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貓鼠遊戲

第242章

貓鼠遊戲 劉寧帶着數千精騎,直撲侯良柱大軍的左翼而來。

冰冷的馬刀反射着寒光,一面面五顏六色的令旗獵獵作響。

“壞了!被堵住了!”

侯良柱臉色鐵青,攥着繮繩的手心全是冷汗。

他死死盯着那支高速逼近的騎兵,看其規模足有兩千多人!

賊兵主力明明還在十五里開外,怎麼突然又殺出一支騎兵來?賊兵到底有多少家底?! 侯良柱畢竟是宿將,在最初的驚慌過後,片刻後便恢復了鎮定。

他拔出腰刀,朝着傳令兵聲嘶力竭地吼道:

“快!傳我將令,全軍往江邊靠,護住右翼,別被賊騎給圍了!”

“結成圓陣,長矛手、刀牌手向外,弓手銃手在內!”

“都給老子穩住!誰敢亂跑,立斬不饒!”

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精騎嚇得手足無措,但在將官的呵斥聲中,還是咬着牙迅速調整隊列。

八千明軍迅速結成了一個背靠江水的半月陣型。

長矛手和刀牌手頂在外圍,形成了一道鋼鐵荊棘;弓手彎弓搭箭,銃手填裝鉛彈,緊張地盯着側翼的騎兵。

見到麾下官兵擺好了陣勢,侯良柱這才稍稍放鬆。

他深知,面對騎兵,一旦步兵陣型散亂,就是待宰的羔羊。

萬幸的是,他的大軍右側緊靠着奔騰的嘉陵江,洶涌的江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賊兵無法從江面發起攻擊,他只需要全力防守其他三個方向,壓力驟減。

此時,劉寧帶着兩千騎兵,跑着步子,衝到了距離官軍大陣兩百步開外的地方。

(馬匹的步伐一般分爲四種,慢步、快步、跑步、襲步。) (慢步、快步主要用於行軍或調整隊形;跑步主要用於追擊或撤退;襲步用於衝鋒陷陣。) 劉寧眯着眼,打量着官軍如同刺蝟一般的圓陣,冷笑不已。

陣勢確實擺的挺標準的,可有什麼用呢? 戰場的主動權在劉寧手裡,他又不急着進攻,大帥的主力最多兩個時辰就到。

到時候步兵精銳上來,這幫官軍照樣難逃一死。

侯良柱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不想辦法突圍,等賊兵主力到位,這八千明軍就得全軍覆沒。

可數千騎兵在側,他哪敢放開手腳全速行軍? 沒辦法,侯良柱只能下令,讓大軍保持陣型,背靠河岸徐徐撤退。

劉寧等的就是這一刻,只要你的軍陣開始移動,騎兵總能找到破綻。

噓—噓—

隨着兩聲急促的骨哨聲,身後的騎兵們自覺分成了十幾只百人小隊,各自站定。

他們取下背上的長弓,從馬背一側的箭囊中抽出羽箭,搭在弓弦上,隨時準備發起進攻。

見着身側賊騎的舉動,還在慢慢往後挪動的官兵們紛紛停下了腳步,不敢再動,生怕漏出破綻。

可他們不動,劉寧也不動,只是快步遊曳在軍陣外圍,像是在玩一場貓鼠遊戲。

見此情形,陣中的侯天錫急了,他撥開人羣,快步來到中軍處:

“爹,賊兵欺人太甚,讓我帶騎兵去吧!”

“我帶騎兵斷後,你帶弟兄們先撤!”

侯良柱聞言,斷然拒絕道:

“不行,咱們只有八百騎,你去了就是死!”

“聽我的,保持陣型先撤,前方不遠處就是丘陵,只要撤進去咱們就能甩掉賊騎!”

侯天錫拗不過他爹,只能帶隊繼續向南撤退。

眼見官軍又開始挪動,劉寧馬鞭一指: “去,射上一輪再說!”

兩隊騎兵應聲而動,一前一後保持着百步的距離,慢慢提起馬速,朝着明軍大陣的左角衝去。

見賊騎疾馳而來,剛剛還在艱難挪動的官軍像受驚的刺蝟,猛地停了下來。

“停!停步!結陣!”

在軍官的呼喝下,前隊的刀牌手和長矛手立刻豎起盾牌、長槍。

身後的弓手和銃手,則死死盯着賊騎的距離,計算着射程。

沉重的馬蹄敲打着凍土,由緩至急,如同催命的戰鼓,越來越快,越來越響。

兩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只要等賊騎進入八十步內,他們就能狠狠地射翻這羣騎兵。

可就在此時,處在被衝擊位置的把總頂不住了。

“就是現在!放箭!放銃!”

面對數百戰馬的鐵蹄,他雙腿直打顫,沒等賊騎進入射程,便嘶吼着下達了命令。

霎時間,箭矢與鉛彈如同驟雨一般,朝着前隊的騎兵潑灑而去,在空氣中劃出尖銳的呼嘯。

眼見官軍按耐不住,領頭的管隊立刻吹響了嘴裡的骨哨。

聽見哨響,騎兵們猛地一帶馬繮,朝左偏轉馬頭,以一條極爲流暢的弧線,高速掠過了官軍的陣角。

他們衝鋒是假,吸引火力纔是真!

官軍傾瀉而出的箭矢鉛彈,絕大部分都落在了空地上,有的則是從賊騎轉向的隊尾上空掠過,差之毫釐。

只有極少數倒黴的騎兵被流矢射中,但百步左右的距離,還不足以射穿他們身上的鐵葉棉甲。

一輪聲勢浩大的齊射,就這樣被輕易地騙了出來,收效甚微。

“不好!”

侯良柱在陣中看得真切,心頭猛地一沉。

果不其然,就在官軍忙着重新搭箭、銃手匆忙裝填火藥鉛彈,後隊的騎兵已然加速衝了上來。

他們趁着官軍火力出現短暫真空的當口,迅速穿過瀰漫的塵土,瞬間拉近了與官軍的距離。

五十步、三十步、十步! 這個距離,已經近在咫尺,後隊騎兵們甚至能清楚的看見官兵臉上驚恐的表情。

“放!”

領頭的騎兵們甚至不用瞄準,手中弓弦輕輕一鬆,隨即一拉繮繩,掠過了前面的軍陣。

數百隻箭矢帶着刺耳的尖嘯,狠狠地扎進了官軍陣中! 躲在盾牌後的刀牌手相對安全,但他們身後還在裝填彈藥的弓手和銃手們,可就慘了,成了賊騎的活靶子。

羽箭居高臨下,而且勢大力沉,輕而易舉地就穿透了他們身上的布面甲,深深扎進肩膀、手臂、胸膛,貫穿而出。

還有的的倒黴蛋甚至被一箭射中面門,當場沒了生息。

這一輪兇狠的抵近騎射,瞬間在官軍緊密的陣型上撕開了一道口子。

初步估計,至少有四五十個士兵中箭倒地,喪失行動力。

痛苦的哀嚎此起彼伏,恐慌的情緒開始逐漸滋生。

兩支完成任務的騎兵小隊毫不停留,在官軍倉促射出的箭矢和零星火銃的歡送下,揚長而去。

見此情形,侯天錫再次挺身而出,對着侯良柱請命道:

“爹,我去吧,要是再被賊兵來上兩輪,咱們八千大軍,誰也跑不了!”

而侯良柱也清楚事態緊急,只能讓兒子帶兵斷後了。

“天錫,”

侯良柱的聲音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我把本部八百騎都交給你了,務必拖住賊騎,爲大軍撤退爭取時間。”

“記住,不要硬拼,纏住賊兵即可!”

“得令!”

侯天錫沒有半分猶豫,抱拳領命。

他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數千將士的性命就在身後,他只能迎難而上。

侯天錫快步走出中軍,對着早已嚴陣以待的騎兵點了點頭,隨即翻身上馬,出了軍陣。

官軍的騎兵們沒有絲毫猶豫,輕輕一夾馬腹,緊隨其後,擺開了陣勢。

劉寧一直緊盯着官軍的動靜。

看到對方終於按捺不住,派出一支騎兵試圖反制時,他一臉興奮。

“這是斷尾之策,姓侯的想跑了!”

“傳令下去,兵分兩路,把總周震令、許飛各領五百騎,繼續襲擾官軍大陣”

“我要親自會一會這小將!”

侯天錫攥緊長槍,死死盯着對面的賊騎,喉嚨裡滾出一道軍令: “好個賊子,竟然還敢分兵!簡直不知死活!”

“八百騎分四隊,我爲前鋒,四百騎分守兩翼,結成鋒矢。”

“剩餘一部,去護住軍陣!”

隨着他一聲令下,八百騎兵迅速收攏, “殺!”

官軍騎兵迅速收攏,長槍手在前成尖錐,馬刀手護住兩翼,猛地朝着賊騎衝了過去。

見着官軍騎兵朝他殺了,劉寧絲毫不懼,反而冷笑一聲: “哪來的愣頭青?”

“想換命?”

劉寧馬鞭一甩,帶着人馬斜切而出。

他根本不與官軍正面交鋒,隊伍行至距官軍五十步左右時,立刻調轉馬頭,試圖朝官軍側翼迂迴。

侯天錫見賊騎迂迴,眼角一跳,隨即帶隊偏轉左翼,緊隨其後。

可劉寧根本不給他任何機會。

見官軍殺來,他口中骨哨一響,隊伍猛地一個加速,甩開官軍的追擊,繞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直奔官軍右後方殺去。

騎兵交戰時,左、中、右以及左後方都是攻擊範圍,唯獨右後方是死角,除非你能左右開弓。

找準進攻方位,劉寧麾下的騎兵們立刻直起身子,彎弓搭箭,朝着官軍隊列的死角,就是一輪騎射。

瞬間撂倒了數十名官軍騎兵。

這波襲擾後,賊騎順着弧形路線繞回側翼,不給近戰機會。

見此情形,侯天錫大驚失色,立刻下令掉頭向右,準備甩開賊兵的突襲。

(這一段太難寫了,我乾脆直接上圖,你們會意一下,這纔是騎兵交鋒的戰場,不是對衝!)

(紅色是官軍,藍色是我軍。) 作者實在沒這個筆力寫出這種場面,見諒見諒。

看圖吧,各位。

首先騎兵對撞的場面很少。

歷史上有記載,騎兵對衝,兩方人的馬會害怕,然後停下來。

隨後就是騎兵們在馬上乾瞪眼。

騎兵對上騎兵,除了正面接敵,就是看誰抓得住敵人的右後方。

大多數人射箭通常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能左右開弓者非常少見。

而常規的騎射姿態分別有分鬃、對鐙、抹秋三種; 分別對應前方、左側、左後方這三個角度,所以一般騎兵對自己右邊的敵人是沒什麼辦法的,除非你的騎術高超,能夠瞬間調轉馬匹。

武備要略騎射說中有記載:

“其戰陣中或敵從右邊殺來,能左右射者不待言;如不能者,急將馬膝轉右邊方能殺敵,故練馬乃兵家之急務,臨陣可以寄生死也。”

(本章完)

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14章 內應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96章 李代桃僵第66章 延安府破第48章 王莊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28章 慶功宴第22章 流寇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46章 害民賊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63章 李立遠第37章 開春種麥第6章 交鋒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1章 安塞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28章 慶功宴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46章 害民賊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1章 安塞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64章 投賊第15章 回陝西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19章 城破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87章 中伏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46章 害民賊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26章 搖黃軍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14章 內應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29章 練兵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1章 安塞第4章 篝火狐鳴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28章 慶功宴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59章 餘承業第65章 攻城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42章 開門紅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46章 害民賊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
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14章 內應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96章 李代桃僵第66章 延安府破第48章 王莊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28章 慶功宴第22章 流寇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46章 害民賊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63章 李立遠第37章 開春種麥第6章 交鋒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1章 安塞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28章 慶功宴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46章 害民賊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1章 安塞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64章 投賊第15章 回陝西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19章 城破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87章 中伏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46章 害民賊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26章 搖黃軍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14章 內應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29章 練兵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1章 安塞第4章 篝火狐鳴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28章 慶功宴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59章 餘承業第65章 攻城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42章 開門紅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46章 害民賊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