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

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

石泉縣的偏師被全殲,巡撫劉漢儒和參將丁雲翔殉國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川北。

一時間,整個四川的官場都爲之震動。

總督朱夑文更是氣得直跳腳,不停地咒罵着劉漢儒和丁雲翔這兩個蠢貨。

但他雖然氣急敗壞,可如今成都府所有能調動的兵力,都已損失殆盡。

現在,整個川北的戰場上,就只剩下被困在保寧府城內的張令,以及侯良柱的主力部隊了。

張令已經被江瀚的大軍,死死地困在了城裡,如同甕中之鱉。

可唯獨這個侯良柱卻跟泥鰍一樣滑,江瀚三番四次地想引他入局,卻始終抓不住他的尾巴。

當初,侯良柱接到總督朱燮元的命令後,雖然當天就罵罵咧咧地拔營起寨,但他還是在行軍路線上,玩了點小花樣。

他先是帶兵輕鬆拿下了防守空虛的梓潼縣,但他隨後卻沒有選擇直接東進保寧府,反而沿着小潼水南下,跑到了南部縣一帶。

這可把跟在他後面盯梢的劉寧給整不會了。

什麼情況? 梓潼縣離保寧府不過三百里地,急行軍三天就能抵達城下。

這姓侯的,怎麼反而跑到了五百里開外的南部縣了?

真就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唄?

可令劉寧萬萬沒想到的是,根據順慶府的百姓來報,渠縣突然出現了一支官軍,正拼了命的北上。

聽說這支部隊是從重慶府千里迢迢趕過來的。

估計還有十來天左右,便能抵達南部縣,並與侯良柱的部隊合營。

根據前去探查的斥候所描述,這支部隊約有三千多人,穿着清一色的靛藍色軍服。

其武器大多是白杆木矛,並束有紅纓,最關鍵的是這支隊伍的主將還是個女子。

與平常明軍不同,這支官兵軍容肅穆,所過之處秋毫無犯,一看就是支強軍。

劉寧不敢怠慢,立刻派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保寧府城下的江瀚。

江瀚也沒想到,侯良柱這廝竟然是在等援軍。

紅纓白杆,女將,重慶府. 江瀚一聽就明白了,這是秦良玉來了。

說實話,江瀚也沒想到張令竟然請來了秦良玉。

要知道,秦良玉所在的石柱可是在重慶府,離保寧府至少一千多裡的距離。

現在江瀚的處境,反倒是有些微妙了。

要是真讓侯良柱和秦良玉合兵一處,那就是一萬多明軍。

以自己現在的兵力,恐怕還真不一定能吃得下。

要是保寧府的張令趁機再出來搗亂,恐怕自己就要吃個敗仗了。

中軍大帳裡,江瀚盯着輿圖沉默不語。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有三條路:

第一,趁着援兵未到,立刻對保寧府發起總攻,爭取在十天之內攻下城池,宰了張令。

第二,趁侯良柱和秦良玉還沒合營,分而殲之。

第三,退兵。

大帳裡,一衆將領吵得是不可開交,有說打保寧府的,有說打侯良柱的。

反正說來說去,就是沒人肯退兵。

整個四川估計都在盯着保寧府,如果現在江瀚退兵,損失的可不止是一點糧草。

要是不能趁着這個窗口期鯨吞保寧府,全殲四川明軍主力,那之後江瀚就得面對漢中和川中明軍的兩面夾擊。

“我覺得打保寧府最穩妥,趁着侯良柱畏戰不前,我親率主力登城,勢必能一舉攻破城池。”

“你可別小瞧了張令,咱們雖然輕易拿下了外圍兩道防線,可城裡的明軍還剩不少。”

“且不說強攻會導致損失慘重,萬一沒能攻下來,咱們就得被援軍包餃子。”

“到時候官軍一內一外夾擊我軍,神仙難救。”

“我覺得還是要撤軍,先把官軍的主力部隊殲滅再說,城池就擺在這裡,隨時都能打,不急於一時。”

“你說的倒輕巧,咱們撤了,萬一城裡的明軍跟着出來怎麼辦.”

帳內衆將的爭吵還在繼續,江瀚被吵得腦仁兒生疼。

他猛地一拍桌案: “都給老子閉嘴!”

“這裡是中軍大帳,不是菜市口!”

“一個個吵什麼吵!”

見着江瀚發怒,帳內瞬間安靜下來。

剛剛還吵得面紅耳赤的衆將,一個個跟犯了錯的雞崽子似的,低着頭不敢再多說一句。

江瀚掃了一眼帳內,緩緩開口道:

“聽我的,把城池放一邊,先打侯良柱,再打秦良玉!”

“無論如何,這一戰必須全殲明軍主力!”

帳內衆將聞言,面面相覷。

他們不明白,爲什麼大帥此次用兵如此急躁,甚至不惜冒着被夾擊的風險,也要殲滅明軍主力。

在他們看來,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步步爲營。

保寧府現在只剩一座孤城,十天的時間無論如何都能拿下來。

衆人不知道的是,江瀚的眼光可不止侷限在一城一府之地。

他看着衆人疑惑的目光,隨即解釋道: “眼下機會難得,朝廷的主力現在無暇他顧,咱們現在只需要對付四川明軍。”

“要是拖久了,咱們很可能會面對漢中和川中明軍的夾擊。”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江瀚沒說,那就是後金的動向。

根據鄧陽傳來的消息,後金已經統一蒙古諸部。

江瀚很清楚,皇太極接下來就要對朝鮮動手,將其吸納爲藩屬國。

反觀自己這邊,還在想辦法怎麼拿下四川府,進度實在太慢。

江瀚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一年之內攻破成都府,進而拿下四川省。

三年之內拿下雲貴兩省,然後再尋機出漢中,定西北。

時間緊迫,所以江瀚只能把步子邁大點。

“我軍現在有三萬人,我打算兵分兩路。”

“一部由民兵做主力,看住保寧府城內的明軍。”

“這一路留一萬人,六千人守住北面的蟠龍山,防止張令從陸路突圍。”

“另一路四千人,依託岸防和水師,阻擊明軍,一旦發現張令想從水路突圍,立刻切斷浮橋。”

“剩下兩萬人由我親自帶兵,圍剿侯良柱。

議計已定,軍中諸將開始有條不紊的交接工作。

保寧府這邊由董二柱領兵,留下一半重炮繼續圍堵城池,鼓譟生事,避免被城中明軍看出端倪。

而江瀚則帶着邵勇,趁夜離開了保寧府,直奔南邊的侯良柱而去。

南部縣,明軍大營。

侯良柱此時焦躁不已,感覺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般。

保寧府張令的求援信一封急過一封,字裡行間透着城破在即的絕望; 總督朱燮文更是措辭嚴厲,幾乎是指着鼻子罵他畏敵如虎,警告他如果再止步不前,就要立刻上書京師,直達天聽。

侯良柱憤怒地將手中急報拍在案上,破口大罵: “催催催,就知道催!”

“老子手裡就這點人馬,沒等來秦良玉的白桿兵,拿什麼去填那三萬賊兵的刀口?”

“他張令也是沙場老將了,連十天半個月都撐不住嗎?!”

看着朱燮元信中那不加掩飾的警告和威脅,侯良柱更是一臉煩躁。

“再怯敵畏戰,逡巡不進,定當上奏朝廷,以貽誤戰機論罪.”

“這朱燮元好生歹毒,什麼叫‘逡巡不進’,老子明明是在等援軍,到他嘴裡就成了‘怯敵畏戰’,簡直豈有此理!”

可牢騷歸牢騷,侯良柱也不敢再繼續磨洋工了。

朱燮元的手段,他比誰都清楚。

要是再敢畏戰不前,那老東西是真的敢上書京師,把自己往死裡整的。

“傳令下去!”

“全軍拔營起寨!沿嘉陵江北上,救援保寧府!”

頂不住壓力,侯良柱最終還是咬着牙下令拔營。

他打定了主意,慢!一定要慢! 沿着嘉陵江往保寧府方向“挪”,能拖一天是一天。

只有拖到石柱的秦良玉趕來匯合,纔有幾分勝算。

可侯良柱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倒是不急,賊兵反倒比他更急。

早已等得不耐煩的江瀚,已經親自帶着兩萬主力,朝着他殺了過來。

接到消息的劉寧所部,更是悄無聲息地綴在侯良柱大軍的身側。

侯良柱磨磨蹭蹭地離開南部縣沒多遠,沿着江岸才走了不到一天。

突然,一名負責前出偵察的塘兵,神色慌張地從前方疾馳而來,臉色煞白: “侯總兵!大大事不好!”

“前方十五里開外發現賊兵主力,黑壓壓全是人!”

“旌旗蔽日,塵土飛揚,人數.人數根本望不到頭!”

侯良柱聞言大驚,手中的馬鞭,都掉在了地上。

“什麼?!”

“賊兵的主力,怎麼會在這兒?!”

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籠罩了他的心頭。

難不成賊兵的目標是自己? 侯良柱勒住躁動的戰馬,當機立斷: “快!傳令!”

“扔掉所有輜重糧草,只帶隨身兵器,全軍後隊變前隊,立刻撤回南部縣!”

“快!”

求生的本能壓倒了一切,什麼救援張令,什麼總督嚴令,此刻都比不上保住性命更重要。

命令倉促下達,官軍隊伍頓時一片慌亂。

沉重的糧車、帳篷被胡亂推倒在路邊,士兵們驚慌失措地調轉方向,擁擠着朝後方南部縣涌去。

可隊伍剛走了不到三裡地,左側原本還算平靜的原野上,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馬蹄聲! 官兵循聲望去,只見一片黑色的浪潮從遠處奔涌而至,瞬間漫過了幾道低矮的土丘。

(本章完)

第32章 青皮無賴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19章 城破第64章 投賊第3章 魚腹丹書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47章 雙贏第17章 激戰!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64章 投賊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138章 練兵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41章 忠義堂第6章 交鋒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56章 吳澤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章 段家父子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3章 魚腹丹書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45章 反制李家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41章 忠義堂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18章 攻城戰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14章 內應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18章 攻城戰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09章 論水滸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9章 總兵身死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49章 鐵角城第226章 搖黃軍第67章 張輦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9章 李總管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43章 砍瓜切菜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章 破局之策第114章 內應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57章 馬家村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69章 再渡河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68章 誰的錯?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36章 埋伏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
第32章 青皮無賴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19章 城破第64章 投賊第3章 魚腹丹書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47章 雙贏第17章 激戰!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64章 投賊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138章 練兵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41章 忠義堂第6章 交鋒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56章 吳澤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8章 安塞縣城第8章 段家父子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3章 魚腹丹書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45章 反制李家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41章 忠義堂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18章 攻城戰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14章 內應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18章 攻城戰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09章 論水滸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9章 總兵身死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49章 鐵角城第226章 搖黃軍第67章 張輦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9章 李總管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43章 砍瓜切菜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章 破局之策第114章 內應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57章 馬家村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69章 再渡河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68章 誰的錯?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36章 埋伏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