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千乘萬騎

ps:幫導師校對了一天累死了,頭暈手痠,今晚只有一更

西周時,周王朝的六師經常越過樑山,攻擊荒服之外的犬戎、鬼方等部落,那時候與周有姻親關係的白翟還是周室的附從軍,跟在戰車後面氣喘吁吁。自從周室衰敗後,白翟便留在了原地,佔據了這片名爲“上地“,後世稱爲陝北的疆土,就這樣三百年過去了,尚未有諸夏政權能夠染指這裡,就算最強盛時的秦晉也不行。

直到趙氏的商隊帶着騎兵到來,趙無恤以毀滅少樑城之役震懾白翟諸部,桀驁不馴的翟人在那毀天滅地的恐怖力量面前,才第一次低下了頭顱,向趙氏稱臣納貢,上地也變成了趙氏的上郡。

以上地的幾個大部落爲基礎,趙無恤在這裡建立了羈縻制度,膚施、陽周、高奴、洛都、雕陰,是上郡的五個羈縻縣,當地白翟酋長爲羈縻縣長,部落的一切建制不變。趙氏只派副手來加以約束,調和白翟和華夏移民的關係。

各部中以高奴部最爲強大,人口最多,但上郡的郡治並不在那裡,而是在高奴以南數十里的延河附近,這個郡首府被趙無恤命名爲“延安”!

五個羈縻縣沒有編戶齊民,但延安從一開始就是個結構齊全的郡城。

趙氏強取少樑後,將城內居民擄掠一空,其中一部分被安置到了延安,從零開始建設新城。

延安被延河環繞,雖然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但實際上卻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稍加開發就能成爲一片沃土。好在上郡不缺牛馬,能夠彌補人手不足,數千軍屯民屯齊心協力,在嘉嶺山下將裡聚一處處建起來,田地一片片平整下去,在這個過程裡,那種親手建設家園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也油然而生了,加上每一戶都獲得了大量田地,河西的流民忘歸,心甘情願在這裡紮根。

幾年下來,他們已將荒無人煙的延河兩岸開發成了粟麥遍佈平川,肥鴨擠滿池塘的豐饒之地。至於農業尚未波及的地方,也是水草豐美,牛馬銜尾,羣羊塞道,農牧經濟都得到了很好發展。

延安城也初具規模,雖然城邑依舊是以原木搭建的臨時結構,但周長數裡,已是上地數一數二的大城,只可惜城廣人少一直是困擾當地郡吏的問題。

直到去年,延安終於迎來了一次發展的良機,大量河西人躲避秦魏衝突,逃入上郡,趙氏勒令各羈縻部落不得擅自收留,所有流民都被歸攏到延安。到開春時,整個延安合計有超過三千戶的民衆,並控制了延河兩岸的十萬畝耕地。

隨着人口增加,商業也發展了起來,上郡身處雍州,戎狄羣胡環伺之地,與趙氏本部遠隔大河羣山,交通往來不便。但擔任北部各郡的均輸官猗頓每個月都會派商隊攜帶晉地的糧食、貨物來到這裡,與上郡交換牛馬、皮毛,維持當地的經濟平衡。

延安的逐漸富庶,不斷吸納人口,日益興旺的商業,自然會讓那幾個土著的白翟部落眼熱,但他們卻什麼都不敢做。無他,除了屯駐在當地的趙氏屯田兵外,延安外的草場上,還遊弋着一支強大的武裝:足足有兩千五百騎的騎兵師!

上郡司馬郵成是這支騎兵的統帥,他和手下騎兵奉命守護上郡,心存僥倖的羣盜被他踐踏在馬蹄下。而一度垂涎延安,妄圖勾結其他各部反趙的高奴部,也被郵成以雷霆之勢消滅。高奴部衆星散,他們六處草場和上面依附的人口也被延安收歸己有,納爲編戶齊民。

高奴已滅,上郡白翟還剩下四部,最大的膚施不過七八千人,騎兵千餘,根本無法與趙軍匹敵,只能俯首帖耳,只要不叛亂,趙無恤對他們的約束還不算過分。

在此前提下,被羈縻爲牛馬就牛馬吧,活牛總比死馬強。再說了,趙氏對他們入秦、魏領地搶掠,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會加以袒護。

這種平衡在這一年春天被打破了,這一日拂曉時分,膚施部的首領被人從睡夢中搖醒。他帶着昨夜宴饗的醉意走出帳外,眯着眼朝北眺望,頓時驚訝地看到,一支比郵成部規模更大的騎兵出現在眼前。

膚施人看呆了,那支龐大的騎兵在雍州北部的高原上逶迤而行,千軍萬馬分道向前,彷彿數條黑色的巨龍在蒼茫山野和草場上空翱翔。

他們的主力陸續踏過水流湍急的無定河,向南方奔去,更有一隊偏師打着趙氏旗號,朝膚施部的營帳奔來。

見是趙氏的騎從,守衛營牆的白翟人不敢阻攔,一路放行,那隊騎兵便暢通無阻地奔到膚施首領面前,卻見爲首的趙使雖然風塵僕僕,卻精神氣十足,他亮出手裡的節,用白翟的語言對膚施人說道:“上卿遣代郡虞司馬、上郡郵司馬擊賊,命膚施部出丁壯一半,自帶馬匹、口糧、兵器,三月初一前至延安集結,隨二位司馬南征!” Wшw ▪ttκǎ n ▪℃o

……

當馬蹄在延安城外停住時,虞喜鬆了口氣,他回首望去,身後是五千騎士,以及更多的馬匹,個個都被曬得黑不溜秋,無不風塵僕僕。

四年前滅代後,趙無恤在當地建立了代郡,郡治在代城,考慮到代地地處農牧分界線,桑乾河南北幾乎是兩種不同的經濟形態,於是又在代郡西北的草原地區建立了名爲龍城的騎邑,讓虞喜在這裡訓練騎兵,約束塞外戎胡部落。

四年內中原戰亂不休,代郡卻遠離戰火,有了長足的發展,因爲龍城駐軍的強大,許多胡戎各族不斷依附,在提供了耕地、牧場和安全保障之後,從這些新附部民中招募兵卒十分順利,虞喜在給趙無恤的去信裡向他請戰,就說“代郡士馬控弦,動有萬數”。

這是誇張,但整個代郡的適齡丁壯幾乎人人能騎馬,集結六七千騎是可以的。

趙無恤稱讚了虞喜,同時正式傳檄塞外,讓虞喜起兵南下,助自己進攻秦魏。

一月初,虞喜廣發通告,讓代郡的各羈縻部落首領、大人率部來龍城集會。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休養生息四年之後,代郡騎兵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如此宣佈後,虞喜發代郡趙騎兩千五百騎起行,另有代、屠何、無終等部落派遣戎胡騎兵兩千五百助戰在奪取代郡過程中立下戰功的屠何人新稚狗也隨軍南下,作爲虞喜的副手。是日,龍城旗幟連天、弓矢如林,圍觀的戎胡之民無不震撼。

這五千大軍於一月中旬從代郡出發,繞道樓煩,一路上幾乎吃光了樓煩人的水草、牛羊,最後從林胡的地盤邊緣以革囊渡過大河,進入上郡。他們途徑膚施、陽周、高奴等部,最後抵達延安。

和四年前疾馳滅代不同,這次的戰線更長,作戰時間也定在三月後,所以大軍要保存馬力,走的不快,一千餘里,他們走了整整一個月。

面對出城迎接的郵成,虞喜笑打量了他一番,四年前的愣頭青和自己一樣,已經是一郡司馬了,這其中有子承父業的意味,也少不了郵成自己的努力。

他摸了摸自己的鬍子,笑道:“一個月不離馬鞍,不但馬兒瘦得不行,吾等身上也臭烘烘的,都能養跳蚤了,還是讓將士們吃飽喝足,再去延河裡洗個澡要緊。”

郵成讓人招待這些遠道而來的代郡騎兵,華夏出身的還好,可以在城下駐紮,那些戎胡部落軍則被新稚狗約束在城郊,遠離居民區,他們的軍紀實在是個大問題。

休息了幾日後,上郡各部落的首領也陸續來到了延安,在趙氏強大武力的威脅下,他們都表示願意帶着部落丁壯加入,爲趙氏討伐秦國。

“上郡兩千五百騎,加上膚施、雕陰、陽周、洛都四部白翟,一共有四千五百騎。”

“我這邊有五千騎,加上沿途招募的樓煩、林胡部族兵,則有五千五百騎!”

虞喜和郵成、新稚狗三人一合計,都驚喜地發現,自己手下的騎兵竟然破萬了。

一萬騎兵,這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也是趙無恤讓代郡、上郡兩地經營數年的成就。如果運用得當,便是足以改天換地的強大力量。一時間,趙氏衆將都有了十足的信心,相信自己定能憑藉這支人馬縱橫河西,爲趙氏殺出一個嶄新的局面來!

這次西線作戰的總指揮虞喜宣佈道:“萬騎集結,糧草是個大問題,上郡各部落僅能負擔月餘,暫且先放馬於延河,讓遠途勞頓的代騎吃個夠,等養夠了膘,吾等三月初集結,三月中旬出征。”

他指着雒水中游道:“甘泉水草豐美,就以這裡爲大本營,分左右兩軍出梁山,一軍趨少樑,截斷龍門,一軍趨王官,截斷蒲阪渡口,勢必要讓河西一片糜爛!讓秦魏沒了退路!”(~^~)

第284 魯國大夫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253章 商丘對第1021章 宋裂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958章 意外第934章 天道遠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939章 嘎嘣脆第799章 趙魏第33章 魏舒方陣第769章 當歸(下)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966章 熵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7章 不棄親暱第863章 魏韓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547章 墮郈(下)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768章 當歸 上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056章 西施(下)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495章 墮四都!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010章 奴隸制第344章 夜襲第56章 “民主制度”第651章 大風(8)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83章 擲矛兵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31章 成氏一族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952章 連橫(下)第1085章 徐偃王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35章 豎子敢爾!第762章 降 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5章 東門館驛第99章 勇於私鬥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25章 《用間篇》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
第284 魯國大夫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253章 商丘對第1021章 宋裂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958章 意外第934章 天道遠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4章 老豺範鞅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939章 嘎嘣脆第799章 趙魏第33章 魏舒方陣第769章 當歸(下)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966章 熵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7章 不棄親暱第863章 魏韓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547章 墮郈(下)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768章 當歸 上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056章 西施(下)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495章 墮四都!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010章 奴隸制第344章 夜襲第56章 “民主制度”第651章 大風(8)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83章 擲矛兵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31章 成氏一族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952章 連橫(下)第1085章 徐偃王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35章 豎子敢爾!第762章 降 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5章 東門館驛第99章 勇於私鬥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25章 《用間篇》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