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

……

****的禮物擺滿城外,雖然大亂初定,城內還是湊了不少牛、羊、彘和酒食。出城相迎趙軍的曹國商賈、大夫也滿臉堆笑,唯獨城門緊閉,陽虎一眼就能看出,控制這座城的人打算給自己吃一道閉門羹。

城下,一雙眼睛對視良久,陽虎才似笑非笑地說道:“怎麼,子貢不打算讓吾等入城?”

陽虎臉上的面具猙獰,語氣陰沉,可子貢卻不怕他,不卑不亢地說道:“城內大亂初定,人心不穩,貿然入駐恐會讓曹人驚懼,還請先生派五百人隨我入城,其餘人在外駐紮,掃清周邊衛城裡的抵抗。”

“我乃將軍制指定負責外國事項的行人,與先生平級。何況曹國之變也在我職權之下,如今曹亂已被我平定,首惡公孫疆死,曹伯陽也被先生捉住。此時應該速速掃清周邊反抗,引導宋軍北上纔對,入城耽擱做什麼?先生麾下兵卒多爲新附,入城後被陶丘的繁華景色迷暈了眼,戰意低沉如何是好,若與曹人起了衝突,讓曹國再生變亂,先生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陽虎眯起眼睛,像一頭惡虎打量膽敢忤逆他的狐狸般盯着子貢看,陶盎等人均爲子貢擔憂,誰料到了最後,他氣勢一鬆,笑道:

“既然如此,那陶丘便交給子貢了。“他又向前邁了一步,在子貢耳邊輕聲說道:”可子貢也要記住,你是趙氏的行人,不是曹國的行人!”

“陽子之言,賜謹記。”子貢回看過去,從陽虎眼中看到了一絲詫異。

等陽虎帶兵卒在城外紮營,子貢和陶盎回陶丘後,一直在城頭觀望沒有出去的計然問道:”城外的將吏身份成迷,還戴着面具掩人耳目,子貢知道他的真實面目麼?“

子貢淡淡地說道:“知道,曾經以季氏陪襯身份執國命的陽虎,夫子的敵人。

”對於多次見過陽虎的子貢而言,這不難猜出,即便他毀容變音,可身形和氣勢是不會變的。

計然一愣:“原來此人還沒死,誰料竟是投靠了趙氏。”他嘿然一笑:“陽貨、盜跖、侯犯,魯國的奸臣竟然大半被趙將軍收入麾下,真好奇他是用了何種手段,才能讓這些桀驁不馴的人順服。”

“將軍馭下方,且待人以誠,人才自然趨之若鶩,這三人曾做過奸惡之事,卻也有他們的能耐。孔門雖然與陽虎、盜跖有過節,可正所謂舉賢不避親仇,主君有用得到他們的地方,作爲臣僚也不好多說。但我還是信不過彼輩,尤其是陽虎,我聽說他來陶丘的路上大掠四野,以至於野無遺孑,他是虎,手下的兵卒也被帶成了狼,若放此人入城,陶丘恐怕要毀一半。“

計然頷首:”你做得對,陽虎眼光太短淺,靠狠辣的手段能奪取,卻不能守住到手的東西。陶丘的意義,絕不止是一個戰時可以隨意榨取的糧倉錢庫,它還是戰後讓中原百廢待興,商賈復起的關鍵……“

子貢嘆了口氣:”只望主君能理解這點,我就是擔憂,主君求賢只看本事,不看品行仁德,長此以往必會招致賊子結黨成羣,身邊必須有像先生這樣的君子壓制他們啊……”

“不敢稱君子,我也是個只會數錢糧布帛的功利小人。”計然哈哈大笑,心裡卻跟明鏡似的。看來,趙無恤手下也不是鐵板一塊,至少能分出子貢這批魯國孔門弟子,趙鞅食客組成的臣僚,外加陽虎等鷹犬三派來。

至於計然自己,他說服葉公與鄭國爲難,然後是定曹之功,子貢有大功,他也不差,此次投趙,趙無恤少不得要以厚禮待他。

子貢儼然是曹人暴動的領袖,各方勢力都只服他,得留在陶丘,等待趙無恤對曹國的處置。計然也決定等他一等,畢竟子貢忽悠人和做買賣是一流好手,治理都邑卻沒什麼經驗,計然要是助他安定了陶丘,又是一件功勞。

所以,反倒是倒黴的曹伯陽先被押到帝丘趙軍大營處……

……

“好了好了,曹君何至於此。

”趙無恤拍着抱他大腿痛哭陳述的曹伯陽,朝帳內衆人無奈地搖了搖頭。

“子泰要相信我,我真是被奸臣公孫疆所誤……我……”曹陽一把鼻涕一把淚,現在落到了趙無恤手裡,是生是死都憑他一句話。所以曹伯在求生的慾望下,大打友情牌,畢竟他和趙無恤曾一度私交甚厚,直到近兩年才漸漸離心離德。

他還抱着一絲奢望,若趙無恤能信了他的話,或許還能歸曹爲君哩!

“我知道,曹國之變的前因後果,子貢已經派人詳細彙報了。”趙無恤笑得意味深長,扶起曹伯陽,看着他那雙因心虛而垂下的眼睛道:“首惡公孫疆已被曹人所殺,曹君是受其誤導,我當然知道你是無辜的,只是……”

“只是曹人對君間隙已深,若貿然將君送回去,恐怕會有兇險,別忘了曹聲公和曹隱公都是死於國人之手……“

曹伯陽一下子就回想起了那些憤怒的國人,無數雙伸向他馬車的手,雙腿一陣戰慄。相較而言,還是這趙軍大營安全些,他頓時搖頭如撥浪鼓:“我不回陶丘。””既然如此,還請曹君在營中暫住幾日,我會讓人在朝歌爲你修建府邸,且去那邊避避風頭,等曹人的憤怒平息後再謀歸國之事不遲。”

ps:感謝成爲本書第三位盟主,今天三更,求月票,求推薦票!第二更在下午。

……

****的禮物擺滿城外,雖然大亂初定,城內還是湊了不少牛、羊、彘和酒食。出城相迎趙軍的曹國商賈、大夫也滿臉堆笑,唯獨城門緊閉,陽虎一眼就能看出,控制這座城的人打算給自己吃一道閉門羹。

城下,一雙眼睛對視良久,陽虎才似笑非笑地說道:“怎麼,子貢不打算讓吾等入城?”

陽虎臉上的面具猙獰,語氣陰沉,可子貢卻不怕他,不卑不亢地說道:“城內大亂初定,人心不穩,貿然入駐恐會讓曹人驚懼,還請先生派五百人隨我入城,其餘人在外駐紮,掃清周邊衛城裡的抵抗。

陽虎眉頭一皺:“我得到的命令是處理曹國之變,此乃將軍之命,你有何理由阻我入城。”

“我乃將軍制指定負責外國事項的行人,與先生平級。何況曹國之變也在我職權之下,如今曹亂已被我平定,首惡公孫疆死,曹伯陽也被先生捉住。此時應該速速掃清周邊反抗,引導宋軍北上纔對,入城耽擱做什麼?先生麾下兵卒多爲新附,入城後被陶丘的繁華景色迷暈了眼,戰意低沉如何是好,若與曹人起了衝突,讓曹國再生變亂,先生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陽虎眯起眼睛,像一頭惡虎打量膽敢忤逆他的狐狸般盯着子貢看,陶盎等人均爲子貢擔憂,誰料到了最後,他氣勢一鬆,笑道:

“既然如此,那陶丘便交給子貢了。“他又向前邁了一步,在子貢耳邊輕聲說道:“可子貢也要記住,你是趙氏的行人,不是曹國的行人!”

“陽子之言,賜謹記。”子貢回看過去,從陽虎眼中看到了一絲詫異。

等陽虎帶兵卒在城外紮營,子貢和陶盎回陶丘後,一直在城頭觀望沒有出去的計然問道:“城外的將領身份成迷,還戴着面具掩人耳目,子貢知道他的真實面目麼?”

子貢淡淡地說道:“知道,曾經以季氏陪襯身份執國命的陽虎,夫子的敵人。”對於多次見過陽虎的子貢而言,這不難猜出,即便他毀容變音,可身形和氣勢是不會變的。

計然一愣:“原來此人還沒死,誰料竟是投靠了趙氏。”他嘿然一笑:“陽貨、盜跖、侯犯,魯國的奸臣竟然大半被趙將軍收入麾下,真好奇他是用了何種手段,才能讓這些桀驁不馴的人順服。”

“將軍馭下方,且待人以誠,人才自然趨之若鶩,這三人曾做過奸惡之事,卻也有他們的能耐。孔門雖然與陽虎、盜跖有過節,可正所謂舉賢不避親仇,主君有用得到他們的地方,作爲臣僚也不好多說。但我還是信不過彼輩,尤其是陽虎,我聽說他來陶丘的路上大掠四野,以至於野無遺孑,他是虎,手下的兵卒也被帶成了狼,若放此人入城,陶丘恐怕要毀一半。”

計然頷首:“你做得對,陽虎眼光太短淺,靠狠辣的手段能奪取,卻不能守住到手的東西。陶丘的意義,絕不止是一個戰時可以隨意榨取的糧倉錢庫,它還是戰後讓中原百廢待興,商賈復起的關鍵……”

子貢嘆了口氣:“只望主君能理解這點,我就是擔憂,主君求賢只看本事,不看品行仁德,長此以往必會招致賊子結黨成羣,身邊必須有像先生這樣的君子壓制他們啊……”

“不敢稱君子,我也是個只會數錢糧布帛的功利小人。”計然哈哈大笑,心裡卻跟明鏡似的。看來,趙無恤手下也不是鐵板一塊,至少能分出子貢這批魯國孔門弟子,趙鞅食客組成的臣僚,外加陽虎等鷹犬三派來。

至於計然自己,他說服葉公與鄭國爲難,然後是定曹之功,子貢有大功,他也不差,此次投趙,趙無恤少不得要以厚禮待他。計然遊遍天下,觀察列國君主,最後選定了趙氏,他此次北上,可不是來做悠閒幕僚,而是要成一番大事業的!

子貢儼然是曹人暴動的領袖,各方勢力都只服他,得留在陶丘,等待趙無恤對曹國的處置。計然也決定等他一等,畢竟子貢忽悠人和做買賣是一流好手,治理都邑卻沒什麼經驗,計然要是助他安定了陶丘,又是一件功勳。

所以,反倒是倒黴的曹伯陽先被押到帝丘趙軍大營處……

……

“好了好了,曹君何至於此。”趙無恤拍着抱他大腿痛哭陳述的曹伯陽,朝帳內衆人無奈地搖了搖頭。

“子泰要相信我,我真是被奸臣公孫疆所誤……我……”曹陽一把鼻涕一把淚,現在落到了趙無恤手裡,是生是死都憑他一句話。所以曹伯在求生的慾望下,大打友情牌,畢竟他和趙無恤曾一度私交甚厚,直到近兩年才漸漸離心離德。

他還抱着一絲奢望,若趙無恤能信了他的話,或許還能歸曹爲君哩!

“我知道,曹國之變的前因後果,子貢已經派人詳細彙報了。”趙無恤笑得意味深長,扶起曹伯陽,看着他那雙因心虛而垂下的眼睛道:“首惡公孫疆已被曹人所殺,曹君是受其誤導,我當然知道你是無辜的,只是……”

“只是曹人對君間隙已深,若貿然將君送回去,恐怕會有兇險,別忘了曹聲公和曹隱公都是死於國人之手……”

曹伯陽一下子就回想起了那些憤怒的國人,無數雙伸向他馬車的手,雙腿一陣戰慄。相較而言,還是這趙軍大營安全些,他頓時搖頭如撥浪鼓:“我不回陶丘。”

“既然如此,還請曹君在營中暫住幾日,我會讓人在朝歌爲你修建府邸,且去那邊避避風頭,等曹人的憤怒平息後再謀歸國之事不遲。”

趙無恤敷衍了曹伯幾句,讓人提溜他下去,身邊的項橐上前道:“主君打算讓曹伯復位麼?經歷此事後,曹伯應該能唯君之命是從。”

無恤收起了之前的笑臉,冷冷說道:“不,我的信任是有限的,不會給他第二次背叛的機會。”

項橐瞭然,趙無恤對曹國之變的態度很清晰,當子貢發動國人暴動,驅逐曹君的消息傳來後,無恤拍案叫絕,連道子貢做的好,讓陶丘不戰而下,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想。

來自晉國的臣僚如楊因等憂心忡忡地提醒,說這種以民逐君的先例恐怕不能鼓勵,趙無恤卻不以爲然。

“晉國的師曠說過,賢明的國君要獎賞良善而懲罰奸惡,撫育百姓像愛護子女一樣,蓋之如天,容之如地;若能如此,民衆侍奉國君也會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擁戴還來不及,怎會驅逐他?國君是神明的主祭人,是民衆的希望。如果反過來使民衆的生計睏乏,匱神之祀,百姓絕望,社稷無主,那這個國君還有何用處?不驅逐了,還留着他作甚?”

他爲此事定下了基調:“故我只聞曹國殺惡臣公孫疆,逐****曹陽也,未聞出其君也!”

項橐回味着此言,真覺得振聾發聵,他記了下來,又問道:“那要如何處置曹國?如今子貢控制了陶丘,我軍佔領了北部,宋軍佔領了南部,如何劃分也是個問題。”

“曹國南部數邑直接劃入宋國治下,宋人覬覦此地很久了,這場戰爭數宋出力最多,也要適當表示感謝,我舅兄子明應該會樂得合不攏嘴。”

“至於陶丘和北部,這座都邑太重要了,不能交給他人,暫時讓子貢維持現狀,等他來見我時再商議罷,對陶丘的情況還有誰比他更清楚麼?眼下,還是先解決掉衛國,再談其他!”

大帳外,軍營內大隊人馬正在開拔,準備入城。就在趙無恤被曹國之變耽擱腳步,停留在帝丘的半個月時間裡,他已經把帝丘外郭攻下,如今只剩下數千衛人還在內城負隅頑抗!

“吾等已經在衛國耽擱太長時間了,今夜必破此城!我還希望能在衛國宮殿裡擺開筵席,爲計然先生接風,也爲子貢慶功,讓他這個衛國人衣錦還鄉!”

有了那人的投靠和接應,明天太陽升起前全取帝丘應該不是難事。

接二連三的喜訊讓趙無恤心情大快,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我答應孔圉,要留衛侯元一條性命,希望能將他生擒,然後下半生就在朝歌終老,與曹伯陽作伴罷。我會給他們修好府邸,一定要左右相鄰,府邸的雅稱我都想好了,左安樂,右歸命,也是有趣得很……”

曹的亡國之音已接近尾聲,而衛國的亡國之音,也已然奏響!

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24章 周髀數字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第470章 醫院第1095章 無題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648章 大風(5)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441章 用人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73章 王孫勝第67章 大都無防第995章 叔侄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70章 數典忘祖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436章 醫者心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997章 心蕩番外9 阿育王第480 金布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60章 與子同浴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20章 術業專攻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679章 叛臣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434章 傷寒(下)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915章 叔于田第1096章 濟北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436章 醫者心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96章 成鄉!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538章 巫頌(上)第463章 私掠6令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491章 魚第242章 成人禮第19章 錦瑟無端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34章 東胡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2章 贈我緇衣
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24章 周髀數字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第470章 醫院第1095章 無題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648章 大風(5)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441章 用人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73章 王孫勝第67章 大都無防第995章 叔侄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70章 數典忘祖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436章 醫者心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997章 心蕩番外9 阿育王第480 金布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60章 與子同浴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20章 術業專攻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679章 叛臣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434章 傷寒(下)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915章 叔于田第1096章 濟北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436章 醫者心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96章 成鄉!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538章 巫頌(上)第463章 私掠6令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491章 魚第242章 成人禮第19章 錦瑟無端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34章 東胡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2章 贈我緇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