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青史留名

在紅色的綢布被掀開後,晉侯只見七個圓口瓷鼎,六個方口瓷簋展現在面前。都是青金色的釉彩,上繪莊重的饕餮(taotie)紋、夔紋,表面光滑而顏色勻淨,比起看膩的青銅和漆器,頗爲新穎。

其實,鼎、簋、鬲等禮器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在青銅普及前,就是用陶來燒製的。做成瓷器,工藝相差不大,人們也能接受。只是做這種一模一樣的大器,外加比起純色瓷器更復雜的釉彩,比較考驗魯國陶匠們的技藝。

幸好,他們沒讓趙無恤失望,甚至能順利忽悠過眼光挑剔的國君。

晉侯午對瓷器這種新鮮玩意十分感興趣,不過他卻沒意識到其中的利益所在,只是當做奢侈品把玩擺放。

而趙無恤介紹說,這些大器,在諸侯之中是絕無僅有的。晉侯午頓時感到自己倍有面子,一度還想陳列於公室,卻被太史墨勸誡了一通。

“君上欲以華而不實的瓷器換下國之重器(青銅鼎簋),這就好比昔日平公欲以桑間濮上之音,換下莊重的大雅,止矣!不然下臣將學師曠,抱史簡撞君了!”

晉侯午聞言後,也覺得自己最近玩的有點過火,只得悻悻作罷,在虒祁宮中,也就太史墨能勸誡得住他。

太史墨還有意無意地對無恤說,他這些日子進宮來的一言一行,自己都記錄在史簡上,這是在暗示無恤,不要成爲史書上的佞臣!引誘晉侯玩耍奢靡。

“君子可知曉,昔日帝辛以稀有的象牙來做箸筷,箕子便驚懼不安,是爲了什麼?”

無恤恭敬地行了一禮道:“小子願聽太史教誨。”

太史墨繼續說道:“箕子以爲,以帝辛的性情,象牙箸筷肯定不會搭配陶製的器皿來用,必然要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碗盛放。用象牙筷子和犀玉之杯,就不可能再吃菽藿葉羹。而必然要吃犛牛、大象、豹胎這樣的珍饈佳餚。而下一步,就是不衣短褐,不在在茅茨之屋下用餐,肯定是錦衣九重。廣室高臺。箕子賢哉,因爲畏其卒,故怖其始。”

“於是過了五年,紂王設炮烙之刑,建酒池肉林。大邑商遂以奢靡而亡!”

“君子制粉食,獻蹴鞠,進瓷器,這都是奢靡之風,難道不是在引誘君上走殷紂的老路麼?”

趙無恤欣然受教道:“太史教誨,小子謹記在心,然而我所作所爲問心無愧,任憑太史記於青史之上,功過只能任由後世評說。”

太史墨眯着眼睛看着趙無恤半響,這才說道:“好。好一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只希望日後老夫記載君子之事蹟時,不要是‘趙盾弒其君’!”

受趙鞅影響,無恤對史墨十分敬重,但對他的這番勸導,卻有些不以爲然。雖然太史墨繼承了晉史董狐,齊國三史、南史的斌筆直書,但歷史就如同竹簡上的墨字一般,勝利者很容易就能削除抹去。

何況,他只是在投晉侯所好罷了。在太史墨在離開後,晉侯午還拉着無恤,抱怨這個蔡國人的嘮叨和煩躁,無恤只是聽着。不發一言。

朽木不可雕也,阿斗不可扶也!

像商紂和晉侯午這些亡國之君、失政之君,都有其內在性格的缺陷,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晉侯午雖然有一點野望,會一點心機手段,但卻貪玩而好面子。註定成不了大事。

而且,太史墨還是看走了眼,他趙無恤不是佞臣,而是奸雄!

無恤有自己的目的,作爲六卿子弟,挖晉侯牆角這種事情,就不用瞻前顧後,計較手段了。他現在好比在養豬,等晉侯午的窮奢極欲被餵飽後,在其心目裡,趙無恤的分量加重後,無恤的刀就要斬下,提出自己的要求了。

所以,讓晉侯午怎麼奢靡怎麼玩去吧,趙無恤自己倒是廉潔簡樸得很,貴重的瓷器都往外買,自己屋裡都沒留幾件做裝飾。

唯一講究的,或許就是一口吃食了,可既然連孔聖人都是一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吃貨,他奢求一點怎麼了?

趙無恤討好晉侯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他爲成鄉順利拿下了虒祁宮裡瓷器的專供之權。這可是一筆源源不斷的訂單,從此之後,子貢每隔幾天就會從成鄉運來三五車精美的成瓷,她們在慢慢取代宮中的陶器。

晉國作爲盟主,常常能受到諸侯許多貢賦,虒祁宮積蓄了百年的海量財貨,開始悄悄地向趙無恤的鄉寺府庫轉移。

對於晉侯的少府來說,這也許是九牛一毛,可對無恤的偏僻小鄉,卻是每月的一筆鉅款了!

和已經外泄的麥粉製法不同,到目前爲止,全天下也就無恤這一家瓷器,他吸取了教訓,對製作工藝和工匠都嚴加保密。雖然趙鞅也問及過,但無恤解釋說,在已經完成了地方更制的成鄉燒製,會更加安全,且物以稀爲貴,趙鞅也就沒有讓他獻上。

趙無恤不知道的是,太史墨在回到虒祁宮中的守藏室後,朝同僚史趙、史龜等人點頭致意,整理一架又一架的竹卷。

等忙到了夜深人靜,只剩下他一個人時,史墨從一處隱秘的地方抽出了一卷簡冊,攤開以後,思索着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就在他那神秘的“吳亡於四十年後”的神秘預言下,又添了一筆。

“亡晉者,趙也!”

做完這些後,史墨再次將簡冊藏好,揹着手走出室外,看着漸漸變圓的月亮,回想起家鄉蔡國的遭遇,嘆息着天命不恆,社稷無常。

當然,每次進宮,趙無恤也會去探望樂祁一番,給他帶些樂靈子製作的宋國口味食物,外加一些解悶的竹卷,還有各種新絳趣事,或者宋國舊聞。

樂祁的身體雖然沒有好轉,依然是咳喘不休,但精神狀態確實好了不少。

他已經開始照着無恤說過的話,嘗試着在囹圄裡“立言”了。

樂祁向趙無恤展示過最近半月來記述的一部簡冊,上面羅列的大綱,是關於宋國曆史的。其中涉及殷亡周興、牧野之戰的那些梓秘往事,微子啓封於宋的初始,宋襄公的一生,樂氏祖先司城子罕的智慧,宋國在兩次弭兵之會上所作的貢獻,還有華向之亂時那些不爲人知的內幕。

趙無恤觀後汗顏,這部編年史雖然主觀傾向性比較強,有吹宋嫌疑,但還算寫的有模有樣。比起現在各國簡略的編年史,晉之《乘》,魯之《春秋》,楚之《檮杌》(taou)等,要詳盡不少。

當然,在他有意無意的建議下,樂祁還引用了傳記體,爲其中幾個重要人物,如帝辛、微子啓、宋襄公、司城子罕立了傳。

趙無恤也會想,難道在自己小蝴蝶翅膀扇動下,在孔丘編完魯春秋,左丘明作《左傳》之前,世間就要先出現一本《樂氏史記》了?

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92章 忍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541章 新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355章 公輸紙第911章 沸鼎(上)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23章 君子如玉第89章 無心插柳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63章 楮皮紙第98章 攪動全局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42章 刑人(上)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95章 劍擊之技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394章 圈套第1050章 軍功爵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804章 三家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999章 殘城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020章 分娩第1039章 和氏璧第547章 墮郈(下)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番外7 羋月傳(上)第1053章 麟之趾
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92章 忍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541章 新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355章 公輸紙第911章 沸鼎(上)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23章 君子如玉第89章 無心插柳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63章 楮皮紙第98章 攪動全局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942章 刑人(上)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95章 劍擊之技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394章 圈套第1050章 軍功爵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804章 三家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999章 殘城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020章 分娩第1039章 和氏璧第547章 墮郈(下)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番外7 羋月傳(上)第1053章 麟之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