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侯犯

“你是怎麼想到要在馬上裝這種東西的?”

仔細地繞着馬匹走了幾圈,趙無恤發現,二十餘匹騎乘用的馬兒的鞍下都有單邊的草繩,神似後世的馬鐙,方纔乍一看嚇了他一跳,還當是又碰上了穿越者。@,

不過眼前的侯犯言談舉止,僅僅是個稍微聰明一點的武夫,年過三旬,除了膽子大外,卻並未表現出太過過人之處。

而他的回答更是讓趙無恤放下心來。

“小人年幼時騎過小馬,但這些兵卒都是武車士,從未騎過,驟然上馬有些困難。於是小人便想出了這個主意,在馬鞍下結一繩索,方便扶着鞍踩踏上馬……”

原來是上馬的工具,而不是馬兒奔馳時腳蹬的地方啊!趙無恤稍微放心。不過還是對侯犯的這股敢於創造的機靈勁很是欣賞,不由讚歎了幾句。

侯犯倒是識相,他一個小小的馬正,和上大夫趙無恤的地位差距彷彿天壤之別,謙遜了幾句後反過來誇讚趙無恤纔是生而知之的賢人:“這馬鞍應該是從簡陋的馬韉變化而來的,有了此物,人便能在跑動的馬背上安坐,開弓射箭,擲矛奔馳皆可,也只有趙氏輕騎,才能在與齊人的爭戰裡立下奇功!”

趙無恤不置可否,隨後裝模作樣地讓侯犯也在自己那匹烏騅的馬鞍上也系一根草繩,試着蹬了幾下,的確是方便多了。

只是在旁的虞喜等騎吏仗着騎術精良,暗地裡對此嗤之以鼻:“真是笑話,上個馬都需要借力。這些魯國人天生就不適合騎兵,效仿之後貽笑大方而已!”

趙無恤輕聲斥責他們道:“休得放肆。餘做出馬鞍來時,一些騎慣了光背馬的狄人或許還會和你一樣。鄙夷吾等呢!”

沒錯,發明很大程度是懶人創造的,因爲現實的需求,越是對騎馬生疏的,就越是想弄些簡便的馬具來用,歷史上馬鐙的出現,或許也有一個類似的歷程。

“這是個可造之材……”

趙無恤對侯犯有點欣賞,不過讓他奇怪的是,侯犯說話時。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去盯着公若藐看。按理來說,這個喜歡馬,喜歡輕騎的馬正見了自己效仿的模板趙無恤後,應該對他更加關注纔對啊?

是懼怕麼?不對,那眼神又不像。

只是偶爾眼神瞥過來,侯犯才勉強露出笑意,表情有些微微的不自然。

“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了……”

趙無恤這麼想着,卻突然說了一句:“可惜侯馬正是郈邑重臣,不然的話。以你對馬,對效仿騎兵如此熱衷,我真想聘你到西魯做騎吏呢!”

在旁的公若藐微微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只當是趙無恤的笑話。

“小司寇,其餘人任你索要,但侯犯可不行。他爲我掌兵,我視之如親子。怎可去投效別人?”

但侯犯的臉色卻更加不正常,最後只是乾巴巴地笑了幾下:”然。奈何小人族中世代向叔孫氏委質效忠,還要爲老邑宰盡職,沒有福氣侍奉小司寇……”

他的臉隨即堆滿了笑,對公若藐說道:“老邑宰,小人近來從吳地覓得一把難得的寶劍,邀了邑中諸位同僚一同去宴饗觀劍,不知老邑宰可否賞臉?”

春秋時代的男兒,就沒有不愛劍的,劍是殺人利器,也是君子之器,尤其是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爲良,更是百金難換的寶物!

於是公若藐便欣然同意傍晚時分去侯犯的府上赴宴,趙無恤便笑眯眯地看着侯犯,越發覺得這事情不太對勁。

雖然最後侯犯猶豫了片刻,還是過來邀請趙無恤同往,但趙無恤卻知道,換了一般的人,遇到自己這樣的身份和地位,哪裡不死命巴結,除非侯犯心裡在顧慮着什麼,忌憚着什麼?

因爲在陽虎之亂中,有過帶兵駐紮城內卻突然暴起偷襲的不良前科,趙無恤的軍隊也被郈人猜忌了,現下只能駐紮在外面,跟他入邑的,也只有一些黑衣侍衛和穆夏、虞喜等人而已。

而周圍的牧場上,竟有百餘侯犯的兵卒,這種情況下,君子不立危牆。當撤則撤!

所以他笑着婉拒道:“這幾日老邑宰邀我遍遊郈邑,這才從夾谷歸來,實在有些乏了,我便不陪了,還望侯馬正見諒。”

果不其然,趙無恤發現,當聽說自己不去時,侯犯臉上竟有些驚喜,而公若藐則未察覺,只是讓豎人帶趙無恤回館舍休憩。

趙無恤婉拒道:“吾等赳赳武夫,還是住在營帳裡舒坦些,幾日未巡視營帳了,我且回去約束下紀律,以免兵卒騷擾郈邑的鄉里……”

一行人這麼笑着分開後,公若藐在侯犯等人的簇擁下往城邑里走去。趙無恤立刻扶鞍上馬,回頭皺着眉看了片刻,便帶着騎從和親衛徑自回到了營帳內。

一把掀開帷幕後,他面沉如水,對身邊的人囑咐道:“立刻將郈平尋來!”

……

“其實我家也是闊綽過的,一度富比三桓。到了我的祖父郈昭伯的時候,郈氏在曲阜的宅邸與季氏相鄰,他喜好飛鷹走犬,尤其是常和執政季平子鬥雞。可季平子屢戰屢敗後竟想作弊,他讓雞穿上了皮質的甲冑來鬥,這怎麼能行?我祖父不忿,於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雞爪上裝上銅鉤,最終擊敗了季氏的雞。於是季平子大怒,欲攻郈氏……這之後的事情所有魯國人都知道的,鬥雞引發魯昭公和季平子的爭端,最後我祖父被孟氏殺害,魯昭公也被迫逃亡國外……“

郈平是個面色蒼白,微微發福的中年男子,是郈氏的遺存。畢竟魯國很少玩滅族的殘酷手段。郈氏雖然衰敗,但他卻在郈邑留了下來。守着百畝祭田維生,算是從”大夫食邑“淪落到”士食田“的典型代表了。從發福的身材看,日子應該過得還行。

但小時候錦衣玉食的他哪裡受得了這種落差,等到趙鞅殺來魯國時,聽說趙卿喜歡招攬賢能,他便屁顛屁顛地跑去投靠了。但趙鞅唯纔是舉,對於沒什麼過人之處的則待遇平淡,對他提出的請晉國做主恢復郈氏地位的請求更是笑笑就過了,甚至不願意將他帶回晉國。

最後還是趙無恤將郈平留了下來,只希望作爲熟知郈邑內情的參謀來用。他沒什麼大毛病,只是有事沒事就在人前唸叨家族昔日的輝煌,跟祥林嫂一樣。

先前定計時他的確是幫了張孟談不少忙,但趙無恤卻恍然覺得,以如今的情形看,己方對郈邑的複雜形勢還是瞭解的太少了!

於是趙無恤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郈平的嘮叨,直入主題地說道:“跟我說說侯犯此人!”

郈平別的能力沒有,對郈邑從古至今的各種人情典故,人脈關係倒是熟得很。他想了想說道:”小司寇想必也知道,郈邑沒有司馬,於是馬正侯犯便代爲執掌兵權,便是邑中僅次於公若藐的第二人。據說他待公若藐如父。但人人卻知道,侯犯其實希望的是公若藐死後,能將邑宰之位傳給他。”

“希望將邑宰之位傳給他?”

趙無恤沉吟了。按理來說,邑宰、邑司馬、馬正等家臣職位。是由作爲領地主君的卿大夫任命的。然而在魯國這個奇葩國度裡,三桓專魯侯。而陪臣們又專三桓,一個個大邑彷彿後世晚唐的藩鎮割據,有的邑宰索性世代相傳,有的則傳給有能力的親信,反正一定要維持這種半獨立的狀態。

“如此說來,這是個野心之輩?”

“然,而且聽聞他近來與工正駟赤往來密切。”

趙無恤皺眉,這個名字他似乎聽說過:“工正駟赤?”

“是一個叔孫氏的老臣,也是如今邑內唯一心向叔孫家主的人。”

“既然忠於叔孫州仇,那老邑宰爲何還要留着他?”趙無恤覺得自己腦子有些不夠用了,這不科學啊。

郈平雖然離開了一段時間,但重回郈邑後,卻再度對這裡瞭如指掌,畢竟趙無恤允許他動用安插在郈邑的眼線提供的情報。

郈平諂媚地笑道:“郈邑現在與叔孫氏的關係是藕斷而絲連,公若藐年紀大了,難免有些優柔寡斷,萬一叔孫州仇奪回此邑,他還指望叔孫的親信能夠看在舊日情誼上保他一命。”

趙無恤想了片刻,才吐出了兩個字:“天真。”

他前世聽過一句話:“在權力的遊戲中,你不當贏家,就只有死路一條,沒有中間地帶。”

正所謂“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郈氏的滅亡,魯昭公的流亡,陽虎的倒臺,多少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公若藐作爲一個過來人,真是越活越糊塗了!

他對公若藐的生死存亡並不關心,但郈邑關係到自己在魯國政治博弈的重要佈局,關係到自己的權力遊戲。

趙無恤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現如今郈邑里波詭雲譎,從今天侯犯的表現來看,在那名爲賞劍的宴饗上,一定會發生什麼。他有心阻止,但本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原則,不會再輕易進入。

於是趙無恤讓人攜自己的手書一封入城去找公若藐,讓他小心,小心今日傍晚的宴饗!

安排好軍營內全員戒備,枕戈待旦後,趙無恤便在營帳裡來回踱步,情緒有些許的焦躁。

他現在不好在魯國內部擅動刀兵,所以只能採取這種間接拉攏控制的方法,孰料自己的對手也在和自己走一樣的步數。縱然叔孫州仇比較豬,但碩大一個叔孫氏,百餘年的宗族傳承,還是有幾個人纔出謀劃策的,自己不能太過小看他們。

季夏六月,太陽運行的位置在柳宿,黃昏時,火星會在南天的正中若隱若現,它們是判斷時辰和方位的重要座標……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趙無恤希望自己的信使能趕得上,只要能說服公若藐……

就在這時,派人送信的人滿頭大汗地回來了。

他還來不及說話,趙無恤便將他一把拉入營帳裡追問道:“如何?老邑宰怎麼說!?”

派去的人結結巴巴地說道:“郈邑邑宰看了司寇的信後,笑了笑,然後說了句話。”

“什麼話?”

“他說:司寇多心了,我待侯犯猶如己子,他不會是專諸,我也不會是吳王僚……”

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085章 徐偃王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19章 雙頭鷹第646章 大風(3)第1017章 馮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862章 燕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495章 墮四都!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20章 術業專攻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952章 連橫(下)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504章 夫差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9章 姑布子卿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868章 魏武卒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958章 意外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1098章 濟南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544章 首誅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423章 雪橇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30章 鄉中三吏第392章 忍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998章 眉間赤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998章 眉間赤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536章 求婚第1050章 軍功爵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413章 獵國(下)第557章 虎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14章 突騎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602章 知瑤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13章 入秦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3章 趙樂聯姻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
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085章 徐偃王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19章 雙頭鷹第646章 大風(3)第1017章 馮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862章 燕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495章 墮四都!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20章 術業專攻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952章 連橫(下)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504章 夫差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9章 姑布子卿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868章 魏武卒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958章 意外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1098章 濟南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544章 首誅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423章 雪橇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30章 鄉中三吏第392章 忍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998章 眉間赤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998章 眉間赤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536章 求婚第1050章 軍功爵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413章 獵國(下)第557章 虎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14章 突騎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602章 知瑤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13章 入秦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3章 趙樂聯姻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