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圈套

柳下跖覺得,自己又到賭一把的時候了,一如他當年孤身逃出魯城的那一夜。這次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配合着齊晉魯衛混戰的時機,佔幾座城自立算了!

“到時侯我爲將軍、邑主,將伐貪婪之邑,誅無道之君,均貧富,等貴賤,耕者有其地,而無賦稅之虞!”

盜跖話音剛末,整個漁港數千人一下子沉默了,腦子裡在努力消化這驚人的信息,從古至今,有無數支“盜”遍佈九州,但多半驟興驟滅,卻從來沒人提出過類似的綱領。

“柳下跖!”忽然有人跳了出來,指着他叫罵。是一位地位僅次於盜跖的“師帥”,他佔據了湖北面的一座大島,上面有人口數千。

“你的理智全在去年那場大敗裡丟光了?連湖岸都保不住,憑什麼去奪取城邑?到那時,恐怕會引來諸侯圍攻,死無葬生之地!”

連續的失敗和困境讓盜跖在羣盜中的威望一跌再跌,這也是他不能再坐待的緣故,必須有一場勝利來鞏固他在大野澤說一不二的地位。

柳下跖反脣相譏:“難不成師帥的島上還有埋人的土地?夠埋你,可夠埋在場的千餘部屬?師帥,你與我一樣身經百戰,可在場衆人除了我,還有誰曾踏入過魯城公宮,還有誰更懂諸侯形勢。我曾是卿大夫們的座上賓客,知道他們有多貪婪懦弱,我也曾潛藏民間,知道庶民的苦楚,只需登岸後振臂一呼。活不下去的野人們會首先響應,斬木爲兵。揭竿爲旗,然後是隸臣、國人……”

那師帥啞然。聲音頓時軟了下來:“那吾等要攻打何處?”

“首攻鄆城。”

“什麼!”那師帥大驚,“爲何要去鄆城,吾等在水中尚能一戰,上了岸,哪裡是趙兵的對手?”

“大野澤周邊,最富庶的當數鄆城,其地一歲二熟,秋收後倉稟裝得滿滿當當,粟稻都要溢出來了。更何況。我在邑中還有內應,所以知道其虛實。”

雖然趙無恤手下負責徠民的吏人排查甄別極其嚴格,但依然有不少盜跖安排的親信混了進去,不時會傳出一些消息,盜跖兩相對比,以判斷大澤西邊的情況。

“我聽聞齊晉交戰於夷儀,趙無恤在鄆城的兵卒大半被抽調去了齊魯邊境上,此城空虛,大可乘虛而入。搶掠各鄉里倉稟的糧食後。吾等便可足兵足食,但此邑城堅,恐難攻下,不可久留。接着南下衛國濮南地。攻略鉅野等一二城邑,等衛國也捲入戰亂,顧不上吾等時。便能長期佔有了。”

偷竊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爲智;能猜出房屋財物的所在,爲聖;行動之時。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爲勇;盜完之後,最後一個離開,爲義;把所盜財物公平分給手下,爲仁。

智、聖、勇、義、仁,這便是他柳下跖的“道”!

多數人信服了,那師帥卻不聽,他早就想脫離盜跖的掌控,於是便拔出了腰間的短劍,孰視周圍衆人道:“也可能被箭射死在城郭之下,你要去便去,乃公可不會陪你送死!二三子,不願去鄆城的就隨我離開……”

在場一部分人雖然對等貴賤,均貧富,耕者有其地的口號心動不已,可對鄆城兵卒卻心存忌憚,聞言也打算風隨雲動了。

然而,話音未落,一支毒蛇般的利箭便穿透了那師帥的喉嚨,滾燙的鮮血濺了旁人一臉。

巨大的岩石上,柳下跖粗壯修長的雙臂挽着弓,弓弦還在微微震動。

“在我面前拔尺刃者,死!”

盜跖身後的親信們也紛紛弓箭在手,或是在投石索的皮囊上放入圓石,對準了那師帥的屬下。

“敢不從將軍之命者,死!”

柳下跖果斷射殺了那首領,壓制了一場分裂,在場羣盜愣了半響,四周死一般的寂靜,只聽得到遠處幾聲水鳥的啾啾鳴叫。

“小盜如果想要發展壯大,成爲大盜,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採取聖人之道,否則,就只能成爲蠅營狗苟的鼠輩之賊!從堯舜至今,可有哪一支盜寇有我如今的規模和成就?隨我搏一把,汝等就能重新登岸,後半生享受衣帛美食。”

他再揮手,老倉吏帶着衆人打開了盜跖帶來的所有箱子,這次可不是糧食和農具。搜遍東原島,能湊齊的所有錢帛財物呈現在旅帥、島主和洞主們面前,撲上去雙手攫滿絲帛的匪首第一個喊出盜跖的名字。

“跖!吾等願隨將軍登岸,人者有其田!”

盜跖之徒,他們一向如此稱呼自己。

“跖!”那些從魯衛宋等國逃來的有地國人喊道。

“跖!”接着是野人、氓隸、本地的土著夷人。

“跖!跖!跖!”呼喊不斷蔓延,不斷增強,終於變成咆哮。聲如雷霆,震撼島嶼,好比雷神在翻卷烏雲。

上千個嗓門在高呼柳下跖的名字。

按照柳下跖的想法,此計若成,退則可以帶着人口糧食退入大野澤,進則可以逼着這齊魯衛晉幾家勢力招納他做一個大夫、邑宰,至少能讓手下人活過這個冬天。

若是形勢再好點,甚至可以獨立於諸侯間!

到時候,他柳下跖,就能從竊針線的小盜變成竊城池邦國的大盜!

……

九月下旬的一個凌晨,乘着尚未消散的夜幕,數十艘長船,百餘小舟緩緩靠岸,兩千憧憧黑影窸窸窣窣地爬上了鄆城東面十餘里的湖岸。

柳下跖之所以選鄆城,也是無奈,因爲衛國那幾個臨近湖澤的小邑他春夏時才搶過幾次,現在恐怕沒多少餘糧。中都、闞邑近來防備嚴密,只有鄆城這邊因戰爭調動的緣故鬆弛下來。若不抓緊時機搶上一波,再過些天。機靈的趙無恤恐怕會將這漏洞填補上。

他知道這是在冒險,可若不讓手下人吃飽。如何攻城奪邑?

盜跖白天時放出探子上岸窺視,居然只有一人遭追捕,其餘都返回彙報,說是鄆城防備已經抽調一空。這在兩個月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越是如此,盜跖越是感覺情況有些不對,所以刻意將一半的人留在了島上,自己只帶三千餘來抄糧。

纔剛登岸,他們便被高達數丈的烽火燎臺發現了。

烽燧白日用煙。晚間用火,於是乎火光點燃,瞬間傳到了下一處,湖岸邊連綿的烽火陸續亮起,盜寇們的行蹤已經暴露了。

有盜寇慌張地說道:“將軍,吾等已被發現,不如撤吧!”

“不,熄滅燎火後繼續深入。”

手下們不知爲何,盜跖解釋道:“趙氏子狡詐。我最初覺得這次鄆城空虛是他的計策,可若真想誘吾等深入,烽燧便不會燃起。如今反倒說明他沒留後手,何況燎火雖燃。但裡面留守的人卻逃得一個不剩,這要換了以前,他們定然會堅守抵抗。等待援軍。此番棄逃,是因爲他們知道。不會有人來援了……”

輕易拿下幾座空空如也的燎臺後,膽大心細的盜跖讓人留下守候。若是有什麼異常,立刻點起黑煙,趙無恤用來對付他的利器,反倒爲他所用,成了最好的撤退信號。

盜跖繼續帶着人往內陸而去,一路上先是沼澤,然後是稀疏樹林,最後是收割完畢,只剩下秸稈的水田旱地。

靠着湖澤之利,鄆城是魯國爲數不多以水稻爲主要作物的地方,想到馬上就能吃到黏黏的黃白米飯,這個月只在東原島上吃過唯一一次飽飯的羣盜們頓時口水連連。

靠近第一個鄉時,盜跖也和他的內應碰了面,帶路者是個打扮成流民來投鄆城的親信,已經潛藏了大半年。

內應道:“我聽人說,趙小司寇要在北邊與齊人開戰,亭卒被去廩丘,連青壯們也充當勞役,運送糧食去往北邊,鄉里中只剩老弱婦孺。方纔看到烽燧,得知將軍來攻,亭長、里長便帶着人投鄆城了,如今周邊幾個鄉里就像是門戶大開卻無人看管的府庫,任由將軍取用。”

這個內應在鄆城爲邑寺耕田,他裝作老實本分,自稱從未殺過人,漸漸得到信任。於是入秋時便從氓隸被提拔爲小小農吏,負責管理來投的流民。所以他對這一帶熟門熟路,帶着羣盜沿塗道走了一截,然後上了小路,經過一個人去屋空的亭舍,轉往路邊的鄉里中去。

到了鄉里中,諸人齊齊動手,如狼似虎般一家家闖入,摔釜砸鬲,翻個底朝天。

盜跖警惕地四下觀察,和那內應所說不差,鄉中並無多少人,彷彿搬遷一空似,因爲走得匆忙,連糧食都沒來得及帶走。通往鄆城的路上,還有不少散亂的車輿,上面載着沉重的麻袋,戳來一看,竟是白花花的稻米!

盜跖十分滿意,眼前的光景,讓他心裡篤定這是趙無恤的紕漏而非計策。搶完這個鄉里,尤覺得收穫不多,讓諸人分散轉戰別處,繼續搶掠。

“不要只看外邊的東西,要往裡邊去,看看有沒有地窖之類!仔細點才能搜掠到東西!要是搜掠不到,今晚汝等就捱餓罷!”

他們距離湖岸越來越遠,先後換了四五個裡,直搶到日上三竿。

兩三千多人大多都搶到了點東西,肩扛手提,有的人連竹矛都扔了。路上不時遇到匯合過來的同行,道左相逢,皆興高采烈,碰見熟人,往往還會彼此詢問幾句收穫如何?有搶到好東西的便拿出來得意洋洋的給對方看,遇到慷慨的,還會說回島上後請對方吃飯。

盜跖覺得時辰差不多了,就在他一聲令下,準備帶着諸人歸去時,湖邊的烽燧臺卻突然冒出了煙霧!

蒼藍的天空中,一股灰黑色的細長孤煙垂直而上,在半空遇到一陣橫風,頓時消散了一半,後續再無煙霧,大概是被人熄滅了……

盜跖知道,那是他留下示警的烽燧,頓時一驚:“不好,有圈套!”

可來不及了,不時有人來報說在鄉里村落遭到襲擊,周圍的丘陵、樹林裡突然殺聲四起,湖岸方向的曠野上則煙塵大作。

第72章 初見魏駒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541章 新宋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306章 孔仲尼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517章 隱士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591章 天道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42章 成人禮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24章 周髀數字第941章 他死了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48章 請君憐惜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305章 柳下季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5章 君子六藝第951章 連橫(上)第1017章 馮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722章 公孫勝第932章 鹽粒第536章 求婚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912章 沸鼎(下)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577章 失敗者第538章 巫頌(上)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543章 宮闕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997章 心蕩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943章 刑人(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561章 大將軍第84章 蹴鞠練兵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516章 訪賢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71章 封建制度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34章 巡視鄉里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799章 趙魏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515章 勝負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144章 赤山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448章 爭流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517章 隱士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5章 中原有菽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858章 馬革裹屍
第72章 初見魏駒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541章 新宋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306章 孔仲尼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517章 隱士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591章 天道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42章 成人禮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24章 周髀數字第941章 他死了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48章 請君憐惜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305章 柳下季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5章 君子六藝第951章 連橫(上)第1017章 馮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722章 公孫勝第932章 鹽粒第536章 求婚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912章 沸鼎(下)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577章 失敗者第538章 巫頌(上)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543章 宮闕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997章 心蕩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943章 刑人(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561章 大將軍第84章 蹴鞠練兵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516章 訪賢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71章 封建制度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34章 巡視鄉里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799章 趙魏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515章 勝負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144章 赤山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448章 爭流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517章 隱士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5章 中原有菽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858章 馬革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