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雪水浸種法

第24章

雪水浸種法

董二柱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由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明末時期陝西的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可以說是“十年九旱”,還有一年是發大水。

儘管如此,當地的官府總有些不諳世事的官員,在大旱過後仍然會下令“補種”。

可是補種是補種了,水源問題卻始終沒能夠解決,一連幾個月天上滴水不下,就是補種得再勤,地裡也長不出糧食。

所謂知縣不知縣,知府不知府,民謠裡就是這麼唱的。

但江瀚並不是那種無的放矢之輩,他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他凝視着着厚厚的積雪,腦海裡想起來以前上網看過的一個法子。

雪水浸種法! 雪水浸種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糧食播種前,先用雪水來浸泡種子,以此促進種子的萌芽和生長,提高糧食的生長速度和產量。

經過雪水浸泡過後的小麥種子,生產週期會縮短,產量能得到提高。

此外,雪水還能作爲一種儲備水源,還能夠供後期灌溉使用。

雪水中氮元素含量比雨水高几倍,而且雪水當中的重水含量更少,對植物抑制作用更小。

這方法是江瀚在一個論壇上看到的。

江瀚前世可是個癡迷歷史小說的主,他對穿越類歷史小說中的許多方法都十分感興趣。

每當書中提到某種技術或方法,他便會查閱相關資料,甚至親自上手試驗,力求驗證其效果。

比如穿越小說中常提到的——明代天工開物中的“黃泥水淋糖法”。

江瀚對這一方法尤爲好奇,嘗試過無數次,但是每次都失敗了;即便是網上查找的相關視頻,也從未見過成功的案例。

對此,江瀚只能無奈的感嘆一句,這可能就是明代人的學術造假吧。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宋應星那老頭記載有誤,反正白糖他是怎麼都做不出來的。

不過不提這些,雪水浸種法是沒問題的,是科學研究證實過的,如今這個情形,想必也能試上一試。

於是江瀚簡單地將這個方法講解了一遍,聽得董二柱一愣一愣的,表情有些迷茫: “瀚二哥,這法子我怎麼從來沒聽過?能行嗎?”

董二柱也是自小種地長大的,可從來沒聽過這等法子,雪水一泡,那種子不得凍死了?

江瀚自然不會說這是幾百年之後的科學研究成果,只是說盡力一試而已。

見董二柱還是有些將信將疑,江瀚也不多廢話,而是開始詳細講解起他的計劃。

要大規模地利用雪水浸種,進行灌溉,首先得解決儲存雪水的問題。

儲存雪水需要製作冰窖,要挖掘一口深度在2-5米、直徑在2-5米的圓形或方形坑室。

爲了防止雪水流失,需要用石板鋪在挖好的坑室裡,上下左右務必鋪滿,儲存的冰雪不能直接接觸土壤,否則就會從土壤中滲漏出去。

挖上十幾個冰窖,江瀚就不信,這水還能不夠用?

這樣,水資源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接下來是灌溉的環節,冰雪不能直接澆在已經發芽生長的小麥上,雖然小麥有一定的抗凍能力,但是突然的低溫環境會導致小麥生長速度減緩,產量降低。

所以他們需要先將雪水化凍,升溫到普通室溫後才能直接灌溉。

因此,江瀚計劃修幾個化凍池,把冰雪從冰窖中取出後,放到化凍池裡,藉助外界溫度逐漸融化升溫。

考慮到這一點,江瀚開始思考,是否能將化凍池修在高處,再通過管道將化凍的雪水輸送到田地裡,採用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省去大量人工,還能有效節約水資源,避免浪費。

江瀚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但隨後他仔細算了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可是個大工程。

先不提挖冰窖、修建化凍池的問題,單單是那一整套滴灌系統的管道就足夠讓人頭疼了。

但沒辦法,糧食問題必須解決,就是再大的工程,也得想辦法去幹,不然自己和手下這一千多人就要喝西北風去了。

一旁的董二柱聽完江瀚的計劃,忍不住皺了皺眉,發出疑問: “瀚二哥,這天寒地凍的,咱們去哪裡挖石板把冰窖鋪滿?”

“而且那個什麼化凍池,咱哥幾個誰會燒磚壘土;管子就更不用說了,就是用最簡單的陶管也得有人燒陶才行。”

“你看看這村子裡,除了咱們,哪兒還有活人?”

江瀚沉思片刻,突然靈光一閃,興奮道: “那就做水泥,用水泥來鋪冰窖,管子也可以用水泥做,做成一節一節的,然後鋪上去就行。”

水泥?

董二柱被江瀚脫口而出的新詞兒整懵了,愣在原地。

江瀚也不多解釋,只是說自己有辦法解決石板和管道的問題,讓董二柱先挖冰窖,他需要大量的空間來儲存冰雪。

江瀚拍了拍董二柱的肩膀,吩咐道:

“柱子,你帶人去挖地窖,按照我剛纔的要求,挖十尺見方的冰窖,多挖幾個,以防萬一。”

“你去邵勇那裡挑人,讓他們輪流來挖,務必在雪化之前把冰窖挖好。”

“這任務有點重,得辛苦你多忙一陣兒。”

面對江瀚下達的任務,董二柱腦子裡突然蹦出了個點子: “瀚二哥,你說冰窖用寒窯來改行不行?”

“寒窯?哪有寒窯?”江瀚有些摸不着頭腦,

“瀚二哥,你忘啦,咱們這兒寒窯可不少,隔壁馬家村就有好幾個。”

董二柱指了指不遠處的馬家村, “就是當年馬家組織鄉鄰上工那次,咱倆那個冬天可是沒怎麼捱餓。”

經過董二柱這麼一提醒,江瀚這纔想起來,

當年馬家村的馬大老爺,曾經組織過村民挖寒窯。

聽說是爲了自家兒子考進士積德行善,組織了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來集體上工,賑濟鄉鄰。

當時董二柱和江瀚都去過,雖然不給工錢,但好歹一天管兩頓飽飯。

反正冬天沒什麼農活兒,閒着也是閒着。

對於當時的董二柱和江瀚來說,勞力是最不值錢的,能混口飯吃,已經是天大的喜訊了。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另外謝謝各位的月票和推薦票,非常感謝!!!

(本章完)

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5章 馬家溝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26章 搖黃軍第30章 赴宴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81章 詐降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45章 反制李家第69章 焦屍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57章 馬家村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18章 攻城戰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151章 洪剃頭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30章 赴宴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35章 靖邊營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章 兵變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4章 篝火狐鳴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6章 交鋒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42章 開門紅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69章 再渡河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2章 開門紅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85章 野豬嶺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63章 李立遠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54章 拿下王莊第72章 楊鶴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35章 牆頭草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
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5章 馬家溝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26章 搖黃軍第30章 赴宴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81章 詐降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45章 反制李家第69章 焦屍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57章 馬家村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18章 攻城戰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151章 洪剃頭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30章 赴宴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35章 靖邊營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章 兵變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4章 篝火狐鳴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6章 交鋒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42章 開門紅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69章 再渡河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2章 開門紅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85章 野豬嶺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63章 李立遠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54章 拿下王莊第72章 楊鶴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35章 牆頭草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