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仲尼弟子(下)

感謝書友木易燈火,軒閣亭臺齋的打賞!

只見那士人三十餘歲,身形挺拔魁梧,兩眼炯炯有神。他頭戴鶡冠,結纓於頷下,身穿寬大的儒服,卻留了一臉的濃須,頓時書卷氣頓去,豪俠氣由生。

“夫子言:道不同,不相爲謀!請回吧!”他的聲音洪亮,很有穿透力。

“還愣着幹什麼?給我上!就算把門砸了,也得進去!”

眼見那皁隸還要造次,士人果斷地出手了。

只見他單人獨身,兩手空空,敵對六七人,卻面不改色,視其爲無物!

全副武裝的季孫家兵在他手中過不了兩個回合,紛紛被揪着衣領扔到了巷中水溝裡,皁隸也被硬生生推出了閭門之外。顏回讓在一旁看去,士人的動作絲毫不失禮節,卻帶着一種不容商量的氣勢。

“對惡客只能用惡禮,這倒不是夫子所教,而是我自己悟出來的。”

“好,好!衛國的季路,算你狠,我這就回去稟報,讓執政拿你們師生下獄!”

那皁隸狼狽不堪,只能罵了幾句,悻悻而逃。

待這場一邊倒的衝突結束,顏回這才走到門前,空手拜下:“見過子路師兄。”

那一臉惡遊俠相貌的士人名仲由,字子路,乃是夫子的首席弟子。子路見是顏回,這才露出了笑容,作揖見禮:“子淵回來啦,快些進來,夫子可是念叨你好幾天了。”

“子路師兄,方纔那些人是?”

子路輕蔑地冷哼了一聲:“還不是那陽虎!”

顏回默然,陽虎,本是季孫氏的家臣,卻架空了三桓,甚至掌控了魯國軍政大權,名爲陪臣,實爲執政。

“子淵你聽說了麼,陽虎要在臘祭那天,與國君在周社盟誓,和國人在亳社盟誓,還要所有人詛咒發誓,魯國從此讓他柄權,不得違背。他急需在國人中頗有威望的夫子去捧場,便譴人來騷擾,說是要夫子出仕,一出手就是一個千室邑宰的職位,已經被夫子拒絕多次了。這魯國,看來真是到季世了!”

顏回也嘆了口氣,雖然他一直專心求學,兩耳不聞政事,但濁泥之中求清漣何其難也,他也不由得爲夫子擔心,三番五次忤了那大權獨攬的陽虎,會不會招來禍事?

列國君主不用夫子,僅僅是把他當成了一個博學的顧問,有事詢問之,無事冷落之。夫子之道至大,爲何天下莫能容?

進了院內,正對面有三間屋舍,樣式是常見的一宇二內。西牆處有個廚房,裡面有位兩個女子身影,一大一小,是師母和夫子幼女,她們大概在忙碌朝食。

顏回朝那個方向微微一拜後,立刻知禮地移開了目光。

院內的地面雖爲泥土地,沒有鋪設磚石,但很平整,清潔乾淨。

“子路師兄,夫子還在徹夜編訂《春秋》麼?”

子路微微頷首道:“昨天才從新絳來了一封信,夫子大概還在細細翻閱,你猜猜是誰寄來的?”

顏回眼前一亮:“莫非是子貢師弟?他結束去晉國的行商了麼,何日能來曲阜?”

子路哈哈大笑道:“然也,正是子貢。我也想要他快些來,子貢每次經商後,都能帶回些各地的特產,晉國新絳的糜子酒,我可是嘴饞已久了!這魯國什麼都好,就是酒太薄,喝着實在沒味道……”

卻聽見一個清朗的中年男子聲音在堂屋內道:“由啊,休得妄言,是回到了麼?快些進來吧。”

顏回和子路聞言,便走到堂前階下,相對一拜,一同登階,又一拜,這才進入堂中。

堂內除鋪陳了幾面草編的坐席、放了幾個矮案、案上有銅俎陶豆外,別無他物。顏回見夫子正跪坐在東邊臨窗的席上,正就着清晨陽光觀看手中的簡牘,聽到兩人進來了,便輕輕地將竹簡放下,擡起了頭。

孔丘身材高大,穿月白色儒袍,髮髻用銅簪固定,一絲不苟,他額頭高廣平闊,國字臉上鬚髮黝黑,只夾雜着幾絲白色。

子路在後空手拜下,顏回因爲遠行方歸,向前幾步,頓首拜下,孔丘也坐在原地,對兩位弟子微微作揖。

“起來吧,由,門外的陽虎家徒走了麼?”

“夫子,子路已經‘禮送’他們離開。”

孔丘撫須笑道:“爲師還不知道你?也罷,不要傷人即可。時辰不早了,你去將弟子們喚來吧,今日照常演習禮儀和射藝。”

“唯。”

在孔丘面前,子路收斂起了剛纔在院子裡的遊俠模樣,反倒像個孝順儒雅的小童子,他輕輕地合上了門,離開了。

孔丘這纔對着顏回嘆息道:“回,你可知道,自從我得到子路爲弟子,十多年來,因爲有他擋在我面前,那些惡意的言辭就再也無法傳入我的耳朵裡,但我總擔心他太過耿直魯莽的性情。你則是相反,溫溫潤潤,待人如沐春風,可要替我多多勸導他。”

顏回微笑,“師長有其事,弟子服其勞,回敢不受命。”

“好,好,你過來幫爲師磨墨,也看看子貢寄來的信,上邊可是有不少好事。”

“好事?”顏回敏銳地發覺,夫子今天的聲音不太一樣,比往常多了一絲激動,究竟是什麼讓一向冷靜的夫子如此高興?

他湊過去一看那簡牘,上面簡略記述了最近一個月,晉國發生的政事和趣聞,幾乎都與趙氏有關。

一是在趙氏在獵場裡捕獲了祥瑞白麋;二是諸侯間素有賢名的宋卿樂祁在晉國遭到逮捕;三是趙氏庶子無恤在領地上頒佈了“止從死”的法令。

看到最後一條,顏回頓時瞭然,夫子可是最反對以活人殉葬的,趙氏此舉,正中夫子下懷。

孔丘嘆了口氣,說道:“十年前,晉卿趙鞅鑄鐵鼎,在上面篆刻刑法。當時我說過,晉人放着唐叔虞和晉文公傳下來的秩序不遵守,卻以趙宣子之法作爲成文法頒佈,是亂相的徵兆。一切以固定的刑法爲準則的話,誰還會去尊重貴族的命令?從此之後晉國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所以我預測,晉是要亡國了。回,你怎麼看。”

顏回回答道:“趙宣子之法,是晉國在夷之蒐(前621年)的時候制定的,那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年代,當時的制度如何能用於百年之後?”

孔丘拊掌而嘆:“然也,所以那次鑄造刑鼎之後,我看那趙鞅,便知其與吾道不合,道不同,不相爲謀。”

“可如今看來,他的那位庶子趙無恤,竟是頗有仁心,以陶俑草人等替代活人,並以法令形式頒佈,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也是變趙氏亂法爲善法的先聲。”

孔丘說着說着,就站了起來,高大的他有些激動地在狹小的堂屋內來回踱步。

“我本來還奇怪白麋爲何會在趙氏之地上出現,白麋是仁獸,天下有道時纔會出現,無王者則不至,可這世間渾渾污濁,白麋爲何選擇這時候現世?恐怕就是趙氏小君子這一仁義之事的徵兆啊!”

“雖然爲師一直提倡克己復禮,但殉人這種不仁不義的陋習卻不包括在內,因重死者而損生者,是偏離了仁道。”

“不過,趙氏子此舉還是不夠盡善盡美,我曾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何,一是陶俑製作得太像人了,似人則爲不仁,不仁則殘忍;二是浪費,浪費則不恤下民,有損後人。死者的陪葬品應是象徵性的草人泥馬,或者是現世中已經沒有實用價值的物品。”

“夫子所言甚是。”

孔丘停了下來,捋了捋鬍鬚道:“儘管不夠完美,但此等大事不可不加以記述。”

於是他重新坐下,攤開了一部竹簡,左手銅削,右手毛筆,開始如實記述。

顏回側目看去,只見青黃的竹片上,墨字躍於筆尖。

他小聲地念了起來:

“公六年,晉趙鞅、宋樂祁狩於綿上,失禮也;趙氏子無恤獲白麋。”

“冬至,晉人執宋行人樂祁;趙無恤止從死,趙鞅許之。”

“白麋者,瑞獸也,有仁者則至,無仁者則不至。仲尼曰:孰爲來哉!趙氏將興乎?”

……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卷至此過半,明天迴歸主角,孔子這人真心不好寫,喜歡他的也好,討厭他的也好,見仁見智吧……

第194章 醫扁鵲第774章 搬山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503章 外援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80章 陶瓬之器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938章 蟲豸第769章 當歸(下)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904章 巨輪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362章 大禮議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88章 伊尹之志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939章 嘎嘣脆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943章 刑人(下)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59章 首禍者死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217章 獲麟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179章 朝鮮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10章 陶朱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17章 割圓之法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06章 水力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1179章 朝鮮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31章 成氏一族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640章 投機者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657章 大風(14)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440章 靈鵲(下)第769章 當歸(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648章 大風(5)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998章 眉間赤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
第194章 醫扁鵲第774章 搬山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503章 外援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80章 陶瓬之器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938章 蟲豸第769章 當歸(下)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904章 巨輪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362章 大禮議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88章 伊尹之志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939章 嘎嘣脆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943章 刑人(下)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59章 首禍者死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217章 獲麟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179章 朝鮮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710章 陶朱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17章 割圓之法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06章 水力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1179章 朝鮮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31章 成氏一族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640章 投機者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657章 大風(14)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440章 靈鵲(下)第769章 當歸(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648章 大風(5)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998章 眉間赤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