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上善若水

感謝書友westhill的打賞!

……

聽完知氏家吏的講述後,不僅是趙無恤,參加大射禮的幾人也頓時沉默了,四周一片寂靜。

這就是知瑤沒能參加大射儀的原因。

趙無恤不知道,知瑤作爲一十三四歲沖齡的童子,是如何讓知氏縣司馬俯首帖耳,甘願爲他效命的。也不知道奪取那個狄人大邑的詳細經過,他只能通過轉述的簡單的信息,平空想象知瑤此人的聰慧和果決。

“他就是未來的知伯!”趙無恤現在已經徹底地篤定了。

“知伯”,對這個素未謀面,卻一直像一把利劍似地,懸在他頭頂的同齡人,無恤不由得生出了淡淡的佩服。

一旁的呂行也有些黯然,他低聲說道:“知子雖然錯過了大射儀,卻已經披甲上陣,開始爲宗族邦國開疆擴土,吾等雖然入選宮中,但總覺得在他的面前,卻談不上有幾分光彩。”

帶着這思緒,少年們的慶功酒,頓時變成了悶酒。他們在泮宮中的打鬥,在射禮上的爭先,比起知瑤的成就來,彷彿都是小孩子的過家家遊戲。

最初時,趙無恤的心思也是一樣的,本來他對治理成鄉井井有條,頗有些得意,現在卻被可怕的知瑤潑了一頭冷水,寒意徹骨。自此一役後,知氏通往仇由、鮮虞腹地的擴張之路便敞開了,年紀輕輕就如此了得,待日後再成長磨礪,不知將會是多麼可怕的對手。

但他很快就緩過神來,便站了起來,舉盞揚聲說道:“知子壯哉,以此奇功爲吾等佐酒,吾輩諸君更需勉之!”

言罷,滿飲一盞用包茅縮過的清酒。

此言豪情萬丈,衆少年看向他的目光意味大不相同。呂行、魏駒、韓不信、知宵是受到了些許鼓勵,範嘉、範禾、中行黑肱是詫異,而張孟談,樂符離,則是欣賞而讚許。

是的,趙無恤心想,自己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被知伯死死壓了一輩子的趙襄子了,他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也正在做周全的準備!

若問日後三晉英雄誰敵手?那當然是趙、知!自己何必妄自菲薄?

飲畢後,樂工奏起名爲《陔》的樂曲,晉侯和兩位卿士一同離開了泮宮,參禮者皆相隨。司射籍秦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然後,所有參禮人員相互行揖禮告別,大射儀至此結束。

……

在回府的路上,知宵悄悄觀察着祖父的表情,卻發覺他一直繃着臉。

知宵雖然面相狠而醜,但內心卻低調而充滿善意,他一直在忐忑着,是不是因爲自己在大射儀上表現不佳,讓祖父生氣了?但他也無奈,若是碰上別人還好,卻偏偏和善射的呂行分在一耦,縱然他盡了全力,卻仍然惜敗。

他便訥訥地問道:“祖父,阿瑤立此奇功,爲我知氏開闢疆土,您爲何不喜?”

當着孫子的面,知躒也不再諱忌莫深,他扶着車欄嘆息道:“二十多年前,餘與大夫籍談出使成周,參加周景王后葬禮,當時與守藏室的史官老子有一過一段閒談。”

Www¤ttκд n¤¢ ○

“老子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之道也!”

知宵眨了眨眼睛,覺得祖父之言高深莫測,沒聽懂,若聰慧的弟弟知瑤在,定能明白究竟是何意思。

知躒心中卻有一番自己的思量,比起其他諸卿,知氏起家較晚,最初是從中行氏中分出的小宗。第一位宗主爲知莊子,晉成公寵臣,位列下卿;第二代是知武子,在他爲卿期間,知氏終於登頂晉國執政,家族達到鼎盛。

但是盛極而衰,隨後,知氏連續兩代家主都在壯年夭折,到了知躒的父親,下軍佐知悼子早逝時,知躒纔剛剛行冠。

當時,晉平公還有意安排自己親信進入六卿行列,取代知氏,遭到強勢的武人中行吳反對而作罷。知躒這才得以繼承父職,家族逃過了衰亡破敗的危機。

知氏雖然勉力在晉國保住了一個卿的席位,但長期在末座徘徊,對於國家大計自是無力左右。非但如此,還要時時擔心着家族的卿位被拿掉,是爲六卿中最弱者。故,老聃那段關於上善若水,守弱勝強的話,讓知躒感觸頗深。

在這之後,他開始以此作爲自己的處事原則。

三十多年了,知躒的地位一天天變高,卻很少主動站到舞臺前方。特別是魏舒、範鞅執政的這十多年中,六卿家族矛盾與衝突事件不斷,先是魏舒與範鞅的明爭暗鬥,再是趙鞅對範鞅權力的強力衝擊,鬧得沸沸揚揚,但這裡面幾乎都看不到知躒的影子。

他一直潛藏在二鞅巨大的身影下,悄無聲息地舒展着自己的根鬚,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讓羊舌、祁氏滅族,讓知氏分到一杯羹。之後,他又投靠晉頃公和現任國君,默默拉攏範氏小宗士夷皋,與上大夫樑嬰父結黨,在範、趙兩極之間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

到了現在,知氏已經是晉國三大勢力之一,無人再敢小覷了!

但老子又說過,弱能化爲強,強亦會化爲弱,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知氏現在依然比不上範、中行、趙,所以仍然需要守弱,低調,而不是鋒芒畢露,隨意樹敵。

所以,知躒纔對自己的小孫子知瑤破狄邑,又大肆宣揚的做法感到不妥。他知道,這個孫子很有天分,極受族中衆人寵愛,他擁有五種全能的才幹,無論放在何處,發出的光芒都能刺得旁人睜不開眼。

可惜啊,他卻唯獨缺少了一顆……

上善若水之心。

……

和張孟談、樂符離等人辭別,又與魏駒相約到時在虒祁宮中相見後,趙無恤站在緩緩朝趙氏府邸駛去的馬車上,揮去知瑤之謀帶來的衝擊,他閉上眼睛想着今天的收穫。

自己獻上了一把即將淘汰不用的初代複合弓,討好了晉侯;從大射儀上勝出,等到七月流火之後,便可以進入虒祁宮,作爲助祭人。

從此,他便代表趙氏勢力,在虒祁宮中紮下了一根釘子,可以接近晉侯,向他施加趙氏的影響,也能嗅到一些朝堂的風吹草動。

以後,趙氏在宮中就不再是聾子瞎子,上次冬至大朝會時被暗算的窘迫,不會再重演了!而日後若是六卿亂起,晉侯的態度,也是舉足輕重的。

當然,那是長遠的目的,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解開準岳父樂祁被久久扣留這個死結。

馬車即將到達官署區時,他們卻剛巧遇上了子貢派來報信的甲季。

……

求收藏,求推薦,一直想把老子這些大思想家的智慧融合到時代裡。

第1001章 函谷關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999章 殘城第679章 叛臣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24章 周髀數字第762章 降 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5章 豎子敢爾!第481章 齊魯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658章 大風(完)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988章 叛國罪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548章 濟清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228章 歲終上計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27章 遠送於野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07章 道、勢、術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3章 畏此簡書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74章 刺殺!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996章 楚巫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52章 欲殺之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546章 墮郈(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96章 成鄉!第36章 一言之威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799章 趙魏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767章 萬歲!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39章 嘎嘣脆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205章 臣與君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942章 刑人(上)第362章 大禮議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56章 人之將死
第1001章 函谷關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999章 殘城第679章 叛臣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24章 周髀數字第762章 降 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5章 豎子敢爾!第481章 齊魯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658章 大風(完)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988章 叛國罪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548章 濟清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228章 歲終上計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27章 遠送於野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07章 道、勢、術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3章 畏此簡書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74章 刺殺!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996章 楚巫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52章 欲殺之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546章 墮郈(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96章 成鄉!第36章 一言之威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799章 趙魏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767章 萬歲!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39章 嘎嘣脆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205章 臣與君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942章 刑人(上)第362章 大禮議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56章 人之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