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

在趙無恤的命令下,五百餘武卒於三百步外原地踏步整齊隊列,並做好準備事項。

至此,他也看清楚對面黑壓壓的齊軍陣列,左、中、右人數相當,每個大陣的前列都有兩排持盾的甲士。後面則是密密麻麻手持戈矛的徒卒,不過長度趕不上武卒特製的長矛長戈,陣型也有些散亂;弓手從各列的間隙上前站成數排,調試弓弦準備發箭;十輛戰車則移動到了中央,看來還是沒有放棄正面硬衝的打算。

當然,他們面對武卒原地踏步時表現出的驚懼也被趙無恤看在眼裡。

“果不其然,齊人雖然擅長兵法,但卻太過依賴技巧,一陣之中人心不齊,兵力佈署前重後輕,所以陣勢龐大但不堅固。何況他們在灌木深草中就地展開,陣與陣之間的空隙極大,根本就不夠緊密。”

這是趙無恤在下宮和郵無正交流時被傳授的技巧,面對這種情況,晉軍以往的打法是,分兵爲均等的左中右三部接戰,各以一部側擊其左右兩翼,另以一部乘勢從正面進攻,則可破之。

不過今天因爲是以寡擊衆,所以趙無恤根據實際情況做了些許微調。

卒長們再次給手下的兩長、伍長、兵卒一層層下達命令。

“後兩排的戈斜指天!前三排的矛放平!”

“劍出鞘!舉盾!”

“弩上弦!”

“二三子準備縱馬疾行!”

趙無恤也拿着代表不同兵種顏色的旌旗,進行臨場指揮,他囑咐年輕的御者道。

“邢敖,控制好車速,勿急勿躁,進退有節。”

邢敖重重頷首。手微微鬆開,又緊緊握住了八轡。

這時候,左中右五百人在卒長們的帶頭下。齊齊報告道:“齊焉!”

“齊焉!”數百人發出了共同的吶喊。

“善,全軍繼續緩緩前行。五十步後加速小跑,隨後一切按原定計劃行事!”

說完,樂鼓手們開始重新敲打腰鼓,衆人按着漸漸密集的鼓點再度邁步。

“大夫,鼓椎,鼓椎!”

烏亞旅在對方那一下齊踏步後有些呆愣,這會才發覺自己從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面對越來越近,速度越來越快的敵軍陣列。他慌忙將鼓椎遞給了車右,讓他敲擊車上的蒙皮鼓架。

“司馬法雲,鼓振馬躁,徒甲畏亦密之!”烏亞旅穩定心神,連忙揮旗指揮着各卒和小戎,讓衆人靠攏使隊形儘量密集,然後也開始徐徐向前走動。

整個齊軍陣列開始移動後,就顯得有些週轉不靈,左邊和右邊已經完全對不齊,一個朝前一個靠後。陣後方的人走的慢,前面的人走得快,根本做不到武卒的整齊劃一。

站在戎車上。烏亞旅扶着欄杆,還不忘朝前排的弓手大喊道:“敵人進入百步方可放箭!”

但這一句喊得有點遲,因爲已經有半數無法承受對面壓力的弓手撒放了箭矢,它們高高拋起後,尖嘯着墜下,落到了開始小跑的武卒面前十多步,未傷一人。

烏亞旅遺憾地跺腳,卻又無可奈何,前排弓手的節奏已經完全亂了。他們射完一箭後開始連續張弓拋射,任憑卒長怎麼喊話。都沒有形成密集的齊射,只有散亂的箭矢飛得到處都是。

瞬息間。雙方的距離已經進入百步射程之內了!

武卒們向前推進的方式和近代軍隊類似,穩步前進直至進入敵方火力的有效殺傷範圍,然後才轉入攻擊。一開始方陣平穩地踏步前進,這樣的速度可以保持住緊密隊形,然後在齊人的第一批箭矢射落到方陣當中的時候,加快速度轉入小跑進攻!

這就是司馬法所謂的“行慎行列,戰謹進止”。

方陣內的長矛被放平,像是無數只刺蝟般壓了過來,凹形的中央,蒙城人漆萬也舉盾護着脖頸和胸脯,手中短劍在卒長穆夏一聲大喝下,猛地敲打自己的盾牌!

他們喊出了自己的名字。

“武卒!”

劍盾和矛盾的敲擊聲,還有數百名武卒齊聲高呼發出的噪聲響徹雲霄,甚至傳到了數裡外的甄邑,驚得觀戰的衛人也心神一顫,甄仲勳等人直接嚇得一屁gu坐倒在地。

而直面武卒的齊人更是害怕不已,心中的動搖如同蛋殼上的裂縫,越來越大。

他們整整花了半刻時間,剛剛纔完成結陣,隨後在後方軍吏逼迫下邁步前進。瞧着這些像山一樣壓過來的晉人,可不是兩個月前那些散而亂斗的魯師能比的。有的人小腿肚子都開始抽筋,立着不動,說什麼也不往前走了。

於是這些人便被後排的軍吏迅速殺死,前排的齊人甲士多是老卒,尚能堅持。但後排的徒卒卻陷入了無比的恐慌,腳步開始不知道該朝左還是朝右邁,剛剛被軍吏收攏的陣型再度鬆散起來。

兩邊的距離越來越近,只有五十步了。空氣在凝滯,所有人都呼吸沉重,彷彿一根繩索在脖子上越收越緊。

面對敵人那可怕右翼,齊陣左翼前進射箭的弓手們喪了膽,開始不聽卒長指揮,匆忙掉頭從甲士列陣的縫隙裡鑽,想躲到後面。這一來卻弄亂了齊陣左翼的陣型,留下了很多明顯的空隙。

中央和右翼的弓手在後方劍盾的逼迫下又射了一矢才匆匆朝兩邊撤離,轉移到甲士背後繼續邊走邊仰頭拋射。但箭矢散而亂,雖然給對面密集衝鋒的武卒造成了十餘人的死傷,卻並沒能擾亂他們的陣型,反倒是自己慌了。

“頂住第一波衝擊即可,以重行輕則戰,壓過去,敵方必潰!”不知爲何烏亞旅自己的聲音也在顫抖,說出來的話連自己都有幾分不信。

話音未落,對面的弩兵停住了,隨後開始朝兩翼再度斜斜移動。五排氣喘吁吁的弩手地依次上前,在四五十步的理想射程內,將早已上好弦蓄力的單臂弩平舉起來。

“不好!”齊人陣型有些鬆散的甲士們連忙齊齊舉盾防禦。但依然空出了許多間隙。

說時遲那時快,在蘇壽餘一聲高呼下。第一排弩兵用手指扳動懸刀,就是一輪齊射!

砰砰砰砰!

齊人左右兩翼的甲士只覺得盾牌上突然傳來一陣大力的衝擊,有的人被震得後退了一步,有人肚子上像是被狠狠揍了一拳似的朝後仰倒,還有幾支弩箭從縫隙穿過,射死了數名徒卒,引發了一陣混亂。

隨後,弩兵們乘着己方步卒還未跑到敵人跟前。開始了可怕的無間隙五段射。在給每把弩安上了望山後,準確度提高了不少,頓時壓制了齊人的行進。

短短几息時間,看不見前面發生了什麼的齊人弓手只來得及射了一矢,殺傷對方數人,而齊人甲士徒卒卻連續捱了對面三排弩矢,減員十餘。

烏亞旅發現,齊人的左右兩翼已經有了騷動,就連甲士的陣列也在亂,有的徒卒手中武器不住顫抖。

“沒辦法了,只能期望能以中央五百之衆在戰車率領下。先擊潰敵方中陣,擊殺或者擒拿對方主帥。”烏亞旅咬了咬牙,揮旗讓中央未受到弩矢打擊。整型較爲嚴密的齊卒加快腳步壓上。

至此,在寬達數百步的開闊平原上,雙方整個陣列也終於正面撞到了一起!

……

漆萬所屬的劍盾陣位於右翼凹字形的靠後方,當左右兩個戈矛陣和對面持盾的甲士猛地撞到一起時,他們距離前方還有十步之遙。

所以他能看清發生的一切。

按理來說,方陣對方陣的遭遇作戰,是以強推、盾抵盾的“推擠”以及用戈矛刺殺進行的,一直打到一方力盡陣散退卻爲止。

但考慮到武卒特製的刺矛長度,在五列緊密隊列當中。至少前三排的長矛放平後能夠輕鬆刺到敵人,甚至越過那些稀疏的盾牌。戳進後方徒卒的脖頸、胸膛。

但對方的短劍和八尺之矛、戈卻無法做到這一點。

於是乎碰撞的瞬間,有十多個齊人甲士、徒卒身上被三排長矛刺了一身血窟窿。鮮血狂噴,慘叫着倒斃,未死的則滿地打滾掙扎,武卒則僅有數人死傷。

但因爲齊人數量整整是武卒的兩倍,且前排甲士因爲穿了甲,受傷還不算大。一撞之下,武卒陣列的衝擊也暫時止住了,雙方開始在陣線上相持。

但一靠近開打,齊人紛紛傻了眼。

那一排排長達丈餘的銅矛是怎麼回事?方陣靠的如此緊密,即便有人被殺傷退下了,任何空隙都會被後面兩排的長矛立刻補上,這讓人怎麼衝?推攮之下向前則死,向後方能得活。

而斜舉着的兩排戈亦然,他們可以從高處啄下,幫助前排的袍澤推搡、啄殺,使敵人面對的威脅成倍增加,他們還能向前運動、取代前排倒下的戰友。

齊人害怕之餘,卻沒發現對面那些在宋國招募的新卒們也有些恐懼生疏,破甄邑戰鬥不激烈,哪能和今天的慘景比?但接敵之後隨着戰鬥開始,持矛的武卒們發現自己只需要將長矛舉起向前,敵人便很難衝破陣列,即便露出空隙,即便自己面對強敵,可身側還有袍澤,身後還有袍澤,沒了自家一柄長矛,還有身邊幾十柄。

原來在商丘時,旅帥讓他們每天都在做的那些訓練,齊步、走方陣真的有用,武卒們信心倍增,握住戈矛的手不再顫抖,前進的腳步愈發堅定。

矛尖抽出,鮮血飛濺,銅戈揮下,頭顱迸裂。

血腥的殺戮結束了雙方的相持,陣線開始朝前推攮着齊陣身後移動,泥濘的血泊和橫亙在地上的屍體,彷彿只是曾經趟過泥潭的加強版。卒長和敲鼓的樂工幫在嘈雜慘叫響成一片的戰陣上幫他們找準了步點,所有人在刺殺之餘依然能隨着步點邁步。

“前行,前行,前行!”

弩兵從陣與陣之間的縫隙不斷射殺齊人徒卒,自己也在對面弓手的拋射下持續減員。

因爲人數優勢,縱深較廣,齊人的左翼沒有在第一時間被衝散,但接戰之後的頹勢卻讓他們有些心虛。有的人想要戰鬥,有的人想要逃跑,還有的不知所措,有人則已經付諸行動,甚至有一個小戎整整五十人的徒卒丟下戈矛扭頭跑了。

齊人陣線中頓時漏出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而位於“凹”字形後方的劍盾方陣等待的就是這一刻,他們在卒長穆夏發出了一聲巨吼後冒着一直沒有停歇的箭矢猛攻了進去!

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41章 釜底抽薪第770章 死於此!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056章 西施(下)第83章 雨我公田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162章 大道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915章 叔于田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82章 振振公子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952章 連橫(下)第647章 大風(4)第1095章 無題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816章 秦人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733章 虎狼!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017章 馮翊第86章 汔可小康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957章 合縱(下)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925章 《用間篇》第11章 幸不辱命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966章 熵第592章 子貢一出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119章 雙頭鷹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66章 韓氏有女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24章 周髀數字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894章 孫武子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
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41章 釜底抽薪第770章 死於此!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056章 西施(下)第83章 雨我公田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162章 大道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915章 叔于田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82章 振振公子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952章 連橫(下)第647章 大風(4)第1095章 無題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816章 秦人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733章 虎狼!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017章 馮翊第86章 汔可小康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957章 合縱(下)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925章 《用間篇》第11章 幸不辱命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966章 熵第592章 子貢一出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119章 雙頭鷹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66章 韓氏有女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24章 周髀數字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894章 孫武子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