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周髀數字

衝榜加更,求推薦求收藏……

在守備嚴密的下宮之中,卻突然遇襲,虞喜和穆夏大驚失色,連忙大喊着保護主上,抽劍揮戈就要將那人擊殺。

“且慢動手!”趙無恤連忙阻止了他們。

待那個怪影靠近後,他們纔看清楚,竟是平常特別注重儀表的計吏僑。

他怎麼變成這副慘狀了?

計僑神態有些癡迷癲狂,他也認出了趙無恤,便不由分說湊了過來,髒乎乎的雙手緊緊抓住軺車的車欄,生怕趙無恤走掉。

“無恤小君子?是無恤小君子!我……我算出來了,算出來了!”

此時的他,彷彿在裸身洗澡時突然領悟了浮力原理的阿基米德,正處於極度亢奮狀態。

趙無恤十分同情地看着計僑,只見他嘴脣龜裂,頭髮散亂,渾身沙土,下裳都跪破好幾個洞,對這位春秋數學家不由得產生了一絲……愧疚?

因爲昨天他喜於得了領地和兵符,一高興,愣是把這位還在拼命割圓的數學家給忘了!

“小君子,你的割圓術果然有用,我花了一天一夜,不吃不睡,整整割了,割到了三千零二十四邊形啊!最後終於得到了那個求圓積步的約率!”

趙無恤更加佩服了,天可憐見,計僑可是用那繁雜的算籌慢慢完成了這個偉大工程,工作量絕對不小,估計算棍都用了近萬根,擺滿了整個二進的院子吧。

計僑慢慢冷靜了下來,他像是急於在數學老師面前炫耀算術能力的小學狗,忙不迭地報上了那串數字,然後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着趙無恤。

這是在等待他的……表揚?

嗯答得不錯,下個月給你一朵小紅花?然後摸摸頭?

不過趙無恤聽罷卻沉吟了,3.1415,這是計僑得出的結果,也是後世魏晉時代劉徵首創割圓法作出的最初答案。

但是,還不夠完美。

“先生,你算的已經十分接近正確了。”

計僑的臉色像霜打的茄子,接近正確?這麼說,還是沒算對?作爲一個數科專家,沒有什麼比做錯算術題更沮喪的了。

於是趙無恤拉着計僑進了屋子,讓女婢取塊幘巾給他擦了擦臉,這纔在一塊木簡上用毛筆寫下了一串神秘的符號,3.1415926。

計僑張大了嘴,他苦思冥想,費心費力割了一天一夜的結果,趙無恤一瞬間就寫出來了。

撲通,高傲的計僑猛地跪地,名義上還是他學生的趙無恤不敢託大,連忙避讓,也朝計僑行禮。

“先生何必如此,會折殺小子的。”

“請小君子教我這神秘算學!

“神秘算學?好吧,我允了,允了還不行麼,先生快起來吧,再這樣,真會折小子壽命的。”趙無恤心裡卻樂開了花,他知道,自己未來的第一位重要宰臣,馬上就要入甕了。

可以這麼說,下宮和周邊各小邑共計兩千多戶人家的財政,乃至於趙氏百萬人口上計,就掌握在計僑腰間的那袋算籌上。有了他爲助力,治理成邑,趙無恤又多了幾份勝算,可以說,是撿了塊瑰寶啊!

屋內昏暗,讓侍女在旁掌着宮燈,無恤和計僑則在竹蓆上相對而坐。

既然再過一千年,阿三才能發明後世的阿拉伯數字,於是趙無恤就毫不客氣地剽竊來自己用了。至於發明者,他也不居功,而是直接推給了那位據說是創作了周髀算經,在數科上頗有造詣的周公旦。

趙無恤故作神秘地說道:“先生,其實,小子曾夢到過周文公,他教給了我這一套數字,我暫且將其命名爲……周髀數字!”

“周髀數字?”聽上去好厲害的樣子,計僑重重地點頭,他對趙無恤的陳述十分信服。這世上的大能們,時不時會夢到古之賢人,聽說魯國的賢士孔丘也經常夢周公。

“不過,周公他老人家並沒有說可不可以再傳給他人啊……唉,真是難辦。”

計僑心中一緊,難道是那種只傳直系後人的秘術?他頓時一陣絕望,他可以腆着老臉拜師,但除非自殺去九幽的大司命、少司命處報道重新塑造成人,否則成不了君子無恤的兒子啊!完了,完了,這神秘的周髀數字將和他失之交臂。

他痛心疾首,眼前一黑,卻聽到趙無恤繼續說道:

“其實,我這愚鈍的小子坐擁這等神奇算法數字,就像是匹夫懷璧,實在是暴殄天物。按小子想來,先生是算學奇才,周公其實應該託夢交付予你,纔是利於萬世萬民的事情,就如同寶劍贈勇士,胭脂贈佳人一般。所以我本該代爲傳授,只是小子受了父親任命,後天一早就要去成地做鄉宰,恐怕暫時沒這時間了。”

又看到一份希望的計僑喃喃自語道:“一定有兩全之法,一定有的!”

趙無恤彷彿此刻纔想起來,“小子弱冠之年,就要治理百戶鄉邑,許多事情都不甚瞭解,要是能有一位經驗老到的計吏在旁輔佐……”

他隨後用一副“你懂的”眼神看着計僑。

計僑秒懂。

他是下宮的首席計吏,爵爲中士,能時常在家主趙鞅身邊走動,俸祿又高,還能過手整個趙氏近百萬人口的財政。

但成邑,只是個百戶小鄉,計僑一直負責管理各地上計,所以清楚那裡十分貧瘠,宗族民衆難馴,比起趙氏大本營下宮來,段位差了不知道幾重。

但此刻他卻毫不猶豫地一拍大腿,站起說道:“小君子勿憂,僑這就去遞交辭呈,申請調去成邑做計吏,小君子……不,主上你可千萬不能不要我啊!”

……

不提計僑大半夜去遞交辭呈,給已經入睡的趙鞅造成了多大的麻煩,而在少了計僑這個頂樑柱後,又讓已經接近年尾的上計工作效率降了幾成。

只說翌日清晨,趙無恤穿着一套漆成玄色的小牛皮甲,帶着從廄苑裡選出的五名健壯少年,來到了下宮校場。

他腰間挎一柄匠人新打造的青銅“長劍”——那匠人雖然叫它長劍,但趙無恤用手一比劃,發現卻僅有兩尺!

周尺合23.1釐米,兩尺,也就是半米不到,這也叫長?這是短劍吧親!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對於青銅劍這種武器來說,兩尺真算長了。那匠人接下來向趙無恤展示了真正的短劍,也就一尺來長,鍛成柳葉形,僅能用來防身,或者貼身行刺。比如那把天下聞名的魚腸劍,其實就跟後世的匕首差不多。

晉國軍中士大夫通用的佩劍以兩尺爲標準長度,三尺之劍天下罕見,畢竟這時代的鑄造鍛造技術有限,銅錫的延展性就那樣,太長則容易斷裂。也許要在點了鍛劍專精的吳越之地,才能找到幾把能用的真.長劍……

趙無恤之所以來到這裡,是爲了檢視家司馬交付他手中的第一支武裝力量。

晉國的軍隊建制分爲:軍、師、旅……

看到這兒,您可別急着罵。其實趙無恤剛知道這春秋時代的軍隊建制時,也差點咬掉了舌頭,但他翻了翻周禮和晉國軍法《宣子之法》,上面的確是這樣寫的:

凡制軍,一萬二千五百人爲一軍,周天子可以建六軍,大諸侯國如晉、齊、秦等建三軍,次國如宋、鄭等建二軍,小國如曹、邾等僅有一軍。

軍將皆由卿擔任。軍以下,二千五百人爲一師,師帥皆由上大夫、中大夫擔任;五百人爲一旅,旅帥皆由下大夫擔任;百人爲一卒,卒長皆由上士擔任;二十五人爲一兩,兩司馬皆由中士擔任;五人爲伍,伍皆有伍長,由下士擔任。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晉國的三軍,實際上都超過了周禮規定的數額,甚至趙氏動員起來的半軍之數,便超過了三萬兵員。至於周天子,現在連養滿編的一軍都困難。

軍師旅這些名稱自古已有,所以春秋史書上纔有“三軍敗績”“王師勝績”“不振旅”這樣的說法。

反倒是後世外國的軍師旅,是翻譯過來的名稱。

統領這二十人的兩司馬,名爲羊舌戎。其人二十餘歲,長得圓頭虎軀,下巴上蓄了須,着皮製甲冑,看上去十分威猛,但說話聲卻文質彬彬,帶着幾分貴族氣質。

春秋時文臣武將尚未分家,披甲戴胄上陣則能揮戟殺敵,着高冠博帶登堂則可琴瑟賦詩,晉楚兩國許多卿大夫都是如此,羊舌戎給人的感覺大概也是這樣。

他恭敬地向趙無恤行禮,介紹這一兩趙兵的組成。

ps:這一章第一位書友龍套終於登場了……

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1085章 徐偃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1176章 特赦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463章 私掠6令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951章 連橫(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17章 割圓之法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939章 嘎嘣脆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42章 勢將去汝!第545 師徒、父子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1013章 入秦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9章 無心插柳第987章 走投無路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481章 齊魯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49章 有女如雲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354章 造紙術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03章 外援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93章 階下囚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248章 三段射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679章 叛臣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354章 造紙術第515章 勝負手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873章 王孫勝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519章 漁父第807章 韓策第835章 無私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87章 起死回生
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1085章 徐偃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1176章 特赦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463章 私掠6令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951章 連橫(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17章 割圓之法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939章 嘎嘣脆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42章 勢將去汝!第545 師徒、父子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1013章 入秦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9章 無心插柳第987章 走投無路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481章 齊魯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49章 有女如雲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354章 造紙術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03章 外援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93章 階下囚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248章 三段射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679章 叛臣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354章 造紙術第515章 勝負手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873章 王孫勝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519章 漁父第807章 韓策第835章 無私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87章 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