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世子之位

十一月末,當知瑤對晉國一衆同齡人的點評流傳開後,初冠或者尚未及冠的少年們反應不一。新···..

趙伯魯、韓虎性格使然,對此只是一笑而過,不以爲然;魏駒明面上也是雲淡風輕,心裡卻極不舒服。

至於孿生兄長淹死在大河裡後,範氏剩下的獨苗範禾,則當着中行黑肱的面怒髮衝冠,罵了知瑤一聲:“其母婢也!”

他隨即惡狠狠地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下一句話便是:“等死士練出後,莫不如將知氏豎子也一起殺掉罷!”

這一年多時間裡,趙無恤忙着在魯國西鄙開闢自己的未來,魏駒忙着拾趙無恤牙慧,然而畫虎畫皮難畫骨,能做成什麼樣不得而知。

至於中行黑肱和範禾,近來卻是把精力放在另一條道路上,那便是花費重金,招募死士。

中行黑肱被知瑤評爲“色厲膽薄”,說他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是“守戶之犬爾”,他一臉陰沉,卻強忍着不滿勸誡範禾道:

“我那堂弟本就高傲,連他的兄長知宵也不放在眼裡,其性情比趙無恤還令人厭惡幾分,這次是將晉國所有同輩之人統統得罪了。此事日後再算,遲早會叫他付出代價,如今之計,早日割掉賤庶子無恤的項上人頭,爲範子復仇纔是正途!”

他和範禾眼界也就如此,對於趙無恤“殺”範嘉卻逃得性命一事耿耿於懷。無恤出奔後又輾轉到了魯國,忽然間竟風生水起來,更讓他們又嫉又恨。可相隔千里,又是在外國,倆人在族中雖然跋扈,卻鞭長莫及,於是便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有不少猛士甘願爲賤庶子無恤效命,他身邊防備甚嚴,須得技藝高超的劍士方能近其身!”

中行氏從中行獻子、穆子時就好養士,麾下能人異士自然很多。範氏財大氣粗,當年範鞅所養的勇者丕豹名揚天下,兩位君子合力,還真找來了不少敢死之士。現如今全都列於堂下。

在中行黑肱和範禾的計劃裡,他們將花費數月,訓練選拔其中的善戰者,陸續派去魯國,做行刺之事!

列中的末尾有個頭戴青幘巾。身穿勁裝的年輕少年,正是先從範嘉,隨後被中行黑肱要到手的豫讓!只不過他臉上和手臂上已經多出了數道廝殺留下的疤痕,也沒了最初投奔中行黑肱時的躊躇滿志,此刻與粗鄙的劍士們爲伍,只是垂首暗自嘆息。

“本以爲委質於中行氏後會得到重用,孰料中行氏雖然尊賢者能者,卻不能重用之;雖然賤不肖者,卻不能斥退不肖者。在中行子心裡,我竟只是一輕俠死士之輩。可以隨時拋出去傷人的器物而已,他和已死的範子一樣,都是以衆人遇我啊……”

但臣事君以忠,中行黑肱雖然無法讓他滿意,卻也沒有太過虧待的地方,面對君命,自命爲“士”的豫讓不得不從。

……

範禾在領邑里做的事情比較隱秘,但宗主範吉射卻知道的清清楚楚,當家臣進諫是否要約束規勸時,他卻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由着他去罷……”

在範吉射看來。這個衝動好殺的小兒子不如已死的大兒子多矣,但這份想爲兄長復仇的心思卻是好的。暫且由着他去,若能成功自然好,卻不能指望太多。依靠權謀與趙氏抗衡纔是正道。

他今天接待了一位來自齊國陳氏的客人。晉齊兩國敵對,邊境已經處於半封鎖狀態,按理說範、中行親善,若是有一塊範氏的符節,完全可以從夷儀附近的大河東岸乘舟過來。然而這位客人卻做賊心虛,反而繞道衛國。走了一個大圈子後才抵達朝歌。

究其原因,正是陳氏所謀之事對中行氏不利!

範氏和陳氏在範鞅時代交往甚密,範鞅死後,作爲六卿之末的範吉射也希望在國外得到一個強援,所以想維持這種關係,但因爲兩國敵對,所以一切都得隱秘從事。

對於這些齷齪,範吉射不太敢讓同盟中行氏知曉,只因爲中行氏從中行獻子時代起,一向是對齊作戰的急先鋒。且他們的主體領地“東陽”的鄋瞞、夷儀兩大縣與陳氏高唐相鄰,就隔着一條大河相望,所以並不太友善。

從陳氏送來的文書裡,範吉射得知了一件事情,陳氏目前在極力慫恿齊侯乘着曲阜之亂攻魯。然而在垂危的晏子強諫下,齊侯卻改變了心思,決定明歲徵兵時換一個主攻目標。

陳氏這次是專門派使者來暗暗告知此事的,同時希望範氏不要干涉太多,以免兩家交兵,傷了和氣。

因爲那塊隸屬於中行氏的土地太過關鍵,連陳氏也有些心動。

“陳氏這是希望我範氏袖手麼?”

陳氏此行大有深意,一是想取信於範氏,二是玩了個小花招。無論範吉射告訴中行與否,都符合陳氏的利益:若是中行無準備,那陳氏可以乘機爲先鋒,奪城得邑。若是中行有備,尋個藉口讓齊國公族國、高之兵先去消耗即可。

範吉射有些頭疼,如今六卿離心,執政知伯對爭霸之事漠不關心,像今年這樣合力出兵,讓齊人只敢龜縮不敢對敵的事恐怕難以再現了。即便晉齊開戰,他範氏作爲中行的盟友,也不樂意讓族兵去出力流血。

因爲兩卿之力是絕對敵不過齊人舉國來攻的,何況其他四卿?

他現在總算知道當家做主的難處了,也開始懷念父親範鞅還在的時候……

那真是範氏的黃金時代!

……

而趙氏那邊,趙鞅在送走來訪的韓不信父子後,立刻召見了家臣傅叟。

“果然不出董子與傅大夫所料,韓伯前來試探我,席間大加誇讚無恤在魯國之功。他還提及當年範武子封隨,於是從士氏分出,中行桓子爲中行之主、知莊子封於知,便從荀氏分出的往事,暗示無恤既然有這份功績,我完全能效仿前人,立他爲側室小宗了……”

傅叟行禮道:“那主君打算如何應對?”

趙鞅在席上坐下,撫着美須道:“我婉拒了,理由是無恤尚幼,趙氏現在還嫌小宗太多,何必急着出新的支系?五指緊握成拳方能傷人,若是離心反倒會被人各個擊破,等日後再說不遲。”

傅叟道:“這理由不錯,事關趙氏內政,韓伯縱然會失望,卻也不至於傷了趙、韓兩家的關係。只是主君,此事終歸不是個辦法,須得尋機解決啊……”

思及此事,趙鞅有些煩躁,坐在案几上用食指輕敲桌面,聲音陰沉地說道:“大夫應當知曉,無恤不歸一日,此事便無法解決。”

傅叟一個激靈,立刻窺見了趙鞅的真實想法!

“那是自然,下臣明瞭!”

經過上次趙鞅昏厥事件後,趙氏的主要家臣雖然還沒有公開意見,但多半已經屬意能穩定局面的趙無恤,希望這位精明強幹的君子成爲未來的家主。

趙氏一向唯纔是選,有數次庶子逆襲嫡子,被選爲新家主的傳統,所以在傳統方面阻力不大。

真正的阻礙,還是那場突發的意外,樂祁身死,範嘉餵魚,趙無恤流亡魯國。一般而言,流亡之人在本國政治發展上被判了死刑,於是不少家臣又悄悄收回了準備投出去的票,轉而注視其餘三子。

但有無恤珠玉在前,那三子除了伯魯尚可稱孝外,怎麼看都覺得不堪……

然而這才一年多時間,趙無恤憑藉自己的努力,隱隱崛起於魯國,其勢力增強的速度讓人駭然,家臣們的心思又開始飄忽起來。

“庶君子或許能像範武子、範獻子一樣再度歸來也說不定……”

這是很有可能的,往長了說,趙鞅年富力強,無恤也才十六,而知伯已老,且知氏家主的壽命一向不長,說不準過幾年就死了。到時候趙鞅爲正卿,專晉權,一份赦令發向魯國,除非範氏跳反,否則誰又能阻止無恤歸國?

一念至此,又有不少家臣回到了觀望的態度上,傅叟便是其一。

光衝着趙無恤在冬至等節慶送來的那些金玉嘉柔,還有字裡行間的那些允諾和示好,便足以讓傅叟替他說些好話了。

趙鞅沉吟片刻後做出了決斷:“側室是可以立的,但立的不一定是無恤,也不是現在,伯魯純孝,應該諒解我的心意……”

傅叟心中暗暗感慨,主君啊,其實兩年前就有個快刀斬亂麻的機會,可以早早解開趙韓之間的結,甚至能避免無恤被逐的意外!

終究還是自己這位主君性格太急太剛強,也太講情義,少了幾分利害的算計。不過這也是傅叟,以及天下許多士人甘願效忠的原因之一。

趙鞅的胸襟和豪邁,很大程度上能彌補他的缺陷。

但傅叟還是有幾分遺憾:“若當初主君不要急着敲定庶君子與樂氏女的婚事,反過來讓他與韓氏聯姻,以韓氏女爲正室夫人,那即便他成了世子、宗主,與韓氏間也多了一層關係,少了幾分顧慮!”

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835章 無私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2章 贈我緇衣第656章 大風(13)第939章 嘎嘣脆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22章 公孫勝第354章 造紙術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66章 熵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654章 大風(11)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39章 徐國第94章 與子同仇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36章 復辟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742章 暴行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899章 計然策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23章食不厭精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906章 水力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96章 莫如兄弟第907章 道、勢、術第152章 欲殺之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600章 阿姊(上)第46章 一生之敵第205章 臣與君第935章 人道彌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53章 冬至(二)第18章 趙氏公議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99章 計然策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742章 暴行第1007章 卸甲第83章 雨我公田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952章 連橫(下)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651章 大風(8)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865章 大業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1020章 分娩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
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835章 無私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2章 贈我緇衣第656章 大風(13)第939章 嘎嘣脆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22章 公孫勝第354章 造紙術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66章 熵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654章 大風(11)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39章 徐國第94章 與子同仇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36章 復辟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742章 暴行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899章 計然策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23章食不厭精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906章 水力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96章 莫如兄弟第907章 道、勢、術第152章 欲殺之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600章 阿姊(上)第46章 一生之敵第205章 臣與君第935章 人道彌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53章 冬至(二)第18章 趙氏公議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99章 計然策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742章 暴行第1007章 卸甲第83章 雨我公田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952章 連橫(下)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651章 大風(8)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865章 大業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1020章 分娩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