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勝負手

“盜跖來了……”

當宋國蕭邑兵後突然爆發一場混亂時,縱觀全局的趙無恤便知道,自己佈下的勝負手準時到來。

因爲那個神秘人物的指點,孟諸裡那條雨季被湖水淹沒的小徑,他比敵軍更早知道!所以在讓左翼的田賁專門提防蘆葦蕩的同時,也派了一支奇兵覓道偷襲敵軍後方。

承擔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莫過於柳下跖。其一,他在大野澤縱橫多年,對沼澤灘塗作戰很有經驗,是個兩棲型人才;其二,在趙無恤的佈置中,魯國恰逢郈邑生變的敏感時期,據封凜彙報,魯城處還有其餘動作,爲此他不得不留下一半的常備兵提防。

但卻有一支近千人的“募兵”不在編制之內,正是大野澤盜寇的殘餘部分。這羣編外人員在齊魯和解後沒了肆意劫掠大河、午道的理由,紛紛鬆閒下來,他們多半不願意從事農稼,與其白白養着生亂,還不如調遣到宋國戰場來出工出力。

柳下跖等人是半月前纔到的,和運送糧秣、長矛、鐵兵器的輜車一塊抵達,並未在小規模衝突裡亮相,算是趙無恤手裡一張隱藏的牌用的好了,就是王牌!

眼下,遊速佈置在草澤邊的少量兵卒根本攔不住近千盜寇的猛攻,羣盜輕俠們迅速解決他們後,便如狼似虎地撲向了正滿頭大汗,奮力向前的宋國蕭邑兵。

羣盜們沒有什麼陣法,衝在前面的都是盜跖的親信,這些魯地大漢一年來衣食有了着落後個個身材高壯,滿臉橫肉。他們身上穿着皮甲,看着兇悍無比,手中武器揮舞的好似風車一般,衝殺進蕭師後隊裡,將他們的隊形攪得支離破碎。

樂大心已經在蕭邑統治了二十個年頭,待邑民十分不錯,所以頗能得蕭邑人效死。宋國人那種獨有的韌勁。讓他們明知前方是磐石也堅持不退,可當後背遭到突襲時,憋足的勁立刻散了。

不同於千百年前的部族鬥毆,春秋之際的戰爭已經是一種有序的對抗。所以纔會有總結對抗規律的兵法大家層出不窮。但盜跖的打法卻簡單粗暴:既然羣盜要做到有序而陣列整齊很難,那把敵方的陣列也攪亂,來一場我方擅長的亂戰不就能贏了麼?

所以他才能在草澤裡臨時起意,來了一出十面埋伏,將人數不少的鄭國同行全殲。

何況。前方還有友軍協助夾擊。

左翼相持的局面,頓時爲之一變!

……

在任何戰鬥中,站在最前面的人犯的風險也最大,所以多是由隊伍裡最勇敢強悍的老兵擔任。

這次戰鬥也一樣,居前抵擋蕭邑兵衝擊的,正是一羣武卒中的老兵。在晉國內就追隨趙無恤的那些人,現在最差也混到了兩長的位置(25人),在宋國頭一批募兵,現在最差也混到了伍長的位置。

他們是整個軍隊的中堅,是武卒的魂魄。

整整一刻時間。蕭邑兵們前後推擠地一批接一批衝了上來,但面對這些老卒,他們的舉動就好像海浪拍打在礁石上一般,海浪破碎,礁石卻巍然不動。

雖然陣線不動如山,但卻也被磨損了不少。

不少人陸續倒下了,或死於推擠中的利刃,或死於對面的弓箭,甚至有失足跌倒被踩死的,每少一個面熟的袍澤。站在後面指揮的穆夏心裡就會抽搐一下。

他們多數人都在新徵服的濮南各邑有了自己的家室和田地,卻倒在了這遙遠的異國:不,對於那些宋國籍貫的武卒來說,是魂歸故里纔對。

穆夏強忍着出擊的衝動。嚴格按照主帥的命令,保持守備狀態,直到前面的人一排排倒下,直到他站到了最前沿,直到信號的到來!

“戰機!”其實不用看身後指揮大營處向前斜指的武卒大旗,穆夏光憑自己。就看到了戰機。

友軍踵其後,敵人三軍驚疑不定,士卒前後相顧,欲進則疑,欲退則恐,即陷之!

“前驅!”穆夏開始大吼,他身邊的軍樂師重重敲擊着步點,幫助衆人找準步伐,邁步向前。

武卒們憋了許久,等的就是這一刻,第一排跟着穆夏,向前邁出第一步,第二排跟進,然後是第三排、第四排……

最開始,武卒的方陣行進的不快,尤其是跨越戰線的時候,他們面前是一排排的屍體,大多數是敵人的,少量是己方的。鮮血淌滿灘塗和枯草地,又黏又滑,穆夏生怕隊列會亂掉散掉,所以前進的很慢。

可這塊“礁石”畢竟開始慢慢移動了,他們鋒刃所向,無堅不摧!

面對無可阻擋的武卒,後方生變,驚疑不定的蕭邑兵只有後退一條路,他們推了許久一動不動的陣線,開始緩緩朝後挪動。

在這樣嘈雜的戰場上,穆夏略顯嘶啞的聲音卻能讓前排每個人都聽到。

“全體都有,跑步向前!”

最外側的田賁跟着喊了起來,所有人都跟着大喊起來,於是稍一停頓,武卒方陣速度徒然加快,他們開始小跑步前進!

寒蟬蟄伏三秋,只待一夏之鳴,他們也一樣,長時間的防守,是爲了在戰機到來的那一刻反擊到底,徹底將敵人擊潰!

武卒們的加速,讓正在開始退卻的蕭邑宋兵們炸開了,那些放平的矛,那些藏在盾後的劍,那些重新上弦的弩,稍稍遲疑就是死,快跑,快跑!

可他們的後路上,卻也有一支到處亂殺人的敵軍偏師,當退路被稍稍阻擋,剛剛拉開的距離很快就被追上,打仗打到這份上,已經不能稱之爲戰鬥了,除了少數幾個絕境下狂呼着返身撲上送死的宋人外,其餘的人都是用後背來面對鋒利的長矛和弩矢,慘叫聲密集響起。

當“礁石”開始移動時,它就變成了一塊大磨盤,血肉的磨盤!

整個方陣的蕭邑兵都已經亂了,他們的指揮者公子地野手足無措,正目瞪口呆的看着這場戰鬥。

公子地的戰車旁有數十名身材高大的親衛,身上都套着甲冑,現在他們個個身上沾血,可是這血並不是敵人的,而是他們自己人的。

從開戰到現在,每次出現頹勢後退,砍掉幾個膽小鬼的腦袋就可以驅動大隊繼續向前。可這次卻不管用了,砍了幾個腦袋依舊沒有辦法阻止潰逃,蕭邑兵們倒是不敢反抗,但隨着人流繞開他們,強行退卻的數不勝數。

“這是在趕羊麼?”公子地的車右喃喃說道,從戰車上看去,武卒的方陣從始至終保持着有序陣列前進,沿途進行高效收割。而另一邊則是鬧哄哄的蕭邑兵,正在朝着這邊倒卷,哪裡還有剛剛從蕭邑開拔過來時的昂揚和堅韌。

此處的戰局已經瀕臨崩潰。

“輸了。”公子地沮喪地如是說,“吾等輸了。”他突然喪失了所有的鬥志,在武卒和那支突然出現的偏師打穿整個陣線前,勒令御者調轉馬車,朝中軍處沒命地奔去,將蕭邑兵拋在身後……

……

“是我輸了……”聯軍中軍後方,遊速望着左右兩翼雪崩似的局面,露出了苦笑。

敵軍右翼處,遠超遊速預料的騎兵和樂氏兵已經將己方左翼完全擊潰,開始向中央包抄,遊速調了千餘預備兵卒過去才勉強撐住。但顧此失彼,他期待已久的奇兵遲遲未見出現,反倒是從己方右翼突然冒出了一支打法混亂的兵卒,這讓遊速的心頓時沉了下去,自己的佈置,恐怕已經被趙無恤看破,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那些來歷不明的人攪亂了蕭邑兵的陣腳,而武卒也不再是一味的防守,他們開始了反擊,反推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竟直接打穿了整個陣線,將蕭邑兵一分爲二,如今正圍攻被分割的孤軍……

至於公子地,片刻前才狼狽地從他的陣地上逃回,宣告右翼的崩潰。

遊速很清楚,只要再過一刻,敵軍的左右兩翼就能完成戰略包抄,將他僅剩的中軍合圍起來。

他的中軍憑藉魚麗陣,也已經擊穿了面前的四千人,但那又有什麼用?隨着敵軍左右兩翼的收緊,還剩下的四千鄭人的陣線變得越來越狹窄,最後只會變成甕中之鱉。

若遊速再膽大些,他可能會咬咬牙讓中軍徹底擊敗敵人後調頭面對合圍,寄希望於魚麗陣能把同等數量的敵軍耗死……

但他是鄭國人,鄭國人有商賈的性情,卻不是賭徒,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會有分毫的遲疑!

“撤兵……”

遊速艱難地吐出了這兩個字,錚錚的鳴金聲響起,此時距離鄭人中軍打穿敵方陣線,僅僅有十餘步之遙……

戰場上有太多預料不到的情況,倘若連續出現三個,就會導致一場戰鬥的失敗,遊速沒料對騎兵的戰鬥力,沒料對己方奇兵會被對方奇兵吃掉……他現在只剩下一個疑問,敵軍中央的曹師偏弱,有了司馬耕的一千向氏族兵後依然如此,早在一刻前就應該向後潰散了,但爲什麼他們沒有崩潰?

ps:田忌賽馬只是一個比喻,覺得戰法這不對那有錯的請找坎尼之戰的漢尼拔同志質問……

第447章 交鋒第59章 首禍者死第1010章 奴隸制第5章 東門館驛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669章 破城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808章 趙策第679章 叛臣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44章 首誅第669章 破城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99章 勇於私鬥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04章 巨輪第960章 銅鞮宮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640章 投機者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938章 蟲豸第653章 大風(10)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235章 晏平仲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669章 破城第839章 徐國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48章 濟清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678章 三線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481章 齊魯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75章 騂騂角弓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814章 遷都第256章 趙武卒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267章 馳逐蹴鞠
第447章 交鋒第59章 首禍者死第1010章 奴隸制第5章 東門館驛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669章 破城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808章 趙策第679章 叛臣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44章 首誅第669章 破城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99章 勇於私鬥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904章 巨輪第960章 銅鞮宮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640章 投機者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938章 蟲豸第653章 大風(10)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235章 晏平仲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669章 破城第839章 徐國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48章 濟清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678章 三線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481章 齊魯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75章 騂騂角弓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814章 遷都第256章 趙武卒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267章 馳逐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