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

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 聽了馬家老僕的介紹,江瀚感到頗爲棘手。

他之所以選擇回到安塞,就是因爲自己是本地人,熟悉周邊情況。

原本想着,安塞周邊人煙稀少,能夠苟着發育一段時間。

不成想,卻突然冒出了李家這個變數。

“算了,手下一千多人,我還能怕了他李家不成?”

江瀚心中暗自思忖,

“只要李家不來招惹自己,那自己也懶得去城裡找李家的麻煩。”

正當江瀚思索之際,馬家老僕領着他走到了一塊鋪滿稻草的空地前。

老僕用腳掃開稻草,露出兩塊滿是蟲蛀的木板: “將軍,寒窯就在底下,搬開木板就能看到。”

江瀚上前兩步,接着詢問道: “這寒窯裡,可還有人在避冬?”

老僕略顯遲疑,搖了搖頭: “不太清楚,反正當年挖了這個寒窯後,就扔給鄉親們用了,我也沒具體查過。”

“再說了,這麼深的坑,我這把老骨頭,也爬不下去。”

江瀚聞言點了點頭,目光落在腳下的深坑上。

這寒窯並非挖在山上的窯洞,而是類似於地窖一樣的地下空間。

其中隱約間傳來的一絲腐臭味,讓江瀚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江瀚心中暗歎: “看來下面死了不少人,躲在寒窯裡也沒能捱過這個冬天。”

其實古人過冬並不是簡單的生個火盆,多穿幾件衣服就能挺過去。

對於古代百姓來說,冬季就是死亡的季節,是一年中最難熬的一道坎。

明末時期,一個郡縣在大雪後,就要凍死幾百上千人。

禦寒物資極其匱乏,很多底層老百姓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棉衣更是奢侈品,一件能夠傳給幾代人。

窮人們爲了禦寒,只能用蘆花柳絮和平時攢下來的針頭線腦,麻繩布片,用舂米的方式搗碎搗軟了,塞進麻衣的夾層裡。

而對於大多數窮人來說,燒柴燒炭更是癡心妄想。

翻開史書,“民多凍死”這樣的字樣屢見不鮮,更別提正值小冰河時期的明末了。

就算是大明京師,首善之地,每年都會有大批窮人受不了嚴寒,服毒自殺,這纔有“大明京師無隔年蓋”的說法。

爲了躲避嚴寒,古人一般會在地上挖一個十米的左右的深坑,在坑裡砌上一個土臺子作牀。

在使用之前,往坑裡點上幾把火,然後再鋪上乾草,就可以進去過冬了。

這個深坑,在陝西就被稱之爲寒窯。

江瀚低頭掃了一眼,隨即伸手準備掀開木板,看看底下寒窯裡的具體情況。

當木板被掀開的瞬間,一股濃重的腐臭味撲面而來。

“我草”

江瀚被這味道一衝,差點沒站穩,險些跌進了坑裡。

還好一旁的董二柱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江瀚: “瀚二哥,這寒窯裡怕是死了不少人了,還能用嗎?”

江瀚一臉嫌棄地盯着腳下的深坑,眉頭緊皺:

“這麼大的腐臭味,不知道里面死了多少人。”

“清理起來也費勁。”

董二柱捂着鼻子,甕聲甕氣地說道:

“乾脆放把火算了,把下面全燒乾淨。”

“這麼臭,應該也沒人敢再待在下面了。”

江瀚搖了搖頭: “下面空氣不流通,就算燒了,恐怕也燒不乾淨。”

“還是得找人把裡面仔細清理一遍。”

說罷,他轉身看向一旁的馬家老僕:

“這樣,老丈,麻煩你去找些鄉親來,讓他們幫忙清理一遍。”

“我可以付工錢,也可以給糧食。”

老僕點頭應下,轉身匆匆趕回村子,而江瀚和董二柱則回去拿了一些糧食和銀子過來。

不多時,馬家老僕就將三個男人帶到了江瀚面前。

這三人看起來滿臉菜色,身體浮腫,眼神中滿是畏懼。

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看着江瀚,低聲問道:

“軍爺,聽說這裡幹活能領糧食?”

江瀚點點頭,隨即從懷中掏出幾塊麩餅,在幾人面前晃了晃:

“沒錯,把這兩個寒窯裡的屍體都搬出來,我管你們三頓飽飯。”

幾人一見到糧食,頓時紅了雙眼,紛紛湊上前來,想要出手搶奪。

一旁的董二柱見狀,立刻拔出刀來,擋在幾人面前。

但餓極了的三人早已失去理智,他們根本顧不上董二柱手中的刀,只是死死地盯着江瀚手中的麩餅,眼裡全是渴望。

只要能吃上一口,不做餓死鬼,就算死在刀下又能如何。

江瀚見狀嘆了口氣,把餅子遞給眼前幾人。

他心中暗歎,餓成這樣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力氣下去搬屍體。

幾人狼吞虎嚥地吃完了餅,又隨手抓了一把雪塞進嘴裡解渴,癱倒在地,臉上露出了久違的滿足感。

“不會撐死了吧?”江瀚看見癱倒在地的三人,心裡咯噔一下。

可沒等江瀚上前查看,幾人便捂着臉,嚎啕大哭起來,這是他們近來吃的最飽的一頓。

三個人一邊哭一遍朝着江瀚連連磕頭,看的江瀚也有些心酸。

“好了,吃飽了便是,起來幹活吧。”

“以後還有的吃。”

幾人聽見這話,立刻從地上爬了起來,爭先恐後地就往坑裡鑽,生怕慢了就沒飯吃。

江瀚看着這一幕,搖了搖頭,轉身對着董二柱吩咐道:

“柱子,你別下去,就在上面盯着他們,我去找些柴火,等屍體搬上來一起燒掉。”

可就在江瀚搬着柴火回來時,董二柱突然大聲嚷嚷起來: “瀚二哥,快來看,下面還有活人!”

江瀚聽到董二柱的呼喊,立即丟下手中的柴火,一路小跑來到寒窯旁。

只見董二柱站在坑邊,屏住呼吸,一手抓着一個男孩,另一隻手抓着一個女孩,將他們從深坑中提了上來。

兩個孩子大約十一二歲左右,穿着一件破爛的單衣,瘦弱的身影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男孩見到江瀚和董二柱,立刻把女孩護在身後,警惕地盯着江瀚兩人: “有什麼事衝我來!別碰我妹妹!”

男孩聲音有些顫抖,不知道是被嚇的,還是被凍的。

而江瀚也沒想到這寒窯里居然還有活人,而且還是兩個孩子。

於是他蹲下身子,詢問道:“你們是誰?家裡的人呢?”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有些地方是需要鋪墊一下的,以便後續情節的展開,還請大家給一點耐心。

(本章完)

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7章 激戰!第6章 交鋒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8章 段家父子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9章 李總管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09章 論水滸第48章 王莊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26章 搖黃軍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56章 吳澤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68章 誰的錯?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57章 馬家村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49章 鐵角城第63章 李立遠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29章 練兵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52章 埋伏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98章 投名狀第9章 總兵身死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30章 赴宴第59章 餘承業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14章 發餉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52章 埋伏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論水滸第65章 攻城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7章 水泥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5章 馬家溝第66章 延安府破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7章 水泥第55章 開倉放糧第48章 王莊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42章 開門紅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28章 慶功宴第226章 搖黃軍
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7章 激戰!第6章 交鋒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8章 段家父子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9章 李總管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09章 論水滸第48章 王莊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26章 搖黃軍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56章 吳澤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68章 誰的錯?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57章 馬家村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49章 鐵角城第63章 李立遠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29章 練兵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52章 埋伏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98章 投名狀第9章 總兵身死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30章 赴宴第59章 餘承業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14章 發餉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52章 埋伏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論水滸第65章 攻城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7章 水泥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5章 馬家溝第66章 延安府破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7章 水泥第55章 開倉放糧第48章 王莊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42章 開門紅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28章 慶功宴第226章 搖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