了。

“汝等看看,這不是全心投效於我又是什麼?休得胡亂猜疑,傷了子泰的一片心意。”

季寤和公鉏極倒也不是料事如神,察覺趙無恤行動的疏漏,而是出於門戶之見,他們這些人是陽虎舊黨,面對趙無恤這個年輕的外來者自然有些警惕和排斥。

見陽虎不再懷疑趙無恤,不許他們再說,季寤只能退讓一步道:“即便如此,也要讓他與叔孫志在城西駐紮,營壘相鄰,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互爲表裡,還可以加以防範!”

陽虎的弟弟陽越也獻上了一條毒策:“兄長,莫不如告知趙大夫,讓他一同參與後日的飲宴,只有他也參與了殺季孫、叔孫二卿,才能斬斷所有的退路,與吾等共進退!何如?”

……

於是乎,趙無恤被安排着和叔孫志駐紮在外郭區西門附近,營壘相鄰,聲息相聞。

自古以來軍營的設立便是一項學問,軍事才能越高的統帥建立的軍營越簡單和樸實。

武卒的營壘扎得極其穩固,整個線條不規則的營盤用木樁圍了起來,爲了防止可能的敵人前來突襲,幾個棱角突出部位設立高聳的瞭望塔,帳篷與圍欄也相隔約數十步,留出集結的空間,其內纔是林立的帳篷。

排列整齊的葛麻皮毛帳篷一個可住五人,也就是一個伍爲一帳,兩帳相鄰爲什,相互照應。然後百人十帳爲一個自成體系的小營地,全部繞城一個橢圓形的陣型護衛着中間的趙無恤大帳,各個營帳之間有挖開的小溝渠作爲防火帶。

軍營中的道路結實與否在名將看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交戰時突然遇見下雨的天氣,泥濘的道路會使集結兵力的時間被拖長,交戰期間軍隊集結的速度往往就能決定成敗。

武卒們都被軍吏囑咐指點,要將兵器放在足夠近的地方,五根長矛架在一起,劍、戈則壓在充實衣物的葛布枕頭下面,說成枕戈待旦也不爲過。

到了初二日,趙無恤的武卒們已經安頓下來了,相比之下,隔壁的叔孫志營壘就差勁多了。

這和指揮者的能力是相關的,昨夜大多數鄆城兵卒都哆嗦着擠在一起露天而眠。怨聲載道,軍吏則跑去搶民居入住。今晨起來後建設的效率也不高,因爲叔孫志心思早就不在這兒了,他打扮得冠冕堂皇。興沖沖地想去參加初二的儀式,在魯僖公新廟閟宮進行的大規模祭祀。

魯僖公可以說是春秋時期魯國最偉大的國君,他對內任用季友和臧文仲、柳下惠、展禽,將魯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對外他也極其精明,先和齊國交好得到了來自霸主齊桓公的和平。在城濮之戰前後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大逆轉中讓魯國站準了隊。

在那段特定的歷史時期,魯國在國際關係中游刃有餘,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穫,國力也達到了巔峰,一舉成爲千乘之國。

雖然那個時代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但歷代魯侯總喜歡褒揚僖公之政,還特地加以單獨祭祀。

叔孫志作爲魯國公族旁支,也被允許參與了祭祀,往年其實是輪不到他這個庶孽子的,可今年魯侯迫於陽虎壓力。特地點了叔孫志的名。這讓喜歡顯擺的叔孫志大喜過望,卻憂心還沒建立好的營壘,若是被陽虎知曉,定然要責備於他。

趙無恤前來拜訪時笑容可掬:“叔孫大夫可以放心前去,我乃是晉人外臣,不得參與公族祭祀,反正我的營壘已經建設完畢,今日便讓兵卒們去幫大夫紮營,何如?”

叔孫志心思卻都在祭祀時的顯擺上,聽趙無恤大包大攬。自然就順水推舟地同意了。

於是武卒便能公然進出叔孫志營壘,其中的道路虛實盡收眼底,陽虎兩名黨羽指望武卒能受到鄆城邑卒監視的念想,如今卻全然倒轉過來。

午後。聽着僖公新廟“閟宮”處傳來的隱隱鐘聲,趙無恤站在軍營之外,對剛剛趕來的封凜說道:“魯僖公是魯國在伯禽之後最偉大的國君,詩讚曰,至於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當時魯國的國力能與齊國抗衡,在盟邦裡地位僅次於霸主晉國,何等的威風,可如今……”

他冷笑地指着魯城裡各懷心思的貴族們,還有稀稀拉拉不成樣子的隔壁鄆城邑兵軍營:“堂堂周公之國,東方大邦,都淪落到何等地步了!”

身穿皁衣的封凜訕訕地笑道:“唯唯,但正是這衰敗的邦國,才需要大夫來收拾殘局,再造一番新的氣象。”

“雖然與孟談謀劃許久,猜測了種種情形,但事到臨頭卻也不容易收拾啊……”

趙無恤揉着眉心,轉身看向剛剛扔進火盆裡,已經由青黃變爲焦紅,最後化爲黑炭和白煙的那片簡牘。

他心裡依然在品味那上面的寥寥幾字:“癸巳至?”

“大夫,癸巳就是初三,也是明日!陽虎給匯聚魯城的黨羽們都發了這一指令,還特別囑咐大夫明日清晨帶兵卒與其匯合,共同參與宴饗。”

無恤揹着手踱步營中:“看來陽虎,或者其黨羽中已經有人懷疑吾等了,想讓我參與宴會,若是席上季孫被殺,我作爲參與者便無法回頭了!即便我臨時想反水,因爲和兵營距離過遠,將兵分離,也無法及時呼應,這計策倒是挺毒的,不知道是哪個人才獻上的。他們一定是覺得,因爲帶的人手不多,我就掀不起大浪來。”

經過千里的遠行,經過不同任務的歷練,封凜已經比一年前剛出道時沉穩多了,聽聞趙無恤斷言有詐後,雖然有些詫異,卻也不慌亂:“大夫,吾等應該如何應對?”

“你還是留在陽虎那邊接應消息,明日事發後想辦法脫身,我再派人將這消息透露給孟氏,讓他們早做準備。武卒的能耐我最清楚,何況此次我帶來的,還有一位萬夫莫當的勇士……”

正說話間,營帳外卻傳來了一聲怒喝:“我是來見趙氏大夫討要個說法的,誰敢攔我!”

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652章 大風(9)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836章 復辟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600章 阿姊(上)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860章 古史辯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794章 壁壘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491章 魚第785章 家人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80 金布律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835章 無私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86章 汔可小康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577章 失敗者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445章 野心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868章 魏武卒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193章 楚王勝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283章 擲矛兵第36章 一言之威第469章 第藥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24章 周髀數字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79章 新絳南市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394章 圈套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137章 三箭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999章 殘城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941章 他死了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44章 夜襲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773章 老驥伏櫪
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652章 大風(9)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836章 復辟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600章 阿姊(上)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860章 古史辯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794章 壁壘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491章 魚第785章 家人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80 金布律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835章 無私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86章 汔可小康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577章 失敗者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445章 野心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868章 魏武卒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193章 楚王勝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283章 擲矛兵第36章 一言之威第469章 第藥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24章 周髀數字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79章 新絳南市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394章 圈套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137章 三箭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999章 殘城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941章 他死了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44章 夜襲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773章 老驥伏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