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亡羊補牢

感謝書友蜀國人家,三千浮游的打賞!感謝書友唯依而鳴的打賞和評價票!

……

亡羊補牢,這就是無恤爲此次更制立下的基調。大致分爲立軍法,嚴什伍,設亭衛三項。

中國最早的軍法,當屬夏後啓征伐有扈氏時的《甘誓》。

誓者,禮、律、兵書也。而其內容,一方面是宣佈征討對象的罪狀,說明戰爭的性質。

另一方面是對參戰將士進行約束,並明示賞罰於先:戰場上作戰不努力的將士,都要在祭祀社神的“社壇”處以死刑,並且還要連帶將家屬罰爲隸臣妾。

此後,殷周時代例次大戰前的動員令,比如《湯誓》《牧誓》《費誓》等,都是臨時頒佈的軍法,申明獎賞。一旦戰爭結束,就棄之不用,繼續玩“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把戲。

到了春秋時,戰前臨時生效的軍法開始固定下來,比如晉國的《被廬之法》《趙宣子之法》。“逆軍旅者與犯師禁者,戮之”,逆軍旅即違抗將帥的命令,犯師禁即擾亂軍隊陣勢,凡有上述行爲就要受到誅戮。在軍法方面,規定了軍司馬、邑司馬、鄉司馬“制軍詰禁”的軍事司法權。

但另一方面,這些早期的法律卻又把治軍和治民混淆了起來,一些律令模糊不清,一些要求語焉不詳,在執行時多有不便。所以,趙無恤以從鄧飛處找來的一些刑法軍律爲基礎,又徵求了王孫期、羊舌戎的建議後,結合後世的見聞,制定了新的軍法!

有了父親趙鞅十年前鑄刑鼎,將成文法公佈給國人的先例,他這也算不上什麼驚世駭俗之舉。

於是,在綠草茵茵的打穀場上,當着衆兵卒的面,趙無恤頗有些沉重地說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我之罪也。”

趙無恤養士大半年,讓他們每頓能吃飽粟米飯,每天都能嚐點粉食,半旬有一餐肉,有衣有褐,免去了凍餓羸弱之苦。多數士卒自然是感恩在心,誓死效忠的,臺下頓時出現了一片君憂稱辱、君辱臣死的氣氛。

趙無恤便乘熱打鐵,頒佈了新的軍法。

“我聽說,孫武子在南方爲吳王訓練兵卒時曾說過: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爲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纔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

“我今日頒佈《成之法》,正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在此軍法之前所犯的過錯,按原來的《趙宣子之法》處置,不重新追究!此後若有再犯,絕不饒恕!”

衆士卒齊聲應道:“唯!

趙無恤很滿意,紀律,是戰鬥力的保證!

當軍法由趙無恤親自頒佈時,衆軍吏和士卒都豎起了耳朵。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身上全是鞭痕的田賁也被強令前來打穀場聽訓,他聽得滿頭大汗,總覺得自己每天都會犯下其中一大半禁令。

比如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尤其是這一條: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這一連串的斬字讓田賁頭皮發麻,暗道君子寬容念舊情,要是用這軍法來辦他的罪,十顆腦袋都不夠砍!自己以後要吸取教訓了,得一直活到戰陣上,以大功報答君子。

當聽到其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時,前來旁聽的成巫肩膀不安地動了動,無恤要他在民間和軍中以鬼神強化君子的無上權威,但除此之外,絲毫不許染指!

跟田賁一樣,淪爲更卒,被處於耐刑處罰,站在最後一排的井也默默聽着。

當聽聞“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時,面色蒼白,比起田賁那好得更快的皮肉鞭傷,他挨的大杖可要難熬得多。

當聽到其十六:主掌錢糧者,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時,計僑也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虞喜則默默記下了和自己最相關的第十七條: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成之法》,是專門針對士卒的軍法,一共十七禁五十四殺,士卒們再也不敢隨意處之,而是帶着畏懼之心,徹底服從於君子的威儀和禁令。

本着“權不集於一人之手”的思路,趙無恤取消了鄉司馬同時也執掌軍法的權力,轉而設立了兩個新職位:鄉右士師,鄉左士師。

二士師以右爲尊,右士師掌軍法,由王孫期擔任。負責民間盜寇訴訟一事的左士師暫時空缺,因爲趙無恤尷尬地發現,自己手下還真沒什麼法律人才。心想着,要不要把泮宮的鄧飛忽悠過來做,不過這一小小鄉吏的職位,比起庶子大夫籍秦的幕僚更加不如,他或許不會樂意。

幸好地小人寡,訴訟之事,半個月纔會碰上一樁,趙無恤乾脆自己來審了。也算曆練一下,爲日後治理更大的邑、縣時,制定更規範的民間律法做準備。

而在地方建制上,趙無恤也有動作。他改變了成鄉以往的五家爲鄰,五鄰爲裡,族長既是里胥的傳統。將里閭中和大宗關係疏遠的小家小戶們改爲什伍制,設伍長、什長,一般就由兵卒裡的土著伍長們直接擔任。

如此一來,什伍就可以繞過族長,直接向鄉司徒、鄉司馬,甚至是趙無恤負責。也順便以防備奸人盜寇爲由,從而將各里族長的權力悄悄削弱了。

當然,像後世商鞅那種,嚴令大族分家爲小戶,否則重罰的做法,他現在還不能做。時機,尚未成熟,只能暗中鼓勵……

此外,地方的什長伍長們要管好自己的家人和鄰居,叮囑他們,前往其他鄉邑集市時,也不得泄露成鄉事務,若是犯罪,全伍全什都要受到一定牽連。

成鄉的國人們,還每人都發到了一塊小桑木牌,上面寫着着每人的名字、年齡、甚至是外貌特徵。君子要求各自貼身帶好,進出成鄉,要以此爲憑證,丟失損毀,要在鄉司徒和鄉三老處註銷補辦。

至於野人和氓隸,在無恤到來之前,他們本來就是被束縛在土地上的社會底層,沒有隨意進出鄉中牆垣的權力。對此,趙無恤暫時不想做什麼改變。

如此一來,基本就將全鄉兩千多人控制住了。

這靈感還是來源於後世秦國的什伍連坐制度,和隋唐的“大索貌閱”,但稍微溫和一些。物極必反,趙無恤也不想搞特務統治,更不想讓依然保持淳樸的國人們變爲以鄰爲壑,喜好告發的奸民。

而燒製瓷器的匠作坊那邊,雖然目前還沒太多成果,但趙無恤早已未雨綢繆,規定工匠們在成鄉之內,還可以活動,但成鄉之外,則一步不得踏出!匠作坊內也不許閒雜人等進出,否則按諜罪處置!

這要是放後世,可能會引起抱怨,但在春秋,所有人都覺得這是正常的事。趙無恤也不由得感慨,他在大肆更改春秋時代的一些制度時,也從“工商食官”這一“腐朽體制”中獲得了不少方便。

……

求收藏,求推薦,明天還是三更

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444章 叛徒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137章 三箭第123章食不厭精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794章 壁壘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600章 阿姊(上)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539章 巫頌(中)第926章 兵家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434章 傷寒(下)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794章 壁壘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番外13 秦皇紀(上)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45章 兄弟鬩牆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655章 大風(12)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423章 雪橇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208章 成之誓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096章 濟北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16章 秦人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441章 用人第1196章 列禦寇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32章 鹽粒第84章 蹴鞠練兵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5章 君子六藝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章 車騎之爭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934章 天道遠第509章 致師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743章 想跑?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445章 野心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45章 兄弟鬩牆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794章 壁壘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400章 引蛇出洞
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444章 叛徒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137章 三箭第123章食不厭精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794章 壁壘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600章 阿姊(上)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539章 巫頌(中)第926章 兵家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434章 傷寒(下)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794章 壁壘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番外13 秦皇紀(上)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45章 兄弟鬩牆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655章 大風(12)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423章 雪橇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208章 成之誓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096章 濟北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16章 秦人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441章 用人第1196章 列禦寇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32章 鹽粒第84章 蹴鞠練兵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5章 君子六藝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7章 車騎之爭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934章 天道遠第509章 致師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743章 想跑?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445章 野心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45章 兄弟鬩牆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794章 壁壘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400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