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海外有載

右手抱着兩歲的兒子趙偃,左手蘸着茶水,趙無恤在黑色的案几上畫了一副只有他才知道的“東北亞地圖”……日本、朝鮮、遼東乃至於大半個東北都在其中。

看着那些扭來扭去的線條,小趙偃眨巴着眼睛,想要伸出胖乎乎的手去抓。

但他卻被季嬴制止了,再度成爲人母的季嬴從無恤手中將他接了過來,交接十分默契。

無恤感謝地看了季嬴一眼,季嬴還以微笑,她最知道了,無恤思考的時候不喜歡被人打擾,而且這麼多年來,她也習慣了他會寫寫畫畫一些旁人看不懂的東西。

也許這就是天賦異稟吧,不過季嬴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父親這般聰明,太聰明瞭,就會爲更多的事勞神煩心。

不過趙偃的眼睛依然在好奇地盯着圖案,想知道父親在做什麼。

趙無恤在用排除法確定陳恆的取向。

“日本是不可能的。”

猜測剛剛開始,他就已經排除了一個可能。

春秋時期,中原人對日本列島還沒什麼概念,只是在一些神神叨叨的燕齊方術士口中說着關於東海之外“扶桑”的故事,除此之外就再無瞭解。趙無恤根據後世知識知道,現在的日本還是一個僅有蝦夷人土著的荒涼島嶼,文明的種子還有待數百年後東亞大陸的人過去傳播,這纔有了彌生文化和“倭國”的誕生。

總之它現在是一片如同新大陸的處女地,原始而矇昧,海洋的隔絕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若是想要憑藉現在的航海技術過去,簡直難於上青天!

齊國、燕國、吳國、越國已經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但僅僅是沿着海岸線航行,直接橫渡汪洋絕無可能。更別說東海素來波濤洶涌,別說是春秋了,就算到了唐宋,渡海去日本也是件風險極大的事情,除非陳恆真有天命,不然帶去的人基本都得餵魚,或者活活餓死。

當然,若是沿着朝鮮半島緩緩南下,再渡過對馬海峽,也許有一點機會,可若是如此,陳恆直接在朝鮮半島登陸就完了,何苦要萬里迢迢地東渡扶桑?

所以趙無恤直接把日本擦去了。

可能性較高的,還有朝鮮和遼東。

……

臨漳的石渠閣已經把諸侯的書籍都收錄得差不多了,其中許多都是珍貴的竹簡,不乏殷周的秘史。趙無恤讓人查過,典史裡記載,殷商末期有“三仁”,比干、微子啓和箕子。箕子是帝辛的叔父,在周武王滅商後背封在朝鮮。

不過根據與殷商關係匪淺的趙氏家史記載,箕子是在殷商滅亡前,眼看大勢已去,便帶着一部分商民向北遷徙,想要回到他們來的地方,也就是遙遠的燕亳之地——殷商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南遷的過程,燕毫之地是先商文化的發祥地,但殷商的族系源頭要一直追溯到有戎氏,有戎氏的先世又與曾經輝煌一時的紅山文化息息相關。

殷商來於北方,也歸於北方。在燕山南北有許多殷商的子姓方國,比如一直對他們忠心耿耿的孤竹國,他們接待了箕子,並讓他及其族人定居在孤竹以東的遼河流域。

然而周人並沒有放棄向北征伐,隨着召公北征,整個燕毫地區包括孤竹國都向周人臣服,箕子只能繼續渡過遼水向東遷徙,抵達了遙遠的朝鮮,周人勢力難以抵達的地方,建立了殷商遺民的方國:箕子朝鮮。

故而所謂的“周天子封箕子於朝鮮”,只是周人承認一種既成事實罷了,從始至終,周朝從未放鬆對箕子朝鮮的警惕,箕子的後人必須在燕國爲質,長此以往,形成了燕國的大夫箕氏一族。

不過隨着戎狄的日漸侵襲,燕國對遼西的控制日漸喪失,連孤竹國也向他們發動了進攻,若非齊桓公徵山戎、斬孤竹,只怕燕國已經滅亡了。

也正是因爲兩百年前的那次戎狄大入侵,燕國和箕子朝鮮之間的聯繫斷了,來聘問趙國的燕人從來沒提起過關於朝鮮的事,若是趙無恤不對歷史產生影響,他們重新發現對方,兵戎相向,也許還要等一百多年。

總之現在的“箕子朝鮮”對於中原而言依然是一團迷霧,大海相隔,還在海岸線邊上游弋的齊國人應該也對那裡瞭解不多才對。

所以根據陳恆在蓬萊羣島的行蹤,趙無恤估計,他最可能去的也不是朝鮮,而是山東對面的遼東半島!

……

在趙無恤畫的地圖上,遼東半島,恰恰橫亙在燕國,以及箕子朝鮮可能存在的位置中間,將他們隔斷開來。

趙無恤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時代文明的發展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僅有東亞和西亞、北非、地中海沿岸閃爍着些許文明之火,卻被黑暗團團包圍,一不小心就會湮滅或者倒退。

這時代的遼東,也是一片莽荒啊……

當世,人們普遍認爲東北爲“九州”最遠的地方,因其遠在九州之東,所以才稱爲“遼東”,意味着遼遠的東方。按照燕國人獻上的圖冊、典籍,可知道自從山戎興起後,他們的勢力就從大淩河一帶敗退回來,縮回了燕山內,碣石算是其東部邊境。

所以燕國勢力不過碣石,遼西有一些孤竹、令支、山戎遺民建立的小城邑,從屬於燕,但叛服不定。至於遼東,依然是穢人、貊人的天下,他們是半農半漁獵的民族,在遼東半島南部建立了些許柵欄式的小邑,遼東北部一些則有肅慎人。

這就是燕國人所能提供的所有情報了,整個華夏的東北邊緣,就逐漸浮現在趙無恤眼前。

“從蓬萊羣島北上,沿途都有島嶼可以提供船隻停泊和補充淡水,之後只需要等待一場風,只需要幾天時間便能跨越少海,抵達後世的大連、旅順附近,若是運氣好,大多數船隻都能完好地抵達目的地……”

至此,趙無恤已經將遼東半島列爲陳恆最可能到達的地方了,像是解開了一個小小的謎團,他頗爲興奮地想着要如何逮住此子,然而很快,趙無恤卻又泄氣了,悵然若失地嘆了口氣。

因爲他發現,自己在這裡推演了半天,全然是白費時間,不管陳恆去了哪,朝鮮還是遼東,趙國都已經拿他無可奈何了。

趙無恤的舟師,在三年前就全軍覆沒於琅琊,他手裡現在連十條大海船都湊不齊,想要從海上去追擊陳恆無疑是癡人說夢。

要不然重建一支海軍?但趙無恤一想到計然一臉嚴肅地對他說:“君上需要爲宏圖大志負責,臣下身爲太府令,也要爲明年入不敷出的花銷負責!”便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琅琊舟師已經被計然認定是一場失敗的投資,所得遠遠小於支出,想要說服他在量入爲主裡再挪一筆錢給趙無恤建海軍,實在是有些困難。

計然也語重心長地對趙無恤說過,目前趙國的確是需要一支水師,但不是在海上,而是在泗水、淮水上,趙無恤不能因爲陳恆這個手下敗將而壞了真正的計劃。

至於從陸上過去搜捕,那就得借道燕國,經過遼西、遼東那些充滿敵意的異族之地,除非大軍一路平推過去。雖說當年齊桓公已經走過這條路了,雖說只要趙無恤動真格,遼西遼東都可以傳檄而定,然而這種戰爭,實在是補給壓力巨大,且沒有油水可撈啊……

趙國連年征戰已經很疲倦了,趙無恤只想着征服齊國後偃旗息鼓,好好休息幾年,整合中原,可不想又給自己找一場沒完沒了的追逐。

“暫且……由他去吧……”無奈之下,趙無恤只能翻翻白眼承認,陳恆這次算是逃出自己的五指山了,先讓燕國派一隊人去遼東查探查探,看看他究竟跑到哪個位置去了吧。

眼見趙無恤結束了思考,在旁邊一直給他調着茶的季嬴才笑着將熱茗端了過來,頓時香氣瀰漫在室內。在趙侯的影響下,整個趙宮和鄴城都開始風靡喝茶,這天寒地凍的日子裡躲在宮室內,品上一壺美人沏的熱茶,真是千金難買的悠閒時光啊。

小趙偃也踉踉蹌蹌地走了過來,在趙無恤攙扶下爬上了案几,方纔父親在上面指點江山,他也好奇地摸來摸去,想要將那些遠在海外,史籍無載的疆土抓在手裡。

趙無恤哭笑不得,又將他抱了起來,走到另一面巨大的方輿圖上,把他放在了徐地的位置上。

趙偃迷茫地擡起頭,歪着腦袋看着父親。

趙無恤則憐愛地摸着他的垂鬟,說道:“偃兒,你的封土在這裡呢……”

趙偃依舊茫然無知,他不知道,再過一個多月,一場事關他前程,關乎齊國存繼版圖,關乎到整個東方,整個中原,整個華夏的盟會,就要召開了。

“明年元月正旦日,寡人將會諸侯於黃池,再建華夏秩序……”趙無恤似是對兒子說,似是對季嬴說,又似是對自己說,他已經十分濃郁的鬍鬚下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

“這個天下,已經太久沒有一位霸主了!”

ps:第二章在晚上

殷商北方起源說,主要參考傅斯年《夷夏東西說》和《商代史.卷三.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畢竟是小說不是論文,就不花費太多筆墨詳細考證了,有異議的可以自己去駁。

關於遼東、朝鮮一些民族邦國的地理位置,主要參考《山海經》:

“東胡在大澤東”,這個“大澤”,顯然是遼河下游的遼澤。

“貊國在漢水東北,在近於燕,滅之。”漢水應該是遼水,貊人和穢人是許多東北、朝鮮半島民族的祖先。

“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人。”

綜合來看,至少戰國之時,朝鮮已經在渤海以北,長白山以南的半島北部。(~^~)

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017章 馮翊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966章 熵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59章 謝幕第818章 道可道第337章 小司寇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136章 樓煩第447章 交鋒第952章 連橫(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654章 大風(11)第1020章 分娩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1196章 列禦寇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162章 大道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993章 鳴條第576章 繼業者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542章 鳴鼓第242章 成人禮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456章 盜跖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701章 當國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011章 國殤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462章 反壟斷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14章 突騎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644章 大風(1)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932章 鹽粒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4章 蹴鞠練兵第97章 不棄親暱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998章 眉間赤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36章 樓煩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20章 分娩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85章 中原有菽第37章 我的成邑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996章 楚巫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96章 成鄉!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937章 神蝗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58章 清揚婉兮
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017章 馮翊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966章 熵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59章 謝幕第818章 道可道第337章 小司寇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136章 樓煩第447章 交鋒第952章 連橫(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654章 大風(11)第1020章 分娩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1196章 列禦寇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162章 大道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993章 鳴條第576章 繼業者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542章 鳴鼓第242章 成人禮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456章 盜跖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701章 當國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011章 國殤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462章 反壟斷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14章 突騎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644章 大風(1)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932章 鹽粒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84章 蹴鞠練兵第97章 不棄親暱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998章 眉間赤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36章 樓煩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1020章 分娩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85章 中原有菽第37章 我的成邑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996章 楚巫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96章 成鄉!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937章 神蝗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58章 清揚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